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东周、秦汉考古七十年
2019年我们刚刚庆祝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2020年起,考古汇以原创为主,重点推介2019年及此前山西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以便更多的同行和关心山西考古的朋友们了解山西的考古工作。考古汇推出“山西新中国考古70年”系列文章,希望读者朋友们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考古收获与研究成果、研究特点、未来着力点等,并能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与指导。
在现代考古出现之前,山西就有东周、秦汉文物发现。公元前116年万荣后土祠旁黄河河岸倒塌惊现东周青铜器,汉武帝因此改年号为元鼎,以后汉、唐、金、清末又发现过四次;清代同治年间代县出土“吴王夫差鉴”;1919年离石出土东汉左元异画像石墓和1923年浑源县李峪村发现青铜器,大部分被倒卖到国外。1930年,卫聚贤发掘万荣阎子疙瘩,但半途而废;1941年日军侵华期间日本人小野胜年、长广敏雄等人私自发掘阳高县古城堡汉墓群,没有经过中国政府批准。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发掘工作才得以有序进行。1950年文化部文物局组建“雁北文物勘察团”对雁北的山阴故驿村古城,山阴广武、阳高古城堡的汉墓群进行了调查和勘探,成果收录在1951年出版的《雁北文物勘察团报告》中;1952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崔斗辰先生又发现了“侯马晋国遗址”,从而拉开了山西东周、秦汉考古工作的序幕。
70年来,山西的东周、秦汉考古工作从无到有,从简单的遗址、遗物发现到东周都城、秦汉郡县的确认,再透物见人提升到复原山西东周、秦汉历史的层面上。以下分三个阶段,回顾这段历程。
第一阶段
墓顶北壁青龙图(摹本)
右玉中陵胡傅铜温酒樽
第二阶段
南有侯马上马两周墓地,北有平朔秦汉墓地,两地两处墓地都“一个不漏”地完成了大规模发掘工作,建立了山西东周秦汉考古分期工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其他墓地和墓葬的分期断代提供了十分明确的参考,并于1985年正式提出了考古学上的“晋文化”。
侯马晋国遗址首推上马墓地,时代从西周晚期到战国初期。陶器墓分为9段,铜器墓分为7段,西周晚期陶器墓、春秋早、中、晚三期陶器墓和铜器墓都细分为两段,从而建立了晋文化分期标尺,为以后小规模发掘提供了参考。
1982成立考古队对北坞古城进行发掘,截止1988年进行过3次发掘,发掘面积5357平方米;1984年至1985年发掘了呈王古城和庙寝遗址等,1985年11月在侯马召开“晋文化研究会”,苏秉琦先生做了《晋文化问题——在“晋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要点)》,留下了一首七绝“晋文化颂”:“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晋文公。”先生的落脚点在“夏商周及晋文公”上,他说这里的“及”不是“和”而是“兄终弟及”的“及”,夏商西周到春秋,是晋文公和晋国的天下。这是载入中国考古学史册的一件大事情。
其他还有:
1980、1982、1984年在曲沃曲村镇西北发掘了42座东周墓,29座陶器墓,分为四期,除极个别为春秋晚期外,其余大部分是战国墓,是晋南地区东周墓葬分期工作做的比较好的一处墓地。
1983年潞城潞河两座春秋时期铜器墓,1987年运城南相村两座春秋时期中、小贵族铜器墓。1987到1988年发掘临猗程村墓地52座墓葬及车坑8座,春秋中、晚期的中、小型墓为主,附近有令狐城,其墓地或与晋魏颗封于令狐有关。
1988年发掘了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竖穴土圹没有墓道,墓室积石积炭,墓中一男三女四个殉人随葬品有3100余件,以青铜器最多共1690件,礼器有110余件,光铜鼎就有27件。其北有平面呈曲尺形的车马坑,面积约150平方米。这位赵卿就是赵简子,他去世于公元前475年,墓中随葬品都是公元前475年以前的产品,为成千上百件晋国铜器提供了时间坐标。
太原金胜村出土 “吴王夫差”鉴
赵卿墓车马坑
闻喜上郭村1989年发掘32座土坑竖穴墓,随葬品中有许多小匜鼎很有特色,最为精彩的是“刖人守囿”六轮青铜挽车。这些墓葬时代从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
闻喜上郭村“刖人守囿”六轮青铜挽车
1991年沁水河西村发现一座春秋晚期铜器墓,征集到铜鼎、铜鬲形鼎各一和铜豆两件。
1984年在榆次市猫儿岭勘探出235座墓,发掘了186座;1988年在古交屯村发掘一座战国早期墓葬,和长子孟家庄发掘24座战国墓,包括1993年临县三交24座战国墓等,都是赵国属地居民的墓葬。此外,1988在年古交屯村还发掘了一处春秋晚期遗址。
平朔战国秦汉墓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件大事。1982年美国投资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1983年组建平朔考古队,到1992年共发掘历代古墓葬2431座,随葬品约17137件,其中战国墓289座,秦汉墓1855座。朔州古称马邑,秦汉属雁门郡,是中原通往塞北的军事重镇,平朔战国秦汉墓为北方地带既提供了分期断代标尺,又是中原赵国和秦汉王朝与戎狄及匈奴关系的一览表。
秦汉之际仍是土坑墓,西汉早期洞室墓兴起,陶器上大量“马邑市”的戳印,说明是马邑县官府生产;西汉中期新出现了斜坡墓道较大型土坑木椁墓,随葬品中仙鹤踏龟博山熏炉最为精美;西汉晚期新出现了斜坡墓道小型洞室墓和大型洞室木椁墓,如赵拾八庄一号墓,椁室用枋木垒叠而成,随葬品最著名的是雁鱼灯;平朔战国秦汉墓最多的是西汉末至东汉初期墓,新出现有小型砖券墓,这批墓葬多为双棺夫妇墓,彩绘陶器走向衰落,新出现的井、熏炉、绿釉陶壶、王莽钱出现,此外出有一件汉宣帝“五凤二年”的“成山宫”行灯;东汉中晚期砖室墓早年已遭破坏,墓顶为穹隆顶或券顶。
通过以上考古工作,还判断出秦汉马邑古城。今朔州城西北有周长约4.5公里的方形土城,为北齐天保八年修筑的朔州城,今朔州城为元末明初在北齐城的东南角包砖而成,土城周围都分布有汉墓但城内却没有,因此认为北齐朔州土城可能是以秦汉马邑古城为基础扩建的。汉武帝讨伐匈奴就是从“马邑之围”开始的。
此外,1991年忻州田村清理3座东汉砖室墓,1990年6月在右玉善家堡发掘了23座墓葬,时代为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为研究山西北部鲜卑或匈奴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他还有:
1980至1987年天马——曲村遗址共发掘小型秦汉墓葬96座,分土圹竖穴墓、洞室墓、砖室墓和瓦棺墓四种,每种又有不同形态,保留葬具比较好的49座墓中一棺一椁9座,陶器有鼎、甗、釜、灶、井、盒、壶、茧形壶、钫、罐、杯、盘、勺、魁、鸱鸮,铜筒形器、鋗、盆、盘、镜、带钩、铃、璜形器、镦、环,铁釜、剑、铲、刀及石器、骨器,报告分为战国末期、秦代前后、西汉高祖至武帝末年或昭帝初年、昭帝至元帝之间、成帝至王莽始建国元年、东汉晚期六期13段,这是晋南地区比较详细的秦汉墓葬分期方案之一。
曲村—天马遗址远景
1987年襄汾吴兴庄一座封土高9米的大型西汉晚期墓被盗,考古工作者随即清理出雁鱼灯、玄武朱雀博山炉、鼎、钫、壶、洗、炉各一件和铜釜甑一套及铜镜、鎏金玳瑁鹿镇各4件。
襄汾县吴兴庄出土 雁鱼灯
1989年发掘了夏县胡张乡王村西侧的“鸣条岗”上遭盗掘的“夏后氏陵”,此墓年代在东汉晚期。墓室内壁上的壁画破坏十分严重,残存20余平方米,其中男主人榜题:“安定太守裴将军”,可判断该墓为裴家早期成员,但不见于史料。
第三阶段
侯马晋国遗址仍然是晋文化研究的重点,除继续对铸铜遗址发掘外,截止2012年发现和发掘了北郭古城、多处祭祀遗址、下平望墓地、虒祁遗址和墓葬、白店铸铜遗址等,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陶范等。
随着《侯马铸铜遗址》(1993)、《上马墓地》(1994)、《晋都新田》(1996)、《侯马乔村墓地1959——1996》(2004)、《侯马白店铸铜遗址》(2012)等大型报告相继出版,建立了西周晚期到东汉时期晋文化、秦文化和汉文化的分期序列,学者们也开始全面认识东周晋文化。
关于侯马晋国遗址,今天基本形成共识的是:平望、牛村、台神古城为“品”字形宫城,马庄、呈王、北坞、北郭马古城为四座卿城,凤城古城为晋国晚期晋公所居住;台神古城外西北角北临汾河的三座大型夯土台基是晋平公所建的“虒祁宫”,是晋国的“钓鱼台”国宾馆;宫城南面是以侯马铸铜遗址、白店铸铜遗址为代表的手工业作坊区;侯马盟誓遗址等的祭祀群为“左祖”,虒祁村、西高村为“右社”,牛村古城南可能是早期的“社祀”遗址,西南张村为晋国祭祀望山之处;柳泉墓地为晋公陵墓,上马墓地西周及春秋早、中期为迁都新田之前的墓地,墓主人是古“新田”的开拓者,之后与下平望、东高墓地为中、小贵族墓葬区,秦村“排葬墓”为烈士陵园,乔村墓地是晋都新田晚期的墓地等等;公元前286年“魏献安邑”秦人占领河东包括今侯马,秦文化迅速融合到晋文化中来,直到汉初政治统一,为汉文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晋都新田遗址示意图
乔村墓地局部
而作为侯马晋国遗址特色之一的陶范,更是锦上添花,先后有《侯马陶范艺术》(1996)、《晋国青铜艺术图鉴》(2009)、《山右吉金——山西商周青铜器纵览》(2019)三本著作,将侯马铸铜遗址生产的“晋式铜器”表述得一览无余,目前所知出土“晋式铜器”的地点,除山西外,河南、河北、陕西、内蒙古、四川等省的东周墓葬中也屡见不鲜;藏有“晋式铜器”的博物馆除山西博物院和许多县市的博物馆外,国内有故宫博物院、台湾中央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等8家,国外有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瑞典、日本等17家博物馆或美术馆。
2009年3月,《考古》杂志组织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活动,山西侯马东周晋国故城遗址的发掘名列其中。
其他还有:
1995年清理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尸骨坑,埋葬有60个男性个体“杂乱无章,纵横相叠”,身上有箭痕、砸痕、刀痕、骨折,均为非自然死亡,是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埋葬赵国亡卒的尸葬坑。
长平之战遗址 1号尸骨坑全景
1997年柳林杨家坪小学清理35座墓,其中战国墓13座。
1999年发掘长子鲍店战国墓,墓主人为晋国最后一个国君晋静公,在他手里“晋绝不祀”,他也成为“家人”了。
长子鲍店战国墓 M1棺、椁及随葬品出土情况
2005年发掘隰县瓦窑坡墓地,清理春秋中、晚期墓葬17座,其中11座为铜器墓。最大的一座是30号墓,29号墓与之相仿,是晋国较高级别的两座贵族墓葬。
2016年发掘洪洞南秦东周墓葬5座,其中6号墓,墓壁四面有抹泥,积石积炭,一椁两棺,随葬品有150余件,种类繁多,是近年来晋文化考古的重大发现。
2014年到2018年发掘陶寺北墓地,两周之际、春秋时期竖穴土坑墓256座、祭祀坑87座,贵族墓葬19座,9座被盗,共出土青铜器130余件套,其中有卫国刻铭编钟,这是春秋时期晋国分封到此地的姬姓贵族墓地。
陶寺北墓地2017-2018年发掘Ⅱ区航拍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该墓地一直遭受疯狂盗掘。2018年8月份,根据山西省政府指示考古工作人员进行考古勘探,在邱家庄村北发现一座特大型墓葬,地面留存有板瓦和筒瓦组成的护坡,墓上应建有“享堂”,墓口总面积近200平方米,是目前为止山西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东周墓葬。椁室为积石积炭,由于墓葬多次被盗,未见青铜礼器,出土陶、铜、铁、金、玉、石、贝、骨、料器等随葬品共计1702件,但多数已残。同时上郭古城的工作也在有序展开,“古曲沃”的最后确定指日可待。
另外,考古发掘报告《临猗程村墓地》(2003)、《长治分水岭东周墓地》(2010)等,也陆续出版。
从1990年开始对夏县禹王城内的手工业作坊进行调查与发掘,1992年在大城南部发现一由前室、窑门、火膛、窑床和烟道等五部分组成的烘范窑;禹王城内不同的地点采集到战国、西汉、新莽不同时期的钱范,表明禹王城内的官营手工业作坊从东周一直沿用到东汉。1996年在翼城县城东部冶南“铁坡”上,发现西汉中、晚期的冶铁遗址。两处冶铁遗址说明,汉代河东郡共设有四处“铁官”,产品直接运送到长安。
2010年实测了临猗铁匠营古城,同时在古城南进行了发掘,出土有陶器、货币、铁器、建筑材料等,时代为西汉中、晚期,判定古城为汉代猗氏县城,但也曾经作为司盐都尉治所。
临猗铁匠营古城墓地全景图
临猗铁匠营古城墓地出土 H2:3陶釜
在晋东南,1994年发掘的屯留后河墓群136座战国、汉代墓葬,2006年又在屯留余吾墓地清理了208座战国至明清墓葬,其中战国58座、秦及西汉63座、东汉56座。
屯留后河墓群出土 错银朱雀纹车軎
吕梁山中南部发掘以墓葬为主。离石马茂庄画像石墓,除1919年左元异画像石墓外,1990年发掘2、3、4号墓,1992年发现牛产墓,1995年出土孙显安墓,2007年还发现一座。据统计在今马茂庄及周围村庄,已先后发掘了汉画像石墓20余座。
2002年山西永和龙吞泉遗址,发现东周、秦汉时期的遗迹和遗物,其中陶罐腹下部有小孔,与甘青地区汉代少数民族文化相同,这是祁连山区的小月氏降服了汉朝,公元前107年汉武帝令其内迁,封小月氏王为瓡讘侯,所辖瓡讘县,即今天的永和。
2016年在蒲县曹家庄墓地清理42座墓葬,其中石椁石棺墓最富有特色,这是战国晚期到汉武帝前期,魏国小贵族和汉代平民墓,从汉武帝后期到新莽时期匈奴人,他们随葬动物肢骨和狗、铁鐎斗、陶小口罐,这是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匈奴进犯位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五原属国时,骑兵长驹几率领属国骑兵予以反击,抓获了乌维单于的从兄,被汉武帝封到河东郡北屈“骐县”为列侯,称“骐侯”。
其他小规模的发掘工作就更多了。1995年柳林杨家坪7座东周墓、1座西汉墓,1998年柳林看守所200多座东周、汉代墓,2000年忻州上社2座战国早期墓,2001年襄汾中陈2座西汉晚期砖室墓、2003年阳泉马家坪东汉砖室墓、2004年盂县南坪村战国早期古井、2005年原平北贾铺22座东汉墓(砖室、洞室均有),2004年新广武东汉砖室墓,2005年稷山孙家城3座战国到西汉墓,2009年岢岚窑子坡4座战国时期土圹竖穴墓,2009年北赵引黄工程万荣庙3座西汉、2座东汉洞室墓,2009年洪洞范村(洪洞)古城和汉代墓葬、2010年左权石匣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土圹竖穴墓15座,2011年吕梁环城高速离石区阳石9座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的土圹竖穴墓、车家湾22座战国中期到西汉的土圹竖穴墓和4座东汉砖室墓,等等。
原平北贾铺墓葬 1.M1平面图 、2.M1横剖面图、3.M1北壁剖面图
这些工作,不但使山西晋国春秋霸业、韩赵魏三晋之源、秦汉多民族统一文化,在考古学文化方面显现出自具特色的一面,也给山西东周、秦汉历史,提供了切实可信的考古实物资料。
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只有侯马晋国遗址一处,第二、三、四批榜上无名,到了2001年第五批有晋阳古城遗址 、马茂庄墓群两处,到2006年第六批有闻喜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方山南村城址、平陆黄河栈道遗址、夏县崔家河墓群、天镇沙梁坡墓群、阳高古城堡墓汉代群六处,2013年第七批有芮城古魏城遗址、平陆下阳城遗址、虞国古城遗址和虞坂古盐道、临猗程村遗址和猗氏故城、娄烦古城遗址七处,2019年第八批有翼城县大河口遗址、南梁古城遗址、苇沟——北寿城遗址、永济市解梁故城遗址及襄汾陶寺北墓地五处。从中可以看出,七十年来山西东周、秦汉考古与中国的文化建设同步发展的历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