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景泰蓝鉴别依据
景泰蓝的华美在于它几乎集合了当时几大工艺品的艺术优势,在匠师们的潜心研制之下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将金属制品和珐琅工艺的结合本身就是一项艺术的挑战,而它借鉴了瓷器和青铜器的制作技艺,又融合和绘画和雕刻工艺,几乎集合了当时金银镶嵌工艺的最精华部分,可以说是封建手工艺的集大成者,也是宫廷内饰最精美的存在。
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最早的文献记载为元末明初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论.窑器论》:“大食窑,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朗嵌相似....又谓鬼国窑。”可知,掐丝珐琅约在13世纪中叶自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明代景泰年间臻于完善,到清代景泰蓝工艺更加成熟,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绚丽多姿。大致工艺程式是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纹,填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
景泰蓝器物有魂魄,用简单的工具锤击紫铜板制成胎型,手工掰丝掐成花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用小铲填充各种彩色釉料,用炉火将釉料烧结在掐好丝的铜胎上,用脚踏带动轮轴转动并手持沙石木炭磨光。前后六道工序,每一处都需手工操作,无法用机械代替,所以每一件景泰蓝作品都做工精细。
公元1450年到1457年,中国正处于明朝的景泰年间,在皇帝朱祁钰的大力倡导下,一种制作工序繁复、装饰效果华丽的工艺品脱颖而出,人们甚至因为这种工艺品,而牢牢记住了那个时代,它就是景泰蓝。
“我们现在看到大部分景泰蓝都是乾隆时期的,也可以说是清代中期的,有平板式的悬挂,有花工,重要的是它嵌有宝石。故宫的很多重要的嵌有宝石的,都是永乐下西洋以后的事。永乐下西洋以后,从斯里兰卡这些地方把红宝石、蓝宝石都带进了中国,所以我们很多王的墓用宝石,都是这个时期以后带进来的。包括南京博物院收藏了一些当时出土的带有镶嵌物的,只要带有镶嵌物的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行的。”
民国时期景泰蓝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但已都有刻款了。这时景泰蓝的陈设品多,不做实用品。
景泰蓝俗称“铜胎掐丝珐琅器”,在铜胎上用细扁铜丝掐挂各种花纹,再把珐琅质料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它起源于元代,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于宫廷,制作工艺臻于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孔雀蓝为主,被后世称为“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