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贤 | 高中时代的记忆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高中时代的记忆

 文|陈秀贤

前些时日,和高中同学相聚,谈到了我们高中时代的生活,回忆起了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情况,这位同学说:秀贤,你会写文章,你何不把咱们上高中时的那种艰苦生活写下来?一来记住了过去;二来也能教育后代,让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知道我们当时生活的艰辛,你看如何?在老同学酒后吐的真言中,闲暇时间,我才拿起笔,回忆起我那艰辛而又清苦的高中时代。

我是一九七五年初中毕业。经大队推荐上的高中。那时上高中,不是经过考试,而是有各队队长和大队有关干部组成推荐小组,毕业学生都写一篇文章,当着推荐小组的面进行朗读,推荐小组再根据每个毕业生的文章,定夺升学不升学。

当时一个村只分三个上高中的指标,因我的文章写的好,读得抑扬顿挫,声音又宏亮,所以,得了满票。我理所当然地上了高中。

那时全邓县有十几所高中,几乎每个乡都有一所高中。我所在的夏集乡是十四中,学校设在大王集。属王集大队辖区。那时生活虽然清贫艰苦但从十四中走出了不少俊才贤能。有的当了作家,诗人;有的成了腰缠万贯的大企业家;有几位顶尖人物成了厅部级领导。感谢贫穷造就了一代人。 

那时上高中,不像现在,一半时间是在课外劳功。比如脱坯,拾粪,种试验田等等。这种学习生活的方式,非现在的学生能比。当时生活清苦,学校的伙食也一般。大都是同学们从自已家里带来的红薯面,玉米糁交到学校的大灶上,然后再交少量的生活费,后勤处根据上交的粮食,换成等量的饭票。饭票有十斤、五斤、一斤、三两一张的不等。早晚饭一般都是红薯面蒸的黑馍,也就是人们常说心“黑桃A”,或叫“狼戴帽”,也叫“黑窝窝”。学生灶上也蒸有少量的花里卷馍,那是专供那些富家子弟吃的。大部分农家子弟都吃黑窝窝。第一学期基本上都在学校大灶上吃,但时间长了,很多同学都得了胃病,一喝凉风,吐酸水,胃很难受。再加上同学们向学校灶上交红薯面时,良莠不齐,有的交的是发霉了的薯干打的红薯面,都堆在一间房子里,时间长了难免惹得其它好一点的薯面也发霉变质。吹事斑的师傅们在做饭蒸馍时,都是用老虎爪挖开,再砸碎,然后用箩筛筛再蒸馍。这样的薯面蒸出来的馍又酸又粘,难怪同学们吃出了胃病。不吐酸水才怪呢!为这事儿,我们班的大力士关士军同学发动全班男生,一次晚饭后,把同学们难以下咽仍掉的黑窝窝拾了几萝筐,送到校长办公室,校长当即叫来了管伙食的炊事班领导,让这位领导也尝尝仍掉的黑窝窝。那位管伙食的领导弯腰从箩筐里拿出一块儿黑馍,放在嘴里嚼了嚼,只见他皱了皱眉头,对校长说:是又酸又苦。可这都是同学们自已交来的面啊!校长说:不管是谁交来的,你是管伙食的,你得把伙食搞好。这是你的职责!管伙食的领导忙说:那是,那是。随后几个星期,蒸的馍似乎不是那么酸了,后来听说是那位管伙食领导从伙食费里挤钱买了不发霉的薯面蒸的馍。真难为了那位领导。再后来的伙食又和以前一样了。

为了不让胃再吐酸水,班里要好的同学商量着搭伙做饭,我先是和我班张龙斌搭伙,在校外一间暂时不用的炕烟楼里做,后炕烟楼又启用后,张龙斌又找了新伙伴,他们到校西边当时叫小公社那里找了间房,我也找了耿本才同学在校东边野地里一间不用的废机井房里搭了伙。本才有一口旧箱子,我们在箱子上铺一张旧报纸,中午放学后,就在箱子上活面擀面条。记得当时是荒春上,等面条擀好后,本才用火柴点燃油炉,我赶紧跑春地里掐勾勾秧,或灰灰菜淘净下锅。就这样生活着,也觉得比在学校灶上的伙食好。不知不觉两年的高中时代就结束了,同学们毕业后都各奔东西,恢复高考后,有的高考跳了龙门,永远脱离了农村,有的参军去了部队,有的经商成了商人,也有的打工去了外地,但绝大部分同学还是留在了农村。

眨眼三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荗的我们,已渐入老境。有的已退休,有的将要退休,然而,当年一班四十几位同学,毕业后再见的又有几人?听其他同学讲,高中时一班同学有几位已经走好几年了,可叹人生苦短,生命可贵。愿健在的同学们,要好好珍惜生命,快快乐乐活好每一天。

感谢我们那个时代的贫穷,是贫穷造就了我们这代人;是贫穷让我们懂得什么最珍贵!那就是亲情,友情,同学情!贫穷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我们这代人,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高中那个贫穷的时代!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陈秀贤,男,1959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邓州市史志办主任科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邓州市民协主席(兼)。1999年出版诗集《故乡恋歌》;2006年出版《邓州故事集》;2007年出版《民俗文化》;2011年出版《中国故事全书·河南·邓州卷》;2015年出版散文随笔集《时光细语》;邓州市《春风堂诗刊》副主编;《守望这片绿水》在2014年“南水北调邓州情”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走近编外雷锋团》在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社等单位组织的“践行人生价值观,诗颂文明河南”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乡音》在2017年第七届“炎黄杯”当代诗书画印艺术大赛中,荣获银奖。

(0)

相关推荐

  • 追逐心中的梦想(散文)

    在那个乡村小学,你显得有些另类,同学们有的看不起你,我或多或少也受了他们的影响.老实说,那个年代大家的条件都不好,可是你的家境更加贫寒.因为贫穷,养成了你不讲卫生懒散的习惯.因为贫穷,你从来没穿过一件 ...

  • 2021年高考:西峡一高/镇平/内乡/邓州/淅川/桐柏高中喜报!

    2021年高考:西峡一高/镇平/内乡/邓州/淅川/桐柏高中喜报!

  • 邓州市二高中录取分数459分

    邓州市二高中录取分数459分:

  • 我们在科布尔上高中(六)

    本文作者:马少东 06 高中伙食 三年的高中生活,同吃一锅饭,吃着没有油水的烩菜,留下了硬梆梆的馒头回味. 一入学,安顿好宿舍后就把随车拉来的面和山药交到了学校的食堂,交了伙食费后换了一沓绿色塑料片饭 ...

  • 那个贫穷但漂亮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文/沈丘丫鸦 01 一个曾经发生在我身边,后来被记忆模糊掉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春燕,一个乍听起来很土的名字,但我觉得莫名好听. 那时,我们那的村子经济状况普遍良好,具体可以参见某些东南部城郊地区 ...

  • 邓州市六高中录取分数线415分

    邓州市六高中录取分数线415分:

  • 木子李《那些日子》

    那些日子 高三那一年每天早上五点多左右准时起床,已不知赖床是何物.起床后迅速收拾好一切,跑向食堂,拎着早餐,步履匆匆,恨不得直接飞奔到教室.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早起能够欣赏美丽的日出, ...

  • 邓州市一高中录取分数488分

    邓州市一高中录取分数488分:

  • 散文||位卑未曾忘贫穷【征文】

    位卑未曾忘贫穷 今年高考,一位河北女生王心仪的一篇<感谢贫穷>成为网络的热议焦点,这是一篇充满奋斗心酸泪水且已结出硕果的美文.文章题旨明确,振聋发聩:"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 ...

  • 陈秀贤 | 楼上那畦莱

    星期天无事,搬凳子去二楼晒太阳,独享春曰的阳光,二楼上头那畦菜,在春阳的照耀下,油绿油绿开始拔节生长,那些菜苗是去年立冬前后栽下的,有窝笋,油麦菜,看着它们脱去冬装,伸了懒腰,快速生长的模样,让我的思 ...

  • 陈秀贤 | 梦牵魂绕的村庄

    梦牵魂绕的村庄 文|陈秀贤 梦牵魂绕的村庄就是我的出生地夏集乡小庄村.全村辖六个自然村,三千余人,从这些自然村里,走出了许多人才,给小庄村的父老乡亲增添了不少光彩.在一次文友聚会中,有人提到了陈义生, ...

  • 陈秀贤 | ​邓州杏山故事

    邓州杏山故事  文|陈秀贤 小黑龙与万年龟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杏山玉都村,有一脉泉水叫一都泉.这泉水清甜爽口,可治百病.人们经常饮此泉水,能延年益寿.甚至有的人还说能长生不老.后来,有一位娘娘让风 ...

  • 大时代13,陈万贤太坏了,这次非要让丁蟹输的倾家荡产不可

    孝蟹四兄弟派人到内陆花了高价,请来了一位颇具名气的气功大师.随即大张旗鼓的让大师进行公开治疗 香港媒体对此极感兴趣,追踪报道之下,事情很快发酵.据大师在采访中讲,癌症这种小病对他来说只不过小意思而已, ...

  • 诗词选刊·2021年陈秀新专辑(总第461期)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Winky诗[赵景旭]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词选刊> 2021年陈秀新专辑 微刊编委 纸质<诗词选刊>独 ...

  • 陈秀英:近亲结婚生仨“猴娃”,50年没出村,94岁要撑着整个家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承担很多的责任.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古代,近亲结婚是一种非常的常见的现象,那时候的人们认为这样做是"亲上加亲",肥水不流外人田. ...

  • 女神杨幂一袭白裙搭配柔顺黑长直,美回高中时代,长发及腰身段美

    杨幂一直都是娱乐圈里的风云人物,高流量,高收视,高实力,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女神魅力,近日,杨幂一袭白裙搭配柔顺黑长直,也是美出天际,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长发及腰,身段娇美,妥妥的女神气质,让人心动不已 ...

  • 梁枫作品赏析--时代的记忆

    梁枫,生于1925年,原籍山东省福山县,早年随父逃荒到东北黑龙江省肇州县落户.1944年12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校特修科,后任黑龙江省肇州县丰乐镇丰田小学美术教员.1946年参加土改工作队,教育工作 ...

  • 同学情 || 陈秀莲

    同学情 陈秀莲 上班的路上 与同学相遇 她把我拉进同学群里 四十多年的不联系 聊起来没有距离 像手足之情 好像前世知己 好熟悉.好熟悉 我们谈现在.谈过去 谈谈各自儿女 聊聊身体是否健康 生活太多的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