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建筑(57)
本篇要目:
*****************************************
1261.芙蓉楼
清 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
1262.兵书阁与文星桥
清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1263.广利桥
清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
1264.久安背翰林祠
清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
1265.白衣观
清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1266.王船山故居及墓
清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
1267.田家大院
清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
1268.安化风雨桥
清、民国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
1269.石堰坪古建筑群
清、民国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
1270.南粤雄关与古道
唐至明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
********************************************
1261.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于沅、潕水汇流之处的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即古唐龙标、巫州治、黔阳古城所在地),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宴宾送客之地。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芙蓉楼一色青瓦屋面,屋顶泥塑丰姿多彩,地方风味浓郁,它虽无皇家园林之气势,苏州园林之精致,却也飞檐卷垛,储蓄淡雅,清秀宜人。
芙蓉楼主楼上的楹联:“楼上题诗,石壁尚留名士迹;江头送客,冰壳如见故人心”。雅韵犹存,楼后正中一池,亦名“芙蓉池”,中蹲怪石,柑桔、石榴并植岩上。相传有“芙蓉仙子月夜吟诗弄风箫”的美好传说。池后为“半月亭”,左五十步则为“耸翠楼”、“三角亭”,右数步高阜间的梧桐绿荫下,“玉壶亭”掩映其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状元、江西布政使龙启瑞合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壶形镌石,仍竖亭间。园南,碑廊横列,刊有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岳飞、赵孟頫等历史名人脾刻镌石八十余方。河边梅花石畔建有“送客亭”。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芙蓉楼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62.兵书阁与文星桥
兵书阁与文星桥位于湖南省通道县西北50公里的锅冲乡占字岩村,据载始建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以遗存迄今的阁楼梁记载,为清朝嘉庆十五年(即1810年)。与兵书阁一箭之隔,遗存一座三亭式廊桥,名叫文星桥。
清道光五年(1825年)和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兵书阁和文星桥相继进行过维修,属于集桥、亭、阁、殿为一体的古建筑群系。兵书阁和文星桥坐西朝东,南北通面阔19.2米,东西通进深15.4米,通高14.72米,西侧建有一座祠庙,总面积为420平方米。
兵书阁系穿斗与抬梁混构纯木件楼阁式古建筑。清嘉庆年始建时为双坡屋面单层民居建筑。清道光五年(1825年),村民集资,重建兵书阁和文星桥,并在原阁殿的明间伸出二座高14.2米,三层六角翘角檐攒尖葫芦顶式楼阁,使其“整新俾宇,巍峨再出冲霄之像”。文星桥也颇有建筑特色,东头是双肩庶殿顶盖八字门坊入口;西端与山欹侧,建单檐庶殿顶门坊作出口;桥中部建重檐歇山顶式阁楼,构成整长19.2米的廊桥,此桥不架于水上,而傲立于陆地。
兵书阁与文星桥一箭之隔
文星桥是遗存一座三亭式廊桥。
兵书阁系三层六角翘角檐攒尖葫芦顶式楼阁。
兵书阁系穿斗与抬梁混构纯木件楼阁式古建筑。
兵书阁内部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兵书阁与文星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63.广利桥
广利桥位于湖南永州东安县紫溪镇(塘夫乡)花桥村的印水河之上,是一座历经200多年风雨的清代古桥,以其独特的“金脚、腰”风雨桥造型,充分发挥了实用和审美多重功能,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和神奇,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广利桥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取“广济行人,万民便利”之寓意而命名。有“七十门柱金蟾,广利桥名天下传”的诗句咏赞此桥,广利桥仿效宋代营建方法而建,桥分三拱,石墩水罩,拱角奇胜。广利桥全用青石砌成,全长36.8米,桥高7米,桥宽4.5米,自东沿17级石阶抬级而上,只见阶中镶嵌的九只石刻金蟾呼之欲出,素称“九只金蟾”,桥上有重檐小青瓦长廊,共四柱三间17个穿斗式柱梁结构,号称“76根柱头”,三架梁作成云头状,中间为走廊,外檐设防护栏杆,柱头间置木凳供人小憩。长廊中部有阁亭,歇山顶,三重檐,木廊屋面盖小青瓦,两端是三重檐的牌楼式阁亭,平面呈八角形状,正脊和翼角上置神象,麒麟,鳌鱼等泥塑,檐下有拱,布局疏朗匀称,檐枋上绘有鱼状花纹,结构严谨,造型精美,富有地方特点。
广利桥为本地富豪文石昌、文石宝弟兄于清乾隆38年(1773)修建,光绪二年(1876)曾经重修过。相传文氏兄弟财势盛大,把方圆数十里的土地都据为己有。他们曾先后在印水河上建桥三座,只有广利桥最美、最好、最奇。之所以取名广利桥,是取“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也算致富不忘乡亲,回报社会的善举吧。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广利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64.久安背翰林祠
久安背翰林祠,位于九嶷圣地、德孝之源,历史文化名城---宁远湾井镇久安背村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856.32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2.5米,东西宽10.6—20.9米不等。前有半圆形水池环护,水池半径达50米。全祠座南向北,东、南、西均为村居。北面临水池有半月形坪台,坪台直径为23.9米。由牌坊、大门、戏楼、下座(三厅)、上座(二厅)组成。
久安背翰林祠前修有四柱三楼歇山顶全木结构木牌坊,主楼檐下饰七层如意斗拱,两附楼檐下饰四层如意斗拱。枋额为“翰林祠”,过木牌枋为翰林祠三开大门,门后建有八柱全木结构歇山顶戏台,
戏台两厢及楼上建有厢房,中央是长方形天井,两侧设有便门,以疏散看戏、集会的人流。过天井拾级而上为下座的前厅。
前厅檐下饰如意凤昂斗拱三层,中悬“威震南邦”匾额。过前厅,经天井到中厅,再经中厅过天井而到上厅,均为硬山木结构建筑。上座连续在下座的后厅后,分前、后两厅,中间有天井相隔。全祠大木构架采用穿斗、抬梁式混合木构架。梁架上有动物花卉雕刻,翰林祠除上座后厅为供奉李氏历代祖妣神位专用外,其余各厅均为村人公益活动场所。原厅内悬挂有许多牌匾、楹联。文革中被毁,今不存。
祠内厅堂广阔,依次递进。宋代建下座三厅,明代建祠前牌坊,后经清代同治三年修葺,清光绪乙酉年(1885)修上座二厅,始成现存的一坊、一门楼、一戏楼、五厅堂、五天井、两厢房的格局。该村村人李世南于宋真宗祥符元年(1017)乙卯科登蔡齐进士榜,授大理寺评事兼太常博士,宝元元年受诏升理寺丞正。后世为纪念李世南而命名为“翰林祠”。久安背翰林祠占地1856.32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久安背翰林祠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65.白衣观
白衣观位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乡,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由侗族道士募建,供奉太上老君和侗族崇拜的诸神。楼阁共五层高约 18 米,纯木结构,平面呈八方形,边长 5.7米。原各层都置有神龛,惜现已不存,不过还可以绕旋梯至上层,举目远眺,俯视脚下,景物尽收眼底。
白衣观,又名“千丘白塔”。相传,每当夕阳西沉,晚霞映天时,一个楚楚白衣女子或飘渺于播阳河岸,或玉立于田垄中央,人近即逝,于是,当地民众自发捐资筹料,营建木塔一座,冠名为:白衣观。
1989年落架维修。为五层八角木结构塔楼,通高18.92米,底边长5.7米,楼内架木楼呈螺旋状可直抵五层,每层四周开方格窗户,以利采光透气。主楼四周用干砌盒斗式砖墙围合成院落,占地面积920平方米。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白衣观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66.王船山故居及墓
王船山故居及墓位于湖南省衡阳县曲兰乡,此为清初思想家王船山的纪念建筑。故居为王船山自败叶庐、观生居之后自置的隐居处,命名为“湘西草堂”。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茅屋3间,中为堂屋,左为住房,右为书房。
故居占地150平方米,呈横列式平房3间。门额题“湘西草堂”,门联曰:“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堂中悬船山自撰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王船山在此居住17年,发愤著述,逝世后其子王敔改建为砖木结构瓦房。之后,草堂及田土典出,至乾隆六十年(1957)始由其后人赎回,嘉庆年间(1813—1815)改为“船山祠”。
后由农民居住,1981年由政府收回并全面修葺,复制匾额、楹联,进行复原陈列,供人参观。
王船山墓位于衡阳县曲兰乡大罗山中。墓葬中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继配襄阳郑氏夫人、儿媳刘氏。
王船山(1618—1692),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明代举人,明亡,清军南下,他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曾到南明行人司任职,后隐居石船山,闭门著书近40年。卒年74岁。著《船山遗书》320余卷。他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均有研究,尤精于哲学、经济、史学、善诗文,工词曲。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王船山故居及墓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67.田家大院
田家大院位于湖南张家界永定岩脚镇太和村田家寨,建于民国十年左右,封火墙碉楼维护四合院,穿斗式歇山顶建筑,小青瓦顶。该组建筑布局严谨,灰塑、木雕、壁画等技艺精湛,具有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有着较为先进的排水系统。是整个湘西乃至全国幸存下来,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古宅,堪称土家建筑的活化石,被誉为“土家地一宅”。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这里读书。
老院子是田氏族人的祖居,田氏先祖田承满在北宋年间,先后出任太保.太傅.太师之职,官居极品,曾以统抚街代朝廷官束湘西诸土司王。老院子末代之一的田奇镌是新中国的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老院子世代书香,人杰地灵,谱写了一部历史罕见的家族传奇史…….
老院子的土家民居文化。现存建筑始建于宋真宗年间,于清雍正初年进行较大修复,是典型的四合天井烽火墙式土家建筑,现存老屋共用了820根椿木,100多名工匠花了近3年时间才得以完工,三层堂屋,四个天井,四合围墙,坐南朝北,东西对称,布局严谨,砖木结构,浑然一体。其“八斗天窗、七星耀斗”的采光、通风模式是世界建筑的绝唱!
老院子的儒家文化。老院子的主人从北宋宋真宗年间就开始兴办教育,于1048年创办了紫荆书馆,于1352年创办天门书院,在1940年将书院和长沙兑泽合并。从雍正年到民国,获取功名着达43人,北伐名将2人,现世的后辈子孙多为教、科、卫界知名学者。老院子的主人三星高照,长盛不衰,与老院子的“诗书留后、孝悌传家”的儒家文化是分不开的。值得提出的是:前任总理朱镕基、中科院院士田奇镌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老院子的传统饮食文化。老院子的田家是从重庆迁移过来的,而且长期在朝廷为官。大湘西菜肴的特点烧、烤、煮、炸、煎、炒、腌、泡聚集了京菜、川菜、湘菜等众多口味,与老院子的田家是绝对分不开的。
老院子的道学、风水文化。假如把张家界市区比作一个很大的太极的话,那么,澧水河就是太极中间的“S”,老院子就处在太极的阳面,金盆东阔、太极西绕、笔阵南开、官轿北起是老院子风水的真实写照。
老院子的收藏文化。老院子的收藏种类繁多,陶瓷、古床、铜器、银器、麻纱、字画等在收藏界比较有价值的达14370件,其价值已达10亿元人民币。那有1037年历史的土家民居建筑,那深入老院子每一代儿孙的儒家文化,那结合京、川、湘各家菜肴之长的湘西土家菜,那在老院子无限延伸的道学、风水文化,那老院子每一代掌门人执着的收藏文化,都在见证及福佑着老院子的沧桑的历史及光辉的未来!
自老院子的创业者起瑗公上朔两代、下列五代,“宏、间、起、荣、昌、祚、运、奇”共为八代,经考证共有男丁一百一十五人,其中获取功名者共43人,占37%。虽无达官显贵,但也称得上群星闪烁。其中,文武秀才13人,举人一名,翰林院大学士(相当中科院院士)9人,四品官员二人,四品以下官员十人,女性中皇封恭人三名(相当四品)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田家大院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68.安化风雨桥
安化风雨桥是安化先民在县域境内一些交通要道上逢溪架设的便民交通设施,供过往行人歇脚、避风躲雨,故名风雨桥。安化风雨桥均由青石桥墩、木质桥身和小青瓦桥顶三部分组成。桥身为长廊式通道,鹊木抬梁,全部采用卯榫结构,不用一颗铁钉,桥面用木板铺成,两旁有固定的双边木凳供行人休息,桥身两侧都是竖式木栏杆,通风采光极好,视线通透。大多歇山重檐,小青瓦桥顶檐角飞翘,顶上有塔或宝葫芦等装饰。有的风雨桥旁还建有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的茶亭。所有风雨桥都是由当地一些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人士捐资修建,通常在桥头立碑或在桥梁上铭有记载捐资、建桥情况的文字。安化风雨桥单体数量达29座,规模宏大,建筑艺术独特,又承载着古梅山地区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纯朴的民俗民风,是多种文明元素浓缩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国务院于2013年3月5日公布29座安化风雨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子桥位于安化县梅城镇启安村六组,东西向横跨伊溪,始建于宋熙宁年间,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年(1822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渠架,两台两墩,棱形分水,四层鹊木;全长约38.5米,通高11米,宽3.8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1空;西桥头有过道和守桥亭,东桥头南北两侧有石台阶级;东、西桥头和桥中间各有一个四边翘角阁楼式硬山顶;中间的脊上压三星宝顶,两侧的为花形装饰,脊角耸立龙形泥塑。
十义桥位于安化县梅城镇十里村十里小学后门伊溪河上,南北向横跨伊溪,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渠架,两台三墩,棱形分水,四层鹊木;全长约65米,通高10.2米,宽3.9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24空,每空长2.5米;北桥头有过道,南桥头西侧有石台阶级。
萧家桥位于安化县乐安镇横市村(原建中村)横桥组柳林溪上,南北向横跨柳林溪,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木结构渠架,两台一墩,棱形分水,五层鹊木;全长31米,通高9米,宽3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4空,每空1.9米;南、北端桥亭顶上加建楼阁式顶,南端楼阁式顶下有“萧家桥”桥名匾额;北端桥头西侧有石级阶梯。
晏家桥位于安化县乐安镇横石村肖家组柳林溪上,南北向横跨柳林溪,建于乾隆年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维修一次。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木结构渠架,两台一墩,棱形分水,四层鹊木;南、北两端东侧鹊木悬空。全长34.8米,通高9米,宽4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1空,每空2米;北端桥头有住房、店铺、厅、厨房、过道等;南、北两端西侧有台级阶梯;南端桥亭顶加建楼阁式顶。
伊溪桥位于安化县东坪镇木子管区王井后龙组柳溪河上,跨东南——西北,建于清光绪丙申年(1896)。大桥为悬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两台三墩、棱形分水;鹊木四层;全长约77米,通高12米,过道宽3.7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30空,每空长2.3米;东南方有桥亭三间,西北方有石阶级。整桥全长:76.8米,廊桥内柱:33根,桥面宽:3.48米,桥高:2.52米,桥内空宽:2.28米。此桥有点特殊,33舍为各姓氏族上及个人单独捐助集合而成,每舍为一捐助单位,梁上标明捐助者。其中有张姓,廖姓,贺姓,林姓,吉姓,周姓,刘姓,李姓,谌姓共八姓族氏,张姓最多11舍,李姓次之4舍,还有贺姓庠生2舍,张姓庠生2舍,姓学政1舍。今天离桥最近的村落王井后龙,全部由张姓后裔居住,其族谱记载最近的居民辈分为修、第、政派。四百年来张姓后裔世代守卫着该桥,每过一段时间会选出守桥人(一般为无子嗣的人,希望守桥积福),守桥人居住在东面三间厢房,西面豆腐房所攒下的碎钱交由守桥人免费给路人泡制茶水,打扫桥面卫生。谦虚、善良、质朴的制茶人,延续着洢溪桥的精神,传承着这条悠久的茶之路。
马渡桥位于安化县东坪镇杨林管区马渡村槎溪河,又名马仔桥,东南——西北横跨槎溪,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大桥为悬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两台两墩、棱形分水,鹊木五层;全长约46.5米,通高10米,宽3.7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22空,每空长2.1米;西北方为石级台阶。
红岩塘桥位于安化县东坪镇杨林管区新局村一组株溪上,南北横跨株溪,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大桥为悬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两台一墩、棱形分水,四层鹊木;全长约27米,通高7米,宽3.8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3空,每空长2.2米。桥南头左右门柱挂木刻对联,横幅是:茶马古道;左联是:梦伴伊人上鹊桥;右联是:情随古道循茶马。
镇东桥又名东坪大木桥、红军桥、东风桥,位于安化县东坪镇中心柳溪河汇入资江的入口处,南北向横跨柳溪,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大桥为悬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两台三墩、棱形分水;全长约75米,通高10米,宽3.8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32空,每空长2.6米;桥面以厚木板铺就。1987年重修桥头亭,砖石结构,重檐歇山顶,檐角高翘,古朴曲雅。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群众还曾把木桥称之为红军桥,因为肖克将军率领的红军二、六军团,1935年长征路过安化,对百姓秋毫无犯,部队夜晚就睡躺在木桥上,第二早就清除残匪,继续长征。长桥不用一钉一铁,而是用1000立方米木材筑而,可见当年木桥设计之精巧,工匠技艺的高超。大木桥顶盖着青瓦,两头檐角高翘,古朴曲雅,雄伟壮观,历来不仅是东坪镇上的一处胜景,也是安化山城连通东西的黄金通道,热闹红火的小商品集贸市场。
卧龙桥位于安化县烟溪镇卧龙村江溪坑上,东西向横跨江溪坑,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大桥为单檐小青瓦顶、木结构梁架,两台,鹊木一层;全长约16.4米,通高9米,宽3.9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长2.2米;东端歇亭内立石碑三块;两端桥头有石级台阶。其东端连接通往探溪的青石古道,现存青石古道约2公里,西端是通往溆浦古道。
万善桥位于安化县田庄乡温溪村,东西向横跨耕作土沟,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两台一墩、棱形分水;鹊木四层;全长约36米,通高8米,宽3.5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6空,每空长2.1米;东端桥头有青砖风火墙和石级台阶,西端桥头过亭内嵌刻“万善桥”桥名,之下嵌有七块捐款石碑;过亭南侧通新化,北侧通桃源。
大林口桥[连里茶马古亭]位于安化县渠江镇连口村大林口,东西向横跨石桥塘溪,建于1945年。其前身为石桥,因大水冲垮改建为木桥;大桥为单檐小青瓦顶、木结构渠架,两台,鹊木三层;全长约15米,通高8米,宽4.1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6空,每空长2.5米;桥两端各有青石阶级。
高桥位于安化县渠江镇敷溪村高桥组,西南向横跨敷溪,建于1961年。大桥为三层檐小青瓦顶、木结构渠架,两台,鹊木四层;全长约16米,通高9米,宽4.2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6空,每空长2.5米;桥两端各有青石阶级。
南关桥于安化县渠江镇灯塔村,东北——西南横跨水尾底溪,建于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木结构渠架,两台;全长约18.3米,通高10米,宽4.2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长2.5米;1994年整修时改桥梁、梁面为水泥板;西南端两侧有石台阶级。
木家桥位于安化县清塘镇木桥村三组,东西向横跨小溪,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两桥头顶各有一个四边翘角楼阁式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渠架,两台,两层鹊木;全长约15.3米,通高5米,宽3.6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4空,每空长3.4米,两端各有青石台阶级。
福星桥位于安化县梅城镇道观村九组,南北向横跨拦路河,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原名落马桥。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渠架,两台两墩,棱形分水,五层鹊木;全长约42米,通高7米,宽3.6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5空;南桥头有石阶级和守桥亭,北桥头西侧有石台阶级;南、北桥头和桥中间各有一个四边翘角阁楼式顶;中间的已经倒塌。
乐善桥位于安化县马路镇严家庄村三组,东北——西南向横跨小溪,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渠架,两台两墩,棱形分水,四层鹊木;全长约16.7米,通高9米,宽3.8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1.9米;东北桥端山墙上浮雕“乐善桥”桥名,门柱上雕刻对联“乐已亦乐功全施济,善身兼善世利溥往来”,西南桥端东南侧有石阶级。两桥头有风火墙。
晓溪桥位于安化县马路镇晓溪村,东南——西北向横跨晓溪,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木结构渠架,两台一墩,棱形分水,两层鹊木;全长约23米,通高9米,宽3.8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2米;东南桥端过道口上匾额“晓溪桥”桥名,柱上竖匾对联“晓日翡红射出霞光万道,溪水碧绿映衬蓬莱琼楼”;桥两头有石级阶梯。
思贤桥位于安化县江南镇七一村,南北向横跨麻溪,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木结构渠架,两台两墩,棱形分水,五层鹊木;全长57.5米,通高9米,宽4.1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21空,每空2.7米;南、北端桥亭顶上加建楼阁式顶;北端桥头有青石阶梯楼、阁式顶下有青花瓷片并成的“思贤桥”桥名匾额,南端桥头有守桥亭。
复古桥位于安化县柘溪镇双桥村,东南——西北向横跨双桥溪,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木结构梁架,两台两墩,棱形分水,五层鹊木;全长30.8米,通高6米,宽3.8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3空,每空2.3米,两端桥头均有有麻石风火墙和麻石阶梯,门楣上嵌有“复古桥”桥名。
适中桥位于仙溪镇圳中村杨家组,南北向跨杨家溪,建于清宣统辛亥年。大桥为悬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梁架,二台,桥梁中间从河底用两圆木支撑,其上托桥亭;全长14.5m,宽5.6m,高7.5m。中间为过道,两边为歇亭,共5空。南、北桥头顶上各加建四角翘起的楼阁式顶,檐下楷书“适中桥”。
仙牛石桥位于安化县大福镇新桥村桅杆组沂溪上,东南——西北向横跨沂溪,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木结构梁架,两台两墩,棱形分水,四层鹊木;全长34.7米,通高8米,宽4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2空,每空2.6米;东桥头有石级阶梯,西桥头过亭内嵌石碑一块,石碑刻于光绪元年(1875年)。
永盛桥位于安化县大福镇凤泉村,东西向横跨柘木溪,始建于1929年,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大桥为悬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两台一墩、棱形分水;鹊木六层;全长21米,宽5.7米,通高7.5米,过道宽2.5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长2.5米、宽0.6米;墩高3.5米,宽2.1米;分水长2米。东端桥顶为亭阁式,空高0.6米,西端桥头有青石桥碑一块,高1.5米,宽0.8米。
烈溪桥位于安化县古楼乡烈溪村烈溪上,西北——东南向横跨烈溪,建于民国年间。大桥为单檐小青瓦顶、木结构梁架,两台;1996年改建时将桥面改成水泥板;全长10.5米,通高5米,宽3.4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5空,每空1.7米。
包台桥位于安化县南金乡包台村黑冲,南北向横跨小溪,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木结构渠架,两台;全长约15.1米,通高6米,宽3.65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7空,每空长2.1米。
大塘桥位于安化县渠江镇大塘村桥下组,南北向横跨敷溪,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渠架,两台一墩,双棱形分水;四层鹊木;全长约20米,通高10米,宽4.1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6空,每空长2.8米;北端为水泥台阶,立石端一块于北端桥头。
漾佳桥位于平口镇漾佳村饶一组,始建于清代,南北向跨漾佳溪,占地面积约52平方米,原建于漾佳溪下游的漾佳村青叶组,1963年因柘溪大坝蓄水,青叶组成为水淹区,当地村民喜爱此桥,将桥原样移至饶一组。桥为鹊木结构,通高约7米,歇山顶铺小青瓦,木结构梁架,高3.6米、长15.4米、宽3.4米,7空;2台1墩。
咏仙桥位于安化县东坪镇中砥管区的辰山(又名神山)。
栗林思贤桥位于安化县梅城镇栗林村五组,南北向横跨小溪,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木结构梁架,两台一墩,棱形分水,两层鹊木;全长14米,通高8米,宽5.1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2空,每空5米;南桥头顶加建有楼阁式顶。
蛇山溪亭子位于安化县奎溪镇木榴村蛇山溪,南北向横跨蛇山溪,建于民国年间。大桥为单檐小青瓦顶、木结构梁架,两台;全长11米,通高5米,宽4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6空,每空1.8米。
苦竹溪桥位于安化县顽沙村苦竹溪上,南北向横跨苦竹溪,建于1795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木结构渠架,两台三墩,棱形分水,四层鹊木;全长约70米,通高9米,宽3.8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25空,每空3米;北端桥头至墩之间倒塌。
永锡桥位于安化县江南镇锡潭村麻溪河上,南北向横跨麻溪,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木结构渠架,两台三墩,棱形分水,六层鹊木;全长83米,通高12.8米,宽3.7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34空,每空2.1米;南、北端桥亭顶上加建楼阁式顶;北端桥头建有碑亭,现存石碑五十八块,南端桥亭楼阁式顶下有“永锡桥”桥名匾额,桥头有石级阶梯。永锡桥为安化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风雨廊桥,桥西有个与主桥相连的四合院,为守桥人专住,并行清扫和茶水之职。守桥人的选择非常严格,须桥会头人与巫师卜卦摇签方可确定当时,由于整个县内不通公路,而永锡桥所在地洞市乡锡潭村为"前乡"与"后乡",新化通安化的必经之路。往来过客经此,必须乘船过河。一遇春夏涨水,只能绕道而过,多有费时。而那敢于冒险的急性人,涨水也要船家硬撑过去。于是便有三次翻船死人的悲惨事故发生(桥誌有载),乡绅远客闻知此事,便远近倡议,义捐修桥。自发起捐资到动工修建,到大桥竣工建成,越六载寒暑,耗数十万捐资,牵动二县九乡百姓,可谓当时的大工程。此桥桥墩为纯一色巨石累砌而成。石墩之上为巨大鹊木横卧其上,鹊木上便是由三十九扇木屋互连而成的主体廊桥。屋面盖瓦,以蔽风雨。桥的两头则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正面两只木雕狮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狮子中间是神态安详、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又称笑和尚,弥勒佛正上方则是金光灿灿的"永锡桥"桥名三字。从桥的上游或下游远望廊桥,但见廊桥如龙似虹,横卧麻溪河上,心中快意腾腾而生。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安化29座风雨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69.石堰坪古建筑群
石堰坪古民居群位于张家界永定区王家坪镇东南部,距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48公里,距桃花源70公里,距沅陵伍强溪50公里,地处三处风景的大旅游圈中心地带。石堰坪村面积1700公顷,现居住有土家族982人,182栋吊脚楼,核心保护区85栋,这里古木参天,植被完好,村落建筑古扑原始,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灿烂悠久,堪称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吊脚楼古老村寨。
石堰坪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多姿多彩,民俗风情浓郁,自然山水秀美,原生态田园风光,上百栋土家吊脚楼融入其中,回归自然,被世界自然遗产基金会总裁安迪誉为“中国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经典”,土家族农耕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誉满海内外。
石堰坪现保存有多建于明清时期的土家吊脚楼182栋,该村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土家民俗风情古朴浓郁,是中国南方保存最原始的土家部落之一。2012年,石堰坪村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确定其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随着张家界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石堰坪土家村寨更是声名远播、游人如织,成为全市文化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木质结构的吊脚楼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年代最久远的建于清嘉庆元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百年老吊脚楼有十余栋,就是最年轻的民居也有七十年以上的历史。
石堰坪村古建筑群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土家特色的土家村寨,是一处四面环山、中为平地的土家族建筑群,堪称土家民居一绝,是湖南省保存较好的土家村寨,是中国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经典。
石堰坪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俗旅游很热闹。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石堰坪古建筑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70.南粤雄关与古道
梅关和古驿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和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的梅岭之上,现存关楼和8公里古驿道。2006年,关楼和江西境内古驿道被国务院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关楼和广东境内古驿道被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古以来沟通赣南与粤北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包括横浦道、小梅关道和梅关古道。梅岭古道始建于秦,即横浦道。汉晋时向东移七公里,改道为小梅关道,唐继续向东扩建,在其偏东方的隘口上另辟新道,即大梅关。道宽2至4米,长8公里。以青石鹅卵石铺砌而成。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经赣、粤协商重修大庾岭古道。以砖石分砌梅岭南北路,夹道植松,并在大梅关上修建关门一座,刻有“梅关”二字,遂称梅关。现存关门和古道为明代遗物,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重修。原关门上有瓦房,今仅存关门。关门北面石匾书“南粤雄关”,南门石匾书“岭南第一关”。
珠玑巷长约1500米,宽4米,虽然规模不大,但由于其在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如今已经成为广府民系族群的认同标志之一。珠玑巷后裔广泛分布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岭南地区,近代以来更是广布全球各地。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南粤雄关与古道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