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中上句为“仄仄仄平仄仄仄”格式,可拗救吗?
有朋友问:上句为仄仄仄平仄仄仄格式,可拗救吗?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极端的句式,我们不说它是否存在——要凑肯定是能凑出来的,但是说话全仄声,是不符合我们正常说话音调吞吐,更加不适合吟诵的。
我们假设有这么一句诗,那是否需要拗救呢?
以下是个人观点,不是常识——因为这个问题,这个句式都不是常态。
是否孤平拗救?
首先,因为我袭用的“孤平”认定方式是王力的甲派,所以我不认为这一句犯孤平。
王力甲派孤平是指在韵句中,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
而如果使用启功乙派孤平认定,只要“仄平仄”就算,那这一句肯定就是孤平了,古诗中这种孤平实在太多,多到没有特异性,是否拗救也就不以这种孤平为根据。
因为“仄仄仄平仄仄仄”是仄声尾,根本不是韵句,没有认定孤平的基础,也就不存在因为一个平声,作出拗救。
是否出律?
其实我们应该先考虑是否出律,再考虑是否孤平,因为孤平是次于出律的拗救。
但是这个句子太特殊,很多对孤平定义不清的人一看,就大而言之“这肯定是孤平”,所以才把孤平的问题放到前面解释。
一个句子是否需要拗救,首先考虑的还是出律问题,即是否失替。
“仄仄仄平仄仄仄”这个句子看上极端,实际上并不出律。
判断律句只有一个规则,即在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相反,双音节后部重音音调高低产生区别。对于七言诗句来说,就是看二四六位置的平仄,其它问题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是后层的。
我们去掉非二四六位置,得到这个句子的骨架“仄、平、仄”——平仄相反交替,可见这是一个律句。
学习过格律专栏平仄知识的朋友就会知道,“仄、平、仄”只可能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两句基础格式,因为尾字收仄,所以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变格。
其实就是在三、五位置上发生变调,原本该用平声,却都使用了仄声。我们知道“二四六分明”是必须的,而“一三五不论”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只要不出现孤平或者其他音病,就是允许的。
这里的情况,显然与孤平无关,三五位置变仄声算是小拗,是无须拗救的。
拗救是针对格律诗而言的。
第一点,这个句子无须拗救,也可以在格律诗中存在。
第二点,如果一首诗用字成为这种格式,说明这个诗人根本就不讲究诗感——高低有致、清朗流丽。既然他不在乎诗的吟诵感,句子写成这样,那么其他地方你也没有办法要求。
基本上有这种句子的诗,都是古体诗——即使这一句只是无须拗救的小拗,肯定有其他地方出律。
格律诗的诗感
我们在写诗的时候,一定要对诗歌的各种体裁有气质认识——就是要有诗感。
格律诗讲究语音规范,使用平声韵,实际上就是为了营造一种稳定的、张驰的节奏感,同时平声作韵发音清亮,给人一种开朗疏阔的感觉。这也是七绝最早作为吟唱离别主题的特色。
而仄声发音,特别是连仄,会给人一种急促的语感,这种感觉的作品多用来表达战争、冲突、悲愤、痛苦的情感,和七绝的表达情感大方向有联通,也有相悖的。
七绝同样可以用来慷慨悲歌,悲痛欲绝,只不过因为句子相对长,想借助连仄这种吟诵口气表达诗感,是不可取的。
注意这只是一种诗感,并不代表七绝就都是柔软悠扬的,五绝就是刚强急促的,但这是一种大体的划分。作品越长,讲理越清,情感越缓和——所以我们的口号都是干脆短小的。
在七绝这种诗体中,使用这么多仄音来表达情感,是少见的。
三仄尾不是问题
在“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第五字使用仄声,出现“三仄尾”。
“三仄尾”的情况在古诗中相对比较多,但是将“三仄尾”和“三平尾”并列为诗病是不正确的。三仄尾其实问题不大,我们判断问题不能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思考,要讲事实证据。
前两天讨论“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格律诗首句使用邻韵是被允许的,所以很多人想当然就认为格律诗的尾句使用邻韵也没有问题,因为“入群”对应“出群”嘛。实际上格律诗中尾句不押韵的情况极其稀少——因为格律诗的偶数句押韵非常重要,不像“孤雁出群格”中使用邻韵的首句是单数句,本身押不押韵都无所谓。
三仄尾的情况也是一样。三平尾被认定为非常严重的诗病,是因为三连平发声没有起伏,会造成节奏缓慢甚至丢失,这是格律诗巨大的问题(古体诗中常有),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平”和“仄”对应,所以有些人想当然地就认为“三仄尾”肯定有问题,这不仅今人如此,古人同样有这种看法,可实际上三仄尾根本就没有问题。
为什么呢?因为判断有没有音病的根据并不是我们的想当然,而是诗歌的吟诵性。
为什么不能三连平?因为平声只分阴、阳平,音调本身就变化极小,连着三个发同样的音当然会出现问题。而仄声在古韵中分为“上、去、入”三声,上声发音重,有转折;去声降调,急速;而入声只是以爆破音(大致)作为区分声部,并不以发音高低作为条件——因此在入声消失后,这些字去哪个声部的都有,即所谓“入派三声”。
这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在三连仄中,也许三个字发音完全不相同,有三声、有四声,还可能有轻声,同时入声字的音调也能是发一、二声,只是相对短小急促爆破,这些发音的变化自然不会让诗句陷入平庸乏味。
仄声多破坏诗感,但不是格律问题
三连仄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如果要相对“三平尾”这个诗病,真正有问题的是“三上尾”、“三去尾”,比如“假好者”、“快去跳”,但是大家都不会这么去说话、写作,所以就根本不存在问题。
“仄仄仄平仄仄仄”后面的三仄尾没有问题,前面的三连仄也没有问题,所以这个句子实际上是不需要拗救的。
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在仄声之中进行声音区分。
要谁写出“去去去平去去去”、“上上上平上上上”的诗句,他自己能念通,那都算本事。
即使是大拗的诗句,如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仄平仄仄仄仄仄”,它也是“入平去入上去上”,虽然它的后句作了拗救——就算不救,这么多仄音,中间也是有音调变化的。
总而言之,连平问题比较大,因为少变化,连仄问题不大,因为本身变化多。
“仄仄仄平仄仄仄”就是“三、五”位置变化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律句,只要仄声不完全一致,本身问题不大,不需要拗救。
当然,这句诗的吟诵感相对而言就会差,我们要尽量避免这样创作格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