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资本秘密建仓一家生物医药低估值公司
大家周末好,我是海榕君。
A股市场现在有70万亿人民币市值,真正掌握定价权的是两部分投资者:国内公募基金 和外资投资者,公募基金大约持有4万亿市值的股票,外资大约持有2万亿市值的股票 ,公募基金的持仓量是外资的两倍 。长期看 ,公募基金的资金流入速度要超过外资的,真正掌握 定价权的是国内的公募基金 ,如果你的投资水平一般,在未来A股市场 ,你要么用机构的思维思考投资,要么 就直接买基金加入他们。
国内公募基金现在有20位 明星基金经理,掌管几千亿市值,他们的投资决策是可以影响A股市场的走势,短期还是靠资金驱动。
最近广发某明星经理 谈了对市场行业的一些看法,我认为还不错,分享给大家。
光伏四季度减了不少,目前怎么看?
其实也没减多少,主要是因为超了双10的限,比例还是没变。光伏只有隆基和通威。新能车是亿纬锂能(因为还有电子烟逻辑)。觉得光伏降价不是坏事,因为隆基成本比竞争对手少20%,可以通过降价维持市占率或者提高市占率,包括硅片,包括组件,可以提高到30%市占率。中长期看,肯定是正确的战略。日本欧美已经平价上网,我们去年底也平价上网了,需求肯定没问题,这个行业怎么乐观都不为过。组件如果市占率提升,隆基目前完全没有高估。考虑的更长远的话,这个版块横向比较的话,非常值得拿。
茅台没问题,但是爱尔和一些估值离谱的必选消费品、三四线品牌有很大泡沫;
对生物医药 CXO/CRO行业看法:用制造业眼光看,这个产业进入壁垒高、受益于疫情的订单中国转移、中国工程师红利,所以景气度没有问题。具体估值水平可能不会有比如今年40-50倍去买的机会的。占比我自己整体不大,两个基金在前10,其他不是。我觉得值得去配。
对市场的看法:不会有18年那样的系统性风险,但是需要大幅降低预期,可能进三退一或者进三退二;
对医美行业看法:爱美客一直有,很好的方向,肯定值得配置,生意模式和电子烟,酒,类似,成瘾性,重复性消费,消费基数会不断扩大。生意模式肯定好,但是要看在产业链哪个环节,竞争格局咋样。
对军工的看法:三年周期没问题,但是10年后呢?长期呢?没有永续增长,就算有,也不高。
对消费电子和苹果产业链看法:从生意模式看,苹果太强势了,它永远在培养潜在供应链,这个行业在估值合理阶段去配置会比较好,我觉得这个版块没有估值提升的基础。他没有未来10年或者20年的大格局,所以我一直配置不多。
看好顺丰和三一 。
再说说周末的市场:
国内港股生物医药公司绿叶制药 (HK:02186)发布公告,在1月29日 ,高瓴资本出资 23.54 亿港币 以每股 4.28港币 购买 15.06%的股权 , 这次购买价格相对周五的收盘价 溢价 10.03%。绿叶制药是 港股比较有名的价值医药股了 ,以低估值著称,不少 价投持有多年,伤痕累累,能坚持下来的投资者不多了 。现在市场都追求长期逻辑优秀的投资,处于衰退行业的低估值可能是价值陷阱。
绿叶制药基本面改善是去年收购了以14亿元人民币 收购创新药公司博安生物 ,最近博安生物做了一次融资,现在这笔投资已经升值到48.5亿人民币,参与这次融资的,投资方包括:元生创投、尚珹投资、前海方舟、百奥维达、蓝海资本、博睿资本等多家国内及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普通投资者不懂生物医药估值,但有一个方法比较简单,看这些专业的医药投资机构出价,大幅度溢价就代表强烈看好。
博安生物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其内部四大尖端平台,包括全人抗 体转基因小鼠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双特异性 T 细胞衔接系统技术、ADC 技术 及纳米抗体平台,已开发出 10 多个创新抗体和 8 个生物类似药我认为这笔投资还是和三生制药那笔不一样的,博安生物和前期介绍的ADC龙头 荣昌生物都是山东烟台的,另外一个催化剂是 ,博安生物 最近要去科创板上市 。
说说凯利泰,对于持有凯利泰的投资者,我是一直不建议补仓的,压制凯利泰股价的两个逻辑是① 上半年因为疫情导致骨科手术很少,年报不好可以预期的 ② 21年年中的骨科集采 。
上半年因为新冠疫情,凯利泰基本没有收入 ,三季度业绩也没有预想的反弹。 今年前三个季度营收是 7.92 亿元,年报预期收入是 9.6亿到 12.1亿元,预期第四季度收入在 1.68亿到4.18亿,凯利泰去年第四季度收入 是3.6亿元 ,去年是不受疫情影响的,从这次业绩披露看,四季度单季度收入下滑或者小幅度增长,行业竞争加剧,不太乐观 。另外就是凯利泰年报会做一次商誉减持,这属于A股市场常见的财技,一次烂到底。
在骨科行业,我认识的一些骨科医生比较认可的港股的爱康医疗,两个逻辑是,① 关节的渗透率比较低,未来还有老年化预期,骨科集采后降价会提高市占率 ② 爱康医疗有国际化和创新能力 ,凯利泰在创新能力不足,收购能力强一些。
说说上海机场 ,原来 上海机场和 中国中免签的合同是 “下有保底,上无封顶”,因为疫情不可抗拒的原因, 这个合同变为 “下不保底,上有封顶”,假定2022年全球疫情结束,国际航班恢复正常,由于是上有封顶,2023、2024的租金最多为68.59亿、74.64亿,同比增速最多分别为:9.08%、8.82%,原来支持上海机场的逻辑是上海机场能分享中免 免税业务增长,现在这个增速支撑不住 上海机场现在的股价。
退市的股票越来越多 ,A股要真正开始注册制了 ,投资者应该避免持有几十亿的小盘股,小盘股风险越来越大。
2021年与大家一起同行,有其他问题,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