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锥指编释我45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易“与“春秋”解《静女》
【经】九年春,王正月。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传】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子然于是不忠。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故用其道,不弃其人。《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子然无以劝能矣。”
郑驷歂杀邓析可以与孔子诛少正卯一起看。
诛少正卯: “心达而险(通晓古今世事,不安好心);行辟而坚(标新立异,违背了周礼而不知悔改);言伪而辩(宣扬歪理邪说,还强词夺理地为自己狡辩);记丑而博(关注的都是一些社会的阴暗面,而且凭着学识广博,盅惑人心);顺非而泽(违背道德风尚,造成了广泛的不良影响)。”
杀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不效法古代圣明的帝王,不赞成礼义,而喜欢钻研奇谈怪论,玩弄奇异的词语,非常明察但毫无用处,雄辩动听但不切实际,做了很多事但功效却很少,不可以作为治国的纲领;但是他们立论时却有根有据,他们解说论点时又有条有理,足够用来欺骗蒙蔽愚昧的民众。惠施、邓析就是这种人。)
诛少正卯的理由是孔子说的,杀邓析是荀子解释的……
君子谓:“子(邓析)然于是不忠。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竹刑),弃其邪可也。《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竹刑)。
《静女》的心理历程: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感性认识初级阶段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静女》的重点是对“静”的理解。“静”捕猎、打渔之象。在本诗中是求贤之象。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想纳入帐下的人外表堂堂,我在城上等他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我欣赏其外表,却看不见他的优点,内心踌躇。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想纳入帐下的人品德美好,我赠送他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管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希望你能如彤管。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希望你要像荑稗那样,保持谦卑、美异的品德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不是因为你外表美,是因为你保留了古人谦卑的品德(我们选中你是因为你的内在美)
所以,《静女》是以礼求贤之诗。馈赠的彤管就是“竹刑”是要求对方的“忠”。
结合《静女》与《竹刑》的“礼”与“忠”。就有了论语中的君臣对话——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钱钟书在这里讲的是移情之法,他给的叫法叫做——尔汝群物。
以下,是钱钟书的论述。
毛诗正义21 静女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传》:“非为其徒说美色而已,美其人能遗我法则”;《正义》:“言不美此女,乃美此人之遗于我者。”按谬甚。诗明言物以人重,注疏却解为物重于人,茅草重于姝女,可谓颠倒好恶者。“女”即“汝”字,犹《桧风·隰有苌楚》:“乐子之无知”,或《艺文类聚》卷四三引宁戚《扣牛角歌》:“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或《汉书·贾谊传·服赋》:“问于子服:'余去何之?’”(师古注:“加其美称也”,《文选·鵩鸟赋》作“请问于鵩兮”)呼荑、呼犊曰“汝”,呼楚、呼鵩曰“子”,皆后世说杜诗如孙奕《履斋示儿编》卷一○论“浊醪谁造汝”等句所谓“少陵尔汝群物”是也(参观施鸿保《读杜诗说》卷八论《废畦》:“天风吹汝寒”)。卉木无知,禽犊有知而非类,却胞与而尔汝之,若可酬答,此诗人之至情洋溢,推己及他。我而多情,则视物可以如人(I-thou),体贴心印,我而薄情,则视人亦祇如物(I-it),侵耗使役而已。《魏风·硕鼠》:“三岁贯女”,“逝将去女”;《书·汤誓》:“时日曷丧,予及女皆亡”,此之称“汝”,皆为怨词。盖尔汝群物,非仅出于爱昵,亦或出于憎恨。要之吾衷情沛然流出,于物沉浸沐浴之,仿佛变化其气质,而使为我等匹,爱则吾友也,憎则吾仇尔,于我有冤亲之别,而与我非族类之殊,若可晓以语言而动以情感焉。梁玉绳《瞥记》卷二考“尔汝”为贱简之称,亦为忘形亲密之称。呼人既然,呼物亦犹是也。
【增订四】美国文学家梭洛(H. D. Thoreau)尝云:“人言及其至爱深知之物,輒用人称代名词,一若语法所谓'中性’非为彼设者”(The one who loves and understands a thing best will incline to the personal pronouns inspeaking of it. To him there is no neuter gender.-W. H. Auden and L. Kro-nenberger,ed.,The .Faber Book of Aphorisms,1978,p. 359)。亦“尔汝群物”之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