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剑天山 | 杨建英专栏

论剑天山

——西部散文家论坛暨“天山笔会”散记

杨建英

世间成事,“据天时、依地利、凭人和”为不二法门。这话往俗里说就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方,碰到对的人。

2016年6月,第六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暨“天山笔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来自陕西、四川、青海、重庆、山东等近20个省市的60余位作家,以及全疆各地州60余位散文家代表共聚一堂,交流西部散文创作心得,共商繁荣发展散文大计。

“盛夏”的新疆,可谓“瓜果飘香风景好”。若是找不到欣赏它的人,怕是能生出“抑郁症”;

盛夏的“新疆”,可谓 “天生丽质难自弃”。妙龄当配的年纪,若是还未遇到芳心暗许的人,怕是能生出“忧郁症”!

“盛夏的新疆”如“盛夏的果实”,那首歌怎么唱来着?

“时间累积这盛夏的果实,回忆里寂寞的香气。我要试着离开你,不要再想你,虽然这并不是我本意”。

歌词表达的是一种寂寞、无奈,这大美的新疆绝不能让这种“无意”出现,留此遗憾。

看出问题症结的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指派市作家协会操办此事。于是“乌鲁木齐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法治人生》杂志社、乌鲁木齐县委宣传部、乌鲁木齐市大阪城区委宣传部四家共同承办了此次盛会。

论坛为期三天,拢共分三步——第一步,坐而论道(研讨会);第二步,实地考察(采风);第三步,回去!

真可谓:一桩神神圣圣的事儿——散文大业;

一片仙仙幻幻的景儿——天山峡谷;

一群神神叨叨的人儿——在西部捣鼓散文的“家伙”们(简称:散文家)。

研讨会充分展示了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有人发言依然沉浸在朱自清的《背影》,杨朔的“蜂蜜”中出不来;有人在兜售“在场”精神;有人阐发生态散文的意义;有人干脆就当场朗诵一篇自己写的美文;新疆作家借此机会大谈考古、探险等等这些看似与散文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概念。总之,各说各话,自圆其说,谁也不挨谁。

别看研讨会形不成一致意见,但在接下来的采风活动中,大家的思想却是出奇的相同——吃好!看好!玩好!

这就是咱西域美景的魔力。

这次大家去的地方是“天山大峡谷”,是完全可以展示天山特色,具有“沙盘”性质的一段景观。

溪流、飞瀑、湖泊、陡崖、山花、地标、民俗表演、特色美食,目不暇接。当山登绝顶,俯视群山,才发现自然的沟壑远比我们内心的沟壑要复杂得多。

横亘千里的天山像一把巨大的锉刀,极有内心地耐心地磨削着一个个枝杈繁杂的想法、诡异奇绝的念头。咱心里那点“花花肠子”,在自然面前不堪一击。

还文心周纳呢?你看那山、水、树木、草原铺排的多么从容不迫;还文曲动人呢?你看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得多么亲密无间。

那就啥也别想了,跟着转吧!

这是一方神圣的土地!蕴藏着深厚丰富的文化,闪耀着清晰明亮的文脉,跃动着神秘诱人的文韵。在这里,河里的石头能变成美玉;沙漠里能长出胡杨,草原上奔腾着汗血宝马,苦树上结出“糖包子”(无花果)。

多好的地方啊!我搞不明白,为什么,新疆自古以来便被妖魔化。怎么就成了原始、野蛮、贫穷、落后等等的代名词?

历代上,“悲情化”西域(新疆)的以唐朝为最。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大诗人王维送别要到“安西”出差的好友“元二”而写的著名诗句(《送元二使安西》)。

西域,或说新疆真的那么可怕吗?

那些奔赴这里的人们,在极目无垠的大漠里,马蹄声碎,驼铃声细,或许会生出寂寥和单调之感。但在绿洲憩息与那些食牛羊肉,饮葡萄酒,骑汗血马,跳胡旋舞,逐水草而居的“胡人”们交往——葡萄架下,弦索弹拨;席地小酌、觥筹交错;寝帐夜欢,翩翩起舞,想那让王维牵挂无比的元二先生,还会生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吗?怀中,那出来时长安朋友赠送的柳枝,早换成葡萄干、树干杏了吧?再说了,光那大阪城的姑娘,就够他眼睛忙不过来的。

还别说,活动最后一天大家还真来到大阪城。

大阪城的姑娘辫子长,但见识一点都不短。四车人在她们的带领下访古城、拜洛宾、穿茂林、望雪峰……讲风俗,阵阵有词;说历史,娓娓道来。如此,两天的采风活动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我不禁心生疑问:这些活色生香的活动与散文写作八竿子打得着吗?

可又仔细一想,难道这不是一次绝妙的散文写作的行为艺术吗?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形散神不散”指的应该是写作者的思想状态,真的就不是说具体的行文方式。

后来,读到贾平凹关于散文写作的论述。他说“散文是心灵的自由,也就是说为文适性,要高扬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在散文写作中如何表现个性?这不是说你仅仅写了别人未写的人、事,而关键在于你怎么写,怎样通过你的心灵来审视要写的人、事来张扬你对天地宇宙之感应,张扬你对生命之体验”。

再后来,又看到谢有顺说散文。他说:“好的散文,往往能使我们感受到,作家的眼睛是睁着的,鼻子是灵敏的,耳朵是竖起来的,舌头也是生动的。所以,我们能在他们的作品,看到花的开放,田野的颜色,听到鸟的鸣叫,人心的呢喃,甚至能够闻到气息,尝到味道”。

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仅从这些思想阐述所披的“外衣”上相比较,我的那些想法居然与大师们“撞衫”了。

唉呀妈呀!

作者简介

杨建英,男、北京人。现为新疆阿勒泰地区文联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文艺报》、《散文百家》、《美丽乡村》、《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报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随笔集《山城密码》、报告文学集《新疆脊梁》。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年度优秀作品

2016年原鄉書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冯骥才|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泽|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徐则臣|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0)

相关推荐

  • 【文氏人物】文逸民—— 国家名厨、国宝级新疆菜泰斗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新疆乌鲁木齐市街景

                                                                                  pingpu

  • 树熟儿之七月枣 | 杨建英专栏

    树熟儿之 七月枣 作者:杨建英 缘 起 大马村人对果木树敬畏有加,这从对这些树所结果实的称谓上看得出来.凡苹果梨桃.海棠杏枣,一律称之为"树熟".仿佛树是一位厨艺高超的大师傅,所结 ...

  • 守岁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守岁 作者:杨建英 序言 从手机上看到,某著名作家发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倡议:呼吁有关部门出面,能否把<春节联欢晚会>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一天,留出三十儿晚上专门用来守岁. 也是在手 ...

  • 年夜饭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年夜饭 杨建英 大马村的年夜饭并不真的在夜里吃,差不多都是下午三四点钟就开始了. 当我"肉醉"晕头推开房门,奋力咳出卡在喉咙中的鱼刺时,泪眼朦胧地扭头看到,夕阳已经沉 ...

  • 形散、神散、情不散 | 杨建英专栏

    形散.神散.情不散 --作家克兰<再见阿勒泰>一书(跋) 杨建英 克兰想要出书,他把多年来写的关于阿勒泰的文稿都搜集出来--诗歌.散文.杂文.新闻特写等等,"杂七杂八" ...

  • 蒸窝头 贴饼子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蒸窝头 贴饼子 杨建英 一 我是吃窝头长大的. 窝头是楔进我童年记忆的一枚钉子.虽然早已锈烂体内,但它的尖儿依然锋利无比,时常把我扎得龇牙咧嘴. 随着年岁的增大,我的怀旧情绪泛滥无疆.我 ...

  • 黑石问天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八 黑石问天 杨建英 我一直想写一写阿勒泰的石头,我认为,生活在阿勒泰的文人不会写石头,恰如生活在江南的文人不会写水一样--屎蛋!从某重意义上说,阿勒泰的历史就是一部&quo ...

  • 神掌清流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七 神掌清流 杨建英 我曾在八景系列文章开篇词中说过,金山八景只是我的个人视点,一家之言.这八景之中,城内景点五个,城外三个,分季节不同,时令差异,将每一景点最为" ...

  • 小巷寻幽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六 小巷寻幽 杨建英 将山城的十条小巷列入金山八景,是有所考虑的.小城虽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是,真正展示城市文化的旅游景点还是很少.除了驼峰.桦林.将军山这些自然景观之外 ...

  • 克兰听波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五 克兰听波 杨建英 著名作家高建群先生曾在一篇写阿勒泰城的文章中,说过一句关于克兰河的话,非常有意思:"城不大,中间一条'叮当作响'的大河穿城而过......&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