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蒙/投稿那点事儿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投稿那点事儿

苏小蒙

迄今为止,我写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等文学作品不下近百万字,除了极少数在刊物上发表外,绝大多数都刊登在报纸的副刊上。

我喜欢给报纸的副刊写稿。

记得我年轻刚开始写作时,和许多文学青年一样,具有强烈的“发表欲“。写出一篇东西,恨不得立马三刻就能变成“铅字“,享受一下发表的快乐。一天,我写了一篇小说,大约两千多字,当我满怀希望地送到我市市文联主办的《百花园》这份文学刊物时,编辑看过后认为不错。”不错,”他话题一转地告诉我,因为他们是月刊,一月出一期,下一期刊物的稿子已经编妥,我的这篇小说要发,最快也只能放到下一期……”我算了算,恐怕要等一两个月后才能发表。

“ 一两个月?这么长时间,一盘热腾腾的黄花菜早就凉了。"

我不是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次,我给我省的一家刊物写了几首诗,原订一两个月以后发表的,谁知托来推去,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采用,让我期待的那颗心失落了好久……为了防止重蹈复辙,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这篇小说拿了回来,转身送到了郑州晚报社。

《郑州晚报》作为新闻纸,一天一张,出版周期当然要比《百花园》这份刊物快得多,没出一个星期,我的这篇小说就在它的副刊上刊登出来了……

如此快捷地能把文章发表,这是报纸的优势,也是作为刊物根本无法比拟的。从此,我给报纸副刊写稿的热情陡然倍增,有时甚至刻意为它写作,我的文章开始天女散花般地出现在《河南日报》《郑州晚报》《河南商报》《河南工商报》《河南文化报》《青年导报》《河南体育报》《质量时报》《郑州法制报》《河南法制报》《河南广播电视报》《郑州广播电视报》《文艺百家报》《专业户报》《河南农民报》《粮油市场报》等各种报纸的副刊上。

有人说,报纸的时效性太强,今天的新闻,明天就成了历史。你在报纸副刊上发表的东西,也会随着新闻转眼即逝。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报纸副刊是我们写作者的一块重要园地。从我国新文学史上看,包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代表到如今的许多文学大师、著名作家,他们的不少著述都是在报纸的副刊上与读者见面的。虽然今天,我们已进入广播、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组成的多媒体时代,有关机构调查显示:报纸仍然是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报纸副刊依旧独具风采。

何况那时尚在上世纪80年代,多媒体局面还没有呈现,人们还不知这是何方“神圣”呢。

就拿我市的《郑州晚报》来说吧,由于当时它在众多报纸中独树一帜,不仅关注民生民情、贴近生活,而且零售每份只有两分钱,订一年才花五六块,可谓”物美价廉”。因此,我市上万家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数以万计的家庭,几乎都订有这份报纸。

那时,《郑州晚报》仅为四开四版,不像现在动辄就是几十个版,尤其是大量的广告充斥其间,让人翻得烦不胜烦。用那时人们的话说,就是从一版开始一字不漏地把四个版看完,仍有一种未能尽兴之感。所以,你如果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即便是”豆腐块”,或者放在毫不显眼的"报屁股“,也能一下子引起人们的注意。记得那时只要有我的文章在上面出现,不管篇幅大小,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见到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冒一句:我今天又看到你的“大作“了!一篇文章的发表,能产生如此的”轰动效应“,这是一般刊物由于读者层面的限制所难以达到的。后来有人开玩笑地称我"大作家“、“名作家”,我当然有自知之明:我的这点儿知名度,完全是借助报纸副刊的力量扬名的。为报纸副刊写稿,不仅让我像农民那样经常享受到从耕耘播种到喜获丰收的人生体验,同时也让我的写作与我的生命感到充实。

当然,给报纸副刊写稿,也不是没有遗憾的。因为报纸的版面有限,如果我写的文章较短,还好;如果长一些,编辑往往会大笔一挥,像刀一样大杀大砍,常让我有一种断臂之痛。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报纸的版面多的数不胜数,但这种现象仍没有改变。

  (选自苏小蒙即将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我的似水流年》)

作  者  简  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原在郑州三棉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等作品,出版有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一部。曾任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系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

“河南文学”是河南省阅读学会下属的一个纯文学公众平台。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国各界征稿(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邮箱:zzzuojia@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冯新林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0)

相关推荐

  • ​副刊蜕变||刘学友

    副刊蜕变   副刊,我专指报纸的文艺副刊,是专门发表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的文学苑地. 改革开放初期,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各家报纸都有了副刊,供文学爱好者发表文章,出现了一大批年轻作家,也涌现出了一大 ...

  • 什么是正刊什么是副刊

    什么是正刊什么是副刊?正刊我们都十分熟悉,我们发表论文选择的基本都算是正刊,副刊通常是与正刊有直接关系的衍生刊物,可以说副刊与增刊有些许类似,但也不完全相同,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 正刊范围很广,一般经 ...

  • 散文诗:刑警和他的妻子(外一首)| 苏小蒙 主播 | 志玲

    长风文艺 长风文化传媒shangjingfj 刑警和他的妻子 (外一首) 苏小蒙          今年1月10日,是我国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我们郑州老诗人苏小蒙先生写下了&l ...

  • 杨保志丨亲,我真的无能为力

    随着我工作单位的变动,要求投靠我的人越来越多.尽管从老家进疆几千公里的路程,不是闹着玩的,每次回老家去,却都有人"自报奋勇"要和我一起进疆,弄得我左右为难,只好一一婉拒. 我不是不 ...

  • 【作家】胡振华作品:古道热肠苏小蒙 ——凡人小事之三

    古道热肠苏小蒙 --凡人小事之二 作者  胡振华   每天,我都要在金水河的河堤上漫步,一棵棵的各种各样的树便与我擦身而过,一切都平常平淡.可忽然有一天,我顺着一棵树的树干往上看:"哟,好大 ...

  • 苏小蒙/我与著名诗人王怀让的交往旧事

    立足郑州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王怀让,1942年5月6日生.济源市五龙口镇西正村人,1966年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曾任河南日报编委员.文艺处处长,高级编辑.当代诗人,中国作协会员 ...

  • 苏小蒙/永远的怀念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本文作者苏小蒙和寇云峰(左)在一起 永远的怀念 --我所知道的寇云峰 苏小蒙 寇云峰走了.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市购书中心闲逛,碰到一位文友,他告诉我了这个出其 ...

  • 苏小蒙/郑棉三厂与宣传焦裕禄的一点往事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  本文作者(左一)与焦裕禄夫人徐俊雅(左四)及其长子焦国庆(左三)的合影 郑棉三厂与宣传焦裕禄的一点往事 苏小蒙 1966年2月,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 ...

  • 苏小蒙/我与李准的交往轶事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我与李准的交往轶事 我与李准的交往轶事 苏小蒙 李准是我们河南的名作家.大作家. 50年代的1953年,正在洛阳市干部文化学校任教员的他,以一篇触及农村社会主义 ...

  • 苏小蒙/郑州:纺织城的前世今生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郑州:纺织城的前世今生 郑州:纺织城的前世今生 苏小蒙 郑州国棉三厂 从上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以来,我曾长期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并一直以我是一名纺织工人而感到 ...

  • 苏小蒙/赵树利: 一个农民工的文学梦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赵树利: 一个农民工的文学梦 赵树利: 一个农民工的文学梦 ★ 苏小蒙 ★ 刚到郑州时的赵树利 我国有以作家身份来给作家定位的习惯.如工人出身的称工人作家,农民 ...

  • 苏小蒙/加入作协的那些事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加入作协的那些事 加入作协的那些事 苏小蒙 凡是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谁不想加入作家协会?因为在我国社会这个"中国特色"的概念里,你只有成为作 ...

  • 苏小蒙/出书“难产“记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出书"难产"记 出书"难产"记 苏小蒙 01 本文作者苏小蒙在写作 我不是职业作家.无论是在工厂当工人时,还是在报社当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