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宝级保密技术“乌金纸”失窃案始末,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可以说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没有之一。这一切其实都离不开一个词:技术。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等领导人就已经有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概念,因此我们才有了“两弹一星”这些成就。
中国被西方用技术掐脖子的事情,也不是一件两件了,所以,在“创造”大于“制造”、技术创新尤其重要的今天,国家更加倡导自主技术的重要性,大众对于这个概念也更加了解。
当然,中国也并不是没有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少技术甚至领先全球。有的技术因为用途广泛,自然也会遭来别国的觊觎,因此,一些对国家而言很重要的技术,都被列进了国家机密里面。
2008年,我国却上演了一场国宝级保密技术的失窃案件。
南京有个全球金箔制造基地,这里生产的金箔,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而在更早的时候,中国在这一技术上还只能受西方制约,之所以能够突然间占领市场,让那些西方的生产商倒闭,只是因为一项技术。
乌金纸。
这个小小的东西,很多人可能连名字都不知道,但它的作用极大。乌金纸是制作金箔,尤其是“超薄金箔”必不可少的原料,而金箔的用途又十分广泛,航空航天、军事装备制造、医疗等领域都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乌金纸的技术,也就被列为了国家机密。
2008年夏天,南京市公安局却突然接到了位于南京的全球金箔制造基地里,一个厂家打来的电话。厂家在电话里汇报了案情:乌金纸本来是国家机密,可是最近市面上却突然出现了与原版高度相似的“仿乌金纸”,技术跟原版一模一样!
这也就说明,这项国家保密技术一定外露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震惊了南京市公安局。公安局也很快把案件上报,国家保密局也很快响应,介入了这个案子。各方单位迅速组成了一个十分强大的专案组,对案件进行详细的研究和调查。
其实,这个案件说困难也不困难,因为乌金纸是保密技术,所以能知道乌金纸技术的人只有几个,分别是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黄技术员、陆技术员。虽然他们每个人都只是知道技术的一部分,但技术泄露,问题肯定在其中之一。
困难的地方是,他们五个人都是技术的开发者,是功臣,不方便直接当作嫌疑人。并且,这件事情极有可能有境外势力的踪影。那么,破案就只剩下了最后一条办法,从市面上的“仿乌金纸”入手,追根溯源,找到厂家。
于是,专案组人员就开始伪装成金箔采购商活动,并且伪装了挺长一段时间,就是为了避免被人怀疑。伪装过后,卧底人员又经过了一个月的摸查,最后发现了销售“仿乌金纸”的源头,一家江苏的工厂。
这家工厂极其诡异,厂址选在了山里,门口就是一只特别凶猛的大狼狗。这家厂的老板姓徐,正是市面上的“仿乌金纸”的销售方。于是,专案组成员立刻想办法联系到了这位徐老板,表示想要购买“乌金纸”的想法。
由于是老主顾介绍的,徐老板一开始没有表现出什么怀疑,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到了交货的时候,徐老板却迟迟不现身。专案组派去收货的人迟迟等不到人,就打去电话,没想到徐老板让他换个地方。
就这样,在徐老板的指挥下,收货的人换了好几处地点,才成功跟徐老板交易,整个过程搞得像毒品交易一样神秘。拿到货以后,专案组和金箔厂的厂家拿去对这个“仿乌金纸”进行化验,果然跟原版的一模一样。
于是,专案组开始对这个厂秘密监视。
不久以后,专案组就发现了破案的口子。原来,就在专案组监视的期间,研发出乌金纸的黄技术员、陆技术员,先后进入过这个贩卖“仿乌金纸”的厂家,也就是说,他们参与了这个案子,并且泄露了国家机密。
那么案件有没有境外实力介入呢?
经过对两个技术员的调查,案情很快也水落石出。陆某和黄某曾经是乌金纸研发小组的核心成员,但都只掌握一部分的技术。陆某的丈夫陶某,在金箔厂担任仓库管理员,后来陶某看金箔纸市场大,就教唆陆某偷偷生产。
由于陆某无法自己生产,就说服了黄某,两人掌握的技术尽管不是全部,但也只差最后一点。经过5年的不断实验,陆某和黄某最后制作出了跟厂里一模一样的乌金纸,于是由陶某化身“徐老板”开始偷卖。
幸好没有境外势力介入,并且三人贩卖的数量不算太多,作案金额只有15万元,如果乌金纸流落到了不怀好意的境外势力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三人都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给人真正的深思还远不止这些。两个研发出了国家保密技术的科研人员,最后却因为15万元甘愿冒着违法犯罪的风险,做这种偷鸡摸狗的生意,至少也说明了一点:
单位对于科研人员的酬劳不够,至少跟他们做出的贡献相比,是不成正比的。
而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当网红、当明星,没有人再说想当科学家,也是有原因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