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政 | 试论陕北汉画像中的“仙人六博”式东王公及相关问题
试论陕北汉画像中的“仙人六博”式东王公及相关问题
庞政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陕北地区早期画像中存在一类图像,学界对其性质和意义众说纷纭,通过梳理相关材料认定图中高大人物为东王公,画面描述了东王公与羽人对弈六博的情形。结合相关纪年材料,梳理本地区早期东王公和西王母图像出现发展与结合的过程,这类模式的东王公图像是陕北地区最早出现的东王公形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过渡性质,对此后东王公图像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陕北地区 东王公 西王母 六博
一
问题的提出
图一 米脂墓门左右立柱画像
二
图像材料的梳理
图二 牛文明墓室内左柱画像
图三 牛文明墓墓门门楣及左右立柱画像
图四 王得元墓东壁墓门左右立柱画像
三
图像的性质与意义
图五 绥德四十里铺画像石
图六 绥德黄家塔M3墓门右柱画像
四
陕北地区早期的东王公和西王母图像
图七 杨孟元墓门左右立柱画像
图八 杨孟元墓前室南壁画像
图九 王得元墓门左右立柱画像
图十 王得元墓南壁墓门右立柱画像
图十一 绥德黄家塔M1墓门门楣、左右门扇及左右立柱画像
五
结论
表一:陕北地区汉画像发展初期“东王公画像”与“西王母画像”表
注释:
[1]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第5册):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49.
[2] 李贵龙,王建勤主编.绥德汉代画像石[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63.
[3] 李凇.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137-138.
[4] 吴佩英.陕北东汉画像石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3:53.
[5] 李林,康兰英,赵力光编著.陕北汉代画像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6.
[6] 同[5]:21.
[7] 限于笔者学力、图像的完整性和材料公布的情况,一些材料可能原本有与之对应的门柱画像,笔者相信这部分材料便是属于第二或第三类材料,但是在没有新证据的情况下将之归入第一类是比较稳妥的。
[8] 同[5]:16.
[9] 同[1]:56.
[10] 同[5]:76.
[11] 同[5]:115.
[12] 王煜先生认为汉墓画像中六博“深深体现了时人观念中的宇宙模式和宇宙运行法则”,仙人六博图像“出现于墓葬中的最终意义还是汉代墓葬文化中流行的神仙和升仙思想”。详见,王煜.四川汉墓画像中“钩绳”博局与仙人六博[J].四川文物,2011(2).
[13] 东方朔撰,张华注,朱谋校《神异经》[C]//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49.
[14] 司马迁.史记(第126卷) [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99.
[15] 房玄龄等撰.晋书(第43卷) [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40.
[16]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8:2341.
[17] 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培训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6).
[18] 零陵地区文物工作队.湖南永州市鹞子山西汉“六彊”墓[J].考古1990(11).
[19] 同[1]:65.
[20] 同[1]:66.
[21] 同[1]:53.
[22] 同[1]:59.
[23] 同[5]:113.
[24] 戴应新、魏遂志.陕西绥德黄家塔东汉画像石墓群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8(5、6).
[25]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米脂官庄画像石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64.
[26] 巫鸿著.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M].北京: 三联书店,200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