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打骂能管教孩子吗?溺爱和权威的平衡点在哪里?

在孩子出生以前,我一直觉得做父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因为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因为父母的养育才得以出生长大的,人人都能做的事,应该不难吧。但是等自己有了孩子后,才发现做一个“恰到好处”的父母并不容易。对我来说,“恰到好处”意味着在孩子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中间找到平衡,在权威和溺爱孩子之间找到平衡。这个平衡点很难找到,父母就像走着钢丝的人,一边是权威一边是溺爱,要有足够的定力才能不摔倒。
我曾在“父母皆祸害”小组看过无数个遭受原生家庭伤害的孩子们的控诉,也在一些刑事案件的新闻中看到当事人从小是如何被溺爱的。正因为见证过权威和溺爱的两个极端,在我有了孩子后,特别想通过学习去做一个“完美”的妈妈。但是育儿书读了很多,内心却依旧不够坚定。我成长的过程中没能拥有太多的自由,因此现在会尽量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这导致经常自问“这样会不会惯坏孩子?”家人也常说“你这样迟早会惯坏他的!”和周围的家长们聊天后,我发现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自我怀疑。
我还发现,反倒是学习过一些育儿知识的家长们,会担心自己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不利。而那些很坚定地信奉自己管教方式的家长,会走向一个极端,一般情况下都是权威的极端。
我们对孩子使用的教养方式,是沿袭父母对我们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来自他们的父母。爱会传递下来,但是其中我们不喜欢的那部分也会传承下来,比如权威的养育方式。
这在中国是有渊源的,《论语》中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和子类比于君和臣的关系,是一种上下级关系。“三纲五常”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臣、子、妻都处于服从者的位置。
在国外同样如此,自由主义之父约翰·洛克认为对孩子应该严加管教“如果要让他敬畏你,那就在他的襁褓中留下印记……因为自由和放纵对孩子没有好处。”直到让雅克·卢梭提出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蒙台梭利提出要引导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应该被尊重的个体才被普遍接受。
1970年的研究数据表明,有超过90%的美国成年人认可打孩子屁股的行为。在儒家孝道文化“棒棍底下出孝子”的影响下,至今还有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孩子必须使用打骂、恐吓的方式,他们认为如果父母不这样管教孩子,孩子进入社会后会有人这样教育他。有的父母虽然不认可必须打孩子的方式,但是他们会说服自己:我是爱他为他好才打他的。
以前我觉得这是价值观的差异,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不同,认为打孩子=爱孩子的人他们自己就是被打大的,所以他们坚信这种方式是对的。《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台词,“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但我现在不这么认为了,没有人做过父母,但是每个人都做过孩子,如果自己小时候被打过,并为此痛苦过,那么长大后不该把这种痛苦延续到孩子身上。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避免把痛苦传递下去,如同托马斯戈登所说:父母应该被培训,而不是该被指责。
权威管教来自儒家文化影响,来自我们小时候被教育的方式。溺爱则是来自父母的恐惧与不信任。这同样是将自己的经历投射到孩子身上。为孩子包办所有事,意味着不信任他,不认为他能独立处理好自己的事。我能理解初为人父母,放手很难,我的孩子一岁半刚会走路,我总想把他前面地上的杂物清理开,以免他摔倒。但是后来我忍着了,他可以自己去辨别哪些路可以走,什么情况下会摔倒。果不其然,在他摔倒数次后,他学会走路时仔细看路了,同时他也学会摔倒后马上爬起来继续走。放手意味着孩子终究有属于自己的那条路,那条路不是你可以控制的,失控的感觉令人痛苦。
我想对习惯使用权威的父母说,你的成长经历让你误以为,只有让孩子怕自己才能教育好他。其实不是这样的,你和孩子本可以有更好的相处办法。你们可以和平共处,不用通过打骂吼叫的方式,孩子也能听你的。如果是亲子关系本来就不牢固的家庭,继续使用权威的方式,等孩子独立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离你远远的,远离你的控制。
有的人会说,你看《傅雷家书》中,傅聪练琴时不也是被他爸打骂吗?新闻中也常有知名钢琴家从小被严加管教练琴的例子。这是幸存者偏差,更多由于父母逼迫而早早放弃的人不会被人所知。在功成名就之后陷入嫖娼、吸毒的也不少,都是童年的压抑以另一种方式释放。而且如果看完《傅雷家书》全书你会知道,他们的父子关系基础足够牢固,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我相信这世间是存在一种可能性的,孩子可以快乐地成才,不用非得以亲子关系的破裂为代价,父母是有选择的。
我想对习惯溺爱孩子的父母说,只需信任孩子一次,你就能感受到信任带来的好处——孩子拥有你想象不到的潜力。但是当你为他代劳时,孩子就无法自己动脑动手,他会逐渐习惯你为他做好一切。总有一天,你发现孩子的事他自己不操心,不懂得体贴人,没主见,而你也为他做的太多而精疲力竭。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找到权威和溺爱的平衡点呢,有没有第三个选择?以后我会陆续分享出来自己的一些看法。
最近,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少问自己“我这样是不是在溺爱孩子”这个问题了。这其实得益于托马斯·戈登提出的行为窗口的概念,他将行为分为几部分“父母拥有问题”“孩子拥有问题”“双方拥有问题”“无问题区”。
我能够迅速识别出我和孩子的界限在哪里,尽量不去碰触到对方的边界,同时守护好自己的界限。同时,我也相信,只要亲子关系足够好,无需使用权威,也能影响到孩子。
我不再要求自己成为“完美”的妈妈,只需要做一个“真实”的妈妈,在孩子面前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就可以了。
养育这件事,突然就轻松了。
也许你会感兴趣:
育儿中的一些想法记录-01
人生新尝试:一个从小不爱说话的人努力成为讲师
科学养猪指北 | 我的育儿书单第二辑
以知识对抗焦虑 孕期我读了这些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