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卢浮宫:汉谟拉比法典与巴比伦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Hammurabi)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在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三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柱。石柱两米半高.它的上方刻着两个人的浮雕像:一个坐着,右手握着一根短棍;另一个站着,双手打拱,好像在朝拜.石柱的下部,刻着像箭头或钉头那样的文字.经考证,这正是用楔形文字记录的法律条文--《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由三块黑色玄武岩合成,高2.25公尺,上部周长1.65公尺,底部周长1.90公尺。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与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高0.65公尺、宽0.6公尺)。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楔形文字是垂直书写的。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年~1750年在位)颁布的一部著名法典。众所周知,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中东地区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俗称两河流域),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如果这部法典是“真身”,又怎么跑到苏撒去了呢?原来,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今天伊朗迪兹富尔西南的苏撒盆地有一个强大的奴隶制王国,叫埃兰(又译“依兰”),古城苏撒就是埃兰王国的首都。公元前1163年埃兰人攻占了巴比伦之后,便把刻着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作为战利品搬回到了苏撒。埃兰王国后来被波斯灭亡。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上台,又把波斯帝国的首都定在苏撒,这个石柱法典便又落到了波斯人手中。
在石碑被“验明正身”之后,人们又出现了新的疑惑:发掘出来的圆柱正面7栏的文字怎么被磨光了呢?据史料记载,埃兰国王攻克了巴比伦后,自感成就非凡,不甘身死名逝,于是打算在这巨大的圆柱石碑正面上刻上自己的丰功伟绩。可是,毁去上面的字迹后并没刻上新字,这就不知为何了。
多亏埃兰王“手下留情”,石碑原文保存良好,仅有35条被磨损。后来在苏撒、亚述等地发现了法典的泥抄本片断,从而使石碑被磨损的部分几乎全部得以补齐复原。否则“世界上迄今为止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之美名恐怕要“花落他家”了。
这尊小型男子头像雕塑是古代东方艺术中最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雕塑精湛的工艺和人物的年龄都不禁让人想到其描摹的对象很可能是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1750年),但从作品细节的艺术风格来看,其形成年代又似乎早于汉谟拉比王的统治时期。
雕像发现于苏撒(今伊朗所在地),它的出土地与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相同,发掘人也是雅克.德摩根(J.de Morgen)。雕像表现的是一位美索不达米亚君王的形象,头戴高边的国王帽冠,其特点与公元前第三个千年末、第二个千年初时典型的皇家帽冠吻合。雕像的面部糅合了传统手法和写实主义,令人惊叹。头像的眉毛呈鱼骨形,大量层层叠叠的小圆环精心地排列成胡须,体现出当时的风尚。但头像的面部表情刻画出人物的年龄、性格和情感状态,这与《汉谟拉比法典》石碑上皇家人物像静止、不具人格特征——表现身处正式礼仪活动中的统治者——截然不同,该雕像是为远观而设计的。一双半睁半闭的杏核眼,浓重的黑眼圈和瘦削的脸颊都突现出人物的严峻庄重——或许正像晚年的汉谟拉比王——和漫长丰富的人生经历。这种自然的,甚至略带表现主义手法的艺术风格,与美索不达米亚的传统雕塑作品迥然不同。这种风格更接近于同时期埃及中王国法老雕像的风格,如赛索斯特里斯三世(公元前1887-1850年)或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约公元前1850-1800年)都以老年人像的形式出现。
这尊雕像堪称珍品,它也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这座雕像所表现的是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但雕像年代很可能早于其统治年代。实际上,一些风格上的细节,诸如雕像胡须的形状、额发的形态和脖颈处的小卷环,都说明其形成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楔形文字(英文:Cuneiformscript),由苏美尔人所创,是已知最古老的文字。
公元前3400年左右,楔形文字雏形产生,多为图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统成熟,字形简化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形同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