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顶级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上周参加了一个培训,其中有个例子很有意思:

5个罗马士兵对战4个迦太基士兵,战力相等的情况下,混战后罗马士兵能剩下几人?

A. 1人

B. 2人

C. 3人

D. 4人

先直觉地去猜吧,最后会揭晓答案。

但光看答案没意思。

不是吗?

01

这个案例出现在一个标题下,这个标题叫做:

量,就是质。

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涌现”。

一下子无法理解对吧?

我给你说个案例。

一个普通的妈妈,生了一个普通的女儿。

妈妈每天都在做一件普通的事情,给女儿拍照片。

普通父母都会做对吧?

但有一件事情不太普通:

这个妈妈从女儿出生为起点,每天都给她拍照。

一直拍到女儿18岁,一天都没中断过。

接着她办了一个摄影展,摄影展的主题就是女儿。

从第0天到第6000多天,一共6000多张照片。

你能想象这么一溜子走下来,观众从小婴儿的照片最后看到个18岁大活人时的震撼吗?

这件事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上了新闻。

知道了这事儿的人都赶到摄影展所在小镇,想要一睹为快。

是的,这就叫“涌现”

以无数个普通的动作叠加,最终交织成不普通。

量,就是质。

我们有时候翻几页书,听几个课程,学一些零星的知识。

似乎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但真的有“那么多”吗?

这些知识足以“多”到能和“现实场景”连接起来吗?

它们能在现实场景下,能下意识的变成你的动作吗?

比如我们都听过“你要加一个蛋还是加2个蛋”的梗。

它在小贩卖鸡蛋灌饼的场景中,比“要不要加鸡蛋”更有效。

但尽管如此,依旧有许多听过“选择梗”的职场人只给领导一个建议。

领导只能做“是”或者“否”的是非题。

而回到家里,他们周末在叫孩子起床的时候,也都下意识说:

快点,10分钟内给我起床!

而不是说:你打算花5分钟内起床,还是花10分钟起来?

“选择带来福利”出自《俞军·产品方法论》;

“自主选择带来内在动机”出自爱德华·德西《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

很多时候,知识用不起来,的确在于掌握知识的“质”,而“质”可以来自“量”。

所以,你想要通过“道理”、“知识”过好这一生,需要量的积累,需要“涌现效应”。

02

但“涌现效应”要很久很久才出现,因为它总是存在一定滞后的,这叫“滞后效应”。

这就好比你拧热水龙头,要不断拧、不断拧,等了好久,热水才终于出来。

许多人在它还没出现时,就由于“心力”使用殆尽,过早地放弃了。

我们来看一张图:

这张图是一个指数型增长的曲线,类似的还有巴菲特的财富曲线:

亚马逊的股价走势图:

有没有发现它们居然惊人相似。

是的,这就是时间之“量”和价值之“质”的关系。

你可能听说过亚马逊的增长飞轮:

Step1:推动付费会员增长;

Step2:使用不断增长的会员数去和供应商谈判以降低成本;

Step3:通过不断降低成本,让亚马逊上的商品价格更便宜;

回到Step1:用更便宜的商品价格吸引更多付费会员,不停增长。

到今天,亚马逊已经在全球拥有超过1亿付费会员(会员费:99美金/年)。

亚马逊推动这个飞轮,推动了20多年。

从股价指数的图示来看,直到2015年才达到突变线,迎来高速增长。

对个人来说也一样。

你今天读的书,学习的知识,留下的笔记,可能一时无法看到当下效果;

但如果你不断地去读书、学习、留下笔记。

当有一天,它们的数量累计抵达了突破线,你也会迎来“涌现”,迎来你在特定领域的高速发展。

03

可是,每天学习,又看不到短期反馈,这实在很折磨人,对吧?

我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瓶颈,经过大量阅读实践,我发现了3种有效策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种策略叫做“抢占式学习”,什么叫“抢占式学习”?

你会不会每天中午一吃完饭就想打开手机看会儿内容;每天临睡觉就习惯性去刷牙?

因为这两件事情已经被你的潜意识“抢占”了,所以做起来毫不费力。

那怎么进行“抢占式学习”呢?

给自己设定一个“一旦……就……”的指令。

把最不受人打扰的时间,设定为自己的学习时间。

比如每天早到办公室15分钟,形成“一旦到办公室,就马上打开读书app,学习15分钟”。

当“抢占式学习”变成和午后看内容、睡前刷牙一样的下意识反应时,在学习上积累“量”就不再困难。

第二种策略叫做“复述式学习”。

复述式学习顾名思义,是指你要把今天学习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

因为根据美国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模型”中,

如果只是阅读,属于被动学习,知识的留存率只有10%;

而如果你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就相当于模拟了“教授给他人”。

这样你今天学习到的内容留存率可以高达90%,你才能真正积累你的学习“量”。

第三种策略叫做“结构化学习”。

如果你能把你学习到的知识,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总结成:

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那么这些知识就不再是碎片化的散点,而变成储存在你大脑中的“知识结晶”。

当你遇到具体的问题时,这些“知识结晶”就能立刻拿出来,为你所用。

比如有一次和同事吃火锅,遇到一件扫兴的事儿,上来的菜里有一根恶心的头发。

于是我叫来服务员,向她展示,并说:以前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店家打了7折。

小姑娘跑去请示店长,回来说:锅底不能打折,所有菜品给我们打8折。

我说:8折可以接受,请再送我们一盘肥牛肉。

这个“谈判知识结晶”出自戴蒙德教授的《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和罗杰·道森的《优势谈判》,共包含三个要素:

1、过错在对方,可启动谈判:上来的菜里有恶心的头发;

2、明确目标,对标暗示:菜品打折,以前类似情况就是这么做的;

3、以退为进,条件交换:先要求7折,被拒绝后退让到8折,再提出另一个对方能接受的交换条件。

结果平摊下来,相当于店家发给了我们每人一个10几元红包。

虽然金额不多,但重新带来了欢乐的气氛。

所以你看,当你能把平时看过的书变成“知识结晶”写下来,它们就能在你需要的场景下,随时被你调用

当你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结晶”,它们就很有可能在某一天连点成线,由线变面,一举突破“爆点”,形成“涌现”。

最后的话

商业顾问刘润老师说:

不高估一年能取得的成绩,也不低估十年可以攀登的楼梯;

当我们积累足够的量,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当我们理解滞后效应,就有机会等来涌现;

用“抢占式学习”形成“一旦……就……”的习惯;

用“复述式学习”尽可能多地留存所学;

用“结构化学习”把散点的知识变成知识结晶。

愚蠢的人总想走捷径,但聪明人都下笨功夫,难走的路,从不拥挤

P.S. 最开始的题目:罗马人与迦太基人的混战,罗马人可以剩下3人,具体的数学论证的方法可以在网上找到,你猜对了吗?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每次为你凝结一个知识结晶,每次都和你一起有策略地成为更好自己

我是行为心理的研究者和践行者,畅销书《行为上瘾》作者,我是何圣君,我的文章会定期更新。

请赐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希望通过本文的交流只是我们彼此成就的开始,

因为人生所有的修炼都只为在更高的地方遇见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