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割年肉,还要扫“福禄”!
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从腊月二十六开始,丰盛的年夜饭就要陆续“出锅”了。人们上街置办着过年的货物,干鲜果品、大鱼大肉,都是人们集中采购的目标。
炖锅肉,对于旧时的穷苦人来说绝对是一种奢侈的愿望,但是在过年的时候愿望终于实现了。
在民俗中,还有“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的说法。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送灶神、扫尘等活动结束后,到了二十六就要集中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其意思是说,腊月二十六这天人们要进行洗浴,这样来年的“福禄”就会更多。
这两天的洗澡,总的来说,是洗去陈旧气,迎来新喜气;洗去倒霉运,天天逢好运;洗去忧愁和烦恼,来年快乐身边绕。洗净迎福禄,福禄更长久。
同时,这一阶段,人们都要剪指甲、理发、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干干净净,辞旧迎新。
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
因此,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多少人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期盼的。
即使是到了现在,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但是在腊月二十六置办点大肉也是成为了许多人都没有忘记的老传统。
那么,为什么年前要炖猪肉,而不是其他牛羊肉呢?
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说:“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两字合写为“家”字。说明有家就有猪,无猪不成家,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养猪非常普遍。
古代肉食资源也不足,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一年到头很少吃肉,过年了,把家里养的猪杀了吃肉,也就算慰劳一年的辛苦。
而在古代,农耕社会,牛有重要的社会地位,甚至一头牛命比人命还值钱,所以不会把劳动生产工具宰杀了。
民间有俗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这句话体现的正是最普遍的生活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