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地方文献整理研究历史综述

宣城
地方文献整理研究历史综述

by  石巍

本人研习宣城地方历史十余年,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越发感到资料的缺失与不足,恨不能博征穷搜以为快,然文献之不易得如海底捞针,运气和方法同样重要。兹以十余年亲身之经历,略述所感所悟,以求教于大方。

文献,是以文字记录的历史,他的产生与文字的产生基本同时。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文献的积累的速度与消亡的速度往往同样迅速。孔子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孔子十分重视文献的传承,先后整理汇编了多种文献,如《诗经》、《尚书》等上古文献正是由于孔子的整理才得以传世。

1

唐以前,宣城文献的匮乏

宣城的地方文献的产生比中原地区要迟得多,上古时期,长江以南直至岭南的广大地区是古越族聚居之地,直到西汉时期,还处于刀耕火种的生产阶段。汉武帝时期,始于这里设置丹阳郡,东汉初年,李忠为丹阳太守,在他的治理下,丹阳郡落后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中原的文化开始在这里推广。但是先秦两汉近千年的历史中,关于宣城的文献很少,只有在《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这些官修史书中有少量的记述。

六朝时期,宣城成为地近京畿建康的要地,随着北人南渡,宣城的人口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经济文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始起步。晋代的《宣城郡图经》和《宣城记》是已知宣城最早的地方文献类书籍,但这两部书很早就已经失传,只有残语断章散见于《昭明文选》、《初学记》、《太平御览》、《永乐大典》等书籍中。六朝时期,关于宣城的文献资料除了官修史书外,一些笔记、语录、文集和小说等书籍中也屡有记载。诸如书信、诗歌、都留有了涉及到宣城人事景的记载。如后人为宣城太守谢朓编辑的《谢宣城集》,以及时人的《世说新语》、《江表传》、《搜神记》等书籍。

明万历间宣城刻《谢宣城集》

经过六朝三百余年的发展,隋唐时期的宣城无论在政治经济上都在全国州郡中处于领先地位,文化上也大为进步。这一时期关于宣城的记载更多起来。特别是唐代宣州刺史范传正主持编纂的《宣州记》一书,开宣城官修志书先河,可惜这部地方文献书没有能流传下来。唐代的文学以诗歌最盛,宣城号称山水诗人地,发脉于南朝,滥觞于唐代,唐诗中吟咏宣城的诗歌特别多,据统计,《全唐诗》中与宣城有关的诗作达400余首,诗人104位。此外,唐代的笔记小说中也多有宣城文献的记录。但从总体来看,唐代以前,宣城的地方文献是比较匮乏的,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宣城留下来的地方文献总数不会超过50万字。

2

宋以后,宣城文献的繁荣

宋代是中华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期,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文人的诗集文集刻印频繁,这些都成为文献传承的重要载体。宣籍文人梅尧臣的《宛陵集》、周紫芝的《太仓稊米集》等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代被屡次刻印,流传至今。

南宋时期,宣城产生了一位文献名家李兼(1143-1208),字孟达,唐代诗人李咸用的八世孙。从北宋初年进士李含章开始,李氏好几代都为进士,有功名。李兼生长在文化世家,自幼博览全书,文献学功底深厚,曾任宗正丞,官至台州知州。他的著述很多,著有《云岩集》、《李孟达集》,编有《山阴诗话》、《宣城总集》、《嘉定宣城志》、《嘉定赤城志》。

《嘉定宣城志》为知府赵希远主修,是宁国府最早的一部府志,虽然冠以宣城名,但内容上涉及一府六县,这部志书已经亡逸,今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了其中的部分内容。李兼在台州知州任上主持编纂的《嘉定赤城志》流传了下来,全志分地理、公廨、秩官、版籍、财赋、吏役、军防、山水、寺观、祠庙、人物、风土、冢墓、纪遗、辨误十五门,计四十卷,体现了其纂修理念,也是现存宋代方志中的一部名志。

《宣城总集》共二十八卷,是宣城第一部地方诗文集汇编。宣籍状元宰相吴潜为其作序,序中称“自晋宋齐梁而后,迄今皇朝渡江之初,上下一千年,前后三百家,居者、仁者、游者、寄者,苟有片言只字及于吾宣,往往渔猎而网罗之,凡得诗千余首,赋颂杂文二百篇,分为二十有三门,合为二十八卷,名曰《宣城总集》。”可知其收录诗文的数量,这在当时信息不便的条件下,能收集如此数量的诗文实属难能可贵。

明天启本《宣城右集》书影

此外,宋代宣城一些大的家族开始了家谱、家乘、名人年谱的编纂,这些文献也是极具价值的地方文献,成为官方文献的有益补充。

元代的文化比宋代有所衰落,但宣城在全国范围内仍属于文化繁荣区,这从汪泽民、张师曾汇编的宣城籍士人的诗歌集《宛陵群英集》中可见一斑。元代的宣城文人因为异族统治的缘故,往往隐逸山林,较少出仕为官,但是南湖之畔的贡氏却不一样,大批贡氏族人出仕为官,贡师泰甚至担任到尚书一职,因此贡氏文人的诗文集刊刻流传的比较多。

明清两代是文献的爆炸期,这一时期文献的种类、数量都显现出激增的态势。官方的志书纂修开始常态化,一般每隔五十至一百年就会纂修一次,民间的家谱编修自嘉靖以后成爆炸态势,嘉靖帝允许民间祭祖,极大的刺激了地方宗族的势力,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建祠堂、修家谱的热潮。宣城地区家谱编纂的风潮一直延续至民国。国史、方志、家谱这三大历史文献在明代中后期已经形成。除了这三类文献外,宣城籍文人编印的诗文集、评论集、笔记、类书、小说等不同种类的书籍也开始泛滥。梅鼎祚一人编印的书籍就达二十九种三百余卷。

除了书籍外,这一时期还有大量的契约、书信等手稿流传下来,这种文献形态今日称之为文书,是一种最能反映民间生活文献资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因为徽州地区文书的存世量最多,学界又称为徽州文书,其实在现存的徽州文书中,有不少都来自于与徽州毗邻的宁国府地区。

除了纸质文献外,传统的金石文献数量也激增,官府的政令、修桥修路的记文、工程捐款的人名金额等都被刻在了石碑上,寺庙和道观的铜钟和香炉上也往往铸有记载事件的文字,多为佛经及布施者的人名款额。

明清时期,宣城文人对于文献的整理是相当重视的。许多文人都有诗文集传世,绝大多数家族的家谱中都设有艺文志保存家族的重要文献。梅鼎祚的《宛雅》、汤宾尹的《宣城右集》、吴伯与的《宣城事函》、锺芳的《宣城名宦录》、梅守德的《宛陵人物传》、施闰章和蔡蓁春的《续宛雅》、施念曾和张汝霖的《宛雅三编》、佟赋伟的《二楼纪略》、沈廷璐和程元愈的《二楼小志》,洪亮吉《宁国金石志》、郑相如《泾川文载》、左士望《水西志》等都是对地方文献某一类型的汇编,对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泾川文载》封面

3

近现代宣城文献传承的艰辛历程

晚清民国时期,出现了更具时效性的文字载体,报纸和杂志,除了《政治官报》、《申报》、《益闻录》这些在同治光绪时期就已问世的报刊杂志中屡有宣城的记载外,到了民国十八年,宣城本地也有了自己的报纸民国《宣城日报》。

1946年7月31日的《宣城民报》头版

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推广,宣城文献中还增加了影像文献——照片拍摄的历史。像最近披露的培英中学校长张凤藻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一组照片就为那个年代的宣城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但是,晚清以后,由于动乱频仍,文献整理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消亡的速度,大量文献得不到整理就散佚无存了。

比如说方志,自南宋乾道二年(1166)升宣州为宁国府以来,共修有九部府志,但流传下了的只有五种。特别是嘉庆志产生后的一百年间,宁国府再没有能修成府志,大量资料得不到整理,就已经散佚不存,使得研究人员查阅嘉庆以后的历史极为不便。

嘉庆《宁国府志》卷首书影

再如家谱,在清代,城乡几乎所有的家族都有家谱流传,可是经过解放以后的破四旧运动,家谱也是百不存一。还有大量的古籍善本、民间文书被当做四旧被销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些都是宣城地方文献史上的巨大损失。

4

对新时期宣城文献整理工作的期待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宣城的文献整理工作也开始复兴,上世纪80年代,一批从事文史工作的前辈开始了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编印了《敬亭山诗钞》、《宣城古今》、《宣州文物》等普及性读物,90年代,各地又陆续纂修了地方志,中断了近百年的地方志纂修工作得以重新启动。进入21世纪以来,文史资料类书籍的编纂更是进入了又一轮高潮,政协、档案方志和文化部门都编印了不少反映宣城传统历史文化的书籍,一些村镇开始了编修村史镇志,一些古老的宗族也开始了续修家谱活动。

但是新时期对于宣城历史文献的发掘和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波折。比如,一些研究者不太重视原始文献的解读研究,炒现饭、人云亦云,往往出现硬伤和错讹。一些决策者不深入了解宣城历史文化研究还缺什么,需要什么,往往拍脑袋决策,导致重复劳动,重复编纂的事情屡有发生。

晚清宁国县文书

为此,我认为,文献整理是搞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没有文献的支持,一切历史文化研究都是空谈,所以搞历史文化研究的人都应该重视文献搜集整理工作,在充分理解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但是文献往往是散的,这就要求有人把它们聚拢起来,方便后人的研究。近几年,宣城本土的历史研究者对于地方文献的整理有了新的成果,如2009年编印的《宣城梅氏》一书180万字,通过各种散见罕见的资料,按照人物年代,对200余梅氏人物的生平、交往和著述资料进行了汇编整理。《宣城古代诗词总集》一书,对古代所有涉及到宣城人事景的诗歌进行了汇编整理,目前已收录了两万余首,远远超过历史上《宣城总集》、《宛雅三编》收录的诗歌数量。这些文献汇编类书籍的问世将极大的促进今人对于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

文献整理工作是需要耐得了性子,急不得但又不得不急的工作,大量的宣城文献保存在国内外海内外的图书馆以及宣城本地的农村,亟待发掘和整理。这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民国二十年十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市县文献委员会组织大纲,三十三年五月又公布了市县文献文员会组织规程,到1946年,安徽全省有十四个县成立了文献委员会,开始了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宣城县的文献委员会一直没能成立起来。我觉得现在成立宣城文献整理委员会,仍为时不晚,可以把热衷于这项事业的同志整合起来,同时设立一笔基金,用于为文献的整理编印,可以把文献搜索的范围放眼省外甚至国外,有计划的编印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保存历史、传承文化。

五卷本《宣城古代诗词全集》

希望在新时期里,宣城文献的整理速度不要落后于消亡速度,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宣城文化人投入到地方文献的抢救整理工作中来,出资出力,为传承文化保留下永远的历史记忆。

(作者系宣城市文物局综合科科长、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童达清

制作: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主办:

宣城文史研究

微信号:xclswh999
联系人:ltsr2718
(0)

相关推荐

  • 特殊家谱之少数民族家谱之(一)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古到今都有不少少数民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有些少数民族像汉族一样,拥有本民族的家谱,其家谱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就 ...

  • 明清的“修谱匠”和家谱造假

    明清时期编修家谱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扩展到所有的社会阶层,虚构家谱的行为也因此风靡一时.比如明朝的统治集团,很多出自平民草根阶层,为了显耀家族常常在撰制家谱时攀附前代名贤或显贵,不惜花费巨资请人编修家谱 ...

  • 一孔之见--也谈林氏始祖(收稿于2015.10)

    编者按: 2015年7月30日,<浅析林氏始祖>一文发布后,引来诸多源流爱好者驻足讨论,之后温州苍南林友培发表<就林忠<浅析林氏始祖>一文的四个不同看法>及广东揭阳 ...

  • 缪宝钧撰《王汝揆墓碑铭》(地方文献整理)

    皇清敕授修职郎 赠国子监助教 晋赠奉政 大夫 平凉县教谕王君墓碑銘 军兴十五六年,封疆大吏迨牧令死难者指不胜屈.朝廷无弗以忠褒之,而真赝要自有别,庸人方无事.時往往汨於富贵而不知虑患,及患已荫又不求所 ...

  •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经典文献整理研究

    目的:整理分析古代经典文献中失眠的相关条文,总结归纳古代医家对失眠的认识,挖掘针灸治疗失眠症针灸处方规律,期可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失眠症提供经典文献方面的参考.方法:本课题选取古代经典文献<黄帝内 ...

  • 太溪穴的文献整理研究

    太溪穴主治前阴,肺胸,五官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遗精,阳痿,遗溺,月经不调,经闭,疝瘕积聚,不眠,癫狂,咳喘,唾血,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鼻衄不止,耳鸣耳聋,热病烦心,多汗,心痛,胸胁支满,消渴, ...

  • 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

    目的: 带下病,多是指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相当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科肿瘤 ...

  • 一部关学文献整理和思想研究的创新成果——荐 《关学经典集成》

    1000多年前,关中大地诞生了张载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怀抱"民胞物与"的宏伟理想,以&qu ...

  • 直肠中动脉解剖的历史文献及研究述评

    翻译:张   昭  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中心 审校:陈致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 直肠中动脉是直肠癌手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剖结构.该动脉是唯一穿过直肠固有筋膜进入盆腔的血管,它不仅会影响直 ...

  • 论文写作指南(2):文献综述重心不在搜索,如何通过文献构思研究过程

    本文为科研写作学院原创. 在论文写作指南(1):怎样寻找和选择研究主题里我们了解了研究过程以及所在大学的要求并回顾了大学以前的论文,继续上面的内容来探讨论文的选题问题,看一下如何选题.  通过回顾学术 ...

  •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前沿综述, 基于外文文献的研究

    背景知识:1.TFP计算方法比较及对应的程序都在这里!2.TFP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这个程序真无敌 要素生产率问题是近年来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综述全要素生产率外文研究文献前沿对启发国内理论研究和指导 ...

  • 地方文献、历史传说与考古发现——南诏汉传佛教传播的三重证据考辨

    摘 要:唐代崛起的地方政权大都信仰佛教,南诏也不例外.南诏境内的佛教信仰融合了诸多部派,早期汉传佛教特征鲜明,后期则逐渐淡化,这与南诏与唐朝的关系远近密切相关.正史关于南诏汉传佛教的记载寥寥数语,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