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郭法章/问道函谷关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郭法章
老子伟岸的金身塑像在寒风中遗世独立,慈祥的脸上写满了智慧。老子身侧那面汉白玉墙上镌刻着享誉中外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肃立于先圣面前,顿然记起许多年前曾经有过的那种无谓的遐想:假若尹喜是一个视道德如敝履、视文人为草芥、以金钱为圭臬的无耻贪官,抑或是一个饱食终日、尸位素餐的庸碌之辈,假若……如果这些前提能够成立的话,这个世界上还会有那部彪炳千秋、辉映日月的东方智慧《道德经》吗?
但历史没有假设,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把守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是一位慈爱百姓、道德高尚的好官。这天,尹喜晨起望气,登高远眺,忽然风送异香,紫气横空,顿时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门吏扫路焚香,恭候迎接。果然,只见一位皓首长髯的老者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拜见老子,再三肯求这位当今最伟大的思想家在此小住,并留下他的智慧。老子留驻函谷关七个多月,东方智慧的结晶、煌煌5000余言的《道德经》横空出世。此稿完成后,老子即辞别尹喜,骑青牛西行而去,不知所终……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谥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曾在周朝担任“守藏室之官”(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史人。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并在此传经布道?千百年来,来函谷关寻圣问道者多有困惑。
还是让我们把时光曳回到2500多年前那个混乱的东周末年吧!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驾崩,王子朝作乱,在其败退时,用武力掠走了周朝大量典籍到楚国,时任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也因此蒙受失职之责,免官归隐故里。周朝末期天下大乱,王室内讧不断,老子所在的吴、楚诸侯国之间亦战乱频仍,百姓民不聊生。
作为忧国忧民的思想家,老子想必也不会无动于衷。他在苦苦思索和探寻社会发展的方向与出路,他要寻求到自己心目中“清净为天下正”的理想境地。而在当时形势下,能够基本符合国力强大、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等理想社会条件的也只有秦国,在对周朝极度失望的情况下,老子最终决定西行秦国传播大道。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是秦国通往中原的门户,抵函谷关即到了秦国。而老子恰恰又在函谷关遇到了知音及崇拜者关令尹喜,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崇尚自然自在的老子也完全有理由在函谷关长住下来。可以说,老子在函谷关著经传道,是历史把机遇留给了先哲和雄关,是史之必然。老子西行之旅及函谷关“建瓴百二之国,扼喉三川之路”的自然条件,成就了“紫气东来,道德问世”的辉煌史篇。
问道函谷关,关令尹喜的故宅是不能错肩而过的。尹喜故宅位于望气台偏西,鸡鸣台之南。望气台又名瞻紫楼,是当年尹喜登高望远、观察天象之地。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尹喜登高望远之地命名为望气台。鸡鸣台亦称田文台,成语“鸡鸣狗盗”的故事即生发于此。战国时期,孟尝君为逃避秦昭王的追杀,夜半奔至函谷关,孟尝君的门客有所为鸡鸣者,引得关内雄鸡齐鸣,遂赚开城门,脱险出关。在尹喜故宅不远处,安放着一尊一米见方的“灵石”,相传老子当年即伏就于此石之上写作完成洋洋5000余言的《道德经》。
“灵石”水平如镜,光可鉴人。据说国之政要抚摸于它,便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从文之人抚摸于它,便可妙笔生花,篇篇锦绣;微官凡吏抚摸于它,便可云程发轫,飞黄腾达;为贾经商者抚摸于它,便可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莺俦燕侣抚摸于它,便会情深似海,地老天荒……在关令尹喜故宅,立有石碑一通,上刻“桑”字篆书。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正月,陈王珪府参军田同秀报称老子托梦,“藏灵符于尹喜故宅”,唐玄宗闻听大喜,派人挖掘,果得灵符——刻于桃木之上的“桑”字。唐玄宗与群臣同解寓意:广种桑田,造福于民。玄宗认为这是老子对他的恩赐,是天意,遂把年号由开元改为天宝,将函谷关所在的桃林县改为灵宝县。
天宝二年(743年),这位老子的铁杆粉丝加封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遂又相继加封老子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和“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在全国范围内增建老子庙,各地铸塑老子像,老子不仅是李唐王朝的“圣祖”,而且也成为护国、护教神。
不可否认,开元年间,唐玄宗确曾以《道德经》为圭臬,“纠之以典型,明之于礼乐,爱之于慈俭,律之以轨仪……贞观之风,一朝复振”,大唐帝国进入了一个比此前任何时期都更加繁荣的极盛时代。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盛世景象终不过昙花一现。改元“天宝”之后,在盛世迷梦中浸淫日久的李隆基逐渐丧失了当年那种锐意进取、克己自律的精神,取而代之的是日甚一日的骄奢淫逸和纵情享乐,彻底违背了老子“去甚、去奢、去泰”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谆谆告诫 ,宠信佞臣,听信谗言,满朝上下乌烟滚滚。老子曾云:“治大国如烹小鲜”。烹煮小鱼,不能常常翻动,否则,烹煮的小鱼极易破碎。显然,李隆基并非“烹饪”高手,不仅于此,沉湎于酒色的唐明皇到后来索性连菜勺也懒得掌控了,把“烹饪”的权力一股脑交给李林甫、杨国忠、高力士、安禄山等人,让他们越俎代庖:祸乱朝政,毁坏朝纲,嫉贤妒能,陷害忠良,以致内战频发,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犬声,昔日歌舞升平、繁华富庶的太平图景,被生灵涂炭、山河破碎的惨象所彻底取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走向“器满则盈,物极必反”的历史宿命,从此一蹶不振。
老子无疑是伟大的。他的通今博古的《道德经》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而且也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世界文化名著,仅仅5000余言便能包罗万象,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军事学、养生学等诸多领域,涵盖天地,字字珠玑,任何一句都可以作为至理格言,任何问题都能在此找到答案,俨然一部精微的百科全书,且高居于世界哲学的顶峰,无愧于“万经之王”。
拜别老子,离辞函谷,老子那充满睿智的目光似乎依然在深情地注视着我们。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治国理念,“柔之胜刚、以奇用兵”的军事韬略,“和光同尘、慎终如始”的生存智慧,“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的处世手段,“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的修持功德,“知足常足、报怨以德”的豁达胸怀,以及“福祸相倚”的辩证之法和修养律己的金玉良言等等,等等……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充满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并继续指导提升着我们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让我们由衷地感恩老子吧!《道德经》使我们懂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如何用先哲思想的清流来涤荡污浊,坦荡心怀;如何用先哲生存的智慧助力我们挣脱束缚于心的精神枷锁,知止知足,舍得放下;如何用先哲的处世方法进退自如,长泰永存;如何在人生的各种逆境中保持平衡心态,去留无意,宠辱不惊……老子的《道德经》犹如灿烂的星斗,照亮着我们人生的天空,抚慰着我们彷徨的心灵,陪伴着我们在已知和未知的人生旅途中活得更加潇洒和精彩。
作者简介
郭法章,字令典,1978年12月参军入伍,1985年7月毕业于海军政治学院,1996年12月转业至郑州工作。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日报》《中国青年》《河南文学》等报刊,文章曾收录国家级优秀作品集。出版有散文集《从大海到故乡》及地方史志方面的文集多部。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1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本刊订户稿件同等质量优先发表。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