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邹平墓地的大师书法精品
这是山东邹平梁漱溟先生的部分骨灰安息地,另外一部分埋葬在他的故乡广西桂林。
“我并不失望,也没有遗憾,我做完了我这一生要做的事情。”1988年6月23日,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先生离开了这个世界。
山东邹平,这样一个鲁北小县,为什么会让先生如此的怀念与眷恋呢?
从1931年到1937年,梁漱溟先生一生有非常珍贵的7年时间是在邹平度过的,来邹平那年他正值壮年。在这之前,他曾在广东倡导“乡治”,在河南尝试“村治”,之后韩复榘任职山东省主席,他随之来到邹平,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活动。
当时,先生之所以选址邹平,是因为这里靠近胶济铁路,离济南不远,交通方便,各方面条件都有利于乡村建设实验,是实现他政治主张的理想之地。
年轻的梁漱溟先生。
1931年3月,梁漱溟携带家眷来到邹平,由于省主席韩复渠的支持,乡村建设研究院的组建、招生、开学十分顺利,据《邹平县志》记载: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建立后,其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关注。1931年10月至1934年,来访参观的有国内国际知名人士络绎不绝,达130余名人士,其中就有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委员会主任陈立夫,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马寅初,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爱国将领冯玉祥,荷兰大学文学研究院文学博士袁鸿寿,英国合作专家石特兰,丹麦教育家马烈克、安迪生、贝尔斯莱夫,美国教育考察团团长、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霍金博士等。
我最喜欢看先生这副图片,倔强,不屈,坚毅。
可以说,纵观梁漱溟先生的一生,在山东邹平7年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他复兴中华民族之梦的起点。
先生一生教泽广被,影响深远,去世后,很多国学大师纷纷寄书画以念,有些墨迹堪称珍品。现拍摄如下,以飨书法爱好者。
任继俞先生,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
吴祖光先生,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贾亦斌先生,著名爱国人士。
陶天白先生,曾就读于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院,张治中将军秘书。
启功先生,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袁晓园先生,旧中国女外交官,作家琼瑶女士的亲姨。
张岱年先生,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
冯友兰先生,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大师,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沈醉先生,原国民党特务,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