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商科硕士申请人,一个必须面对和承认的事实是,你们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准备的文书和申请材料,在提交之后招生官其实并不会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不要冤枉招生官,他们也不想这样,只是由于在申请轮次截止之后,他们每天都要审核和阅读上百分申请材料,这样的工作量迫使他们不得不“一目十行”,因为录取环节和面试邀请的发放时间大概就是一个多月之后,即便是再敬业,也无法保证不漏掉申请材料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在构建申请材料的时候,考虑到这样的现实情况,还请各位申请人能够稍微“体谅”一下招生官,把自己最亮眼的闪光点和最突出的特质,以及你将如何在入学后为项目和班级做出的贡献,放在最显眼的部分进行讨论。在准备项目相关的申请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这样的现实情况,为招生官们营造便利,把你最闪耀的特质和能够为班级与项目带来的价值,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进行论述,这样才能让他们迅速get到重点,从而对你的能力和资质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一份能够获得招生官认可的申请Package,常规上来说会从不同的层面展现申请人的多种亮点和特质,并借由相关事例加以论证和表述。在素材的选择上,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让招生官在阅读的过程中勾勒出关于你的具体形象,这样才能够体现出申请的竞争力、并从而获得招生官的认同,也就是俗话说的“安利自己”。
近年来,“营销”的威力是越来越强大了,各大品牌和公司绞尽脑汁去推广自己的产品和知名度,并不乏非常别出心裁和别具一格的宣传手段。对于顾客和消费者来说,虽然产品的性能或具体参数的了解并不详尽,但只要能够认可营销环节中所展现出的产品特质,那么消费者就是愿意为产品买单。商科硕士项目的申请也是一样的道理。申请人构建申请材料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安利自己”的过程,要向招生官把自己“推销”出去。招生官在阅读申请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迅速抓住重点,从中发现你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而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关键是要选择相应的素材。所展现特质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秉持“在精不在多”的原则。如果说堆叠过往经历和个人特质,则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让招生官在阅读时模糊了焦点。
比方说,在文书中,你洋洋洒洒地描述了自己所具有领导才能、天资聪颖、善于和人交际、富有责任心、工作主动积极、体贴关心同事、拥有国际背景、业余爱好丰富、敢于冒险、具有包容心……等等一系列的优点与特质,的确,这些全部是申请商科硕士项目在考核申请人时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但是囊括这么多内容,且不说你的申请材料会不会超过字数限制,站在招生官的角度来看,到底应该从哪些切入点进行评判呢?“Less is More”其实是构建申请材料的真谛,学会取舍、详略得当、有的放矢,呈现到招生官眼前的申请材料才更具有竞争力。
在梳理过往经历、为文书写作积累素材之前,一定要理清思路,挑选出你最想展示给招生官的个人经历和个人特质,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表述与创作,这样的申请Package才能最贴近自己、最富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