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讲解中医的“气”!
山人传道
一 中医之气与气化论
可以说气和气化论是中医的精髓,是中医的理论支柱。学习中医不把中医里的气和气化理论搞明白,就算你把《伤寒论》、《温病条辨》背熟,你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或者说你也只能是一个问而知之的下工,你还没有学到中医的精髓。在临床上,你就不可能做到“临症察机,使药要和”,你只能拿书上的条文与患者的证症相查对,在用药上也只能“对病欲愈,执方愈加”,很难会有创新,若遇到新的病症那更是无所适从了。
气的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共用共知的一个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哲学范畴,不独医学专用。《淮南子·原道训》中有:“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太平经》也有论述:“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庄子·至乐》中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芝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等等。所以说中医文化是根植于中华大地上的本土文化。气的文化在诸子百家的学术言论中随处可见。《内经》发展了这一学说,并使它更进一步的系统化。
气在中医的理论里很重要。《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所以有人说《内经》的全部学说都是建立在气的理论之上的,一点也不为过。
《内经》是中医之根,中医之祖。在中医众多典籍里,《内经》里面讲气的内容最多也是最详细的。它最早地综合了中医的养生,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阴阳、五行、经络、气血、五运六气、针灸等等内容。《内经》之所以称为中医之祖,恐怕原因即在此。《内经》之后,自张仲景之《伤寒杂病治》至今,历朝历代的中医界名流圣手的大作大论,无不是在《内经》的内容之上来发挥创造的。可以说《内经》之后的作品都是《内经》内容的细化、泛化。可以这样说《内经》是树干,后代诸书是树枝。枝再粗大也还是在干上。无论怎样发挥也都还是在《内经》的理论指导下的发挥。
超出《内经》内容范围的发挥还是很少的。没有违背《内经》的理论指导下的发挥。如,在有的针灸书所载某穴针几分,留几呼等内容,汪机认为当“不拘泥规定”。他说:“惟视病之浮沉,而为刺之浅深,岂以定穴分寸为构哉?”。对留针的呼吸次数。他认为“惟以气至为期,而不以呼吸多少为候”。这与《内经》里“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的宗旨是一致的。他对《金针赋》中关于男女气血上下补泻的不同,也有不同看法。《金针赋》中说:“男子气,早在上,晚在下,女子气,早在下,晚在上。午前为早,午后为晚。”,“男用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泄,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午前如此,午后反之”。汪机则认为“营气行于脉中,周身五十度,无分昼夜,卫气之行,但分昼白,未闻上下,男女脏腑经络,气血往来,未尝不同” 。所以,汪机批评,这是“颠倒错乱,无稽之谈” 。
他还反对用针灸的方法保健。他认为无病则不必针灸。他认为“人言无病而灸,如破船添钉,又言若要膏肓,三里不要干,此世俗之通论,予独以为不然。夫一穴受灸,则一处肌肉为之坚硬,果如船之有钉。血气到此,则凝滞不能行矣……,邪客经络,为其所苦,灸之不得也。无病而灸,何益于事”。汪机对子午流注的按时取穴法也不赞同。这些理论都是对《内经》的内容不同理解的结果。但是不管他们之间怎么争论。没有谁对《内经》的内容否认怀疑的。
《伤寒杂病论》是《内经》的发挥。《针灸甲乙经》是《内经》的发挥,金元四大家的“寒凉论”、“攻下论”、“脾胃论”、“滋阴论”无不是引用《内经》之理而成的。明清时期又出“温疫”派其理也同出《内经》之典中。《内经》是古代中医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中医之祖,中医之根,是古人超常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棵璀璨的明珠,是古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无价之宝。
一 、 《内经》论气与气化
《内经》论述气的内容很丰富,详细,深刻。有天气,地气,阴阳之气,(四时气)五行之气,五脏之气,正气,真气,营气,卫气,神气,胃气,寒热之气,荣气,气街等。有气的运动方式与内容等。把这些气的内容弄明白了,再来学习中医就有提纲携领得作用。下面我们根据气的内容分别述之:
一、大自然之气
1、 天气。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曰:“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它说自然虚空的这个“气”的特征是清净光明的,这个不难理解。我们只要抬头看看晴朗的天空。天空里空空荡荡,虚空什么都没有。或者就只有空气在其中,在天气里不仅仅就是空气,其实这个“天气”里还蕴藏着一种生生不已的“道”气。这个气恍恍惚惚的看不到,摸不着,无形无象。正如《老子》所言“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搏而不得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虽然这个气恍恍惚惚,但不是什么都没有。《老子》又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天气”它本身是清静的,虚无的,恍惚的。它是一团和气。但这个虚空之中有物,有精,有信。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内经》里的这个“天气”应与道家的“道”有相同的地方。与道的体用都是一样的。我们讲中医怎又引用《道德经》的内容,谈起道来了呢?因为它牵涉到这一块,前面我们讲过,中医文化是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
是在传统文化这块“土壤气候”的环境中产生的。它和中华其他文化是相通的。我们为什么把《内经》的“天气清净光明,藏德不止”这一句话用这么多文字去解释它呢?因为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它是人生存的大环境。你讲人的健康,如果抛弃了这个大环境,就只讲人,那就不是中医了。你只有了解、理解了什么是道,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天”,什么是“天气”。
那么什么是道呢?《老子》又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且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可以生化万事万物)我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说明道比天地生的还要早,还要大,它无始无终,它可以生化万事万物(包括人)。讲这些内容的中心还是为了讲人。人要根据地的变化而变化,地热了,你就少穿衣服,地冷了,你就多穿点衣服。刮风了,你就躲进屋里去。
地是根据天的变化而变化的,天要刮风,地上就飞沙走石;天要下雨,地上就沟河满溢;天上下雪,地上就会寒冷;天上出太阳,大地就照亮;太阳下去了,大地就黑暗了。天的变化是根据道的规则来运行的。道的规则是什么呢?月球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绕着银河转……人要吃饭,树要生长,火往上升,水向下流……这就是道的规则。这个道又是根据谁来变化的呢?地球为什么要围着太阳转呢?是自然的力量,它就是这样的规律。是它本身的规律,所以道法自然。天法道,地法天,人法地。
你要是违背了这个规律,真是顺者昌,逆者亡。看起来这些太宏观的东西好像离人非常的遥远,好像与人不太相关似的。其实不然,它对人的影响非常巨大。前些年西医对此研究的不多,近些年来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详细。比如:有人研究太阳对人的影响,在太阳黑子出现频繁的时候,就会对地球的磁场有所影响,这时突发心脏病的人就特别多;月亮在望朔的不同时候,人体内的气血循环也会有不同的改变,在农历的十五左右做手术,比在三十左右做手术大出血的发生率要高的多等等。还有,一般情况下,人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心情就会舒畅一些;在刮风下雨的时候就会有烦躁、沉闷的感觉。说明宇宙大自然对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揭示这一规律,将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个道是什么样子呢?一是上面讲的恍恍惚惚的、是清明的。再一个呢,就是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迎之不见其道,随之不见其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管子》中说,“道者,一人用之不闻有余,天下用之不闻不足”。它又可以包容一切,《庄子》:“夫大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具备,广广乎其无不容,渊渊乎其不可测”。《淮南子》中说:“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析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受五形”。道还无所不在。《庄子》中说:“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廓子曰:“在蝼蚁……在瓦壁……在屎溺”。道的特点也是无限的,《管子》中说“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详细的讲“道”呢?因为它是有用的,《谮夫论·本训》中说:“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气之根,气者,道之使也,必由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气是道生的,道可以生气。《管子》说它,“道也者,视而不见其形,施不见其德,万物皆以生”。这个道无始无终,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生生不已,无所不在。“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万事万物都需要它。人就生活在这样的道气、天气之中。人不可脱离天气(道)而单独生存,人与道不可须臾分离。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得到这个道、这个天气呢?怎么才能更好的利用它呢?得到这个“天气”有什么用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这一篇的题目:一是生气,二是通天。怎么生气呢?上面说的很清楚,要“清静”。清静了,志意得到了治理,治理的不乱了,顺了,这样阳气才能固。人的抵抗防御能力才能提高,以至有贼邪也不能害也。道家的”虚静、守一法”就是“清静”;佛家的“观空”法也是”清静”。人一清静,大脑活动的有序化程度就提高了,这样一方面使大脑的耗氧量减少了,另一方面大脑统帅全身的功能也加强了。
所以现在有些人认为,生命在于“静”。“超感觉静坐”、“瑜伽术”、”气功”等等都是在此精神指导下的锻炼。另外,还要“传(抟)精神”、“服天气”。传(抟)精神(使精神抟在一起),使精神专一了;服天气。怎么服天气?它没有讲。所以后人也都不会服'天气’了。也就是说只有使精神专一,再服天气,才能通神明。可是,现在没人这样做,所以学中医,通神明的人就很少了。像岐伯所讲“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的医生很少了。李时珍所言:经脉隧道,唯返观内视者,可察照之啊。返观内脏,五脏六腑,历历分明的功夫大概也是通过精神专一,服天气练出来的吧。
如果不懂使志意清净,精神专一,服天气,那么“失之则内闭七窍,外雍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你不这样做,就会内伤,为什么内伤呢?是气之削也,气消耗的太多了。《生气通天论》还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通天,在我们心目中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本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果谁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别人会说就算他有通天的本事,也难逃此劫。况且如果我们如果不会通天,不是更不行了?所以要学习中医,必须要学这“通天的本领。不然你就难得中医之精髓。怎么“通天”,其实不难。《生气通天论》明确指出:“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在《内经》里有很多养生,练功夫的描述,可是学中医的从来不重视。把这非常重要的东西当了参考资料,放一边了。只背那些“汤头药性”、“四诊人纲”,就象一个从没有锻炼过的人,上场就让他踢足球,打拳击一样。没练硬功夫功夫,怎么能行,逐其末,失其本了 。难怪现在中医发展如此缓慢,大概原因即在此吧。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岐伯还说:“惟圣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真是精辟呀。圣人之语三两句话,就把整个练功过程都概括进来了。上配天以养头,怎么配天。我们认为只要用意念想天空,想恍恍惚惚,清清明明,无形无象,无边无际的天空即可以养头(精神),“头者,精明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这是精神的锻练,意志、意念的锻炼。下象地以养足,怎么养足?象地,走路啊。当然也包括其他的运行,打球,跑步,打拳等,这是练形体。这还不够。还要中傍人事以养五脏。中傍人事怎么能养五脏呢?傍,是挨着,靠近的意思。这里是在社会之中,在人际关系之中的意思。五脏者,心肝脾肺肾也。心主喜,肝主思,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 。人在社会上,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你在遇到事的时候能不能心平气和的待之。不能,则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悲伤肺,五态即起,伤及五脏。有人说,社会上太复杂,太乱,太吵闹了,练清静,我还是到深山老林里,或者找个别的清静的地方,没人的地方练,岂不是更好吗?王阳明说:“汝若以厌外物之情而求安静,反养一身娇惰之气也”。所以岐伯让你在人事、在社会之中练五脏,这是经验之谈,是精辟之论啊。怎么练?他说:“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这样才能“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才能使“身轻体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此金玉之言也,而无人能信奉。悲哉悲哉!
2.地气
地气也就是四时之气。四时之气更是和人密切。春夏秋冬,温暖寒凉,时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一切活动,也影响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正所谓“人法地”也。《素问·宝命全形论》“黄帝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四时之气对人的影响太大了,人虽然是由阴阳二气,相搏,氤氲而生,但要依从春夏秋冬,温热凉寒,生降出入的气的运动规律,才可确平安,否则,你就是生了也成不了,也会夭折的。在《素问》同篇下面又讲:“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你如果不能应四时,天地就不为你父母,大自然就不养育你,那你还活得了呀。下面又说:“天有阴阳,人有男女;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后面又说要"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阴阳而调刚柔,和喜乐而安居处”。就是说能顺应天地阴阳等自然规律变化的人,才能顺从四时的规律,人的生命运动才会有保障。
怎么才能应四时之气呢?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论述的非常详细了。它说:“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发是生发,发展,陈是旧的,过去的。发陈有推陈致新之意。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凡是小的,刚开始的,幼小的都蕴藏着勃勃的生机。如同日出东方生机勃勃。一颗刚发芽的种子它具有很大的潜力。如同小动物,小孩子一样它自身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正所谓:“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个时候天地都是新的。万物也都是欣欣向荣的。这个时候,怎么适应它呢?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这时要晚睡一会儿,早起一点,早起干什么呢?要“广庭于步”。广庭于步,不只是在庭院里走几圈,意思是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活动,锻炼锻炼,做做操,打打太极拳,五禽戏呀。“被发缓形”就是要身体放松放松,舒展舒展,为下一步的活动作个准备的样子。春天的特点是“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和秋冬不一样。
春天小树发的芽再弱嫩,再小,它是可以继续生长的,它死不了。冬天根本发不了芽,有芽也会冻死它。这是春天生的特性,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不知大家体会到没有,如果一棵小树,它春天发了芽,一个夏天就长得很快,可以长很大。如果发芽的时节过了,到了夏天,它就不容易发芽,或者是即使发了芽,它长的也慢的多了,这个芽的生命力绝不可以和春天发的芽相比,不单是生长期起作用,这个时节很关键。《内经》说:“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在春天就是养生的。“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要违背这一原则就会影响肝的生发的功能,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到了夏季还容易得凉寒之类的病。因为春伤肝,伤了生发的机会,到了夏季使提供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了。就是说这个芽没有出好,次等了,劣质了,到它成长的时候肯定会有相应影响的。所以它说:春天养生非常重要,这是一年的开始。常言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春季养生的原则。
“夏三月,此谓蕃莠,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蕃,是茂盛,穗多,莠是庄稼吐穗。蕃秀,就是植物生长的非常茂盛,花落成果,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是植物的旺长时期,因为这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气地气交合。给万物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夏三月应该怎么养生呢?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因为太阳落的晚了,所以要晚睡觉,太阳出的早了,所以要早起。不要嫌天长。养生要“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天本来就是地气上升,万物生腾的景象,所以要使志无怒,因为怒则气上,本来这个大环境气就上了,体内的气再上,上升太过,就会出气病了。这个时候应该保持心情愉快,舒畅,喜则气缓以防心火上升太过。
这个时花草树木都已结成果实。养生呢,要使气机通畅。好像是自己所爱的东西在外面。所以夏天不怕天热,不怕出汗,多出一些汗对身体无害而有助。“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疟,奉收若少,冬至重病”。如果违背这一原则,“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恫” ,就会影响到心的功能,到了秋季容易得疟疾或像疟疾这类寒热交替的病。还可以致使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以至于到冬天得更严重的病。因为逆夏气,太阳之气不能长,可以使心气内虚。人在自然环境里,会自然而然的遵循这环境变化规律。可是现在自然之性,已随人类工业,科技,社会的发展逐渐变得不“自然”了。地球温度在上升,地球在变暖,大的环境在变。夏天热一点,本来有助于人体气机的生发。
可是现在可以在室内装风扇、空调使温度降低,这无疑是妨碍了人体气机的生发。夏三月应“使气得泄”出点汗使气畅通畅通,是个好事。你在空调里,哪里会出汗?屋里一冷,出来一热。这违背了“使英华成秀,使气得泄”的原则,所以现在已改变了自然界自然的特性。古人没有过的空调病,现在的人得上了。所以现在的环境已不是古代“自然”的环境。现在的人也不是古代的人那样了。所以现代的中医也不能再按古人治病的方子和方法了。正像黄帝问岐伯一样“余闻古之治病,唯移精变气,可视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回答说:时代变了,人也变了,所以古时候的治病方法不行了。不能适应现在了。他说:“往古人居禽兽之间。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天伸官之形,此恬谵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可祝由而已。当今世则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我们再看看现在人类不同样是“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吗?还有过之而无不及。除此之外,环境、水、食物、等等方面的改变和污染,还有现在临床上治疗的伤害,使现在的人与古代的人差别太大了。所以中医要跟上时代了,只有跟上时代的变化,才能显其神威,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容是容纳,包含。这里象征,万物的成熟。所谓春华秋实,庄稼成熟了要收割, 收藏了,秋三月是收获的季节。平呢,是平定,判乱了,要平定。不用点力平定不了。平沟平坑,要用铲,锹来平。也是要武力解决。不用力不能平,这个平有点强制性的味道。你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做。不做不行。秋天到了,树木必须要结籽。民颜曰:“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果实必须要成熟,不成熟的也得“杀死”你,让你夭折。这一步完不成,也得进行下一步“冬藏”。时令,不等你。所以称秋之气为肃杀之气。秋天养生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天要早点睡觉,早点起床,使精神安宁,别闹情绪,来缓解秋天肃杀的气势。好像一个人正想找事,找分岔呢。干脆别惹他。使他找不到借口。他想找岔,你再指桑骂槐的,这不是明摆着要斗一场吗?秋三月正是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的时候,你再用情绪。是人,你可以和他拼一场。这秋天,是秋是天,你怎么能和他碰。没碰之前先看看前面的无数腐尸白骨吧,都是和它拼斗的结果。所谓人可以与命争,不可以与天争。碰不得的呀。碰得结果是:“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娇满,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逆了它就会伤肺,重了当时就得病;轻的既使当时不病,到了冬天也要患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而且还使奉养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使藏的功能受到影响。这就是秋气养收的原则。
中医“气”的书籍: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冬天三个月是闭藏了。闭是关闭,封闭。藏是躲藏,蛰藏,埋藏,隐藏。别管怎么藏,就是它不显露。这个时候,水结冰了。地冻得裂成了缝。天寒地冻。养生的原则是不能扰动人的阳气。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所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丞夺” 。就是说冬天要早睡而晚起。懒一点,等到太阳出来再起来,没关系。若伏(潜伏)若匿(隐藏)。使意念或隐或伏。就像练气功里的意守一样。似守非守。若有若无,勿忘勿助。私是自私,自己的利益。“若有私意,若已有所得”。就希望得到点什么,好像得到了什么的这种意境。这样符合养冬藏之气的规律。“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丞夺”。
它上面说得是要寒就“温”,要远离寒冷,就近温暖,是温而不是热。温和热是有很大区别的。温有温暖,使人舒畅之意。热是过温有燥热,不快之意,温,人感觉正好。热,人就要出汗。冬天要避寒,要温暖,但不能过温,到热的地步,这样又不行了。冬天要“无泄皮肤”,不能出太多的汗。有的年轻人冬天锻炼,只穿着裤衩,还热得满身是汗,这是不懂养生的的结果啊,冬天出汗多了就会伤阴,就会“扰乎阳”了,而“使气丞夺”了。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就会伤肾。重的当时就得发病,既使轻的到了春天也会得痿厥之类的病。所谓“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这就是冬天养藏的原则。
如果说不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原则而去养生。“……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殃绝灭” 。谁违背了自然规律谁都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所以黄帝老子谆谆教导后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四时阴阳是万物遵循的根本。如果是明白人,不想生病,想健康长寿的话,你就在春夏两季时常养阳气,在秋冬两季常养阴气。与万物在生长之门同沉同浮。这才能样得到大自然的护佑、生命力才能旺盛。如果“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如果违背了四时阴阳的规则。使人的基本生命运动受到影响。使真气坏绝。所以他又再三告诉我们:“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3.人体之气。
什么是气?在《灵枢·决气》中,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云既是谓气”。由此,可以看出气在人体的作用何等之重。可以说它对人体起着充养和维持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作用。五谷(食物的总称)的精华之气,通过在体里的消化,气化吸收,转化成人的精华之气,从上焦散发出来,熏蒸人的皮肤。一个薰字,恰到好处。《内经》的每一论题都是一篇精彩的文章,用字词贴切,简洁,恰当。正所谓一字之安,磬若盘石,不可更改也。读《内经》简直是一种无上的享受。这里用一个熏字,熏的意思是“气味或烟气接触物体”。接触物体就必然会受到气味或烟气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么样的气味、烟气接触,就会带上这种气味或烟气的特性,特征。
烧火(柴火)的气熏着了墙,墙就会变黑。用硫黄的烟熏东西,东西就会变白。由此又引申为,熏陶,熏染,这是有形气的熏字。熏陶,熏染是指受人的思想、行动、行为、习惯、爱好等的影响而变化了。熏陶多指好的;熏染多指坏的。这个气对人的皮肤的熏,也应该是这样。不用“熏”字,用别的字就表达不这样确切了。这个气足了,人的皮肤就健康有光泽,防御机能就强大。气不足,人的皮肤就不健康,无光泽,色暗淡无生机,防御机能差。人就可能生出毛病来。中医的望诊就是望气色,通过皮肤外在的表现来判断内部所生什么疾病。充身,气充满人的整个身体,也可以这样说,人的整个身体每个部位无不由此气而充实。气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气也就没了人。这个气不能理解为就只是呼吸之气。它还是“聚则人生,散则人死”的这个气。这是西医里面所没有触及到的。
而恰恰又是中医大讲特讲的。西医认为没有的,想象的,抽象的,虚无的。而中医却认为气是真实的存在的,不可或缺的,人命关天的。西医讲人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 。中医则认为不仅是“人→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完整无缺。如果没了气的充养,他就是个死人。其差别就是如此之大。不是精通中西两学的人,谁能统二者为一体呢?中西医二者是一个统一整体,二者并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承的。谁若用偏颇的眼光看偏了二者的关系。重此轻彼或重彼轻此,那都是无知的表现。什么是泽毛?就是使毛发亮泽。亮泽是健康的表现。如果气不足了,人的毛发也就会干枯,悔暗,甚至脱落。癌症患者打化疗的就会脱发。中医认为是化疗的药物损伤了人的气造成的。“若雾露之溉”,一个若字,把整句话的意义引申到无限。若是好像,气在人体好像自然界的大雾、雨露滋润着万物一样。滋润着人的皮肤、肌肉、骨骼甚至五脏六腑,以至于人的毛发等等等等。它字已止而意未尽。
中医里讲的气,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先天气和后天气;根据气在人的不同部位和起的作用不同,又有了不同的称谓,如真气、营气、卫气、荣气、宗气、原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等等。
一、先天之气又称元气
对此在《内经》里论述较少,《难经》论述多一些。元气也称作原气。元气之名首见于《难经》。在《难经》(第36难)中说:“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此其左者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其肾有一也” 。中医认为,人的右肾不叫肾,称作命门,命门是诸精神所在之处。它们都与原气有着密切的联系。第39难说:“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相通” 。38难中又说:“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在第8难中对元气作了全面的论述:“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也,所谓十二经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功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叶枯矣”。这里可以看出《难经》认为,十二经脉之气都和原气有密切联系。而且不是一般的联系,它是十二经的根本。十二经脉在人体之中已经很重要了(“所谓十二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原气又是十二经的根本。那原气更重要了。
原气是什么呢?《难经》讲,原气是“肾间功气”。说原气生在肾间。左为肾,右为命门,肾属水,命门属火,原气生于水火之中。原气不但是十二经之根,还是五脏六腑之本。根者本者,犹如树木之根也。根繁叶茂,根枯叶萎。原气还是“呼吸之门”。门者,出入之路径也。为什么是呼吸之门呢?也就是说呼则阴出于这里,吸则阳入到这里,所以称是呼吸之门。原气还有“三焦,三原,守邪之神”之称 。中医认为这个原气能达中立本。培育十二经和他的气,可以强固人的根本。守在里面,护卫在外面,使诸贼邪之气不能伤害人体,所以称“守邪之神”。用西医的话说。只要原气充足,人的抵抗力,免疫力,防御能力,以致于整个生命功能也都加强提高了。说一个人病得太厉害了,称其伤了元气或元气大伤。也就是说,伤害到了人的基本的生命活动。很难恢复或在短时间里难以恢复了。真是原气之在体乃“人之根本也” 。为什么说原气是:十二经之根,三焦之原呢?在《难经》第66难中指出:“十二经皆以输为原者何也?然五脏腧者,三焦之所行,气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行之腧为原者,何也?然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诸气,经属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人的这个元气(先天之气)呢?根据《内经》、《难经》及其他有关文献(如《太平经》、《元气论》等)有关论述,我们认为人的原气,一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元气(道)——先天之先天气。《元气论·序》指出:“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孟子》讲:此气至大至刚,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充塞于天地之间,以直养而无害。此气是生化万物的根本。《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个“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其中有物”“其中有信”是妙有。孔子在 《易·系辞上》中说此气“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庭,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内经》里也说:“清阳积聚为天,浊阴疑聚而为地”。这个先天之气“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交错,变化由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气交感而化生万物矣”。万物如此,人自然而然也是由此气而生。《内经》还说:“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人生于地,而命悬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中医和道学里都认为人的生成与道有关,也就是与大自然的这个生生不已的气有直接关系,这个气包括局部自然环境,花草树木、山海湖泊、日月星辰、建筑设施和大自然运行的自然规律。所以人接受自然环境的元气不同,人与人之间也会有差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南方人瘦小一些,而北方人就高大一些;南方人耐热,北方人耐寒;俄罗斯人鼻子大,吸气时可以加热寒冷的空气;南非人皮肤黑,耐晒又散热快。这就是由于接受大自然这个先天之气的不同而形成的人素质、体质的差异。在西医里面,很少有讲这些内容的,而中医就特别重视人的先天素质。另一方面,人的原气还来源于父母之精卵——先天之后天气。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这好比庄稼一样,种子优良,则禾苗旺盛,种子劣质,则苗萎不壮。精子,卵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受精卵新生个体的质量。
精卵都优质则新生个体的元气就充足,新生个体的生命力就会强一些。人的精卵的质量和动物又有质的差别。人的精卵的质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它本身形态构造健全与否,这个方面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精卵的来源即父体母体的健康状况。父母的身体健康程度可直接影响到精卵的质量,因为精子卵子带着人的全息性很强的气,父母的身体健康,则精卵的质量就会好。父母的身体不健康,精卵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父母身体若有病,特别是遗传性疾病,那受精卵(新生个体)就会有缺陷。父母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精卵的质量。事实证明长期饮酒、吸烟、吸毒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父母,子女多有畸形或弱智的现象。这一方面和西医里面讲人的遗传基因的内容相仿佛,这个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相貌、体形、身高、形体的健康状况上。精卵质量还包含着人的整体信息,这个整体包含着人的精神、知识、技术、道德、性格、习惯。这一影响是无形的。比如,父母是音乐家,孩子可能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好些。父母是画家,子女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好些;父亲脾气爆燥,孩子可能也脾气不好,父母爱吃辣椒,孩子也可能耐辣,等等。虽然不会百分之百都这样,但至少会有这方面的倾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赋”,先天的素质,这些都是影响人的元气的因素。此外,男女交合时的环境、状态也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这是先天气对后天之气得影响。大自然的元气和父母先天气共同构成新生个体。大自然之气对新生个体也会有影响,能有多大影响,个体差异很大,但它肯定会对新生个体有影响。
上面讲了影响人的元气的外因。它是在新生个体产生之前或新生个体产生的时候(精卵结合之时)起作用,精卵一结合形成受精卵了,这时就有两种因素共同影响新生个体了。一是大自然之元气,一是母体供给方面。母亲的精神状态,思想情绪,饮食运动等等,对胎儿的影响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母亲饮食营养丰富。那么胎儿的元气也就是先天气就充足,胎儿的发育就正常或优良。母体营养不足胎儿的元气就会受到伤害而瘦弱,甚至引起早产而夭折。母体精神愉悦,情绪稳定,胎儿就会安定,精神的发育正常。正如古人所讲,孕妇要眼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心不起恶念,则生子必聪而神明。如果母亲此时经常愤怒、忧愁等,就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流产早夭。此时胎儿发育较快,需要更多的元气来维持。如果此时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给胎儿元气供给不足。虽然只是怀胎短短十个月,却能影响其一生,不可不慎呀。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在母体里,一切营养都有母体来供应。胎儿离开了母体,剪断了脐带,也就断绝了营养的来源与废物的排出通路。而导致了新生儿内环境的变化,一是缺氧,缺氧了可使二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高。二氧化碳能使中枢神经——尤其是呼吸中枢产生较高兴奋度。所以当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必然刺激呼吸中枢,使之产生呼吸动作,——这是新生儿独立人生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此开始的呼吸,将伴随人一生的生命运动。二是代谢废物积存在血液与组织液内。当肺行使自己的呼吸职能之后,这些废物就从肺里开始排泄出去了;而血液中的有形的废物有的经肾脏排出,有的经肝解毒,从此肝肾开始行使自己的职能。脐带剪断了,没有能量来源了。要用嘴来吃进营养。胃肠开始接受食物,各部位器官组织开始运动。
人出生以后,由于他的整体生命力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好像一颗幼苗一样,他的生命力都还潜伏着,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也还没有成熟,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要自我完善(发育成熟)。在这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当中,他在不断的利用天地之气和水谷之气来培育自己的元气。这样个人的元气也会随着生长发育(即生命力的展现)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一开始是“生长壮大”,慢慢成熟,达到顶点之后就要衰退,最后消亡。《性命圭旨》中有对元气的数量及其发生过程的有详细论述,虽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却可以帮助我们对元气深入认识。现摘抄如下:“自一至三岁长元气64铢,一阳生乎 复卦;至5岁又长元气64铢,二阳生乎 临卦;至8岁又长元气64铢,三阳生乎 泰卦;至10岁又长元气64铢,四阳生乎 大壮卦;至13岁又长元气64铢,五阳生乎 夬卦;至16岁又长元气64铢,六阳生乎 乾卦;盗天地360铢之正气。原父母24铢之祖气,共得384铢,以全周天之造化为一斤之数也。
此时纯阳即备。……由16岁至24岁耗元气64铢应乎 姤卦,一阴初生。……至32岁又耗元气64铢,应乎 遁卦,二阴滋长……至40岁又耗元气64铢,应乎 否卦;……48岁又耗元气64铢应乎 观卦,二阳在外;……至56岁又耗元气64铢应乎 剥卦,五阴并乎上,一阳将反乎下,阴气横溃……至64岁卦气已周,所得天地父母之元气380铢而为一斤之数者,耗散已尽,复返于 坤卦,纯阴用事,阳气未萌”。由此可见看出人出生之后元气先是增长,一直到16岁。16岁之后又开始消耗,直到64岁消耗至尽。这是人的元气产生、成长、消耗、衰竭的整个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元气的消耗是人逐渐衰老的主要原因;这也是自然变化的结果,接着它还说:“若勤修炼,时时采药,时时栽接,则阴极而能生阳。穷上而能反下,革柔为刚,返老为强矣”。就是说,如果能经常修炼,多培育元气,并尽量避免元气的流失,就可以使身体强壮,生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达到益寿延年,“度百岁乃去”的效果。但毕竟人的元气有生、长、壮、老、已的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这是人生命运动的一个自然规律,你不管怎么修炼,吃什么“仙药”,它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延长寿命,而不能无限制的使寿命延长下去。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元气会在两肾之间。所谓在水火之中而产生而不是在别的地方产生呢?我们认为:
(一)、人从外界摄取的营养,很大一部分是从有形的食物中获得的,而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位置相当于脐与脐下,食物中的气解体在变成人的气的过程中,首先表现在这个地方。从先天来说,人在胎儿期间所需的营养与废物的排出,都是经过脐带输送到胎盘和母体进行交换, 也就是说,胎儿在生长过程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是由母体通过脐带输送的。因而脐处成了元气的集聚与出入之门。
(二)、成人的睾丸卵巢虽然离脐较远,但从胚胎发生学来看,睾丸,卵巢与肾都源于尿生殖嵴,在胎儿内脏开成时期,睾丸(或卵巢)的位置在肾的内侧,这一位置相当于脐的深处,尔后逐渐下降,男性的左侧睾丸的静脉至成年仍与肾静脉相连,可见两者关系密切。鉴于人的气的分布保持着与人体先天结构的一致性,所以保证睾丸,卵巢各种功能活动的气集中在脐的深处,后世称之为命门,对着背后的命门穴部位。当带有全部生命信息的精将要化生时,元气就是在这一部位集中与生化的。爰清子《生命篇》曾指出:“两肾之间,混元神室也”即指此。所以《难经》讲元气所生之处,即“肾间动气”是也。这里不但是人先天气生发聚集的地方。也是后天水谷之气聚集之处。在这一点上,中医的理论和练功家的实践又有相同的认识。
(三)、腰部(尤其是腰部的脊柱)是支撑身体重量的中心,是维持身体平衡的支柱,也是人体形体活动的关键部位。它关系到全身运动。所谓“力跟于足,发于腰”。如果人腰部受到了伤害,他的也都使不上劲了。所以这里需要更多的气来充养,这也是元气在脐部集中的原因之一。由上可以看出元气生发聚集在两肾之间是由他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需要所决定的。
二 .后天之气——水谷精微之气与宗气
《灵枢·五味》中说:“谷气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入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后天之气主要来自人食进的五谷(即食物)之气(通过胃的消化与吸收而充养人体)和呼吸之气(呼则阴气出,吸则阳气入)。《灵枢·邪客》讲:“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它讲五谷入于胃之后,将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它的精华,精微物质被人的气(通过气化之后)统一而变成人的宗气;一部分被消化吸收成为人的津液(津一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液——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还有剩下的一部分成为了糟粕。将从大小便中排出了。这是宗气的来源,它来源于水谷的精微之气。它的功能:
(一)、是行呼吸,有促进肺的呼吸运动的作用。并与语言声音的强弱有关。宗气充足,人的发音就宏亮,浑厚,声音好像发于深港。常说是有膛音,宗气不足,就会气息微弱声音尖弱声低沉,声音如发于口与喉。
(二)、是贯心脏。心主血脉,宗气有协助心气推动心脉的搏动,流行,调节心律的作用。并能影响肢体的活动和寒温。宗气充足则心可主血脉,血脉流畅以贯通全身而不滞。肢体灵活,手足温暖,不畏寒。宗气不足则心主血脉失职,则血脉流通不畅,手足冷凉畏寒,故《灵枢·刺节真邪》中指出:“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之,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宗气主要在气海(膻中为气之海),但它下行可注于气街(头气有街,胸气有街。膻气有街。胫气有街),上行可以沿着呼吸之道出于喉。如果厥逆在于足,宗气就不能下到气街,不能下街,脉中的血就失去了气的温煦濡养,它就会凝滞而流通缓慢,造成疾病。这时就必须同艾灸的方法来调节它,使它恢复正常。
(三)、真气,《灵枢·刺节真邪》中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真气是先天元气和后天宗气合在一起而对人有充养作用的气。先天原气也好,水谷精微也好,呼吸精气也好。都是来支持、维持人体完成生命功能服务的。人的整个生命功能的发生、成长及活动思维等无不懒于此气。可以说真气又是原气,宗气的精华实用的部分。它充养在人体各个部位。十二经、十五络、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上至头脑髓海,下至四末指端,真气无所不在。又由于它所在部位不同又各有不同名称。真气在经络即是经络之气《素问·骨镇邪论》说:“真气者,经气也”。又说:“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诛罚无过命日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义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天殃”。真气在脏腑即是脏腑之气,它是具有气化功能的精气部分,也可称直为心气、肝、肺气、脾气、肾气等,如果不明白这些气之所在、虚实真邪,在临床上就会给病人造成极大危害,甚者“绝人长命,予人天殃”。
(四)、正气、邪气。什么是正气呢?《灵枢·刺节真邪》说:“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这里讲的正气,是相对邪气而讲的,不是人体里的真气,而是指大自然界的气。这里讲的正气,应该理解为:正气也只是正风,它是符合于正常时令季节的风。而且是从一个方向吹来,如夏天的南风,冬季的北风,春季的东风,秋季的西风都是正风。这个风不是虚风,也不是实风。因为它符合正常的时令季节。顺从人的阴阳之气,所以既使进入到人体里,也不会深。这种气又比较柔弱,不能使人体内的真气受到损害,它会自行消散。而我们经常所说的正气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正气,则相当于真气,是代表人的生命力、免疫力、抵抗力这些方面的。
而邪气就不同了,“邪气者,虚邪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内经》 讲邪气是虚邪之贼。虚者,精气夺则虚。邪者与正反,贼者,乘所不备而入取。这种气不是符合正常时令的风气。往往乘人精气虚弱,抵抗力下降时偷偷侵入人体。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而且“中人也深”,它自己不会消散的,这是邪气。邪气伤人有什么表现和危害呢?《刺节真邪》下面进一步指出:“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抟于骨,则为骨痹;抟于筋,则为筋挛;抟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痛;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为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等等。邪气伤人,外至皮肤,内至五脏六腑,筋脉骨血,无所不到,危害极大。所以才有“圣人避风如避矢”之圣训。我们常说的“邪气”则是指一切给机体带来危害的原因。
(五)、荣气、卫气。什么是荣气呢?在《素问·痹论》里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什么是卫气?《素问·痹论》中说:“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故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这段经文可以说是给荣气、卫气下的定义。由此可以看出,荣气、卫气都出自于水谷之中,一个是水谷的精气,一个是水谷的悍气。荣气被人体气化,吸收之后,就转化成了人的营气了。营气的作用我们将在下面细讲,这里不多赘述。那么卫气有什么作用呢?《灵枢·本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对于卫气的形成,《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
《灵枢·卫气》又说:“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灵枢·营卫生会》:卫气的特点是“此气剽悍滑利,见开而出”。卫气是水谷浓浊之气,“不能入于脉”。卫气在人体有随着天气,月亮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论述:“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天时而调气血也”。并以此规律指出了一条重要的治疗原则:“是以因时而调气血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亏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 。还指出违反此原则的后果:“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命日重实;月廓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引” 。所以要:“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失时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卫气在体内的分部十分广泛:循于皮肤之中,分肉这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素问·五脏生成》进一步指出:“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谷354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置也”。又说:“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谷,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行分肉”。由此看出,卫气在人体,皮内筋脉骨,五脏六腑无所不在。
卫气的运行:《素问·疟论》中说:“卫气者昼日行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 。《灵枢·卫气行篇》讲得更加详细:“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昼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小指次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颌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其始入于阴。当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
与十分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灵枢·营卫生会》则说:“卫气行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灵枢》中说:“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至尾骶,二十二日至脊内,注于伏冲脉,其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上行”。《素问》中也有论述,在《素问·疟论》中说:“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这里的论述和《灵枢》中有些不一致,《灵枢》中讲:二十一日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内。而《素问》则讲“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脊内。”它们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异,《素问》《灵枢》中再没别的解释。历代医学家也基本没提出疑问,也没有作出解释,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卫气的运行和营气相伴而行。《灵枢·营卫生会》中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灵枢·卫气》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经者为营气;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灵枢》还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此外卫气也可以进入到络脉而使经脉盛。《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由此看出《内经》所论述营气卫气是如环无端的。虽然卫气可入络脉之中,而使经脉盛,营卫之气又不走同一道路。那么营气、卫气的运行怎样才能如环无端呢?正如在《灵枢·动输》里黄帝问的那样:“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合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答复了这个问题“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头气有街,腹气有街,胫气有街)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这里又提出了一个四气街的理论。什么是气街呢?《灵枢·卫气》中说:“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径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 。中医所讲的气街和西医的微循环,侧枝循环的功能差不多。
(六)营气
营气是指流行在脉管中的气。《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素问》中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人的营气是由水谷之经气——荣气转化来的。《灵枢·营卫生会》中又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由此可看出营气,卫气都来自于水谷之气。只不过五谷之气经过胃腐化。使五谷的清气和浊气分开了,浊气(卫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中,它只能在脉外(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重于盲膜,散于胸腹)。而营气则在脉中运行。受经脉的约束,不能溢于脉外。但它所含的是水谷精微之气。营气的作用,按西医的词来说:①它有营养全身的作用,所谓“调五脏,洒陈于六腑”。②是化生血液,《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法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
营气的运行:《灵枢·营气》是这样描述的“故气从太阳出注手阳明,上注足阳明,下行到跗上,注趾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项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趾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顽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过肺中,复出太阳。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此段经文可以清楚的看出营气的运行是沿着经络运行的。所以,上面讲的“入于脉”是入于经络的这个脉,千万不能理解为这个脉就西医里讲的“血液循环系统”,他们不是一回事。当然和血液的关系要比卫气近一些。营气的运行受人呼吸的影响。《灵枢·五十营》中说“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行六尺,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日行八百一千丈也”。人的经脉总共是十六丈二尺,一个呼吸气行六寸。二百七十个呼吸。气正好循环人身全身经脉一周,一天一万三千五百个呼吸气正好在全身循环五十周。
(七)、胃气。
胃气不仅是胃它本身的腑气。主要还是它吸纳,腐化五谷,化精微,泌糟粕,输气于五脏的功能。可以在脉搏中反应出来。脉有无胃气是切诊中判断人体健康状况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人以五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又说:“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什么是不得胃气呢?所谓“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真脏脉,乃死脉也,为什么见真脏脉就死呢?《素问·玉机真脏论》中“黄帝曰 :见真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
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不得胃气就是真脏脉,什么是不得胃气呢?“肝不弦,肾不石也”,即是“脉逆四时”也。四时之脉当如何呢?《难经》第十五难曰“经言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是五脏脉耶” 。它还说:“弦、钩、毛、石者四时之脉也”。为什么春夏秋冬会出现弦、钩、毛、石的脉象呢?《难经》接着说:“春脉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茂,垂枝布叶,皆不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回故钩;
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华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极冬之时,水冰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曰石,此四时之脉也”。下面接着叙述,“其有变奈何?然春脉弦,反者为病……夏脉钩,反者为病……秋脉毛,反者为病,冬脉石,反者为病……”。真脏脉有什么特征呢?《素问·玉机真脏论》中讲:“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博。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束,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凡切脉经验者,都有此体会,春夏秋冬,人的脉博跳动的律率及幅度,强弱有显著的变化。而且,平人之脉与四脉应相符合,逆者为病。切脉又是中医里一门功夫,有专门的论述,这里不作细谈。《脉纬》称:“是其真脏之脉,得之者,不病而死也”。如果人违反了四时之脉的规律,虽不一定致死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果。那么有胃气的脉,应该是什么样呢?《灵枢·王机真脏论》说:“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清代高世拭《医学真传·诊脉大法》中说:“胃气者,轻举应指,重按柔和也,若脉不圆缓,及无胃气,轻病必重,重病必死”。而在《三指禅》中则称“缓即为有胃气”。
《医学入门》指出:“不大不小、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涩,应手中和,意思欣欣”即为有胃气脉像。脉无胃气,是指脉搏中没有从容和缓的脉象。有无胃气不但是判断生死的依据,还可根据胃气之多少,来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即四时五脏脉平(有胃气),病(少胃气),死脉(无胃气)。其中死脉又称真脏脉。《景岳全书》中说的更加详细:“欲察病之进退吉凶者,但当以胃气为主,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缓,明日更弦急,知邪之愈进,邪愈进,则病愈甚矣。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如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即如顷刻之间,初急而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而后急者,胃气之去也,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
张琪在《脉学刍议》中指出:“珍察胃气之多寡有无,实是医生诊候疾病顺逆进退的唯一要诀”。验之于临床,确实有实用价值,中医的经典,阅读的越多,就会对古人更加敬仰,中医之经典,真乃圣人真言也。真是读书愈多则著书愈少,正如清代大学士、大学问家纪晓岚先生,他学识渊博,反应灵敏,口若悬河,随机应变,有“铁齿铜牙”之美称,他曾主编《四库全书》。他一生中只有一册《阅微草堂笔记》,除此再无他书。他为了便于后来的学者们学习,将中国文化作系统的分类(整理前人的典籍),他只是编书而不著书。因为他认为“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此话虽说的有点绝对化了,但也不无道理。
中医之道,博大精深,代代圣贤,智慧超人。所作经论,精辟之至,常令人读之拍案叫绝。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说,他读《内经》曾感动得泪流满面,我与他有相同感受,不知多少次手不释卷,或至深夜,或夜起至黎明。《内经》中有言说“拘于鬼神者,不可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言至巧”,“传非其人谓之漫泄天宝,见其人不传,是谓失道”。学者所得,岂是局外人能知的。黄帝在听到岐伯的精辟论述后曾多次表示:“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非其人勿传,非其真勿授”;“非夫子孰能通之,请藏之灵兰之室……非斋戒不敢发,慎传也”;“非夫子熟能言至道欤?乃挪良兆而藏之灵室,每旦读之,……非斋戒不敢发,慎传也”;“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于玉版。藏之金匮,署曰《天元纪》”等等。遇到明师精辟论述连黄帝老子都再三表示恭敬,况乎吾等凡夫俗子也。若无此敬仰之心,则难得中医之道也。愚虽不敏,但救人之善心常存,愿将已之所学岐、黄医道之点滴体会录于书上,供同道及后学者参考,望有“开卷而有益”之点点收获,则不负我为医救苍生疾苦之初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得者见得,失者见失矣。
常言说:三年学个猛大夫,十年学个怕大夫;就是说,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读了许多的书,掌握了许多医学的知识,认为自己没有治疗不好的病;而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治疗了大量的患者之后,才知道,有许多的病是很复杂的,诊断治疗起来都要小心谨慎才行;还有说的,学医三年认为世上无病不治,学医十年才知世上无药可用。在医学上,你没有大量的临床实践,是不行的,只有实践没有理论也不行。理论的掌握就要靠多看书,有位名家说的好,书非读到羞处,才有所大得。有志为良医者,当慎矣!
(八)、神气。
中医理论里只讲神,而不讲神气,但根据《内经》以及其他典籍之精神,我在神字后加一气字,一是可以更加详细的讲述神的体性功用,二是可以确切的表述神的本质,所以这里姑且容我们在神的后面加“气”字。共称为“神气”。
为什么我们要称为神气呢?在《内经》及其他典籍里,都认为神乃属人体或属自然之中,和宗教及迷信所讲“人格神”是风年马相及的两回事。《内经》里面讲的“神”有多种涵义和用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神是指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如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里讲阴阳的对应统一,宇宙大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必须遵循的总的规律。阴阳相互作用是推动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而神明就寓于其中。《素问·天元纪大论》中又说:“神在地为风,在天为寒,在地为木,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又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内经》认为,事物刚发生,也就是新事物的出现叫做化。而事物发展到了极点(也就是事物发展过程)叫做变,在事物还没有发生之前,阴阳不测的状态就叫做神。神是寓于万物之中,可以在天也可以在地,可以在阴也可以在阳,可以生阴也可以生阳,可以是阴也可以是阳,没化之前它是没有阴阳特性的。就像面粉一样,在它没做成食物之前,它就是面粉,但它做成了馒头,它就不是面粉了,而确定就是馒头。它也可以作煎饼,它还要以做成稀饭,它可以做各种各样的食物。但面粉它本身不能食用,它一“化”才能成为食物。神也是这样,它可以化成风,也可以化成木,可以化成热,也可以化成火等等。但它变化的时候有个原则,化成阳的都是无形之气,化成阴的就是有形之体。“神用无方谓之圣”。说:“能掌握神的变化原则的人,就称为圣人。这里讲的神,是自然变化的规律。
古人认为在自然变化之中看不到它的踪迹,而又可以有结果的就称神或神明。如《荀子·天论》中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是之谓神”。《淮南子·泰训篇》也说:“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
②、神是指生物和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素问·五常政大论》:“故气主有所制,岁立有所生,……各随其气之所宜也。……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人的最根本的生命运动在身体的里面的是神机。神是精神,心神,机是机关,所谓主发谓之机。神机是意识活动的原发动点。“神去则机息”。如果神不存在了,这个机也没用了,熄灭了,人也就死亡了。《内经》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发现人的死亡应该是神去机息(脑死亡),而不只是心脏的停跳。气立就气的运动(出入升降),如果气的运动停止了,人就和大自然隔绝了,人不能盗天地之气,不能受五谷之气,人自己的本身的生命运动不能新陈代谢了,这样人也会死亡。这句话和《六微旨大论》中讲的“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遥相呼应。不管根于中的神机也好,根于外的气立也好。都是在气的升降出入中来实现的。只要气的运动能顺利实现,人的生命活动就会保持在一个平衡的健康状态;只要气的运动出现障碍,就一定会影响到整个生命运动的进行。
③、神是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内经》讲的这个神,不是鬼神的神,更不是三世轮回、不生不灭的神,《内经》实际上是反对迷信鬼神的。《五藏别论》中说:“拘于鬼神者,不可言至德”。对那些相信鬼神的人,不能和他讲高深的“德”的学问;还说“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内经》是反对鬼神之说的。《内经》讲的神是父精母血所生,受水谷精微元气所养,对人的生命运动有主宰的意识活动。《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我者气。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是父精母血结合而生的。它又必须受五谷精微元气所养。《灵枢·平人绝谷》“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没有五谷之精气的奉养,五脏不得安定,血脉也就不会和利。神也就无处可居了,神去则人亡矣。《素问·六节脏象》又说:“五味入于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中医很重视养神,因为神为人生之本。如何养神呢?一是养人的气血,正所谓“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素问·八正神明》:“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所以《内经》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二、要养神,还要调气调神。如何调神?,《上古天真论》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不然就会折寿:“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中医里面在讲神的时候总是和心连在一起而称作心神。《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兰秘典论》则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神在整个生命活动中有决定性的作用,非常重要。《灵枢·本脏》论述的更详细一点。“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暑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这些都是人的意识的作用。中医把人的意识分的很详细。《灵枢·本神》指出:“故生之来谓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魂魄、心、意、志、思、虑、智都是神的功能,都属神的范畴。从现代心理学分析下的意识包括认知,判断,记忆,情感,思维,想象,回忆等等。这是二者即相近又有不同的地方。两者都认为,人的精神意识不是单纯的,是分为很多方面的。中医的这种分法是西医内容没有的,这种分法我们认为是非常科学道理,很值得用西医和心理学的方法,揭示其规律。中医认为人的五脏皆有神,心为神明,肺神魂,肝神魄,脾神意,肾神志。在心神的主导之下,五神相辅相承。使五脏功能及人的精神状态达一稳定格局和平衡状态。五脏之神与人的喜、怒、悲、恐、思,五种情绪有直接联系。
我们学习《内经》有关神的论述,无论是养生还是临床医疗都大有用处,是学中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着重看看《内经》中有关治神,调神、用神的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澹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可是现在物欲横流,道德日衰,谁还能为无为之事,乐恬澹之能,所以怪病丛生,疗不胜疗,治不胜治也。《五脏别论》:“及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治疗的三个方面是:切脉,观其志意,察其病证。其中观其意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医的一个突出特点。
《移精变气论》:“夫病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又说:“闭户塞牖,系之病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病之轻重要看是得神还是失神,得神则昌,中病亦易治;失神,虽表现得不怎么严重,也可能会有严重后果。《汤液醴醪论》:“岐伯曰:针石者,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多精辟的警言啊。再看看现在各医院的针灸科的“大德”们在治疗时,不饮酒、吸烟、闲谈、看书报,已是难能可可贵了;进精神、治志意者,更是千中无一二,万中无三四了。
《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直不起头,目陷无光彩的人,他的精神快衰败是病情严重的现象。《宝命全形论》:“故针有悬布天下者有五……一曰知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之真伪;四曰制砭石之小大;五曰知脏腑血气之诊……若夫法则天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又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你要掌握针道,能够治疗很多的疾病,就必须掌握五个方面的知识,其中治神最为重要,列为首位。由此看来,《内经》对治神是多么的重视。如何治神呢?“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伏如横弩,起若发机”。又说:“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这些都有是治神的方法,也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
在诊断方面岐伯把医生分为形神两个层次。属于神的层次是:“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他直接用意识感知到疾病所在,属于望而知之的上工,属于治神的医生。上面说过五脏都有神,且受五志的影响《举痛论》中有详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吸灵,炅则气泄,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又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五志可动气,气过动则病,这是情绪致病的主要原因,反过来气也可以动志,即气和缓则人喜;气上逆人则怒等等。
即所谓“志一而动气,气一而动志也”。神在人体作为构成人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和人的气血一样出了毛病也可能有多少的变化,《调经论》中说:“神有余有不足……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乃平”。笑不休,和悲都人的情志的变化,情志的变化也是脏腑气血的变化。所以采用补泻气血的方法,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使“神气乃平”。此非妄言、非虚言,乃真言也。正确运用意识(神气),还可以提高人的抵抗力、免疫力。《刺法论》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于……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
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这是被西医和现代科学认为具有迷信色彩的内容之一,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只能在临床上做实验观察,但又有谁敢做这样的冒险试验呢?万一没用,感染上个传染病,如何得了。中医就是中医,它就告诉你这样做就行,敢不敢做,做与不做,那是你自己的事。中医的道就是这个道,而学中医的人以千万数计,千万数中《老子》分为三类:“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既然相信中医,相信《内经》深无无境。
(虽然它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对于它的观点我们要实事求是对待,才是科学的态度,我不敢保证按照它说的方法去做,就可以100%不被传染病传染。但我敢说,只要诚心按照它的方法去想了,人的气血一定会有变化,抵抗力和免疫力会比不这样想的时候要高。谁不信,你可以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只管做实验就是了。在这一篇的最后,岐伯还明确指出,中医的治疗,不仅仅就是治疗,它还包涵着修真全神的养生内容,称为“归宗”。他说:“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这么一句话悟透了,整个中医你就得其过半了。《内经》中曾说:“得其要一言而终,不得其要流散无穷”这一句话,我认为也许岐伯讲的“归宗”,就是它说的“要言”吧。可是学医者千千万万,有几个得到了这一句“要言”的呢?
怎样“修养和神”?岐伯也讲了:“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虽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这是短短几句话就把修养和神的要领讲得清楚明白了。比起传统气功的理论多以隐语,暗示要开明的多了。在传统气功里,特别是道家的功法里,一般的理论,它还能明明白白的讲。到了关键的时候,该出个难以理解的词了。比如:开三皇锁,赤龙搅海,婴儿,姹女,搭鹊桥,封闭海底等等。看来中医不仅仅只是背几篇伤寒条文,温病章法;也不仅仅是读熟四诊八纲之理,四时五运,元气之道就行了。这里面还必须掌握一门“修养和神”的功夫。正如《生气通天》所讲“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通神明才能通天玄,才会有“望而知之”的上工本领。
《灵枢·九针十二原》对针灸师分两等“粗守形,上守神”,守形者多而守神者少。形可得见,所以多;神不可得见,所以少。后面又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可见守形者,守的是皮肉筋骨,可得而见;守神者,守的是节之交,是神气游行出入,眼不得而见。“粗守关,上守机”,“粗守关者,守四肢(可见)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不可见)也”。一个守形,守关;一个守神,守机。不“修养和神”,怎么守机守神。那么不守机,守神将会是个什么医生,心知肚明了。
《邪气脏腑病形》中“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染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 等。如何才能中气穴,只有知道气,认识气,才能中气穴。连气都不知是何物,怎么能中气穴。《根结》中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扎针灸的要领是在于调阴阳,绝不是刺激刺激神经,在临床上常见的一下子就扎上很多针,有的还要再接上电(所谓的和现代科学的结合)。这根本不是中医的针灸,只能是西医的刺激神经。我经常说,这种疗法简直是给本来就痛苦的患者再上一道刑。不治坏已是万幸,哪里还会有“若风吹去,明乎如见苍天”的疗效。岐伯在下面紧接着就说了:“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正所谓耳不听圣言,吃亏在面前。《官针》又说:“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内经》之中处处警示:知气守神,可见其重要。在《终始》中论述:“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神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用针灸治疗要有良好的环境,而且精神要集中到针上且还要得气。什么是得气?“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意思是说,阳气在外,阴气在内,用针来调和阴阳,一旦得气,不能立即就出针,精神集中,谨慎守气,不使相失,也不能再胡乱行气,以防乱气。这就是针灸得气。不得气则无治疗效果,甚而可造成不良或严重的后果。
心领神会,气通于神明是针灸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刺节真邪》中说“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针之极,要用心去悟。不是嘴上说说、书中写写就能讲清楚的,正如佛家讲直指见月的意思差不多,老师给你用手指,指月亮,你要顺着手指指的方向去看,才能看到月亮,而只看手指不行,手指不是月亮,学佛法,看佛经,佛经本身不是佛性,你要按照佛经的经义去体悟才能得见佛性。学中医也要有这样的悟性。上面把《内经》有治神养神调神的有关内容集中了一下,综合来看这些内容,就可了解到神在中医里的重要性了。可是我们现在学中医的,把这一块都丢了,课本上把这些内容删除了。这无异于是弃其本而逐其末也。
我们为什么要大讲这一块呢?因为现在学中医的很少学这一块,而这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上面的内容也不难看到修养和神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你要想成为一个上工,神工,你就必须把一方面的内容掌握了。否则,你只能成为一个粗工,下工,形工。为什么现在中医发展的如此缓慢?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的博士、硕士,伤寒瘟病条文,熟读在胸;四诊八纲药性,如数家珍;阴阳气血经穴,头头是道;但一走到临床,面对患者却无所适从了,这就是中医界里说的“有学无术”的一类。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一是实践少,二是没有学习到中医的精髓。如果你不学气,气化理论,不学“神”这方面的知识,你就算是干一辈子中医,看一辈子病,你还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老中医。在临床上我经常遇到一些长胡须的“老中医”对此所知甚少者,可悲矣!
九、经络与脏腑之气
由于经络之气与脏腑之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一并讲解。脏腑之气是五脏之气和六腑之气得合称。五脏者,心肝脾肺肾也,再加心包络,应该是六脏了。六脏由于其结构不同,其功能也各不相同。六脏之气,各有所主。
心者,属手少阴,主神明、血脉。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之位也,与小肠相表里,喜可动其气。
肺者,属手太阴,主气、主治节,相之位也,魄之居,与大肠相表里,悲可动其气。
脾者,属足太阴,主统血,主运化,出五味,仓廪之官,意之所存,与胃相表里,思可动其气。
肝者,属足厥阴,主疏泄,主藏血,运筹谋虑,将军之官,魂居其所,与胆相表里,怒可动其气。
肾者,属足少阴,主骨与髓,主生殖与二便,出技巧,作强之官,志所藏之,与膀胱相表里,恐可动其气。
心包者,属手厥阴,亦谓膻中,护君之侧,君之臣使,代君受邪,与君同喜同乐。以上为六脏之气。
六腑之气,各有所属,胆者中正之官,属足少阳,出决断,藏胆汁,主筋,经言:十一脏决于胆。
胃主纳入,属足阳明,腐熟五谷,输精微与五脏,为五脏之本,十二经之海。胃气强弱,人生强弱;胃气有无,生命存亡。
大肠者,属手阳明,传道之官,主变与化。
小肠者,属手太阳,受盛之官,化物之腑也,接道于大肠,化物为气,奉养周身,无所不到。
三焦者,属手少阳,决渎之官,治理周身水道,运行水谷、元气。
膀胱者,属足太阳,州都之官,藏津液,出气化。
经络之气是脏腑之气的外在延续部分,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核心,以经络为纽带,外联枝节,内属脏腑的一个统一整体。内有五脏六腑,外有四肢百骸,而中间要靠经络来联络。中医把经络比作大地上的沟渠和湖海,担负着运行气血的重要作用。是生命功能的重要指征,人在经络在,人亡经络灭。
经络是经与络的合称,大的干线叫经,从经上发出的细支叫络。从络上再发出的还有更细的支流,还有孙络、缠络等。人体的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五络脉,还有奇经八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又一个重要内容。经络之气的运行状态,敏感的人在气功状态下可清楚的感知到。即使不大敏感的人,通过诱导也能很快感觉到。经络理论在中医里非常重要,有“不懂十二经络,张口动手皆错”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