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影界一大惨案。
迪士尼耗资2亿+美金的新作《花木兰》,口碑扑街,豆瓣4.9分,不及格。
还有更惨的。
赶在《花木兰》上线之前,一些网大纷纷登场。
《木兰之巾帼英豪》、《无双花木兰》、《花木兰之大漠营救》……
分数都在5分以下。
“木兰热”的现象是有了。
但这些影片,都没能将真正的花木兰精神表现出来。
花木兰精神是什么?
忠孝节义、英勇坚韧,以及突破礼教桎梏的反叛……
接连失望之后,派爷从国漫《木兰:横空出世》的同名主题曲里,听出了这种可贵的精气神。
或许,一个鲜活而丰富的木兰形象,还是要靠它来描绘——在派爷看来,迪士尼这次的失利说明,中国的故事还是要由中国人来讲。用《木兰:横空出世》的导演廖光华的话就是:木兰始终是中国人的木兰。
迪士尼的《花木兰》是按照西方人的思维做出来强加给中国观众的,而这种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不管是审美、品味还是从个人意识上,都严重低估了现在的中国观众。
而整部电影看下来,花木兰的成长必须需要父亲和皇帝的承认。
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人更懂中国文化,拍花木兰一定是有优势的。木兰与孤狼之间的打斗,还促进了木兰对武力,对善与恶的进一步思索。这个MV,不仅视觉上古风十足,其他方面也颇为讲究。
同时,歌词也写出了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四方的热血和一往无前——
比如“木兰不惧前途多迷藏”一句,“不惧”二字她特意加了戏腔,既添了气概,又有了古韵。李斯丹妮与歌曲里的花木兰,不管是经历还是形象都非常相似。单单是一首主题曲的MV,就已经在方方面面下足了功夫,韵味十足。而演唱者的生命经历,也与这首歌、木兰形象达成了互文的效果。坦白说,《木兰:横空出世》登场,必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夺冠》,聚焦中国女排从1981年到2019年的成长历史,要唤起全民的记忆和自豪。《我和我的家乡》,几乎聚集了中国喜剧界的半壁江山,阵容空前。《姜子牙》,接棒《哪吒之魔童降世》,要为大众热切期待的“封神宇宙”续写篇章。在这样阵势下,《木兰:横空出生》依然敢于冲锋,当然是因为自信。为此,主创请来了业内比较出名的武行,给动画团队做了全面的培训。而且,为了达成这个效果,导演特意将木兰的身形做得锋利一些。落实到画面,木兰的身手洒脱利落,不给对手喘息空间。比如故事的重头戏——长城边的那场战斗,木兰要一人对阵千军万马。为了呈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主创借鉴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北国风光》等画作。影片是用背景处群山的壮阔来渲染军队的威势,以此凸显了场面的宏大,以及木兰的英勇无畏。在人物塑造上,主创做了大胆改编,写出了一个“叛逆木兰”。也因此,军中统帅要找个刺客打探敌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而在经历了种种阴谋,面对了大是大非之后,花木兰得以成长,有了“为国为民”的侠者风范。
而“换个活法”,则是更重要的“修身立命”,落点是个人成长。即《孝经》的那句: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用意很明显,木兰依然被礼教束缚着,难以真正实现个人价值。这也是派爷认为《花木兰》没完全领会中国精神的一个论据。显然,《木兰:横空出世》吃透了花木兰精神,在这方面,它比《花木兰》要好。还是那句话,花木兰的形象,终究要靠中国人来书写,才正宗,才立得住。而且,不论是画风、人物,还是主题,派爷都从物料之中看到了成功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