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共4122字;阅读约需5分钟
调查报告出自:英国金融时报旗下专注于新兴市场,提供高级数据驱动新闻和分析服务的分支——EM Squared。
《英国金融时报》对中国家庭对外投资的年度保密调查中发现,尽管中国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打算在未来两年增加离岸资产持有量,而主要目的也从增大获利转变成了对冲风险。
房地产仍将继续作为最受海外投资者欢迎的热门投资产品。美国是海外房地产投资的头号目的地,另外东南亚置业也越来越受到海外投资者的追捧。另外,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采取了多样化海外投资的形式,并不单单局限于房地产投资,更加有经验的中国投资者开始通过投资海外证券市场获取更多的回报。
中国越来越严格的资本管控制度没能打击中国民众对海外投资的强烈意愿。英国金融时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中国政府当局不断的收紧政策,控制资本外流,但还是有56.8%的中国海外投资者表示会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内将更多的流动资本转移到国外。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已经有82.4%的中国投资者将自己总资产中超过10%的财富投资于海外市场,中国投资者的热潮还会继续席卷全球。
在中国,海外投资已经不在是富人的专利,英国金融时报将调查中的投资者分成了三类:
今年的调查中与往年不同的是:首次引入了新的样本群体;
可支配流动资金在60万-600万人民币,想要通过海外投资实现资产多样化的“大众富裕“(mass affluent)现有的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的平均水平为25.4%。
在这个境外投资者群体中,受访者郭先生是一位来自南京的制造业经理,将自己流动资产的三分之二也就是约50万美元投入了美国股市。他对这些投资每年6-7%的投资回报率感到满意。38岁的他表示现在正在准备将其在南京的价值500万人民币的第二套房产出售,用来融资50万美元用于赴美投资移民以及他的儿子在美国接受教育需要。另外两个调查群体是:可支配流动资金在600万-6000万人民币的“富裕人群”普遍将总资产25.9%的进行了海外投资。可支配流动资金在6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非常富有人群”平均持有总资产比例19.3%的海外投资。与其说中国的资本管制制度是一个路障,不如说是一个减速路障来的贴切:超过67.6%的受访者表示虽然将人民币转移到海外进行投资更加困难,但有仍可能想办法绕过每年50000美元外汇额度的上限。美元走强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剧,使美国成为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有39.2%的受访者持有该国的资产。美国也是中国移民和中国留学生的主要目标。
与此同时,香港也非常受欢迎,同样有39.2%的受访者在此投资。香港房地产市场低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它的声誉,但香港的保险金计划能提供比中国大陆地区更好的性价比、资金管控路线,能够更大程度的促进和操控投资。
香港保险公司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向内陆客户出售了价值132亿港元(约17亿美元)的保险。根据香港保险监理处的记录数据,一年前这个数字仅为68亿港元。其他排名最靠前的投资目的地分别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英国。进行海外投资是对于中国经济放缓和人民币贬值的一种(风险)对冲:54.1%的受访者预期中国经济将会进一步放缓,而47.3%的受访者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过去两年贬值率已经达到8%,由于货币超发严重,人民币估值依然虚高,仍存在较大的贬值压力。由此可见,选择海外投资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投资者普遍需要通过将投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见图表)。
Aaron Wu,是北京一位31岁的金融从业者,去年在上海证交所损失了150万人民币后,就在澳大利亚悉尼投资了一套超过100万澳元(约77万美元)的公寓,另外还将24万澳元投进了澳大利亚的证券交易市场。Aaron表示,国内股市的崩溃是自己资产分配策略的一个分水岭时刻。
另一方面,政治风险也是人们决定进行海外投资的原因之一。现在,政府的反腐败运动如火如荼的进行,一位湖北商人承认,当地政府没收了他的煤矿并对他提出了贿赂指控,若指控成立将被监禁18个月。
于是,他立即收买了13个人通过电汇向他在澳大利亚的女儿汇款。他在采访中表示,虽然对海外市场知之甚少,但他的政治支持者,包括县领导,都在监狱里。“我很害怕,我的首要任务是把我的钱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他说。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9.7%的受访者进行海外投资的初衷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虽然这一数字比2015年调查报告中高出了8.6个百分点,但仍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比起海外投资,他们在本地反而有更好的途径追求高利润。目前,随着富裕的中国人变得更加熟悉海外投资市场,固守本地投资市场的保守主义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被调查者对海外投资的盈利也越来越有信心,将海外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率设定为至少5%的投资者也从一年的39.2%,上升到了51.4%。
对于中国的出境游和国内的投资者来说,依然是房产为王。住宅物业再次成为中国海外投资者的首选,有71.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海外拥有自己的住宅物业。此次调查结果略低于2015年76.6%的记录。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此次调查样本扩大,首次加入了大众富裕的投资者(见图表)
近年来,对海外购置物业有自住需求的中国购房者越来越多。有58.5%的受访者表示,在海外购买财产的最重要原因是给自己的家人或是孩子在海外求学找一个居所。另有43.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海外购买住房只是作为一种投资。在纽约的苏富比国际地产经纪人Daniel Chang表示:在他的中国客户中,约有70%是为他们在美国或者英国读书的孩子买房子,这些买家是有真正需求的。并不只是为了转移现金购置豪宅。
这种购买模式的转变也解释了最近一年里中国买家购置房产平均价格有所下降的原因:此次调查纳入了普通大众投资者,这部分投资者由于财产规模方面的局限,平均花费390万人民币用来购置海外房产。而去年没有纳入大众投资者时,中国买家购置海外房产的平均花费则为460万人民币(见图表)。
美国是中国人购买海外房产的首选目的地,在此次调查中有28.3%的受访者选择了美国房产,其次是加拿大(22.6%)和澳大利亚(20.8%)(见图表)。
同时,不断上涨的美国房价可能会继续减少需求。根据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调查显示,中国公民在截止2016年3月的一年时间里,共购买29,195个美国房产,对比2015年同期的34,327个和2014年的37,223个呈现出了下降趋势。据报道称,中国买家对美国房产热情的冷却并不是因为其价格的攀升,而是迫于中国当局资本管制的阻力。美国长岛的丹尼尔盖尔苏富比国际地产的经纪人吴庆哲在采访中表示: “唯一阻碍中国投资者购买美国房地产是从政府的限制。”有迹象表明,像泰国和马来西亚这样的新兴市场正在开始获得入门级投资者的青睐,泰国知名开发商去年向中国买家出售了价值8400万人民币的房产,对比2014年2800万的销售额,可谓质的飞跃。研究表明,新兴市场相对低廉的房产价格刺激了中国买家的购买热潮。例如在曼谷市中心的住宅物业每平方米的价格仅为上海每平方米价格的一半,而投资收益率约为4%,而上海连1%都达不到。在调查中,有35.1%的受访者持有外国证券,对比一年前的比例仅为27.3%。据券商报告曾经无人问津的允许国内机构购买外国股票和债券并实行配额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的需求变的非常强劲。
香港是股票投资的首选目的地,有65.4%的受访者投资了香港股市,他们直接通过上海香港证券连接或通过投资基金互认。这也反映了中国投资者的市场准入方案和眼界的局限性。
目前,老虎证券经纪帮助中国客户投资美国,据老虎证券提供的数据,新开账户的数量与去年年中相比增加了7倍。重庆一家工厂的老板曾先生在采访中说:“如果你肯用足够的时间学习,美国的股票其实比中国股市更容易理解。在中国市场待的时间越长,你会越怀疑自己的选择。” 据了解,曾先生投资400万人民币的美国股票在过去五年价值已增加了一倍。在调查中,38.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持股价值在过去的12个月都增加了约10%以上。而在2015年上海证交所综合指数下跌18.5%时,美国股市投资者的盈利增加达到了20.7%。
海外投资保险继续强劲增长。在购买人寿保险的投资者中有82.4 %在香港购买。作为外汇管制,限制资本外流政策行动的一部分,中国政府曾试图取缔这些销售,包括使用中国银联信用卡系统限制这些交易的支付,以保护中国大陆的保险公司。受访者表示,他们不是简单地通过购买保险将基金转移到境外,而是因为海外保险政策确实提供了更好的覆盖率和较低的保费。比如,在香港,低出生率,更长的生命周期和更好的医疗结果让当地保险公司有条件收取低于内陆的保费金额。相同的保险计划,友邦保险的保价低于平安保险30%,并且保单中覆盖了超过平安保险两倍的疾病种类。大多数受调查的海外投资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其海外持有资本,并保持对海外资产配置的兴趣。今年,商业地产投资也迎来了一轮飙升,预计将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资金流入。股票,寿险计划,固定收益产品和结构化产品也很受欢迎。
调查还发现,中国投资者对美国的执着也将继续,有64.3%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两年投资美国,加拿大排在第二位,有 38.1%的受访者表示将投资加拿大,其中不乏准备购买加拿大房产的投资者。
保险产品的繁荣和试点股票投资计划将香港提升一位至第三,而在2015年位列前三的澳大利亚今年仅仅排在第四,原因是投资门槛限制的提高,和附加税的增加。
无论中国家庭在哪里投资,以及他们的投资计划,购置海外资产的资金外流状况都将继续增长。
大部分中国人的境外投资起步于房地产。在目前拥有境外资产投资的高净值客群中遥遥领先于其他资产类别。参与调研超过半数的人都表示会考虑增持国外资产配置,房地产投资几乎是所有人的首选。
因为对国外经济、政治环境相对陌生,进行海外投资的高净值人群普遍比国内更为保守,固定收益类成为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投资产品。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声明:AFN《澳洲财经见闻》对本文拥有全部著作权限,转发使用注明来源,并附AFN《澳洲财经见闻》微信平台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