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小处之书,概不外借”,聊聊借书那点儿事

✍编者按:提起借书一事,想必许多爱书藏书之人都会有共鸣。在人际情理与自身真实感受的两难中,为了避免伤和气,我们往往会将心爱之书借给身边的朋友、亲戚去阅读,也希冀着对方也能在书中体会到同等的读书快乐。

但,这往往是我们自己的幻想,现实情况可能总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对方可能借走后半年都没有阅读,任书蒙尘;又或者阅读时不爱护,留下折痕、遗落污渍;甚至更有将书籍损害得面无全非。这些“借书”之事聊起来,不免每一位书友都有心痛之感。所以,请大家都“自私”一点,学一学下文中的这位书友。

小处之书,概不外借
文 | 太史狐
大凡爱书的人,都不喜欢别人来借书,推己及人,也不会轻易去借别人的书,除非遇到特别想看但又根本无法买到的书。我从初中开始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少年百科丛书”起,告别“小人书”,直到上高中,柜中图书渐成规模,有不少同学风闻而至,找我借书,这很让我犯难。借给他们吧,心里不舒服,怕他们弄皱弄坏;不借吧,又会伤了和气,弄得我非常尴尬。后来请教语文课书法隽秀的王老师给我写了一个条幅“小处不可随便借书”,挂在陋室醒目之处,这一招确实奏效,很多来借书的同学一看就心知肚明,我们互相之间也心照不宣,从而去掉了一块心病。
爱书之人为什么这么害怕别人借书呢?不是说“书非借不能读”吗?其实,这句话说的是一种激励境遇,意思是借来的迟早要还,不认真读就白借了,并非鼓励大家都去借私人藏书。爱书之人害怕别人借书,首先还是因为爱书。人们买书,首先是用来读的,读完之后,会收藏起来,以备日后重新阅读和查阅,这其实也是一种“知识价值储备”,毕竟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而且随着时间的迁移,每次阅读的收获也会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道义老更真”吧。并且,纸质图书是一种极脆弱的易耗物品,怕火、怕水、怕磕碰挤压、怕虫蛀、怕风吹日晒雨淋,稍微不注意,就可能会有污损。
因此之故,爱书的人读书的时候,首先会把书房收拾得整整齐齐,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正襟危坐,伴着茶香,一册在手,精心翻阅,尽心展读,有的书甚至精读十几遍,外观内页依旧崭新如初。可是绝大多数借书人不然,因为是借来的书,不加珍惜,随意放置,随意翻阅,虽然认真阅读,但书的磨损非常严重,或折痕累累,或页角卷曲,严重的还可能遍身污垢,开线脱页,令人心疼不已。更有甚者,借书不还,甚至弄丢,正如刘备借荆州,一去不复返。
关于这一点,我是有着切肤之痛的,至今想起来还非常不快。一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一个著名的电视片儿的解说词。尽管这个电视片的政治观点我绝不认同,内容也漏洞百出,但不得不承认其解说词叙事手法之新颖,遣词造句之优美,播出时曾万人空巷。后来,此片因其谬论而禁播,已出版的解说词亦成禁书。大学毕业前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得到了一本儿精美的插图版解说词,本想作为资料存阅,没想到毕业之后不久,被一个中文系的学生死乞白赖地借走。后来,我再三催促,他终于还给了我,但已然面目全非。我非常生气地问他,好端端的一本书,怎么给弄成这个样子?他说宿舍里的同学传着看,翻来翻去就成了这个样子。听完这话,“竟无语凝噎”,顿时石化!本来和这个学生关系还不错,自此绝交。
更令我痛心的一件和借书有关的事情是,1991年5月我去拜访钱锺书、杨绛先生,请钱先生在《围城》扉页上签名并钤印。当年暑假,一位高中同学来我家做客,看到此书,执意要借去看,好说歹说,最后还是拿走了,当时说好开学前还我。但开学前他并没有履行诺言,那时候没有电话,我也没有时间去找他,可整个学期心里一直放不下。寒假回家之后,我立刻骑自行车去向他索要,他却告诉我书不知道放在哪里,找不到了。我特别沮丧,抱着一线希望说让他再找找,结果这一找就是十年,直到2001年再次见到他,他极为诚挚地告诉我确实找不到了,说准备给我买一本新的,作为赔偿。我只好笑了笑,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但从此下定决心,家中藏书,绝不外借!
附:几位书友写到的借书之事

书友:evrytime

近来淘了一本普通的书,书主是个爱书之人,书主人的題字有点意思,录下供书友指点:

小余同志很爱看书,但是她却不爱护书。这是一本很好的具有医学科学很能丰富头脑的书。是她借去看了有三个月都快全部弄坏了。今后谁也甭想向我借书。

一九七七年秋


书友:耕心堂G

我不知道你借出的是什么书,可我借出的可是清中期原拓《书谱》一函两册,巨厚。一想这事心如刀割!!!

书友:知味淘书斋

一好友借了我三四本书,有一次去他屋里时,看到我的书肯定是哪次被水浸泡了,那些皱皱巴巴书页看着让人心痛;知道已不可复原,我当时暗暗下决心,再不借书给这样的人。

(0)

相关推荐

  • 绸都少年说(二十一)书里书外

    书里书外 作者:盛泽中学 鲁金奇 书外是现实,书里是梦乡.很多人喜欢看书,因为渴望在书的世界中遨游. 有时累了,倦了,我们便看看书,在书里寻找内心的彼岸,重振精神后,再回到手头的事情,继续完成未完成的 ...

  • 书痴的书话

    购书,藏书,护书,著书,薛保平兄的确是位书痴.谋面之前,即闻其名,当年在<太原晚报>发表过大量的书话文章,藏万卷本,著几册书,继<桃园书请>后,又成就<桃园书话>( ...

  • 鲁稚丨不仅买书读,更要借书读,读到八分饱

    鲁稚|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我看有些网上书店的评论区经常有家长留言"先买来囤着",我有点怀疑这本囤着的书啥时候能读.囤书固然好,但不读也没用."囤书&q ...

  • “不一样”的因果推断书籍, 很多观点让我们能恍然大悟, 涵盖了不少其他书里没有的因果推断方法!

    所有计量经济圈方法论丛的code程序, 宏微观数据库和各种软件都放在社群里.欢迎到计量经济圈社群交流访问. 前些日,推荐了①重磅! 汉森教授又修订了风靡世界的"计量经济学"教材, ...

  • 车与女人概不外借?那你丧失了一大堆创富机会

    电驹专门为新能源车主解决疑难杂症,登陆电驹网www.autodianju.com获取更多信息 在传统观念中,车是比较敏感的大件物品,轻易不能外借.找人借车难开口,拒绝借车也伤感情.尤其是之前还有这样的 ...

  • 清-刘熙载《书概》

    一.刘熙载及其著作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也曾自字熙哉,号融斋.晚年因创作寓言文学集<寤崖子>,并撰写<寤崖子传>,故又自号寤崖子.世人多以融斋先生称之.江苏兴 ...

  • 杨普义:解读《书概》第一四九讲

    一四九.颜鲁公书,书之汲黯①也.阿世②如公孙宏③,舞智④如张汤⑤,无一可与并立.注释:①汲黯: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12年.西汉濮阳人,字长孺.武帝时为九卿,敢于面折廷.②阿世:奉承谄媚.③公孙宏:即 ...

  • 观点 | 真能叫板埃尔法?聊聊国货“艾康尼克”

    近几年来,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政策和需求也越发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尺寸的7座SUV因为在车身尺寸以及空间方面有着先天性的优势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7座车型有2年一 ...

  • 46.刘熙载《书概》原文

    发布时间:时间:2018.07.16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点击:755 刘熙载<书概> 刘熙载(1813年2月25日-1881年3月2日),清代文学家.字伯简,号融 ...

  • 周末来聊聊简书这个平台上盈利和引流的机会!

    今天和大家聊聊简书这个平台. 虽然,在简书上发布文章没有平台补贴,但是可以有机会.因为简书上聚集了大量伯乐,如微博/公众大号的编辑,纸媒,出版社的编辑,如图书公司的编辑,策划人等等. 因此,大家可以借 ...

  • 今日秦书day198:随便聊聊~

    自从来了新生,每天步数没有不上一万五的,轻轻松松就达到了万余步.这几天陪他们进行入学教育,一边讲述,一边闲聊,挺有意思的.不过呢,人多了,也不容易了,想想去年20级来的时候,四十几人,很轻松,而现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