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略史研究》7. 商朝战略思维分析

1.古代天下第二重地——邯郸、安阳地区

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战略位置最佳的地方是陕西关中平原,这是周朝、秦朝、隋朝、唐朝、后秦等等国家的发迹之地。

战略位置仅次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是河北之南,河南之北的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这一个仅靠太行山东侧的狭长地带。

《读史方舆纪要》称邯郸“西出漳邺,则关天下之形胜,东扼清卫,则绝天下之转输。邯郸之地,实为河北之心膂,而河南之肩背哉!”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五 直隶六》

称邺城:“山川雄险,原隰平旷,据河北之襟喉,为天下之腰膂。”——《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 彰德府》

称邢台:“西带上党、北控常山,河北之襟要,而河东之藩蔽也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五 直隶六》

称大名“西峙太行,东连河济,形强势固,所以根本河北,而襟带河南者也。”——《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六 直隶七 》

殷封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史记》

这个地区背靠太行山,前有卫、漳等大河为阻,进可以攻取河北平原,退可以依绵绵太行为守。这是商朝、赵国、曹操、后赵石勒等选为首都的原因,西柏坡亦属于此地区,所以西柏坡在1948年成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在这里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消灭了敌军的主力。所以在西柏坡有这样的说法——新中国从这里走出!

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出

这个地区在战国时属于赵国。纵观历史,秦国最大的战略对手当是赵国,但是秦国畏惧于赵国强大的军力,始终不敢与和赵国决战。并且把最不应该进攻的魏国当成首选战略目标,屡次进犯中原,魏国有事,赵国、齐国、楚国、燕国等纷纷救援,秦国损失深大,劳民伤财,而无寸功。后来因为赵国明抢已经在协议上属于秦国的土地——上党,激怒了秦国,于是秦国与赵国展开决战。严重杀伤了赵国的有生力量。

后来战略家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说:“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

于是秦国对赵国发动南北夹击,一军下井陉,攻邯郸之北;一军出河内,攻邯郸之南。公元前228年,赵国亡,秦军北上,兵临易水。易水一战,大破燕代联军。燕残余势力退至辽东。秦国吞并了整个河北地区。

7年之后,燕国、魏国、楚国、齐国先后被秦国吞并。秦始皇统一混战549年的天下。如果秦国提前采取正确的战略,统一时间就会大大提前。这样就会避免浪费巨大的国力,承担太多的战略风险。反之,如果各国看到赵国战略位置的重要性,积极的援助赵国。只要赵国不失,各国就能存活下来。

西汉略定天下的关键也是如此,韩信率军平定山西后,东出井陉,击破陈馀所率赵军主力,先平定赵国,又迫降燕国。再拿下齐国,最终十面埋伏,消灭了项羽。所以赵国的攻占是韩信帮助刘邦征服天下的关键节点。

公元前197年,代王相陈豨在河北起兵反汉造反。刘邦亲征,不等大军集结,就自率先头部队到达邯郸,见陈豨不守邯郸,大喜道:“豨不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无能为矣。” 意思是——陈豨不知道把守邯郸这个战略要地,那么我久知道这个人没有战略能力,我们必会胜利。于是展开进攻。果然陈豨败走代北,被樊哙追斩,于是河北平定。

曹操颇知战略,他把汉献帝放在一马平川,最不适合建都的许昌,而自己在邺城(在今临漳县西南三台村)建立魏公国都。也是看中这一地区优异的战略地位。大宋建都开封,项羽建都徐州,都是毫无战略能力的表现。因为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经济,但不是用武之地,最不适合建都。

石勒是军事奇才,但是缺乏战略思维,结果被困与江淮地区,计无所出。战略家张宾建议石勒:“邺有三台(即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宜北徙据之。以经营河北;河北既定,天下无处将军之右者矣。”——《资治通鉴.卷八十八 晋纪十》

石勒采纳张宾的建议,率军长途奔袭,北上至邺。但是,河北邺城却被刘演先占去了。石勒准备直接攻城。张宾却认为不需要强攻邺城,他告诉石勒,这一地区随便选一个都可以称霸天下,比如邯郸、邢台。他说:“(刘)演虽弱,众犹数千,三台险固,攻之未易猝拨,舍而去之,彼将自溃。方今王彭祖(王浚)、刘越石(刘琨),公之大敌也,宜先取之。(刘)演不足顾也;且天下饥乱,明公虽拥大兵,游行羁旅,人无定志,非所以保万全,制四方也。不若择便地而据之,广聚粮储,西禀平阳以图幽、并,此霸王之业也。邯郸、襄国,形胜之地,请择一而都之。”——注:《资治通鉴.卷八十八 晋纪十》

石勒从之,遂领兵先占据襄国(今邢台),作为根据地,建立后赵。在随后的几年里,石勒以襄国为根据地,先后击破并州的刘琨、蓟州的段匹磾、青州的曹嶷,尽占幽、冀、并、青之地,统一北方。

后来房玄龄说: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

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建都于此地区。

580年,杨坚看到此地区战略位置太好,对陕西关中地区存在巨大的战略威胁,于是下令焚毁邺城。

上面这些例子,充分证明了这一地区的战略重要性。

2.商汤的政治战

殷封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史记》

商朝属于东夷的一支,商族的根据地位于天下第二战略要地。东依孟门山(商都朝歌东北),西有太行山(河南温县西),北据恒山,南带黄河。

夏国日渐腐败,商族朝气蓬勃,日益强大,但是夏国仍然是个庞然大物,于是商汤针对夏桀的”暴虐百姓“,”轻其贤良,弃义听馋“的行为,大搞政治战和人才战。

商汤善于从敌国挖掘人才,方式更是不拘一格,伊尹以厨艺入道,居然可以总理国政。仲虺祖先奚仲为夏朝车正,两人都成为汤的股肱之臣。

伊尹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以王道,汤举任以国政——《史记·殷本纪》

有莘氏与夏同姓,位于洛阳伊川、嵩县、栾川一带,是夏国最重要的姻亲盟国,大禹的父亲鲧为崇伯,据《汉书.古今人表》载:“鲧妃,有新(莘)氏女”。

现今我国的版图上,称为“莘”的地名多不胜数,但都应该源于河洛地区。

而流传最广的是“张网”的故事,是其政治战的成功,诸侯感其仁义、宽容。“一时归者三十六国”,商汤势力迅速做大,引起夏桀的不满,桀假召汤入朝议事,将他囚禁于夏王朝监狱——夏台(又称钧台,今河南禹州)。伊尹、仲虺闻讯后,在国内搜集珍宝美女贿桀。夏桀贪于财色,下令放回商汤。桀囚禁商汤一事,引起诸侯普遍反感,相传一天之中叛离夏桀,投奔商汤的诸侯多达五百。夏朝统治基础趋于分崩离析。

3.商汤的军事战略

考古学发现,商汤势力已经由安阳南下至焦作地区,与夏族势力隔沁河对峙,焦作向南,渡过黄河就是洛阳地区,夏国的首都,距离不会超过百里,这才是夏国最大的威胁。夏国必派重兵于此,严加防范北方的敌人。

商汤并未直接渡河攻击夏朝,而是展开大迂回的战略。亳,即曹县、定陶地区,《史记》中称陶丘是“天下之中”。自古就是交通枢纽,商业贸易中心,“东利盐铁,西及燃石,北达皮革,南致丝物,”商汤将前进基地设立于此,既能切断夏桀与山东的联系,又能威胁夏国在淮泗地区的传统盟友,相当于将夏国势力一切为三,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商汤以复仇为由消灭了邻国——葛国,位于宁陵县北。此举出师有名,葛国本来作恶多端,于是四海之内皆赞扬商汤,此后商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小民都盼望商汤来把自己国家的君王杀掉。对商汤的军纪很有信心,各行各业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也不担心商军会加害百姓。

商汤的战略迂回自东方而起,他逐次灭掉了韦——滑县妹村,顾——原阳原武镇,昆吾——新郑北。史载:“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滑县、原阳位于商汤安阳老家和前进基地之间的夹角处,灭掉二国,既可以使两处商汤北方集团军和东方集团军连成一气,又可以彻底斩断夏国与东夷的交通连接,新郑的占领既可以阻断或者威胁夏国与淮泗地区的连接,又摧毁了夏国东方的门户,新郑位于丘陵与平原交界处,是为夏国最后的战略要地。

自此,夏国面临商汤两面夹击的巨大威胁,战略败局已定,但是夏桀战略思维退化,丝毫不知死之将至,“桀愈自贤”“暴乱愈甚”,众叛亲离,商汤大喜,出军攻击,大军自郑州出发,迂回至战略要地登封,过轩辕关而下,直插夏军背后,夏军大惊溃退,“未接刃而桀走”。夏桀逃回晋南安邑一带,这是夏族的老根据地——夏墟,夏桀还可以在此一战,安邑即夏县,东下冯遗址考古发现其使用时间长达几百年,晚期军事防御极其严密,其地东倚中条山,西北5公里即是鸣条岗,青龙河南即是东下冯遗址,河北与鸣条岗之间地势开阔。

商汤大军渡黄河追杀而至,夏国的正确战略是坚守和破坏敌人粮道,敌人无粮,敌人无粮必败,但是夏桀离开防御功能强大的城池,在平原上与商汤决一死战,商汤摆出鸟散云和、变化无穷的鸟云之阵,与其正面缠杀,暗派奇兵自高地冲下,截断夏军侧后,于是夏军大败。夏朝灭亡。

作者:芳华千树

(0)

相关推荐

  • 战国风云29 齐秦称帝之闹剧与阴谋

    公元前288年,秦国与齐国联合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闹剧:互相称帝,秦王称西帝,齐王称东帝.齐王称帝两天后去帝号,不久,秦王也去掉帝号. (图:影视剧中的秦昭襄王·嬴稷) 在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湣王 ...

  • 赵国为何定都邯郸而放弃晋阳?除了这里的优势,还要看赵国的野心

    文/商学野 邯郸,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它位于中国河北省最南部,西临太行山,东面华北平原.看看地图你会发现,邯郸正好在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四省的中间,是华北四省的交通要道. 中国人说起邯郸,最熟 ...

  • 战国时期的七国是当今什么地方

    下这些资料相信对您也许也有用处,可以做个参考: 燕: 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 赵: 都城邯郸(河北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 ...

  • 《世界战略史研究》10 伊丽莎白一世战略思维分析

    一.英西联盟,共抗法国的战略背景 英国和西班牙在长期的贸易交往中结成了亲密的伙伴. 1.西班牙的粮食和衣物需要从英国进口, 2.西班牙的油.水果.酒.肥皂.羊毛英国同样有广阔的市场. 破坏这种互利互惠 ...

  • 《世界战略史研究》9. 周朝战略思维分析(2)

    6.周公东征 东夷对靠偷袭一举拿下殷商的周国,打心底里是不服气的.更让他们不舒服的是,在推翻商纣王暴政的道路上,东夷自始至终是流血最多,付出巨大的牺牲的,不是东夷族牵制了殷商的主力军,周武王怎么能够一 ...

  • 《世界战略史研究》8. 周朝战略思维分析(1)

    《世界战略史研究》8. 周朝战略思维分析(1)

  • 《世界战略史研究》6 夏朝战略思维分析

    10.夏朝战略思维分析 考古发现, 六千年前,江汉平原上的古族发展迅速,无论粮食.制陶.手工艺等等都超过了中原地区,并开始向北扩张地盘. 大溪文化(公元前4300--公元前3200),向北已经到达南阳 ...

  • 《世界战略史研究》11 葡萄牙战略史分析

    公元1453年土耳其军队攻克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492年,穆斯林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据点格林纳达被西班牙军队攻克.欧洲在东边虽然大败,但在西部保持了胜利. 葡萄牙地处伊比利亚半岛西南端的贫 ...

  • 《世界战略史研究》5 金角四国的战略地利分析

    9.金角四国的战略地利分析 中国春秋时代有四大强国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属于棋手国家.分别是西秦.东齐.南楚.北晋.我们称之为金角四强. 这四个国家中,战略位置最好的是秦国,金城千里,四塞之国.第二是晋 ...

  • 《世界战略史研究》4 中部战略核心地区的地利分析

    8.中部战略核心地区的地利分析 公元前701年,郑国迁至中原71年后即开始衰败,先是被周边国家一起打,后来因为首鼠两端,搞两面派,没有自己的立场,又被晋楚两大国轮流攻击,从此国家就再也没有雄起过,直到 ...

  • 《世界战略史研究》3 五大战略核心区的地利分析

    5.多元博弈时代 三国时期的战略算法属于三元博弈,但是相对于三元博弈,多元博弈算法更加复杂,其复杂程度与元的数量成正比关系.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共549年,平均一年半 ...

  • 《世界战略史研究》12 西班牙——暴发户的战略

    西班牙地处欧洲西南角,三面环海,一面依山,背靠法国,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扼大西洋.地中海航路的咽喉. 西班牙的战略是没有战略,作为最大的暴发户,西班牙抢到了巨量的财富和土地.但是毫无战略,四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