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此人,诸葛亮定能一统三国,刘备早就看出他是蜀国大患!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
刘备最重要的一点就会看人、用人。他识人善用,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君臣融洽。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事实上刘备在看人这一点上的确是有过人之处,以至于时至今日,不少人称,若无此人,诸葛亮定能一统三国。而刘备早就看出他是蜀国大患,但显然诸葛亮却是没能看出。在刘备临终之际,不仅托孤于诸葛亮,更是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想来马谡在刘备时期以州从事入仕,遍历绵竹、成都令,出为越雟太守。从事为州牧属吏,成都令职在都畿,整天绕着核心传,刘备显然对马谡十分熟悉,所以他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以把重要的任务交托于他,并且要对他多加考察。
只是一向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马谡有自己的才能,所以常常与他讨论军事谋略等,从白天到黑夜。除此之外更是将马谡任命为北伐魏国的先锋,让他镇守重要据点街亭。要知道街亭如果成功,那么其中最大的战果就是能够占领凉州。
凉州占领后,蜀对长安就形成了两面夹击的战略形势,同时凉州产马,有一堆政治立场不明确但战斗力强悍的羌人,以诸葛亮对付南中人的手腕,将他们的一部分收编为蜀汉正规军应该不是大问题,从此蜀汉就有了一支有战斗力的骑兵,再加上诸葛亮训练出来的强悍步兵,魏国只能更难受。
只是由于马谡的一意孤行街亭最终失守。从对手张郃的角度看街亭之所以失守是因为马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从部下王平的角度看是马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逆推之,马谡的舍水上山,不下据城是违亮节度的产物,则诸葛亮原本的部署应当是据城依水。
正因为马谡改变了全盘部署,舍弃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最终导致街亭失守。而战败之后,其更是抛下了将士们,自己逃走。后来,被子均辑捕归案,诸葛亮判处死刑,年仅39岁。而这直接导致了后来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而后善于自省的诸葛亮以用人不当为由,请求自贬三等。想来若无此人的失误,诸葛亮定能一统三国。不过追溯亮为何会用其,除了有自己的看法外。事实上当时季汉政权可不是像三国演义所描写的精诚团结,有李严为首的本地士族集团,还有跟随刘备起家的元从集团,还有就是诸葛亮自己的荆州班底。
三方角力,最早垮台的是刘备的老班底,关二爷和张三爷一去世整个集团就没了带头人,然后李严被斗垮,最后诸葛亮找到了自己的接班人,然而姜维在陇西一带的军事活动一直受到费祎的牵制。每一个集团都有自己的利益派系,诸葛亮照顾嫡系,天经地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