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化、生活化、产业化、国际化:2020年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文化消费已成为国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标志,相应的博物馆旅游模式也开始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博物馆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就我国博物馆旅游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构想。
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历程
2017年 产品赋能,提供基础的核心服务
2018年 政策赋能,延伸出基础的功能拓展、质量优化等多样化服务
2019年 资本赋能,针对企业资金需求直接入股投资或其他资本对接
2020年 产业赋能,产业资源赋能上下游企业发展
虽然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已经经历4个发展阶段,但从国内博物馆旅游整体盈利情况、运营稳定性和品牌影响力来看,整体行业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构建稳定持续商业模式仍需探索。
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特性
博物馆旅游是以博物馆为载体,以博物馆文化及其文化衍生品为对象,吸引游客的一种服务和消费模式。博物馆是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注重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在博物馆旅游中,博物馆是其中最大特色和根本吸引力。
01、陈列展览(洛带客家家风馆)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要素,是文物保护和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博物馆直接服务公众的重要手段。博物馆展览不同于商业展览,它旨在向观众传播文化、知识、艺术、观念和思想。
02、内容传递(大鹏所城时光邮亭)
博物馆能传递的内容和情感,不同的博物馆需要根据博物馆的不同类型、作用及用户定位进行展览馆布置、陈列展览,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向用户传递内容与情感。博物馆旅游项目展现的文化内涵是吸引游客反复到访的重要原因。
03、用户体验(安仁咖啡博物馆)
为了能进一步加强用户体验,当前博物馆也很重视博物馆的项目设置、环境开发和配套设备。从项目设置看,互动式参与是增强用户体验的有效方式;从环境开发和配套设备看,现代博物馆通常集餐饮、购物、文化演出等功能于一体。
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驱动力
数据显示,2013-2019年期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攀升,到2019年,已突破3万元,同比增速达8.9%。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费者购买力水平也随之提高,刺激了居民的博物馆旅游需求,从而促进中国博物旅游行业的发展。
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中国博物馆数量持续增加,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19年,中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共有5132家,比前一年度增长214家。普惠均等已经成为中国博物馆显著特征,博物馆数量和类型的提升为推动博物馆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藏品储备方面,据文化部统计,2015年至2019年间中国博物馆藏品数量总体上保持着增长。截至2019年底,藏品数量达到3955.38万件。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兴盛,以及藏品税收优惠等政策的预备出台,民间藏品逐渐向文博机构聚拢。
在参观人次方面,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文物机构接待参观人次规模超过13亿,同比增长9.7%,其中博物馆参观人次规模已达11.47亿人次,同比增长高达 9.9%。随着文化旅游概念的兴起和市场运营模式的改变,博物馆旅游行业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参观人次规模将持续扩大。
中国博物馆旅游开发主要问题
01、展品吸引力不足,缺乏具有吸引力展览
博物馆在设计展览时,大多从自己的想法和收藏来确定主题,没有从用户需求出发,展览和主题对用户的吸引力不大。
02、品质参差不齐,用户对象界定不明确
中国的博物馆种类越来越多,但博物馆的品质参差不齐,并且没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地域特色,远远不能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03、服务设施不足,项目单一
博物馆的讲解服务不能根据不同观众的需求提供不同程度的讲解,忽视游客的需求,没有提供休息和娱乐场所。此外,对博物馆纪念品的开发力度不够,难以激起游客的购买欲。
04、自身宣传和促销的力度不够
博物馆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新媒体技术等进行博物馆的自我宣传,甚至连低成本的旅游宣传材料也很少使用。
05、缺乏市场化经营理念,陷入资金缺乏与展品不足恶循环
博物馆缺乏市场化经营理念,无法自负盈亏,因此没能力购买更好的展品、设计更好的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陷入了资金缺乏与体验不佳的恶性循环。
中国博物馆旅游开发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
全球化让不同区域的博物馆同质化发展问题更加凸显,观众眼界提升、博物馆展陈方式近似,都会让观众质疑甚至批评博物馆的服务和运营水平。
高要求
博物馆如何发挥社会作用、如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的实现社会效益,这对博物馆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角色
博物馆如何在实现社会和谐、更好发展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包括关注弱势群体、吸引更多的公众和社会资源参与博物馆的运作和服务。
新技术
博物馆怎样去选择新技术,怎样让游客在博物馆中体验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便利和变革,同样是博物馆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中国博物馆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1、互联网思维深入博物馆,线上线下双轨联动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的普及彻底改变了市场接受信息的习惯,相比传统权威信息发布机构的单向内容传播,市场在互联网语境下可实现前所未有的反馈效能。未来互联网思维在博物馆领域的应用将不断加深,博物馆将以更加简洁、创新的内容为核心,以多元传媒渠道为载体加速博物馆产业链的拓展。互联网思维在博物馆旅游行业的深度应用体现在辐射范围、信息时效、场景选择及用户数据资源积累等方面。
未来将有更多博物馆选择在线上独立运营虚拟平台,宣传教育性文博内容,展示创新文博衍生产品。文博内容可作为线上信息“中心势”,联结各类文化圈群,实现虚拟流量的积累,并依托虚拟环境打通电子商务渠道,拓展博物馆衍生品市场。
2、博物馆品牌个性强化,全方位打造自有IP
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同区域博物馆同质化发展问题更加凸显,游客眼界提升、博物馆展览和陈列的方式近似,都会让游客质疑甚至批评博物馆的服务和运营水平。因此博物馆为争取更多人次的参观,将逐步致力于打造自IP,将藏品文化主题渗入到生活各方面的产品设计制作中。如文博内容与文具产品设计相结合,与家庭装饰品、日常生活用品设计相结合。博物文化形象还可与食物外观设计相结合,如制造模仿文物形状的蛋糕,设计模仿博物馆景致的食物摆盘、颜色调配等。这些将藏品标志性内容嵌入产品形象的方式将持续增强私立博物馆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提高品牌个性,打造自由IP,是提升博物馆竞争力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