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抢手!六十多年前这场盛会,冲破西方经济封锁!现场成交额1754万美元!

百年企业“传家宝”,致敬百年风华!

5月11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出镜,他们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室现场,讲述信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红色财经印记、探寻中国经济脉络。

今日为您讲述“见证第一届广交会的参展证”的故事。

信物名称:第一届广交会参展证

信物传承者:广轻控股集团

信物年代:1957年

信物印迹:见证中国工艺美术品销往海外的历程

信物讲述人: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戴智

广轻控股集团是一家有着70年历史的工艺美术行业龙头企业,这次带来的企业信物是一张特殊的参展证。65年前,广轻控股集团的前身——广东省手工业局就是用这张参展证,参加了第一届广交会,加入了新中国的轻工业品首次销往海外的光荣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大量建设物资都需要从外国进口,但进口所需的外汇却极为紧缺。1956年,外贸部看到广东外贸系统先后成功举行了几次小型的物资出口交流会,于是向中央建议:利用濒临港澳的优势,在广州筹办一个更加大型的出口商品交流会。
彼时,新中国工业技术较为薄弱,主办方唯一能大量出口的商品,只能是一些手工艺品、农产品和土特产。而广东省手工业局承担了广交会展销产品的主要生产任务,占比70%,其中阳江漆器的生产最为困难,生产量达两万件。
面对突如其来的生产任务,广东省手工业局迅速组织,集中所有人力、物力,综合利用管理资源,按步骤,调整制作程序,统一规划生产。并联合地方手工业局,利用民间团体力量,统一培训,增加漆器生产的人力,在广交会开幕前,圆满完成了两万件的生产任务。
1957年4月25日至5月2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顺利举行,13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展示商品多达1万多种。广东省手工业局组织生产的纸伞、木屐、竹编、漆器、榄雕等产品成为了首届广交会的抢手货。举办期间,现场成交额1754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5%。
首届广交会,让新中国冲破了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成为了打开通向世界大门的重要窗口。
1979年,时任负责人刘佩仁向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提出了去香港举办展销会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广东省的大力支持,并介绍香港国货公司协商沟通具体事宜。经过几番探讨,双方达成“广东省特种工艺品展销会”的协议。
然而,在后续组织过程中,刘佩仁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各地的手工业品文化风俗不同,产品的特点也不同,很多商品没有英文介绍。为此,集团员工深入各地市的各大生产区,点对点帮助生产商编译英文介绍,并通过先行垫付资金,先期对接好销售渠道的方式,打消生产商疑虑。
1979年12月13日,展销会在香港正式开幕,刘佩仁率队带着从全省各地收集而来的22大类共1000多件商品参展。其中不乏玉雕、端砚、抽纱绣品、藤编织品、剪纸等精品,这批精品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了岭南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广东工艺美术行业的技艺水平,一经展出,受到香港各界人士的欢迎。
香港展销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工艺美术行业积累了举办展销会与大型活动的经验,更增强了广轻控股在海外举办展销会的信心。随后的几十年间,广轻控股先后赴科威特、葡萄牙、加拿大、美国、丹麦和香港等地举办广东轻工业品展销会。一次次展销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广东工美文化产业年产值,更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提供了独特的载体。
广轻控股见证参与了中国经济与世界深度融合的历程,从参展到主动办展,从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者,变成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创新者。所组织和生产的14个品类、超2000种工艺美术产品销往欧盟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为推动中国工艺美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积极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