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日常小动作+简单拔罐=肩周炎不在复发

“五十肩”就是我们常说的肩周炎,因为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所以叫做“五十肩”。也叫做冻结肩,因为其发作的时候肩关节活动受限,好像被冻住了一样。

五十肩疼起来睡不好,吃药也不管用

····

目前研究认为人群中肩周炎发病率为2%-5%,该病女性稍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42:58。许多因素与肩周炎发病有关,包括糖尿病、甲亢、甲减、心血管疾病等。甲状腺患者的肩周炎发病率为4.3%-38%。2型糖尿病患者的肩周炎发病率为29.0%(男性33.6%,女性25.9%),远高于普通人的发病率。

肩周炎发病的时候,洗脸、梳头、洗头,甚至抬个胳膊都疼得要命,有些严重的更是疼得晚上睡觉都睡不好。有时候一疼就是半年一年的,甚至吃药也没有明显好转。
咋办?

拔罐疗法比吃药还管用

····

中医认为,肩周炎与感受风寒有关,常称为“漏肩风”。

肩周炎的发生与气血不足,复加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肩部外伤引起,导致肩部经筋脉络痹阻失和瘀滞不通。

拔罐疗法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对于因气血瘀滞而出现疼痛的肩周炎正好合适,百分之九十的人在一次罐疗后疼痛就能缓解不少,受限的肩关节活动范围也会增加。

1、肩髃穴:

定位: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灵枢·经别》。此腧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有疏经通络,理气化痰的作用。

2、肩髎穴:

定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布有腋神经肌支和旋肱后动脉肌支。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

3、肩贞穴:

定位:肩贞,出自《素问·气穴论》。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布有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并有旋肩胛动、静脉。具有清头聪耳,通经活络的作用。

4、肩前穴:

定位:肩前是经外奇穴,出自现代《中医临床新编》。在肩部,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正坐垂臂取之。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5、阿是穴:

定位: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可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6、阳陵泉:

定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具有疏肝解筋的作用。

7、承山穴:

定位:承山,出《灵枢·卫气》。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具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

具体操作:在上述穴位进行留罐。留罐时间10——15分钟。

配合运动疗法效果更佳

····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方法,坚持做下来,肩周炎、颈椎的问题,都会不知道不觉的好了~

1、甩手锻炼:

做法:两脚分开站立,先用手揉擦肩部,使局部肌肉松弛,然后甩动手臂,先前后,后左右,甩动幅度由小到大(与身体成30-90度),速度由慢到快(每分钟30-60次),每次1-5分钟。

2、画圆圈运动:

做法:两臂分别由前向后,由后向前,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画圆圈,幅度由小到大,达到最大限度为止,每次50-100下。

3、爬墙锻炼:

做法:患侧手指接触墙壁,手向上移至最高点,然后放下来,反复做10-12次。

4、冲天炮:

做法:立位或坐位均可,两手互握拳,先放在头顶上,然后逐渐伸直两臂使两手向头顶上方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30-50下。

5、展 臂:

做法:站立,两脚同肩宽,两臂伸直向两侧抬起(外展)与身体成90度,两臂展开后停5-10秒钟后缓缓放下,每天做30-50次。

6、摸 颈:

做法:坐位或立位均可,两手交替摸颈的后部,每天2次,每次50-100下。

7、耸 肩:

做法:坐位或立位,两肩耸动,幅度由弱到强,每天2次,每次50-100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