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渡海2021年荐书第7期---《爱上跑步的13周》
xinjiku
在微博上写的推荐:
推荐《爱上跑步的13周》。
我跑过六次全马,肯定算爱跑步的一员,但现在却几乎一个月也没跑一次,肚子渐渐隆起,想到要捡起这个习惯。
读了书中11章中的第5章跑步心理学,介绍了达成目标的策略,譬如加入团体,写日志,开始热身,自我鼓励,心理彩排,将自己看作运动员等等。
书中引用古希腊格言: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附上了书中一张图,对于缓解压力的建议:
上一周的新书推荐计划是:
新的一周的荐书计划
3/5《爱上跑步的13周》《花间一枝禅》
3/6《完美人格》
3/7《此心光明万物生》
3/8《家训辑览》
3/9《菊与刀》
3/10《口才演讲经典》
3/11《从零开始学财务管理》
完成情况很糟糕,仅完成了一半,而且还是一天完成的。
分析其中原因,最重要的有三个:
1,懈怠之心
没有外在的压力,没有人检查我,也不存在打卡的任务,仅仅是基于自觉。而基于自觉,往往就很容易懈怠,很容易产生虚无感,觉得做这件事情了无意义。
这种无意义感值得讨论一下。
之所以觉得无意义,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大概是名利的侵蚀。
写这样一条微博,发送出去,看的人不多,于是觉得影响力太小,无助于世道人心等等;利的方面就更简单了,没人会因此付费给你,这个也不是你的工作职责,不写也不会扣工资,所以也与利无关。
而名利似乎成为主要的意义来源,这当然是有问题的,这其实就是外部驱动力成了主导因素,而内部驱动力缺席。
内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成长与娱乐,成长指向未来,娱乐指向当下。
能够帮助自己成长,譬如相信开卷有益,相信努力必不唐捐。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见识等。有时或者就是为了长远的名利,譬如建立自己的系统,锻炼自己的文笔,提升自己的影响等。
而娱乐,则是读的很爽,譬如网络小说,不需要他人督促,甚至愿意自己付钱,想从阅读中获得快乐,获得心流,忘却琐碎的生活,或者沉浸到作者营造的故事,想象的世界中去。
当对于获得的成长,娱乐都心存失望的时候,内部驱动力就会走向枯竭。
最后一种意义的来源,大概来自于承诺与人设。
我自己在公共平台承诺过,自己要做这件事情。我的新年目标设计过,今年要推荐300本书,立的旗不能倒啊,否则多难为情?岂不觉得自己是个Loser?
总之就是这些自尊心作祟,说过的话要算话,这样才能维护自尊,毕竟当时立旗的时候,没有任何人逼迫自己,是自己的自愿---这是自我驱动的一面;
而一旦立旗,那么能否实现,能否说到做到,一方面影响自尊,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影响自己的声誉!---这是外部驱动的方面。
总之,因为之前确定了目标,所以平淡无奇,甚至枯燥无聊的事情,增添了一分意义,使得其更吸引人。
当然,有时这样的目标,也会将人异化,将行为异化!
因为完成任务往往不是Why, 而只是手段而已,真正的原因来自上面说的名利,成长,娱乐,承诺这些精神性的追求!
《新教伦理》甚至认为新教徒那么勤奋赚钱,而又不放肆享乐,就是因为他们赚钱是为了荣耀上帝。
有些人则是将之视为价值的创造,视为修炼的成就等等。
意义,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提供,只有来自于自己,来自于自己的野心,欲望,或者坚持与努力!
本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坚持的够久,投入的够多,反而产生了意义!
----所谓本没有意义,是指很多人相信这件事情做不成,或者不值得做,也许正是因为成功可能性渺茫,所以不值得做;而有人却凭借坚持,使得其产生了意义。
毕竟意义来自于自身,当然他人可以评价,但只要不是伤害他人,为法律所允许,那么一个人到底追求怎样的意义,我相信应该由其自己做主。
只是人性的脆弱,很难独行其是。人与人诚然有不同,但相同之处甚多,所以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这多少反映了人的许多共同特性。
2,选择的书不够好,不愿意去看
虽然开卷有益,或者可以学习,或者可以批判,但有些书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
甚至让我觉得推荐有损自己的品味。
不过悬殊的问题,也是自己的问题,怨不得别人。
3,缺乏被讨厌的勇气
这主要是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的冲突。
写推荐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
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还是为了自己的成长,愉悦?
越是受外在驱动力的影响,那么行为的勇气越是缺乏,因为成就一件事情很难,不去做就不会失败。
而勇敢地去行动,宁可做的不够好,也一定要做的决心,则主要来自内在驱动力。
因为成长不计较于一时!
而娱乐更主要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
再次出发!
荐书计划:
3/12 《完美人格》《此心光明万物生》
3/13 《口才演讲经典》《从零开始学财务管理》
3/14 《如何放大你的小才华》《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3/15 《遗忘的机器》《算法时代》
3/16 《作为公平的正义》
3/17 《阅读力》
3/18 《真理的光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