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红颜”他人知——会泽金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拖姑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见闻
盛夏,走进会泽县宝云街道拖姑村,2000余亩连片种植的苹果园映入眼帘,焕发出勃勃生机。果园西面的200亩苹果树挂满红色的果实,这些藏于深山的“红颜”,由于“绿色环保”、口感极佳而倍受青睐,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观光品尝。
拖姑村距会泽县城13公里,海拔2400余米,深厚的红土地,冷凉的气候,正是苹果生长的绝佳区域。2016年,会泽金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拖姑村委会翟家村村民小组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000亩,栽种食用牡丹。2017年,公司再次流转土地3000亩,当年种植早熟、晚熟优质苹果2000余亩,桃子100余亩,魔芋500亩,新建占地50亩的养殖场一个。目前养殖场存栏肉牛50头,山羊600余只。
走进苹果园,到处是忙碌的身影,产业工人们正忙着施肥、除草。伴随着电动割草机马达的轰鸣声,齐腰深的青蒿、杂草应声倒地,整个果园瞬间铺满厚厚的青草。随行的会泽金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介绍:“公司主打'绿色环保’牌,从不用农药除草除虫。人工除草,虽然成本高,但也有它的好处,现在厚厚的杂草,明年就变成了优质的农家肥,对改良土壤,提升苹果品质大有益处。”此时,果园里陆陆续续来了许多采摘苹果的游客,他们来到树下,把摘到的苹果直接送入口中。一位不知名的游客说:“看到这样的生产环节,根本不用担心农药、化肥超标的问题,苹果可以放心大胆地直接吃。”
主管生产的公司副总经理郑金美介绍:“为了提升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突出绿色、生态、环保,在整个生产环节,施肥、除草、除虫等指标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绿色食品范围之内,各项指标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申报,全部合格,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很快就可收到证书;二是主打销售上的时间差,错峰上市,所栽种的神沙、甜脆、华硕、龙威、红露、红富士等八个优质品种,最早的神沙六月中旬就可上市,最晚的糖心红富士可卖到11月份,在错峰的同时,还延伸了销售周期,提高了产值。”
销售是许多种植大户最担心的问题,但杨勇却信心十足:“广东、上海的客商已亲自到苹果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品尝,他们对苹果的品质非常满意,已达成了意向性购销协议,只是目前产量还小,待两年量产后再实行订单销售。”
2000余亩苹果,目前挂果的仅200余亩,每亩5000元左右的产值,对公司来说,还处于入不敷出的阶段,但对当地的群众来说,他们已尝到了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甜头。杨勇介绍,公司目前有固定工人20名,每月工资2600元到3000元,这些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基地每年的临时用工达16000余人次,所用人员除当地群众外,还覆盖了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的群众。果园里,我们遇到了正在除草的当地村民陈吉会,她侃侃而谈:“由于气候冷凉,这些地里的庄稼都没有好的收成,种点包谷和洋芋,除去籽种和化肥钱,基本没有收入,所以很多地都被撂荒了。杨老板来了之后,我家的12亩地租给了他,每年租金6000元。我一年四季都在基地打工,每天70元的工钱,一年要挣2万多,加上地租,每年有3万多的收入,除了照顾老人孩子,还能养几头猪、牛,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杨勇充满信心:“公司将秉承'发展高原特色,实现乡村振兴’的理念,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市场运作模式,打造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山庄。在绿色环保上着力,全力打造以果养畜、以畜养果的立体发展模式,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种植基地扩大到1万亩,最终产值达5000万元,带动周边千余人致富。”
李炳昌 朱杨杏子/文 郭文利 胡耘/图
编辑:李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