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探奇】吴郡图经续记-天峰院
天峰院
天峰院,在吴县西二十五里,报恩山之南峰。东晋时,高僧支遁者,尝居于此,故有支硎之号。山中有支遁石室、马迹石、放鹤亭,皆因之得名。昔唐自有报恩寺在山麓,故乐天、梦得游报恩寺,作诗。盖自武宗时,报恩寺废,虽兴葺,不能复,故皮、陆犹有《报恩寺南池联句》,其后益沦坏。至乾德中,钱氏于报恩寺基作观音院,即其地也。所谓“南峰”者,乃古之报恩之属院耳,院枕岩腹,跻攀幽峻,自报恩寖衰,而南峰乃兴。大中五年,号为“支山”。天福五年,改曰南峰。圣朝赐以今额,禅老相承,殿阁堂庑奂然一新矣。山中危壁竦立,石门夹道,前对牛头山,旁作西庵。又有碧琳泉、待月岭、南池、新泉之类,自昔著名。故传裴休书额,已亡矣。
《吴郡图经续记》系朱长文致仕返里之后所编,时当元丰七年。关于此书编纂缘起,据朱氏自称“方志之学,先儒所重”,自汉代以来,有朱赣条记风俗,顾野王记叙舆地,贾耽载录十道等,皆“称于前史”,而“城邑有迁改,政事有损益,户口有登降,不可以不察也”,由是而萌独力撰志之愿。
朱长文(1039—1098)北宋书学理论家。字伯原,号乐圃、潜溪隐夫,苏州吴人(今属江苏朱长文半身像)。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三年,年六十岁。嘉祐四年进士,以病足不肯试,筑室乐圃坊,著书阅古,吴人化其贤,士大夫过者,以不到乐圃,遂名动京师。元祐中(1089),以苏轼荐,充本州教授,召为太常博士,迁秘书省正字、枢密院编修。
品读最美诗词
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
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