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1)《古代神话》

第一讲、神话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个起源,比方说按照英国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咱们人是猴子变过来的,而且很可能是非洲的猴子。
要是按照神话的观点,西方人是上帝造出来的。
咱们中国人是女娲娘娘造出来的。
那么,说到文学,它是从哪里起源的呢?
有这样一种说法,文学的起源是劳动。说远古时人们的劳动工具很原始,基本就是木棍或者石块,劳动很辛苦,所以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是为了缓解劳累也好,是为了能让大家齐心协力也好,就会有意发出一些喊叫声。这些喊叫声随着劳动的动作变化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声音忽高忽低,产生了节奏。这种节奏就成为了后来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的韵律。他们喊出来(说唱出来比较好)的词,就成了后来的诗歌等文学作品。比如有一首描写打猎的《弹歌》,是这样的:
断竹、须竹,飞土,逐宍。(宍同肉。)
这八个字的歌谣,描写的是打猎的事情,人们砍断竹子,把竹子接在一起制作成弹弓,然后去打猎。人们在尘土飞扬之中,追逐野兽。
远的不好理解,咱们放一下,就说近的。之前在江边工作的纤夫们唱的《船工号子》,其实也是文学的一种。
当然,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这些文学作品都是靠人们口口相传的,后来,到了商代,文字产生了,就是咱们熟悉的甲骨文。人们用文字把这些词句记录下来,就成为了最早的文学作品。
据说,咱们中国的诗歌产生于“三皇五帝”中的尧舜时期,有一首叫做《击壤歌》的,是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了,但是到底是真是假,也没有定论。诗歌真正的起源,还得说是《诗经》。
除了劳动,咱们中国文学还有个源头,就是神话。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在古代的时候,人类的知识水平低下,科学不发达,对自然界的很多事情都搞不明白,所以就靠想象,觉得应该有一个或好多个伟大的神存在着,创造了这一切,指挥着这一切。这种想象出的故事被人们不断地传播,就成了神话故事。
说到神话故事,咱们中国跟外国还有很大的不同。比方说古希腊的神话中的神,有完整的族谱,很全面,各位大神是干什么的都很明确。但在咱们中国的神话中,比较零散,不成体系。甚至在不同的记载中,故事都不一样。比如说女娲造人这个故事,有的说是女娲按照自己的样子用黄土捏出来的,有的说是女娲和他的哥哥伏羲结婚生出来的,都不太一样。
咱们中国的神话,很多都出自《山海经》这本书,这本书在咱们古代,是把它当成地理书来看待的。人们认为这里记载的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是真的,里面记载的故事,比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都是真的。不过现在,咱们还是把它当神话故事来看比较好。举几个例子啊。
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gǔn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
这是《山海经》里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写的很简单。说远古的时候天下发生了大洪水,老百姓遭了秧,所以禹的父亲鲧被命令来治理洪水。他从天帝那里偷来了息壤这种宝贝。然后用堵的方法()治理洪水,可惜洪水太大了,堵不住,没有完成任务,所以,帝就命令祝融把鲧给杀了。之后又命令大禹继续治理洪水。他采用了疏导的方法,就成功了。后来传说中的禹是从鲧的身体里生出来的,禹能变成熊等情节这里都没有。
其实,在西方的传说中,远古时也发生了大洪水,只不过面对洪水,人们采取的方式不同,《圣经》里记载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就是个证明,两者不同在哪里呢?咱们中国是靠人,靠人的智慧和能力战胜了自然;西方是靠“神”的力量,被动的逃避,最终生存下来。我觉得,从这一点上看,咱们中国人比西方人更伟大。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诗经》

第二讲、《诗经》
咱们古代的读书人,从隋朝开始,要做官,就要参加科举考试。这个大约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中高考。到了明清时期,考试的内容主要就是“四书五经”。什么是“四书五经”呢?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本书,“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本书。这9本书,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你别以为只学习这么点东西,似乎很容易,但考起来可是非常难的,有些人甚至考到90多岁都没有考上最低级别的秀才,更别说是进士了。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四书五经”中的《诗经》。在咱们中国,如果一本书能够被叫做“经”,那就是不得了的了。像佛教里的《金刚经》什么的咱们就不说了,你就看看《老子》这本书又叫《道德经》,《庄子》这本书又叫《南华经》就知道老子和庄子在道教里的地位了。所以,《诗经》在咱们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你也可以推断一下。
《诗经》是咱们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一共有305篇诗歌,所以它曾经有另一个名字就叫《诗三百》。这些诗歌都是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时候创作的,算起来至少也有2600年以上了,最古老的要有3200多年了。据说本来这些诗歌的数量要多得多,是咱们的孔子老先生删定的,就是说是孔子通过筛选删除了一些他认为不好的,剩下了这些诗歌。不过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因为据历史记载啊,孔子8岁的时候,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版本就和后来的一样了,孔子不是神仙,8岁不可能干这么伟大的事情。
你要问这些诗是谁写的呢?都是从哪里收集来的呢?告诉你啊,这些诗歌里大部分都是老百姓创作的民歌,有小部分是当时的官员们写的。当时啊,官府里有专门的人负责到民间去收集这些歌谣,这些人叫“采诗官”,收集好了后上报给朝廷,给国王看。但是这些采诗官人数有限,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数量不高,所以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朝廷有规定,六十岁以上的男的,五十岁以上的女的,如果没有子女养他们,朝廷就给他们养老,(比咱们现在先进多了啊!)发给他们衣服和食品,这些人作为回报,就要去收集民间的诗歌、歌谣上报给朝廷。
朝廷为什么要收集这些诗歌呢?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啊,你要是这样想就错了。因为啊,民间的诗歌也好,歌谣也好,最能够直接表现出老百姓的心声,能够让国王知道自己的政策是不是被老百姓接受,自己这个国王老百姓是不是喜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国王就自己改正错误。按照古人文雅的说法,就是“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说到民谣,遥远的你可能不理解,咱们看看现在的民谣,是不是体现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小病拖,大病磨,实在不行请神婆。
这短短的民谣,就可以看出来农村里农民贫穷,没钱看病的悲哀了。
再来看一首曾经流传在学生之中的民谣:
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老妈走了,老爸最凶,把我骂得一窍不通;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你读了这个,是不是感觉真的是表达出了学生的心声了呢?
《诗经》里的很多诗歌,就是写的当时社会上的现实生活,所以,咱们文学史上一直认为:《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经》这本书,分成三个部分:风、雅、颂。咱们现在说一个人附庸风雅,就是从这里来的。
风是国风,一共有15个国家的,那时候咱们中国的大地上有很多小的诸侯国,最多时据说有800个(这个有些夸张,100多个是有的),这些诸侯国里的民俗歌谣,被收集起来,就成了《诗经》里所谓的“国风”。这些诗歌绝大部分都是老百姓创作的。国风里的诗歌,也被认为是文学成就最高的。
比方说《蒹葭》这首诗,就是出自《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这首诗流传很广,后来,有人根据它创作了现代诗,也有人根据它创作了歌曲,非常的不错。
咱们再来读一首选自《魏风》的《伐檀》,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是一首嘲骂剥削者不劳而食的诗,是反剥削反压迫的代表性作品。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lián猗yī。不稼不穑sè,胡取禾三百廛chán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huán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qūn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sūn兮!
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雅的意思是“正”,所以《诗经》里的雅乐就是正乐,是典范的音乐。按咱们现在的音乐来说,大雅和小雅就相当于高雅音乐,比如歌剧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之类的。而国风呢,就相当于摇滚啊,嘻哈说唱啊之类的,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据说,大雅和小雅要用咱们西北地方的口音来念才对,因为那时候周朝的都城在咱们现在的西安附近,陕西话是当时的官方语言,你听听阿宝的歌就知道了。咱们来读一下小雅中的《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顺便说一句,自古以来很多人起名字,都会从《诗经》里面寻找灵感,比如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她的名字,就是出自上面这首诗,你看出来了吗?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这种音乐是宗庙里祭祀时候用的音乐,是歌功颂德的。没啥意思。
《诗经》里有三种表现手法,叫做赋、比、兴。这是写诗的方法,技巧。
什么是赋呢?宋代的朱熹说是“直指其名,直叙其事者”,也就是说直接叙述,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记叙”。比如说“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比,实际上就是咱们现在的比喻。也就是说,三千年前,古人就会写比喻句了啊。
兴,有点复杂了,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就是作者如果要说A,先说个跟A有点关系的B,像比较熟悉的《关雎》这首诗,作者是要写后妃的美德也好,还是要写个爱情也好,一开始先不说,先写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然后写“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按照钱穆老先生的解释,鸠是鸽子,鸽子是成双成对在一起的,从鸽子就能想到女孩,想到其他的。
上面说的风、雅、颂、赋、比、兴,合起来叫诗经六义。这个你要记住,以后考试要考到的。
孔子说《诗经》里的诗要多读,“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事父,可以事君,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说读了《诗经》,可以受到启发,可以明白人生观,可以明白人与人相处的道理,即使有怨恨也能怨恨的得当,可以学会怎么侍奉父亲、君主,还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鸟兽鱼虫。这真是不得了啊。

(3)《中国最早的史书》

第三讲、中国最早的史书
在咱们中国的文学史上,有一个阶段叫做“先秦时期”。什么叫先秦时期呢?
先秦是个时间概念,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之前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和战国时期),长度大概有1600年以上。
在这段时间里,诗歌等文学作品还不够完善,主要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些史书,在咱们古代,文史不分家,历史也是文学的一部分。所以,这些史书,也被叫做历史散文。比如说汉代的司马迁,他写了《史记》,这是本历史书,但他也被称为文学家。
在先秦时期,咱们的文学主要还是体现在各种历史书上。
《尚书》
咱们经常提到孟子说的一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完全相信书上的东西,还不如没有书呢。其实啊,最早的时候,这里说的“书”指的就是《尚书》,后来人们把“书”意思给扩大了,就指各种各样的书了。
那为什么“书”可以指《尚书》呢?
《尚书》本来的意思呢,是“上古之书”,简称为《书》,后来也被称为“书经”,咱们后来的“四书五经”里,《书》就是《尚书》。
《尚书》这本书,记载的都是著名人物说的话,有演讲词啊,誓词啊,劝别人的话啊之类的,因为离咱们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读起来非常难懂。咱们找几句给你体会一下: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上面这段话,选自一篇叫做《盘庚》的,除了看到个成语“有条不紊”之外,搞不懂他说的是个什么!
搞不懂怎么办?搞不懂咱们就把它放在一边吧,咱们看看另一本书:
《春秋》
《春秋》,是咱们中国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到公元前481年)一共242年的历史。
什么是编年体史书呢?如果一本历史书是按年代记载的,就是编年体。比方说鲁哀公元年这一年,鲁国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可能还有赵国发生了什么,齐国发生了什么。接下来是鲁哀公二年、三年、四年……
还有一种史书是纪传体。代表作就是司马迁写的《史记》。叫纪传体是因为在这种史书里,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个部分,本纪和列传占的比重最大,最有代表性,所以叫纪传体。后代的史书里干脆就不要世家这部分了。本纪是写皇上的事迹的,列传是写著名人物的事迹的。
还有一种史书,叫国别体。是按照不同的国家来写的。比如说据说是左丘明写的《国语》。这几种史书的体例,咱们一定要记在心里。
说到春秋,咱们就得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关羽。
据说孔子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对《春秋》这本书进行了删定。也就是说孔子对他进行了重新编辑。在孔子的编辑过程中,他在记事的过程中,加入了判断褒贬对错的感情,后来人们就叫这个为“春秋笔法”。《春秋》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非常简单。比方说咱们看这样一段:
【庄公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二月,公侵宋。三月,宋人迁宿。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事情是不是记载的非常简单呢?至于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过程是怎样的一概不知道。用了80多个字,写了一年的事情,真是简单到底了。但是这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的事情,所以古人说《春秋》是“微言大义”,还是很正确的。
传说三国时期的关羽也很喜欢看《春秋》,不知道是不是读的是这样的原文,如果是的话,我们还真该佩服他,喜欢读这样的文章,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定力啊。而且,他能看懂文章后面蕴含的意思,也真是很神奇啊。反正我们看不懂,而且据说很多古人也看不懂。
于是为了让很多人看懂,就有人出来写了解释《春秋》的书,把事情记载得详细些,让人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有三个人做了这样的事情,他们的作品,就是著名的“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又叫《左氏春秋》或《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这三本书里,最著名的,是《左传》。《左传》会把事情记载的详细到什么程度呢?咱们来比较一下:
在《春秋》里,有这样一句话。
【庄公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到了《左传》里,就成了这样: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就是著名的《曹刿论战》。

写《左传》的人据说是左丘明,但是他是姓左还是姓左丘是个疑问,司马迁说他是个“瞎子”,反正也是这么一说,到底怎么样,现在没人知道了,当然,据司马迁说他还写过一本书,叫《国语》,是国别体的史书,也挺出名的。因为司马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不过自古以来也有人提出过怀疑。

《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的是周王朝和当时诸侯国里发生的事情,特点是记录当时人的语言,所以叫《国语》。著名的,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邵公谏厉王弭mǐ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yōng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zhì
咱们中国的古人是非常注重历史的,他们认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就是说把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明白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可以给自己治理国家提供帮助,当然了,也可以给为人处世提供帮助。这一点,就算到咱们现在,也还是一样的,所以,平时读一些历史书,是很有必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