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秘密
一
真正的上海市中心
在一家饭店里
真正的上海市中心既不是陆家嘴,也不是新天地,更不是静安寺、徐家汇,而是在上海国际饭店里。
1934年落成的上海国际饭店位于黄浦区南京西路,共24层楼,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在饭店的一楼有一个坐标点,注明这里是上海坐标原点。也就是说这里才是真的上海市中心。
上海国际饭店大堂的中央区域有一个白色大理石环绕的金属圆盘。上面有一幅上海地图,正中心有个红点——这个红点,就是上海国际饭店所处的位置。
二
上海市中心地带有一口井
会吹气泡
1878年静安寺前的涌泉
这口井在静安寺内,井里涌出的水是热的,它昼夜不停地冒水,很像一直在沸腾的开水,所以被叫做“沸井”。据说沸井直通大海,于是又被叫做“海眼”。
1940年代静安寺前的涌泉
照片中静安寺大门左面是交通银行
右侧是福华瓷号
再往右是大来储蓄银行
当年上海开埠后,外国人把这口“沸井”意译为“Bubbling Well”,即“会吹气泡的井”的意思。静安寺则被译为“Bubbling Well Temple”。
1960年代静安寺前的涌泉
泉旁筑石栏
四周有铁栅
旁竖石柱“梵幢”
题曰“天下第六泉”
1966年拓宽南京西路时,沸井被填。再后来,修建地铁2号线静安寺站时,这口沸井重新被挖到,原来填井时被推下去的石栏杆也被挖出来,现藏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2009年,有近800年历史的静安寺涌泉在南京西路上安下新“家”。
三
上海这个拥挤的大都市
竟然还有无人岛
是的,上海虽然拥挤,但这里竟然还有无人居住的小岛。而且不只一个,大约有20多个哦!其中有14座基岩岛,8座冲击沙岛。比较有名的是:大金山岛、小金山岛、浮山岛等。
特别是在金山区的大金山岛,它还是上海市的最高点,上海市平均海拔是4米,大金山岛上的大金山主峰高103.4米,而佘山的海拔是99米。
大金山岛一直没有对外开放,因此岛上的环境非常的原生态。大金山岛至今仍保留着很多的珍稀动植物,平时非常少见的,例如列为二级保护植物的舟山新木姜子,三级保护植物红楠,天竺桂等。岛上还有上百只猕猴,自然景色十分优美。
之前有报道说上海周边5座无人居住的小岛有望开发成新地标,对上海周边海域的21座无人居住的岛屿和沙洲的功能区域正在进行规划,真希望这是个假消息。
四
在上海
竟然也有岳飞的后代
在金山区枫泾镇新义村徐泾3组生活着近30多户岳姓人家,当年岳飞的孙子岳珂(岳霖之子)被发遣到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
1851年,东南战乱,岳家后裔向嘉兴四周逃难,其中一组便逃到了金山枫泾。随着时间流逝,一代一代岳家人在新义村繁衍生息。
截至2015年,全村共有在世和已故的岳家人272人,新义村至今仍在世的岳家后人有百余人。
五
世界第一个亿万富翁
有“遗产”留在上海
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不仅在1890年到过上海而且在上海还有不少“遗产”。
比如,他在四川中路造了两幢洋房用于“美孚”公司办公,后来又在广东路96号建造了一座四层大楼,甚至还在浦东庆宁寺一带购地200多亩。
在长宁区愚园路753号的一栋房子则是洛克菲勒公馆。这是一幢800平方米的别墅+5500平方米的英式老式八层公馆,是洛克菲勒专门委托沙利文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
不过公馆竣工后,洛克菲勒家族成员并没有入住,这里成为当时的美国投资家们在上海聚会的私人会所。
六
上海市三女中
居然有过男生
左起第八位是读初一时的张爱玲
这所学校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881年的女校和1892年的的上海中西女中,1952年,合并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1969年更名为上海市第三中学。1981年恢复成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在市三女中的校史中,1969年到1981年是有男生的,1981年后该校又恢复了女中建制。
七
松江二中的校门
曾是上海城门
上海市区里的老城门基本都拆掉了。但是,还有一个!那就是松江二中的校门。
1904年建校的松江二中,一开始叫松江府中学堂,学校至今已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它的校门就是以前的松江府城门,千年古城楼 “云间第一楼”。
八
上海也有斜塔
而且比比萨斜塔还斜
建于1079年(北宋元丰二年)的护珠塔,又称护珠宝光塔,砖石结构,七层八角,高18.82米,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
千年以来,由于地基变动,塔身逐渐朝东南方向倾斜,截至2015年,护珠塔向东偏离2.28米,倾斜度7.10°。由于其斜度已超过了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故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成为上海一大奇观。
九
上海人为什么把仿冒货称作大兴货
“大兴”一词,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了。当时的青帮行话中便有“大兴”,是形容一个人毫无根据地信口开河。后来,这些“江湖切口”外溢被流传开来从而成了上海人的俗语。
上海曾经的南市区有条街叫“大兴街”,北起大林路,南至陆家浜路。1908年筑路,最初叫黄家阙路。后来,又将黄家阙路南段改称大兴街。
旧时上海,这条街上有很多仿金制品工厂,当时人们把这些仿制品称为“大兴货”。久而久之,人们便把仿冒货成为“大兴货”。
十
上海的小笼馒头不是上海人发明的
1861年,大批杭州来的难民逃到了上海,小笼馒头的发明者詹大胜就是其中之一。未满十岁的他被上海南翔一家名为日华轩糕团店的黄老板收养,改名黄明贤。黄老板去世后,他继承了糕团店,改为兼营馒头、馄饨等。后来,他尝试在猪肉馅中添加肉冻,用面皮一边摺一边包起来,在蒸制时,肉冻就成了液体。也就是今天吃到的小笼里的汤。
南翔小笼的制作非常严格,共计有九道工序,包括和面、醒面、压面、搓条、摘胚、揉胚、擀皮、包馅、烹蒸。由于制作考究,注重质量,成为南翔名点。
南翔小笼馒头以皮薄、馅大、汁多、味鲜、形美著称。选用精白面粉紧酵为皮,每两面粉必须制作10个馒头,可见其皮薄;选用精腿肉为馅,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成冻,拌入馅内,以取其鲜,并使汁多;馅内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以取其香;根据不同季节,加入蟹粉或虾仁或春笋,以取时鲜;每只加馅3钱,用戥子过称,以保证质量,小小的馒头每只竟有14道裥,真是小巧美观。
出笼时每只馒头玲珑剔透,有人称其为透明的馒头。而且日华轩的馒头出笼时,会自行检验,任取一只放在定格的小碟内,用筷子戳破皮子,如流出汁水不满一碟,则不出售,因而赢得信誉。2007年,南翔小笼制作工艺甚至被上海市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一
生煎馒头一两为啥是4个
每当我们跟老板说“来一两生煎”,老板都会给四个。众所周知,一两=50克四个生煎显然远不止50克,那为什么一两生煎就是四个呢?
原来在凭票供应的年代买面粉是要用粮票的,而一两粮票买来的面粉,用来做生煎的话大概可以做4个。一两生煎相当于4个就这么流传下来了,所以一两是生煎皮而不是整个生煎哦。
不信的话,可以买一两,把肉吃了称一下,肯定在50克左右。
十二
浦东机场到虹桥机场竟然有飞机
上海有两个机场,虹桥和浦东。但是你知道么?两个机场之间居然还有飞机相通!全程16分钟,机票10元+20元燃油费+50元机场建设费,共计80元。不过,这只是内部正常的调机航班,不是商业航班,也不涉及旅客购票、登机。乘坐的也都是内部工作人员,并不对外售票。
十三
上海人生气为啥要说十三点
时钟只有12点,为什么上海人要说十三点呢?
这句俗语是沪语中使用率最高的词之一。出典释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英语hysteria(歇斯底里,即癔病)的“洋泾浜语”,但癔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疯狂急躁,语言含糊不清,与其有很大差别,有人不认同这个来源。
据1922年《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中释“痴”字共十三画,故沪人以“十三点”隐指痴。沪语“十三点”主要用于指痴头怪脑,愚昧无知,如痴情、痴心、痴呆等,而该词也多出女性之口,男子较少使用该词。由于“十三点”来自“痴”的十三笔,以后又派生出许多与“十三点”完全同义的词,如“B拆开”、“电话听筒”(旧电话听筒中设13个小孔)等等。
“十三点”初时意谓“敲乱钟”,原来旧时的时钟,每逢一小时便报时一次,例如下午四时,钟摆便会敲响四下,五点敲五下,至多是十二点,也不过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响,难道有十三点?是不是不正常?
有时也是玩笑用语,朋友间大量互称13点的并不介意。
十四
藏红花不是西藏产
而是产自崇明岛
说起藏红花,你肯定想到的是西藏,相传藏红花是经由西藏传入中国,所以被取名为藏红花。但事实上西藏的土壤气候环境都不适合种植藏红花。中国的藏红花最大的人工种植地在上海崇明岛。
十五
外白渡桥为什么不是白的
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1876年,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但仍然是一座木桥,定名为“公园桥”。
上海话中称坐船过河为”摆渡',外白渡桥正处在当年苏州河溯流而上的第一一个渡口附近,当地人习惯把这个渡口叫做'外摆渡或'头摆渡' 。
由于公园桥过桥一律不收费,上海方言里以“白”字表示不用付钱的意思,“白”字又与“摆”字的发音近似,久而久之,“摆渡”变成了“白渡”,外白渡桥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了下来。
后来公园桥几经补修,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1906年,工部局决定另建钢桥代替,并于同年开工修建。
1907年,外白渡桥(钢桥)建成并沿用至今。
十六
上海的“双妹”
居然是两个男的
双妹是一个诞生于1898年的上海品牌,由(上海家化前身)广生行创始人冯福田所创建,是冯先生梦中得到的灵感:完美的女人是“DIA嗲”和“JIA”气质融合一身的,如双生花一样。DIA是沪语中形容上海女子言谈举止的娇俏柔媚,是骨子里透出的女人味。JIA是沪语描述女子聪明伶俐,果断干练,是上海这座城市独有的女性的精英气质。双妹品牌将用“DIA嗲”和“JIA”两个字简练而生动的概括上海女人独具的两种气质。
由于那个年代找女模特很困难,品牌广告商只好找了两个长相秀气的男子,于是就有了这张豪华花园里两个身穿旗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并肩而立的经典海报。
十七
宝山真的有一座山
宝山为什么叫宝山?是因为有一座山叫宝山么?答案竟然是正确的。
宝山,真的是因山得名。1412年,境内海滨,现在的浦东高桥东北近海处,曾用人工堆筑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标志,为出入长江口的船只导航,永乐年间定其名为宝山。此山于1582年(明万历十年)坍没于海,但其名宝山仍沿用至今。
十八
上海为什么被称为“魔都”?
魔都是上世纪20、30年代起,上海就有的别称。
20世纪初,旅居上海的作家松村梢风有一本畅销小说《魔都》,他是第一个把上海称为“魔都”的人。之后,风靡一时的动漫《中华小当家》也把上海称为魔都。渐渐地,“魔都”便是成了上海的代名词。
不过,当你耐心地看完这篇图文估计也会有同感,有这么多秘密的城市,怎能不称作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