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文化究竟比同期考古文化强在哪里?初探裴李岗文化的变迁
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中的朝代更迭、分合盛衰之势,没有谁能够一强到底,也没有哪个王朝能够长盛不衰。虽有'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之说,但四百年之久的大汉帝国早已经是千疮百孔,只不过军事上仍有余力罢了。
将历史向前推几千年,在没有典籍记载的那个年代,这片大地同样上演着一幕幕波澜起伏的故事。虽然没有后世那般精彩,但我们的祖先同样用其古老的智慧,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
今天故事的主角被学界称为'裴李岗文化',在那个遥远的蛮荒时代,他曾鹤立鸡群般存在于中华大地上,同时对早期中国各个文化圈的考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进一步展现裴李岗文化的考古文化内涵,同时会将其与同期各支考古文化的发展程度进行简要对比。
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距今10000年左右,随着全新世温暖期的到来,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的原始先民们先后走出山洞,来到了支系河流旁的近山台地上,纷纷开始了营建房屋的定居生活。
时光荏苒,一千年的岁月与漫长的冰期相比,只不过是一瞬间。就是在这一千年的光阴里,停止流浪的先民逐渐学会了农业种植。虽然还很原始,但已经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在距今9000年的时候,气候发生了剧烈波动,突然的降温,让刚刚步入原始农业的人们不得不离开家园,寻找更适合生存的乐土。
在嵩山南麓的李家沟人沿着颍水向南迁徙,他们来到沙河北岸邻近豫西丘陵的一片台地上,这个位置在今天河南舞阳县北22公里的贾湖村,我们现在可以称呼他们为贾湖人了。
这里虽然远离高山,但一片平原沃野,让掌握了原始农耕技术的'贾湖人'停下了迁徙的脚步。
环嵩山地形示意图
勤劳的贾湖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荒种地,修建房屋,同时还修筑了陶窑。这个时间点大概在距今8800年。
转眼到了距今8700年左右,气温又一次大幅上升。这次气温升高一直持续了300年,最后100年还出现了强高温的天气,温度升高达到4-5°C。
这片区域属于暖湿带大陆季风性气候,虽然夏天气温很高,但全年的温暖期长,雨水充沛,年平均温度在8-14°C。
在优越的水热条件支持下,贾湖人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我们今天在这里发现了53座房屋,12座陶窑及几百座墓葬和灰坑。从居住情况来看,此时的贾湖人的婚姻生活已经脱离群偶制进入对偶制时期。
房屋的格局也很丰富,有双人间、三人间、大些的有四五人的房间。
通常一个家族的房屋会围成一个圆圈,中间的空地是小型广场。估计酒足饭饱后的一家人会在广场吹吹骨笛,看看星星,其乐融融。
整个区域分布着众多这样大小不一的家族。由此可知,这个时候的贾湖人已经有了初级阶段的原始聚落。
同时从墓葬来看,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贫富的分化。整个聚落最富有者应该是巫师阶层。
由于环境的限制,很快这里就处于饱和状态,部分先民开始沿着沙河及其各个支流迁徙,并选择新的定居点。
或许祖先遥远的记忆吸引着这些人,他们内心深处对北方那座大山之畔的故土充满了深深的向往,不过也或许是日益炎热的气温让部分寻找新定居点的人们选择了北上。
在之后一千年的岁月里,这些勇敢的人们将足迹踏遍了今天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在考古学者的努力下,进入我们视野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有160多个。
裴李岗遗址分布图
在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中,他们的文化面貌也悄然发生了一些改变。考古学者为这个地区的考古文化起了一个名字,叫'裴李岗文化'。名字源于新郑裴李岗遗址的发现。
命名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很普通甚至有点土的名字竟然照亮了我国新石器中期的考古,创造了一个响当当的时代——'裴李岗时代'
裴李岗遗址位于新郑市西北双洎河北岸的一片小山岗上,这片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5公里的小山岗依山傍水。生活区和墓葬区分占东西两端,紧邻水源。向西则是豫西的丘陵地带。
虽然距今8200年又出现了一次长达百年的降温,但这次并没有击垮勇敢的裴李岗人。顶住稍显干冷的气候变化之后,再一次迎来温润气候的裴李岗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
勤劳的裴李岗人用石斧披荆斩棘拓荒开地,用石铲耕种,用石镰收割,用石磨盘和磨棒研磨粮食。没事的时候还能够养养家畜,那时候猪羊狗鸡等都已经成功被人工驯养。
同先辈们一样,他们吹着七孔骨笛,围着篝火,享用着烤好的美食,跳着欢快的丰收舞蹈。女人们在用兽骨及绿松石制作的配饰装扮下愈加楚楚动人。即便身着粗厚兽皮缝制的衣服,也难掩其窈窕的身躯。
有专人用兽骨和龟甲刻上一些字符简单记录着各种大小事情,也有人熟练地用手捏造出各种实用的陶器及动物陶塑等艺术品。
从考古来看,那的确是一段悠闲快乐的年代,相对发达的农业生产让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制陶筑屋等技能的提高也是一日千里。
终于,一座面积达到30多万平米的大型聚落出现在我们眼前。就是鼎鼎大名的'唐户遗址'
唐户村各个阶段考古遗址分布图
千年不朽的传奇村落
唐户村坐落在河南新郑市观音寺镇南,是一个平静的小村庄。忙碌的村民们并不知道,这里从裴李岗时代起,历经龙山时代及后面的汉唐宋清各个朝代,拥有了七八千年的历史。
我们将镜头拉到八千年前,古老的'唐户'是怎样的面貌呢。
唐户裴李岗文化遗址共发现房址65座,窖穴202座,墓葬2座,占地面积30万平米。所处位置在潠水河与九龙河交汇之处的阶地上。交汇之处民间传说为黄帝出山的渡口'黄帝口'。
据考古报告所示,唐户裴李岗文化遗址的房址皆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屋。我们看到的一处双间式房址,它分成东西两室,中间通过一条过道连接起来。屋内可以取暖和做饭。屋外有排水的沟道。
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跃然眼前,让人不胜唏嘘。
8000年的岁月啊,这间房屋的后人是否仍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呢?
整个聚落从选址到房屋分布及排水明显是有过精心规划。五个居住区最外边两个,就是第四和第五区外围有一道弧形沟渠,这个是环壕式聚落的雏形,同时从房屋布局来看,有着凝聚式向心的特征。
唐户裴李岗遗址探方图
这里应该是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环壕及向心式布局那种原始村落的源头。
裴李岗遗址和唐户遗址两处裴李岗时代最重要的考古遗址均分布在新郑市,这直接导致进入21世纪后黄帝部落的先祖源于新郑之说的井喷。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黄帝部落在新郑的观点。相信终有一天,更多的考古发现会解答我们心中之惑,这里真的是'少典'部落生活的地方吗?
如果不是,在这个年代,各方面发展明显遥遥领先的裴李岗文化又是谁呢?
我们看下裴李岗文化与中华大地上同时期其他各个考古文化的对比。
超越时代的制陶技术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划分通常有两个标志,其一是磨制石器大量使用,其二为陶器的出现。
我们前文多有讲述,10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早期,我国陶器最早出现的地区主要有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河北徐水南庄头、河北阳原于家沟等。
其中仙人洞和玉蟾岩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主源。而南庄头及转年遗存为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文化的源头。本文讲的裴李岗文化的源头李家沟文化当来自于家沟遗存。
这样,从考古文化脉络上看,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这三个我国远古时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区系的源头基本都已经确立了。
我们本节的内容就围绕这三个大区域的考古文化讲起。涉及到的考古文化有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海岱地区的后李文化、豫北地区的磁山文化、甘青地区的大地湾文化、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跨湖桥文化。
新石器中期中段考古文化分布
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制作技术有几种,敷泥法,捏塑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等。
敷泥法最原始,就是先做好一个模具,然后在外边敷上泥,等干了后将模具撤出来,这样的方式成品率非常低,器型单一。
捏塑法就是直接拿一块泥捏出来一个陶器,只适合做一些体型小的陶器或者玩具。
泥片贴筑法就是做出很多泥片,一层层累加着贴出一个陶器来,做出来的陶器比较粗糙。
泥条盘筑法用泥条一圈圈盘旋形成一个陶器,比前几种方法要先进的多。制作的方式有多种,我们本文不做详述了。
裴李岗文化的陶器制作由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为主,有少量的泥片贴筑法。在晚期更是出现了慢轮盘筑的制陶技术。
大地湾文化一期用的是敷泥法,之后各期(老官台文化)大多是泥片贴筑法与泥条盘筑法并用,以泥片贴筑法为主,到了晚期晚段才逐渐过渡为泥条盘筑法。与裴李岗文化有非常明显的代差。
磁山文化陶器制作的方法与裴李岗差不多,都是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
兴隆洼文化早期是泥片贴筑法,到了晚期也学会了泥条盘筑法。
后李文化由于主要器型为'釜',制作方法也与众不同,下面基座也就是锅底,用厚的泥片拍出来,然后上面用泥条盘筑的方式,没有看到泥片贴筑的方式。
长江中游的几支考古文化及长江下游考古文化的陶器制作基本上就是泥片贴筑的方式
由上可知,这个时期北方地区陶器制作技术要明显领先于南方,这其中裴李岗文化的制作技术比较超前,甚至有了慢轮这种先进的制陶技术。
遥遥领先的加工制作
陶器表面工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陶器的美观精细程度。在新石器中期通常有这么几种方式:纹饰、涂浆、陶衣、磨光。
从纹饰种类来说,大地湾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略显单调,但大地湾、裴李岗、城背溪、跨湖桥几支黄河与长江的考古文化均出现了不同样式的彩陶。这点来看,兴隆洼所在的西辽河流域和海岱的后李文化显得滞后。
涂浆、陶衣、磨光的工艺水准上,诸支考古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领先的是裴李岗文化和长江中下游文化,裴李岗文化中的巩义瓦窑嘴遗址甚至出来了薄的泥质黑陶。
陶器烧制技术来说,裴李岗文化遥遥领先,烧制火候能达到900°C左右,磁山文化靠近裴李岗端的磁山类型烧制温度甚至到达了1000°C。长江中游几支考古文化陶器烧制温度在650-800°C,跨湖桥文化在750-850°C这样。兴隆洼和后李文化烧制温度均不高,出土的陶器质地疏松。大地湾文化早期也是松软不均,烧制温度低所至,晚期质地变得坚硬,陶色也较均匀,显示出来烧制技术提高。
还有一项非常关键,就是裴李岗文化出现了陶窑,而且数量不少。其他考古文化均不见陶窑,或者很少见。
陶器种类上裴李岗文化明显更加丰富,有炊具、食具甚至有了饮具。限于篇幅,此处不做详述了。我们看下另一项关键的指标,就是石器类
从各个考古文化磨制石器所占比例来说,裴李岗和跨湖桥都能达到90%,其中裴李岗的贾湖遗址能够达到93%这样。大地湾文化(老官台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例在70%。长江中游的比例最低,彭头山文化甚至很少见磨制石器。
由于跨湖桥的年代较晚,仅仅相当于裴李岗文化的晚期,所以石器制作这里,裴李岗文化当仁不让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后面几项指标我们简要来说,就是遗址数量、社会财富、精神生活
富裕丰富的精神生活
裴李岗文化发现的考古遗址有160处之多,兴隆洼文化也能有100多处,其他各支考古文化遗址均不足50处,磁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甚至不到10处。当然这里跟考古发掘力度及所处环境或许有关。但裴李岗文化兴旺发达是毋庸置疑的。
社会财富上裴李岗文化的表现也是非常抢眼,仅裴李岗遗址和贾湖遗址发现的墓地已经达到550多处,裴李岗遗址有随葬品的比例达到96.5%,贾湖遗址也能够达到75.6%。其他考古文化的各遗址最多的随葬品比例在56%,墓地数量也是少的可怜。
从随葬品的数量上看,其他各支考古文化随葬品不仅比例少,数量上大多也就几件。而裴李岗文化各个遗址均出现了几十件最多者达到66件随葬品的墓地,说明裴李岗文化社会分化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各支考古文化。
精神生活方面裴李岗文化自然也是高出一筹,七音阶的骨笛、用于祭祀的龟甲、殉葬的狗、石制和陶制的人像和动物像。生活区域和墓葬区域完全分离的聚落遗址,墓葬的规律性排列等等。
其他各支考古文化中,兴隆洼文化表现出一些较先进的祭祀行为,磁山文化也有些许祭祀现象,其余考古文化表现精神生活的文化现象非常少,且种类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