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读书又练琴又学水彩又减脂增肌,行动力不足怎么办?

1
2
加贝林说:
我现阶段,工作比较自由,回报我觉得已经很值了。工作上,慢慢优化,是一件熬时间的事情了。然后我自己的生活中,现在的重头有这些,1,改变读书方式地继续读书,包括整理笔记啊,反馈式输出啊;2,练琴,大概每天还要用1个多小时,每周还要上课;3,学习水彩,每天差不多也要一个小时;4,减脂增肌的练习。我觉得这些事情都好重要,然后呢,我就东一点儿西一点儿。每样都做不到每天都能做好啊。。。听听你的意见~
加贝林目前的生活状态其实是蛮能让许多人羡慕,平均一周就上两天班多一点,做着最赚钱的工作。可是突然间,加贝林意识到「可这种自由,竟然不是让我过成自己最想的样子,而是过得非常散漫。。。」
(不过也不要单纯羡慕加贝林目前这样的工作生活状态,能够获得这样的结果背后曾经那种拼了命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这是一个基础,然后再加上一点点的时代机遇。所以在我一问之下,明显发现加贝林就是一个学霸!)
人是蛮有趣的动物,有时候我们一直在追寻自由,然而一旦自由了又变成措手不及。不仅是加贝林,包括我之前身边以一个微信公众号作为自媒体的朋友也是如此,当不需要上班不需要每天打卡的时候,生活反而好像一夜之间从有序变成无序。
3
加贝林还说:
我学琴和画画,老师都着急,我不急,我就说,反正我是要弹一辈子的。这种想法,就会变成我实际操作中,今天练不练,无所谓~不差这一天。
可是运动和写作,就应该是每天都很具体的事情,我好像都是受困于行动力了。
是呢,有好多好多问题好像都可以归根于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那就是「行动力不足」,又或者是「拖延」,接着大多数人觉得这是一个无解,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要少看这种单纯的思维方式,背后可是获得了一种可怕的「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这是一种可怕的思维模式,不要少看,连我都遇到不少这样的人,即使是我前几天跟一位朋友沟通,他所描述的无力感,无法改变的答案,我已经知道他已经获得了一种「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可怕的地方在于,无论是否有解决方案,无论是否可以改变这个现状,那个人都不会去做出任何改变,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面就是不可改变的。持续这样会非常容易患上抑郁症。
不过加贝林骨子里多少有不服输的学霸思想,他还是会继续思考如何克服这一个障碍。(论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延伸阅读:《看见成长的自己》)

4
不过说实在,他这样一说我已经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是我成长过程里面踩过的坑呐!同时在上周讨论学习的文章里《斯科特·扬和战隼是如何从普通人逆袭成为国际级学霸的?(提高 10 倍学习效率)》就提到这点。
明显知道加贝林给自己安排这么多的学习,本身也是一个学霸,那么不应该存在什么行动力问题啊?
我想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就是以上的学习并没有建立明确的目标,以至于动机不强。看看他学习这么多,又是练琴又是健身又是水彩画又是读书,但是这些背后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大概心里是向上的,就给自己安排了各种学习任务,但这些往往只是「感觉良好」,并没有给自己设限,越是没有设限越是导致会有「今天练不练,无所谓」的感觉。
所以,关键的是明确目标,确定边界,也就是譬如练琴是想达到什么状态就可以了,譬如考级和是否想考音乐的博士两件完全不一样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如果不明确边界的话,你就不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那么上限也是无穷和看不到,这反而导致行动力不足。
当然我也会认为我跑步和写作都是一辈子,但是也有这个层面的目标,譬如跑步就要做一个跑步教练,否则之前做的异地同心跑跑团类似,没有明确的目标,反而一直让我在原地打滚,没有进步。
5
之前做跑团一直接触新手,带新手跑第一个10k,半程,自己随便跑跑就是 530-600 的配速,别人就觉得很厉害……导致我那几年几乎没有进步。
现在换了一个跑步圈子,情况完全就不一样了。
清晰明确的目标可以让自己上跃到不同层次的圈子,也不是说丢弃以前的圈子,只是人需要不断上进和爬升,不要害怕丢失朋友,才能进入可能某领域更高层次的圈子。
单纯为了「学习」或者觉得成长是好的,通常没什么好结果。如果你单纯觉得对方是好的,就这样结婚是没有什么好结果。况且在恋爱关系里面,如果你被别人觉得是好,那是不是通常会受到「好人卡」?哈哈。(哎,说到好人卡真是一匹布那么长)
6
之前所学习的技能诸如:「调酒」、「抓娃娃」、「跑步教练」、「攀岩」、「欣赏古典音乐」、「创意写作」、「互联网运营技能」等等都让我获益匪浅,有些甚至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人有时候就是很奇怪的动物,安逸的让我坐不住,反而有挑战的事情才让你想尽办法去解决。最近上周像最美剧的一样追完了一个 MOOC 课程《细读张爱玲》,人生第一次上到如此好的课程。
遇到不懂就反复看视频学习,为了写作业反复精读张爱玲的小说。然后导致我现在去看文艺一点的东西。譬如这周去看话剧《琥珀》,突然间,比以前看话剧看到的东西多很多。
真的发现,不读书,即使走了千里路,还不过是邮差。
也就是明白里面的语言是为了表达什么,哪些是作者的意图,哪些是故事情节结构,哪些语言用了什么隐喻等等。如果不深入学习文学,这些还真不知道……
突然在纠结明年学习什么新技能呢?画水彩?学个乐器?考个心理咨询师?考个托福?成为咖啡师?
又或者要不要组一个社群用一年的时间来一起做这件事情呢?
(我想肯定要设置门槛,以及我在如何学习+时间管理+知识管理+习惯养成+游戏化等知识来构建一个良好的氛围(这也是我的付出),志在实现一年一技能体验一次人生的目标。我想学习一样技能的本身也是打开一扇窗,看到了之前你完全看不到的一个世界。当然,也要利用「损失厌恶」这个心理学效应(如下)。)
(附: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最后回复「职业」可以知道 90 后加贝林说最赚钱的职业是什么?例如一周上两天班,还能有不错的收入。
我是阿雷
广东银北漂
喜欢·研究生产力提升
喜欢·跑步
目前是·互联网运营
每年至少阅读 100 本书
跑过 19 个马拉松的姿势跑法认证教练
一篇爆款《获得早起的持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