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我的烹饪时光
欢迎光临冬歌文苑~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AzMDIvMjE0NjcyNjI4XzJfMjAyMTAyMDMwMjE3NTU5NDQ=.jpg)
我的烹饪时光
棉花糖||江苏
生活中,我们很少说“烹饪”这个专业词汇。其实,用我们家乡大白话来讲,烹饪就是“烧菜做饭”。当然,带着技术含量的活则是一门学问,尤其是中国烹饪,八大菜系名扬天下。总的分为红案白案两大类,红案为烹制菜肴,白案为制作面食。
1989年夏天,我所任教的职中纺织班学生离校到工厂实习。新学期开学后,根据教学需要,学校安排我参加省职教师训班培训学习,专业“烹饪”,目的地“苏州市旅游职业中学”,也是苏州第二十九中所在地。
那年金秋十月,算我独自远行去一个未知的城市。因为没有直达车,先乘车至盐城,后转车至苏州,还好有老师去接站。到达学校时,已颠簸一整天。
当晚,我和淮安来的女生陆桂香,被安排到该校一位女老师宿舍合住。两个外来者的意外闯入,让这位吴江女子多少天都觉得不自在,也没少“吊脸子”。闯入,并非我们所愿,她的不自在,令我们两个来自苏北“豪爽”的小女子,也着实不自如了一阵子。好在,人,乃感情动物。相处久了,也就彼此生出不少情愫,临别时竟也有些不舍。当然,这都是后话。
住宿安排妥当。第二天,相聚教室的共有15位同学,来自徐州、淮安、盐城、扬州、常州、南京和无锡,仅有两位女生即本人和小陆也。当我们拿到了课本,还领到了刀具,我的“烹饪”生活才算拉开序幕。磨刀、掂锅、切萝卜丝、一块块分割“猪后座”……这是我从未想过的功课。原来,只想借师训机会学两个拿手菜,为自己的小日子露一下小“厨艺”,谁料,堆在眼前的竟是“学厨”全活。几天下来,感觉体力不支又枯燥乏味。于是,要求换人返回,遭到校长婉转拒绝。无奈,再打精神继续学艺。
当年的苏州市旅游职中,位于留园东侧不远,附近繁华地段当数“石路”商场一带,也有典型的小桥流水环绕。学艺的日子是辛苦的,特别是基本功练习。早起揣面,课前磨刀,放学还用沙子练习掂锅。课上熟悉刀法,各种材料的切块切条丝切丁;站台烹调,煎、蒸、煮,炖、熘、烧……着实让人手忙脚乱。烹调貌似粗犷,实则细活,讲究刀工、方法、火候、调味。只有运用得当,方能烹制出色香味形具佳的美味。
学习过程中,实践操作课是我们既喜欢又害怕的,最让人紧张的当数“评菜”环节。一道菜学做完毕,大家将盘中“作业”齐刷刷地摆成一排,等老师品尝评分,后再经大家互相品尝交流。教红案的是“大个子”姜老师,教学认真严谨,为提高我们的烹调技艺没少花精力和功夫。我的刀工在班级还能占些上风,但最头疼的是“掂锅”,多次努力效果不大,姜老师看在我一个纤弱女子的份上,只好手下留情,这一项算勉强过关。这也冥冥中注定了,我这辈子都不能以“厨艺”引领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嘲为“专业圈”中的皮毛,业余中的“高手”。教白案的是五十岁上下的顾老师,为人温和慈祥。记得某天早晨,冷冷嗖嗖的,天还未亮透。轮到我为上午面点课准备材料,按照每人一斤半面粉准备,需要和面揣面25斤左右。看着那一大盆面粉,眼泪差点掉下来了。顾老师和颜悦色地说,别怕,老师帮助你,一起来。然后他又念叨着,你这小巧的个子,回去怎么上课哟!想起那个早晨,顾老师揣面的画面,至今仍很温馨。面团经老师手揉搓打捏,利落自如。做出来的蒸饺、烧卖、汤包、油酥类面点,形好看味也佳,是我记忆中江南最好吃的点心。
仔细算来,除去中间寒假时间,从89年10月到90年6月,培训学习时间八月有余。想起放学、周末或节假日时光,行走在古色古香的苏州城,还是韵味横生的。我和来自泰兴职中的宋玉林、淮安车桥中学的陆桂香之间,也结下了一段深厚的情谊。我们漫步于条条古巷,跑遍一座座园林。寒山寺、虎丘、盘门古城墙上留下我们年轻的身影。看电影、尝小吃、压马路,确实是开心浪漫的美事。不论过去多少光阴,只要提到戴望舒的《雨巷》,我就毫不犹豫地把它等同于“苏州”,那个让人做梦留梦的江南。
前年,我再次去苏州,看望已经工作的女儿,顺道游览了位于吴江的古镇同理和苏州郊外的定园。眼前的人和景再无法重叠,不免唏嘘感叹。经过石路、留园,昔日学艺的时光被慢慢勾起,辛苦的滋味似乎早已淡去,唯有老师说过的两句话一直记得,其一是“学烹调首先要记住,盐乃调味之基础,为百味之首”,其二是“做菜最重要是方法和火候,再好吃的菜肴装盘分量也不能多”。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这个食尽人间烟火味的女子,再细细回味老师说过的烹调要领 ,似乎多了一份人生的禅意。盐,咸味也。它于我们血液中日夜流淌,生命之必需,何尝不是人生之首味?而美味,当是我们人人都喜欢的。但美味不能贪多,食多无味,浅尝即止方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摄影/网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家简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徐莲华
徐莲华,笔名棉花糖,小小烛、年华,盐城市作协会员,响水县文联副主席、县作协副主席。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偶有灵感也码码字。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