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作文的四种类型及教学建议
我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试题大致可分为四类:材料阐释类、话题思辨类、交际语境类(任务驱动型)、创意类。本文将依次阐述分析这四类题型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材料阐释类写作
材料阐释类写作是目前高考作文运用最广泛的题型。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北京卷(1)、天津卷均是这种类型。其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的文章必须符合材料明示或隐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具体而言,全国新高考卷明示的是疫情拉开了人们距离的同时密切了人们的联系,北京卷(1)明示的是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天津卷隐含的是中国面孔充满正能量。虽然这三者让学生自由“选准角度”或“自选角度”,但事实上考生并不自由,因为考生的立意必须符合材料明示或隐含的立意,若偏离此立意,就会被判为偏题、跑题而得分较低。这类作文试题强调“立意控制”,具有强烈的“命意”导向,“体现为命题者在题目中‘授意,即强加观点。名曰‘命题,实为‘命意。所‘命之‘题,本应是‘论题,而不是‘论点(主题)。命题的主要目的本是限定写作的对象范围,即‘命域;而今却变成了限定考生立意的范围,即‘命意”。
上述这三题分别要求学生“明确文体”,“写一篇议论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因此,教学时要重视各种常见文体的特点,让学生严格按某一文体的规范写作,避免因文体混乱而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四不像,避免进行“小文人写作”或“心灵鸡汤”式的泛文艺化写作。一言以蔽之,要尽可能避免写成“应试作文”。同时在语言上不能片面追求华丽有文采,不能“胡乱”追求具体、生动、形象,避免“文艺范儿”,而应让语言的特点适应文体的要求,确保语言得体,即合乎语境和表达意图。此外,教学时还要让学生围绕各种话题积累必要的素材,在内容上追求一定的深度,尽量少说或不说空话、套话、废话,避免泛泛而谈和言说表面化、空洞化、浅薄化、碎片化。更重要的是,还要加强审题立意训练,使立意符合材料明示或隐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避免写偏题或跑题。
材料阐释类写作考查的实质是传统社会所强调的“代圣人立言”的能力,即基于公共话题的理解阐释表达能力。像“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样的话题,它可能不是考生内生的观点,但考生要表态发言,就需要准确把握议题所在,围绕议题选择合适的材料,“照着说”“接着说”“联系实际去说”,以展示自己对该议题理解的深度、广度、力度,借以展示自己的学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话题思辨类写作
话题思辨类写作是近年来上海卷一贯的写作题型。“这些命题都试图在材料中设置内在的矛盾与冲突,引导考生摆脱那些泛泛之论,在具体说理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思辨性与批判性。”例如,上海卷2017~2020年的作文试题就分别要求在预测与否、需要与被需要、不同国家的音乐与“中国味”的音乐之间、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等话题中作出辩证分析。
2020年江苏卷和浙江卷的作文试题也可视为话题思辨类写作。江苏卷要求反思“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是否应当提倡这种行为?浙江卷要求反思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关于个人人生坐标定位的落差或错位。
这种题型“提出一种正反对立的问题情境,让考生选择自己的观点,然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思辨”。“应该叫作‘基于二元对立问题解决的思辨性议论文写作。这种题型至今在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ACT,以及我国的四六级英语写作中仍很常见。”
美国SAT的Essay写作“最显著、最鲜明和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话题‘提示对思维取向的‘不提示:包含着种种可能但又要进行充分的论证。较之于表达不同判断更具难度的则是提供逻辑论证的链条,包括事实、细节、理据等”。它们的题目“无一例外地是一种深含待解问题、价值指向多元的‘疑问句,它们所提供的是思维开放、视野开阔的‘问题域,而不是对问题本身的精确结论或导向”,例如:认同某个群体的价值观,是否会让人们不必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
话题思辨类写作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议论文写作,或叫论说文(论证文、论辩文)写作。“上海卷正在引导议论文写作回到它本来的功能:说理与思辨。没有说理与思辨,那就失去了议论文写作及其教学的意义。”说理与思辨或有效表达思想观点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无论以后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论说、论证、论辩都是所有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甚至是终生受用的能力。祁寿华指出,论辩文是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尤其是独到和深刻的见解,并试图说服对方的最好的工具。写论辩文章是认识问题、交流观点以最终改变自我、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的重要的工具。论辩文在一个生机勃勃、思想活跃的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但这类文体写作难度很大,对学生要求很高,在高中写作教学中问题也最多。“议论文体利弊相生,一味地强调议论文体写作易生梁启超所说的‘虚伪‘剿袭‘轻率‘笼統‘偏见‘苛刻等弊端。”因此,教学时要让学生具备必要的逻辑常识,学会推理论证,树立驳论的意识和读者意识,避免仅仅堆砌材料,同时要大力加强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三、交际语境写作
所谓交际语境写作,是指为达到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书面交流。交际语境写作的原理就是:读者、目的、角色、话题等语境要素决定着语篇的内容和形式。
交际语境写作试题提供了明确的交际语境,将话题内容、作者身份、读者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文体、语言风格等作为题目的“规定成分”出现,考查学生根据写作任务语境去设计写作主题、选择材料、选择材料的呈现方式(文体)和语言表达风格等的能力。交际语境写作是这几年兴起的一种题型,又叫“任务驱动型写作”,主要出现在全国卷。例如2020年全国卷I,话题内容是关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的感触,作者身份是学生,读者对象是同班师生,写作目的是在班级读书会上围绕前述关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的材料展开讨论,写作文体是发言稿,语言风格要符合发言稿的特征。2020年全国卷,主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作者身份是中国青年代表,读者对象是“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与会人员,写作目的是准备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发表中文演讲,写作文体是演讲稿,语言风格要符合演讲稿的特征。2020年全国卷,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作者身份是毕业前的高三学生,读者对象是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作目的是结合材料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写作文体是书信,语言风格要符合书信的特征。2020年新高考卷,话题内容是“带你走近——”,作者身份是电视节目《中华地名》客串主持人,读者对象是《中华地名》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写作目的是准备客串主持电视节目《中华地名》,写作文体是主持词,语言风格要符合主持词的特征。
在交际语境写作中,学生完全像演员扮演某种角色那样,来扮演某种角色写作,写虚拟场景中虚拟人物的话。这可谓是交际语境写作试题与传统作文试题最大的不同。事实上,在写作试题中将话题、作者、读者、目的、文体、语言这六大要素明确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这些限制和规定下写作,结果往往不是变困难了,而是变容易了。换言之,一旦话题(写什么)、角色(我是谁)、对象(写给谁)、目的(为什么写)等要素确定下来,写作就变得相对轻松起来了。
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出,全国卷“三套试卷的作文试题对中学写作教学释放出强烈信号: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这正是交际语境写作的核心要义。这类试题相当于祝新华说的任务型作文评估,“要求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完成作文任务,这样能较好地预测学生在日后相应的真实语境中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与兴趣”。
不仅如此,交际语境写作试题也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的命题思路,有望解决我们命题时面临的“宿构作文”“假话作文”“文艺腔作文”等问题。此外,这类题型还可以有效解决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愿写、没的写、不会写”等问题,有利于提供合适的写作支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动机,培养学生写作的角色意识、读者意识、目的意识,让写作成为一种真正的交流沟通行为。
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的读者、话题、作者、目的、文体等交际语境要素。一是分析读者,如同学、老师、普通公众、领导、组织、报刊读者,确保作文是写给特定读者的,因为读者不同,写作的内容就会不同。要让学生积累关于读者的特点、类型、职业、身份、爱好、需求、禁忌等知识,确保写作看对象。二是分析话题,确保写作的内容始终围绕话题,即通常说的不偏题、不跑题。要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素材,也就是积累各种话题,包括自我、生活、自然、社会、人生等。三是分析作者角色,如本人、学生、普通市民、教师、家长、记者、学者等,确保以相应角色的口吻来写,按照他们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四是分析目的,例如分享经验、阐释说明、传播信息、日常办事、劝说议论、审美娱乐等,因为目的不同,写作的文体就会不同。五是分析文体,使写出来的语篇确实属于要求的文体,避免“四不像”。要让学生多阅读各种实用文体、文学文体、日常应用文体及媒体文本等广泛多样的功能性文体的文章,积累这些文体的样式。
四、创意写作
“创意写作”是以文学创作为主要形式的创造性写作。创意写作学20世纪20年代末创生于美国爱荷华大学,后作为新兴学科在美国高校得以确立和推广。目前,创意写作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是有70余年历史,包含近20个子类,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层次的大学科。这种新型的创意写作学建设目标为:不仅培养作家,还更多地着力于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才,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所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从业人员。
如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创意写作书系”已有数十种,创意写作教学已经在我国部分高校蓬勃开展,在中小学也有了一些实践。它其实相当于广义的文学艺术写作或创造性写作,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写作等。这类题型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目前还不多,但也出现过,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充分的开放性。例如,1991年全国高考要求根据“圆”作想象作文;1998年全国高考小作文要求根据开头和结尾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1999年全国高考要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2012年高考广东卷则为: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你)愿意……
创意写作不仅关注写实,也关注虚构,要想写好就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富有文采、具有文学写作特长的学生自然适合创意写作。与人们常见的认知相反,创意写作往往比其他类型的写作更容易入门,而不是更难,因为诗歌、小说、戏剧这些文体都有严格的体式。我国的中小學生之所以写不好这类作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文教师根本就没教他们这类文体的知识和写作策略。相反,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相当重视这类写作。例如,美国《高中英语能力表现标准》“写作”部分要求“学生写一篇叙述性报道(小说或自传体裁)”,“文学”部分要求“学生按某类文学作品风格的规则写作至少一篇该流派的作品”,例如回忆录、短篇小说、短剧、诗。
对学生而言,文学写作训练具有重大的价值和非凡的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语言学习——享受语言的越界使用;鼓励想象——尝试想象的语言表达;掌握语言表达的主观形式,提高自我表达的能力;促进思考,唤起人文关怀;审美教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具有虚构特性的小说写作能力可以让学生享受到一手创造与众不同的人物和世界的巨大乐趣,以此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甚至建立起自信心。学生可以从中明白,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和创新的潜力。“作家是可以培养的。”“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每一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感悟,都是成为作家最大的资本。”
因此,创意写作教学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想法乃至奇思妙想,使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创造性得到精心呵护和充分释放,进而推动中小学的文学写作教学发展。
综上所述,当今高考作文命题的四种类型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命题路线以及优缺点。从发展趋势看,话题思辨类写作和交际语境写作命题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是高考作文命题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由于这四类题型特点迥异,因而教学时要按各自的要求分别开展,而不可混为一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