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华(三)11:儒道相济——中国人的思想家园
皇皇者华 华夏文明流源史谈 第三部 华夏脉络
第十一章 儒道相济——中国人的思想家园
文|黄饮冰
1、儒道相济
中国人骨子里的钢筋,是儒道两学的精神。
进是儒,退为道,让中华人物进退自如。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逃离这两种心理准备和选择。
道者,理也,天下固存的不能修改和违背的道理,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是也!
“道”是华夏先民智慧的结晶,是先民生产生活的规范、行为的准则。
“道”,在人类明白事理的时候,就产生了。道家认为“道”伴天地而生是有一定道理的。
“道”首先是来自先民对人类自身的思考。在长期的人类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特有的是非观念,并用这些观念来规范人的行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纠纷,调整一群人跟另一群人之间的关系,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这些判断人的行为是非的依据、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指导人的生产生活的观念,就是先人们遵从的“道”理。在长期的社会化和组织化的过程中,人就养成了服从道理的心理意识,也形成了以理服人的处事习性,那些能够掌握、建立、说出这些规则的人,就是先民中的“智者”,即“有道之士”,这些人往往在先民的生产生活中占领导地位。随着认识的深入,先民就形成了一整套的对于生命、天地、自然现象的认识,形成了“道”的观念,掌握“道”的有识之士,也就逐渐的超然于社会组织之上,形成了人人遵从的“巫”的精神阶层。
“道”最辉煌的时代,应在 “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所以“小国寡民”是道学成为统治学说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在华夏先民由“姓”“氏”的组织形式走到古国(小氏族国家)时代时,华夏氏国纷纷自立,互无统属关系,互无吞并之力,在新的凌驾于小国之上的权威没有出现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氏国之间为生存空间、生活资料等争战不断,“道”在这时就是调整诸国之间关系的最好的理论依据。老子希望社会退回到“鸡犬之声相闻”的“小国寡民”的时代,因为他知道,那种状态才是“道”起作用的时代。
道的基本观点是“无”,在人则息为,在国则息争,治国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因为万物的运动变化都归于“无”,“有为”也罢,“相争”也罢,最终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你不能够吃掉我,我也不能吃掉你的小国林立的时代,道德的学说一定程度上平息了小国之间的纷争,维护了天下的安宁。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道学并不始自老子,老子只是将已经存在好几千年的“道”进行了理论和系统化,实质应该是深化,将“道”哲学化。有记载说黄帝在一统天下后,为治理天下曾问道于广成子,遂以“道”治理天下。“道”被称作黄老学说,可见,道不仅跟老子有关,而且跟始祖黄帝联系在一起,道学在黄帝时就已经是统治者的治国思想,以维系小国的安稳、天下的安宁。
中国的统一始自黄帝,但黄帝的统一是不稳定的,小国(地方邦国)对天子和“中国”的权威还不十分情愿地接受,对黄帝的统治时服时叛,所以“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经常对不服的方国进行征战,各方国不断被兼并,纳入到黄帝的统治之下,长期的征战对“中国”不利,其力量势必不断地被削弱,同时,随着联邦国家的不断扩大,“中国”对方国的控制也就越松散,不可避免的会形成多个的“次中心”代“中国”行使统治权,这些“次中心”在“中国”衰败时,就是代替“中国”的新“中国”。黄帝时“设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说明“中国”周围的“方国”有万个,到商代夏时,“诸侯八译而朝者千八百”,商领导的方国有1800个,周代商后,就剩下跟周结盟的800诸侯国了,战国时经兼并,只剩“7雄”,秦始皇时,所有的方国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这样的不断的兼并和更替中,老的方国不断的被消灭,新的方国又在新“中国”的封建下不断的兴起,这兴起的方国的君主,大都是天子的功臣和近亲,开始是功臣为主,功是获得封建的标准,后来逐渐向近亲偏重,这种体制发展到周代,血缘和姻亲关系成为封建的主体,在“武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胜利后,新封的诸侯除姜尚等外,大都是武王的宗室姻亲,血缘和姻亲关系成为维系“中国”体制和天子权威的纽带,所以以“亲亲”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在周代确立起来了。儒家思想,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周的国家统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回到西周,次者回到东周”,因为孔子的学说在那个时代才能够起作用。
所谓“儒”,就是人所需,是以人为基础的学说。
儒家思想的源头,是西周的周公旦。周公旦在总结夏商特别是商的治国经验后,系统化了这些经验,让这些经验成为治理国家的思想支柱,并将前代的典籍系统化为《经》:《诗》《书》《礼》《易》,成为统治者的官学,在王公贵族子弟中教授,所以,周公才是儒家的“圣人”。
在春秋时代,孔子将官学引向私学,以周代的典籍为教材,设坛在民间授教。孔子的功绩在于,对四经进行了删定,并“正名”和收录《春秋》,变四经为五经,将五经的学说系统阐述,传递给庶人,并以“仁”为核心,发展了“亲亲”的思想,所以孔子是儒家的“先师”。
两学的哲学基础是共同的,都是自伏羲以来几千年来的中华先民智慧的结晶:阴阳、八卦、五行、相生相克等。在弱小并存的时代,讲究的就是无争共生、以弱胜强;在一强独大、万国一统的时代,需要的就是建立中央一统的秩序和维系凝聚众国的纽带。可以说,道在儒中,儒自道来。儒道对中国的影响,是相伴相随的,以“退”为策略,是道,以“进”为手段,是儒。在儒学成为入世的国学后,道学成了避世的隐者之学。
道和儒都是发展的学说。统治阶级放弃“道”而选择“儒”,让道学走向了神秘的发展方向,让儒学走向了绝对的地位,但道儒始终是互补的,形成中华思想的特有家园。
2、历史虚无断炎黄
谁会以虚无的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呢?
中国有一批学者,就是这样,他们怀疑甚至否认中国的上古历史。先是认为,西周共和以前的历史,是儒家伪造的,在殷墟发现后,殷到西周的历史不好意思否认了,就又怀疑夏是虚无的。
公元前841年前,中国的历史没有编年,留下的历史资料异说颇多,纷乱矛盾,这也是历史现实,国家浩大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用考古和历史资料相结合的手段,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历史矛盾,搞清我们的民族起源。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是有确切的文字记载的,根本就不需要后人来考证。
其实,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生活在秦汉时期的人,聪明的诸子百家,骄傲的王侯公相,劳苦的黎民百姓,他们不会怀疑自己的历史,在他们看来,陶唐、有虞、夏商周是他们的近代史,轩辕、颛顼、高辛是他们的古代史、神农以前才是他们的远古史,司马迁说“神农以前尚也”,就是这个意思,他只对神农以前的历史表示迷茫,在他看来,神农以前也是存在的,只是历史太久远了,没有文献记载。
元清两代,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华,元有铁木真的世系,清有努尔哈赤的世系,但元之“元”就来自《易经.上经.乾》中的“大哉乾元,万物兹始,乃统天”,就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史载,元奉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清也奉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敬奉黄帝,所以,元和清是在承认和继承中华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加入中华民族的。还有历史上影响重大的匈奴,除西迁一部以外,大都融入到汉族中,鲜卑族建立北魏后,自觉汉化,承认自己是黄帝的后裔。所以,黄帝至夏的历史,不仅仅是历史的问题,还是中华民族认同、凝聚、团结的支柱。
纵观历史,直到清朝末年,中国以黄帝为起始的历史观,是没有人怀疑的,包括入主中华的少数民族及周边各民族。
对于蒙元与满清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问题,我的看法是:蒙元对于中华历史来讲,是中华的亡国史。因为元是另外的一个文化系统,他与宋之间是两个国家。满清对于中国来讲,是朝代的替代史。因为当时女真是大明的边民,女真部族臣属于大明,并接受大明的赐封,其地是大明地,其人是大明人,满清替代大明,是地方政府推翻了中央政府,性质与蒙元是不一样的。
历史虚无主义者否认黄帝至西周共和前的历史,始自满清的没落,实际代表的是一批人在强大的西方文化面前,不知所措的表现。疑古派代表的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逐渐丧失了(特别是在所谓的精英、社会上层、西方文化的膜拜者身上)对中华文明保持数千年的特有的优越感和民族自信心,我们已失去了古人所特有的傲视四夷、唯华为尊的气概!
可以说,满族300年的统治,把以汉人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变成了奴才,失去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西方人则在短时间内把我们变成了惶惶不可终日的乞丐,不知道明日的生存方向!
国家浩瀚的夏商周断代史工程,就是在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巩固中国五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观,这其实在重复司马迁已经完成的工作。
3、中华的危机不在儒道,而在思想禁锢
中华民族的思想危机,发生过两次,一次是“佛教”的传入,结果是佛教适应了中国的精神而存在下来,儒家也得到了新的激素而发展了。第二次精神危机,就是在近代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思想的传入,在西方的船坚炮利面前惊慌失措,先是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接着是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提出的政治经济的西化,在受过西方教育的留洋派回国后,思想精英们更抛出了“全盘西化”, 我们的精神一步一步地溃退,恨不得民族换种从精神到人种变成西方人。
中华的落后,不在“儒”落后,而在后人没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它。儒学走到清代,由于统治者将儒学当成奴役人的工具来巩固一族的统治地位,“儒学”走向了“愚学”,成为社会精英层的思想禁锢的枷锁:走上士大夫阶层的儒者,都变成了愚忠的奴才,民间的儒者,也怕砍头,走进故纸堆进行所谓的“考据”,儒家的理论,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没有孟子、董仲舒、朱熹的儒家,在遇到西方的思潮时,就失去了化解的能力了。
直到现在,我在看到清代考据家们的研究成果时痛心地流泪,在看到曾国藩拒绝代清自立时痛心地流泪,在我心中,这两件事情,代表的是儒家入世精神的沦丧!代表的是中华创新精神的消亡!预示了百年苦难不可避免的来临!
无论是全盘西化者,还是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他们共同的是,视孔孟之道为中国发展的最大的障碍,恨不能全部扫除为最快!从“打倒孔家店”口号提出开始,到文革期间将孔子和林彪结合进行批判,到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西方化融入道路,到现在将儒道作为国学进行讲授,中国的思想彷徨了100多年。(黄饮冰2009年02月07 日,原题目《百年惶惶》;2014年9月29日重新编辑,题目《儒道相济——中国人的思想家园》。)
4、稻作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和平基因
最近,因为一本写袁隆平的《稻可道》的书,红网论道湖南频道发表了倡议文章《为何有必要设立“袁隆平和平奖”》,对诺贝尔和平奖提出了质疑,足够有冲击力,在网上和微信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本人长期研究文明起源的问题,尤其重视稻作文明对中华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故特撰此文,梳理一下稻作文明的历史,并阐述它对铸就中华文明和平基因的基础作用。
本人也十分认同,设立“袁隆平和平奖”,有利于彰显中国人的“和平价值观”,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的话语权,加强和输出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明,是在刀耕火种中一路披荆斩棘而来,至今有10000年以上。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10000年以上,其巨大的优势有二:
一是发明了人工取火。在距今60000年前,燧人氏就给西方的祖先们送去了自然和文明之火,让西方之祖避免了被严寒冻死的命运。
二是发明了种植业。种植业的发明,是一个跨时代的大事件,种植业让中华民族率先进入到产食经济时代,产食让中华先民们初步具有了摆脱自然束缚的能力。
人类文明,只有火的发明是不够的。因为举着火把围着火堆的远古人,依然靠渔猎和采集生活,其人性是野蛮的,无所谓人类文明的存在,只有动物的野蛮存在。
有了产食经济为支撑,中华远古人不再像以前一样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渔猎和采集上,成天为填饱肚子而忙碌;由于食物有了初步的保障,他们有了精力和时间来观察天地和思考人类自身。所谓人类文明,就在思考和规范中开始了。
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把水稻的栽培历史追溯到距今14000~18000年前的中国湖南。中国现代稻谷——粳稻,至少在距今9000年前后,已经是两湖地区常规栽培稻了。
水稻的种植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至少在距今9000年前后,中国已经进入到稻作文明时代。
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经中南半岛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为欧洲文明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中南半岛、日本、韩国,早在欧洲人还处于野蛮时代的几千年前,就已经享受到中华稻作文明的恩惠了。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之源,当之无愧。
对于中华远古先民来讲,稻不仅仅是水稻,还有旱稻。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哈尼族基本上是农业经济,没有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污染。考察哈尼族的农业,哀牢山、无量山地区以水稻为主,兼种旱稻;澜沧江流域以旱稻为主、兼种水稻。说明在稻作文明的起源阶段,中华远古先民既会种水稻,也会种旱稻。
旱稻,也叫做陆稻。旱稻性耐旱,是适于旱地种植的栽培稻。从目前的考古材料看,旱稻的原始栽培可追溯到7000年前,通常种植于热带、亚热带的山区、半山区的坡地、台地或温带的少雨旱地。
旱稻与水稻相比,旱稻可以水作,水稻不能旱作。根据旱稻既适应于旱作又可以水作,
我认为旱稻是原种,水稻是旱稻的变种。水稻种植起源自旱稻种植。
旱稻的起源地,应该是云贵高原上的湿地。湿地的水环境是变化的:湿地可能变成深水区域,也可变成浅水区,还可能变成潮湿地,甚至变成干地。这种随机变化水环境的湿地在原始的云贵高原上随处可见(其实青藏高原也一样,但由于气温的原因,不可能产生旱稻)。这种环境下生长的水稻,既要适应水环境,也要适应无水甚至干旱的时候,其结果就是养成了云贵高原上旱稻的对水旱两环境的双适应性。
所以同样是稻,水稻相对于旱稻来讲,弱势是十分明显的。旱稻可以适应于水的环境,如远古中华的华尼人在云贵高原种植旱稻——秜,一部分华尼人进入湖南后,把“秜”培优成了“糯”。他们学习了胡人的稻谷种植技术,又会种植“谷”。华尼人在湖南与胡人融合后演变成了尼夷糯农族群,尼夷糯农族群后来进入中原,演变成了神农族群,在中原种植稷(粟)。发达的华夏文明在中原地区鼎立,得益于神农族群既会水作农业,也会旱作农业。 所以他们能适应云贵的高原环境,也适应于湖南的湖区水环境,还适应于中原地区的干旱环境。
中华文明在向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传播的时候,依然能够在干旱的沙漠气候中扎根,就是得益于旱稻种植引发的旱作农业种植技术。
在神农氏被黄帝取代后,神农氏又能够退回南方,在湖南再创新稻作文明,并把稻作文明传到中南半岛,身毒(古印度),经身毒把稻作文明传到了南部欧洲。
同样生活于湖南的胡人,在与华尼人融合后,形成了尼夷谷农族群,保持了种植水稻的习惯。由于“谷”(水稻)离开了水,就不能生长,种植谷的尼夷谷农族群在向东迁徙后,依然在东部的湖区种植水稻。尼夷谷农族群难以具备向北方干旱地区开拓的能力。他们在东部演化成了东夷人。东夷人在失去了水稻种植家园后,一部迁徙到了草原而失去了种植的能力,演变成了游牧民族——东胡。一部变成了华夏的奴隶——黎民。一部涉洋渡海,到韩国,到日本。
这就是稻中道——中华文明在起源阶段,就注定了她的广泛的适应性、对其他文明的包容性、与其他文明融通共处的和平秉性。
俗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既体现了农耕民族对土地的依赖性,也体现了农耕民族对土地的珍惜和节制,对大自然的尊重,对天的敬畏。同时注定了农耕文明尚和平节制而不尚侵略掠夺,并延伸出敬天爱人、尊道贵德的和平、和谐价值观等等,这和游牧文明、工商业文明表现的贪婪掠夺、征服杀戮有本质区别。
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又讲究和而不同;中华文明以人为本,尊重万物,道法自然,讲究众生平等、和谐共生。中华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都是以稻为核心衍生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讲,稻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之一。
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主动地侵略过其他民族,因为稻作文明造就了这里的人民安于现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和维护自己的土地不惧牺牲的性格。
5000年前黄帝的统一战争,是因为处于西北的炎帝“欺凌诸侯”所致,是因为蚩尤“不从帝命”所致,最终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取代神农氏成为天下共主,建立了统一的氏国联邦。
秦汉发起了对匈奴的反击,是迫于匈奴南侵的压力。唐朝是在突厥进攻到首都长安后,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后才发起对突厥的反击。元和清都是少数民族打败了汉族政权后在中国建立的政权。西方人的所谓“黄祸”,与传统中国没有关系。
在网友们热议《稻可道》时提出设立“袁隆平和平奖”,值得关注和肯定。西方的诺贝尔和平奖的设立,本身就是滑稽的,因为诺贝尔是发明黄色炸药的人,黄色炸药总不能是和平的象征吧?相对于以稻布道的袁隆平来讲,诺贝尔不是魔鬼,也是打开魔盒的人。
中国的和平价值观,用袁隆平来体现,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我觉得,旱稻耐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更能体现中国人的本性。在全球人口膨胀、气候变暖、水资源面临短缺或大面积旱灾的情况下,旱稻的开发和利用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这也许就是不久的将来中国要呈献给世界的另一份吉祥,它和袁隆平的杂交稻一样,必将造福世界。
在稻上开拓更广阔的为人类造福的空间,需要无数的具有袁隆平精神的人来前赴后继。这也许就是设立“袁隆平和平奖”对未来的积极意义吧!黄饮冰2015年6月22日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