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苏05 长不大的中年愤青 生不完的官场闷气
初到杭州的苏轼,依然与这陶醉于功名中的同僚们格格不入,找不到更多气质相同的朋友,令他非常苦恼,在写给苏辙的信中通过一首《戏子由》的长诗,抱怨官场之俗气难耐。此诗前面用了很长的篇幅描述弟弟苏辙现在的境况与遭遇,语气中充满了玩世不恭。(宛丘先生,即喻苏辙)说完了弟弟,然后说到自己现在的状况,语气中充满了自我否定与嘲讽,更为自己每天做的公事感到无奈与气恼。经由前面漫长的铺垫,到得最后四句,苏轼终于要发泄现时自己心中的不满。然而,心中纵有万般不情愿,身在宦海不由己,苏轼依然要遵从中央正在施行的新法策令,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一方面,当时帝国的经济中心已经逐渐转移到了江南,是王安石倚仗的重要财源,因此,新法中的各项内容,都会首选在江南落实执行。在王安石的各项变法策略里,后世争议最大、实际上在当世也是荼毒最深的一项,即青苗法。
这项法令说直白点,就是政府发债,强买强卖,而且还不是普通的国债,而是高利贷。皇帝在中央想要了解新法的地方反馈,地方官员都最是新党一羽,尽说喜不言忧,而苏轼来到地方,是亲眼见到了许多人间惨剧都因这新法而出现,借了青苗的老百姓无力还钱,直接被逮捕,甚至闹得家破人亡。更令苏轼痛苦的是,他自己就是要亲手负责带领小吏们去捉拿百姓的官员。在巨大的不甘心与不情愿之间,苏轼写下了这样一首牢骚满腹的诗作——朱绶 [ zhū shòu ] 红色丝带。古代用以系印章、玉佩和帷幕之类。蘧庐 [ qú lú ] 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朝晡 [ cháo bū ] 朝时(辰时)至晡时(申时),此处代指一日两餐之食。春秋时卫国大臣蘧瑗(qú yuàn),一生侍奉三代国君,主张以德治国,执政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教育、影响人民,体恤民生,“无为而治”的开创者。苏轼用此典故,即对自己政治理想无处施展的愤懑与惭愧。实话实讲,在苏轼流传下来的数千诗词中,此诗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不能算是上品,但之所以我要全诗录入,并逐字点译,就是想更深地体会那个三十几岁的苏轼当时的心态与格局。然后,再跨越过10年,看看黄州之后的苏诗苏词,你一定也和我一样,惊讶于时间的魅力与张力对于一个灵魂的磨砺。现在,我们不去替苏轼剧透更多的人生故事与事故,就让他继续在杭州,保持愤怒,保持热血,保持孩子一样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