湖南人为何能撑起大半个黄埔军校?背后有些什么故事?
本文为伦敦上空的喷火原创,如有转载望与作者联系。原创不易,望大家互相尊重。各平台上ID非 伦敦上空的喷火的账号转载此文均为盗帖。
黄埔军校即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重要的一所军校,由国共两党共同建立,早期培养的大量军官为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林彪、陈赓、左权、徐向前、许光达在内的许多解放军高级将领都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
黄埔军校开办于1924年6月16日,在大陆时期一共开办了23期,而其中真正开办在黄埔的只有前四期(五六两期虽然也是在黄埔招生,后迁往武汉、南京授课),所以也有种说法是前四期才是真正的黄埔。前四期学员的确也是将星如云,是所有黄埔毕业生最为特殊的群体。
火爷我今天要聊的就是这黄埔前四期生的籍贯问题,从这籍贯问题中,我们也能看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废话不多说了,上图!!!!!
黄埔一期共有645名毕业生(1924年11月举行毕业考试,次年补办毕业典礼),其中湖南籍贯的毕业生人数第一,高达197人,占全部毕业生人数的30.5%,广东籍的毕业生人数为第二,共108人占全部毕业生人数的16.7%,陕西籍的毕业生人数为第三,共57人占全部毕业生人数的8.8%。
一期毕业生的籍贯分布,大致为南比北多,东比西多。
黄埔二期共有449名毕业生(1925年9月6日毕业),广东籍的毕业生人数为第一,总共107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23%,湖南籍的毕业生人数为第二75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16%,浙江籍的毕业生异军突起为人数排名第三,共66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14%.
黄埔三期共有1233名毕业生(1926年1月17日毕业),排名则还是广东第一、湖南第二、浙江第三。
黄埔四期共有毕业生2654人(1926年10月4日毕业),湖南毕业生的人数再度获得第一,而且为高达史无前例的844人(占总人数的31.8%),是第二名的广东毕业生人数的三倍还多,广东毕业生263人(占总人数的9.9%),第三名则是四川202人(占总人数的7.6%).
前四期毕业生共有4981人,各省毕业生人数前三名为湖南、广东、浙江。其中湖南籍的毕业生占到总毕业生人数的27.6%,雄踞榜首。被誉为“黄埔三杰”的黄埔一期毕业生陈赓、蒋先云、贺衷寒,他们都是湖南人
自清末以来湖南地区就是全中国最为尚武的地方,可谓是无湘不成军,更有人把湖南比喻成中国的普鲁士,希望通过军功获取功名的湘江子弟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而且自护法战争以来湖南就一直是中国南北对峙的前沿,战乱不止,始终没有产生一个强有力的统治集团,大大小小的军阀盘踞在湖南各处,不但对地方的约束力不强,也不愿意花心思在管理地方上,湖南子弟即使想投军也往往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去处。
蒋先云
而广东黄埔军校的建立则让广大湖南子弟有了一个完美的投军之处,湖南和广东接壤报名考试非常简单,而且黄埔军校的报考相对是公开透明的,虽然也有不少考生依靠大人物推荐入学,但总体上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对革命的热情都能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