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第五
二十四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1)?或乞醯焉(2),乞诸其邻而与之(3)。”
【注释】
(1)孰谓微生高直: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当时以直爽著称.
(2)或乞醯焉:或,有人.醯(xī),醋.
(3)乞诸其邻而与之:诸,之于.与,给.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要点醋,他却到邻居那里讨了点来给那人。”
【感悟】
在《庄子·盗跖》和《战国策》中均有“尾生高”这个人的记载,据考,尾生高就是微生高。这个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是孔子的学生,在当时以直爽和讲信用而著称于世。传说,微生高和一名女子相约于桥下见面,可是微生高按照约定提前到了桥下等到,女子却并未按时到来。微生高守信不移,一直坚持在约定的桥下等候,女子却一直没有出现。后来,河水暴涨,微生高还是坚守约定,没办法只有抱着桥的柱子死等,最终被水淹死。后世戏曲还以此情节编写了“兰桥会”。这么重情重义,信守诺言的微生高?为什么会得到孔子“孰谓微生高直”的批评呢?因为有人向微生高要点醋,他不直接说自己没有,而是向邻居讨要了些醋然后再给那个人,可是为什么微生高不坦率地说自己没有呢?所以孔子说他并不是直,而是被“直”的名所束缚了。正如,微生高信守诺言,却最终被“信”所束缚而丢了性命。当然,微生高死得其所,正如孔子说伯夷和叔齐“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可是,直、信、仁等等这些概念只能算是某个人的性格或者品德,而不是道德修养的标准,更不是君子的标准。真正的道德修养应该是中庸之道。背离了中庸之道的性格特点或者某种品德,都会沦为小人之道,而不是君子之道,尤其是信和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