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敦煌石窟全集:21.建筑画卷(上)
如果说文字是文明的步伐,那么壁画则是文明的幻影,通过古老的文字密码,我们可以打开通往几千年前的历史之门,通过壁画,我们可以直面几千年前甚至几万年以前人类文明的镜像。
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或文明,壁画是一种视觉的艺术,相比于文字、建筑、化石、遗存、史料甚至小说更具直观性,正如黑格尔所说:“没有人能真正超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的皮肤”。
壁画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创作之后几乎没有进行再加工,经过岁月的洗礼,后经发现才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壁画所反映的正值当时历史的社会生活的现状,凡是壁画中出现的每一种画面都极具说服力,尽管可能会出现一些画工的创作,但是绝大部分来源于现实生活之中。其中,创作的部分或想象的部分很容易被考古工作者发现。
与壁画相比较,古文字的显得很苍白无力,除非文字被破译,可是壁画就显而易见。壁画的特点是直观,如果在壁画被修复完整之后,例如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制作复原图,我们可以很清楚明白地看到其中古老文明人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即使是辨识力很差的小孩子也能看明白其中的几分韵味来。所以,壁画的修复就显得至关紧要了。
其次,建筑也是透过历史认清古代文明的一个渠道,根据考古发现的建筑台基或碎片,可以发现古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居住环境、规模、范围,是游牧还是种植,是部落还是城镇也可以通过一砖一瓦来推测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如果一幅壁画上有直接的建筑形态,则会省去其中的许多考古步骤,最具代表性的有唐墓壁画中的《阙楼仪仗图》,可以直接窥见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尤其阙楼这一别具特色建筑形态,直接呈现出来大唐的恢弘气势。而建筑所遗留下来的台基、台柱等,则成为了考古学家还原建筑形态的基石,是壁画所不能表现出来的,二者相辅相承。
《阙楼仪仗图》,陕西历史博物馆珍品
《阙楼仪仗图》,陕西历史博物馆珍品
《阙楼仪仗图》线稿
壁画之于建筑的重要性,我们可从梁思成先生发现唐代建筑佛光寺说起。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凭借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指引,带着中国营造学社的助手前往山西寻访唐代木构建筑,他们找到了寂静深山之中的佛光寺,这座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
具体过程:
1. 梁思成认为,唐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次高峰,他确信,中国木框架建筑的建造原则以及过去三千年来这种建筑方法的演变之谜,就隐藏在现存的古代建筑遗迹中。
2. 从1932年到1937年初,梁思成和林徽因率领考察队频频走出北京,实地考察了137个县市、1823座古建筑。可是,他们一直期望发现的一千年以前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却从未出现过。
3. 后来,梁思成偶然看到了一本画册《敦煌石窟图录》,这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石窟实地拍摄的。梁思成看到61号洞中有一幅唐代壁画“五台山图”,其中有一座叫“大佛光之寺”的庙宇引起了梁思成的注意。
4. 1937年,日本侵华步骤急剧加快,时局日益紧张。梁思成越来越感到时间的紧迫,他和林徽因希望在战争爆发前把华北、中原的古建筑调查做完,以免这些人类的宝贵遗产毁于战火而不能给国人留下一图一景,成为他们终生的遗憾。于是循着《敦煌石窟图录》的线索,梁思成和林徽因很快在北平图书馆查阅到了有关大佛光之寺的资料。五台山《清凉山志》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唐武宗灭佛时被毁,仅仅12年后佛光寺重建。而被毁之前的“大佛光之寺”影像,被描绘于几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可想而知这座寺院在唐宋时代五台名刹中的地位。梁思成和林徽因决定立即前往五台山。
5. 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助手莫宗江、纪玉堂动身前往五台山,这是他们第3次前往山西寻找古建筑了。而就在当时,他们的状况并不好:梁思成拖着一条伤腿,林徽因患着肺病。
6. 1937年6月26日,从清晨走到黄昏时分,梁思成、林徽因一行来到台怀镇西南两百余公里的豆村。转过山道,他们远远望见一个隐藏在连绵山峦下的古寺。当年的古寺早已香客冷清,荒凉破败,看守寺院的只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僧和一位年幼的哑巴弟子。当老僧明白造访者的来意后,佛光寺寂寞多年的山门,便为这几位神秘的远方客人敞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