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
古人云:盛喜之中,勿许人物;盛怒之中,勿答人书。
喜怒哀乐,都是人的情绪,情绪波动时,容易做出冲动的选择。不要让一时的情绪,左右了生活的方向。
管理好情绪,方能打点好生活。
喜时不诺
狂喜时的情绪,容易让人在作判断时出现偏差。
兴致高昂时答应的事情,往往缺乏深思熟虑,一时高兴,不管不顾地在人前夸下海口,应承了做不到的事,最后左右为难。
所以不要轻许承诺,多给自己留点余地。
《礼记》有言:言诺而不与,其怨大于不许。
嘴上答应别人的要求,实际行动却无法兑现,不如开始就不要答应,因为答应了却做不到更招人怨恨。
古人云:有求而不许,始虽拂人之意,而终不害乎信,故其怨小;诺人而不践,始虽不拂人意,而终害乎信,故其责大。
别人有求于你,不答应只是拂了别人的情面;答应好的事情没能办到,损害的是自己的诚信。
人的信任,从来都是有限度的。
一旦期待落空,甚至感觉受到了欺骗,这份信任就消失了。
实际上,一个人,越是信口开河,就越难取信于人。
所以,拍胸脯前先要考虑清楚,这件事究竟该不该答应。
小信诚则大信立,欢喜时不得意忘形,不胡乱承诺,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怒时不争
宋朝有位宰相名叫富弼,以长于辩论闻名。
某天,一个穷秀才当街拦住富弼,说:听闻你能言善辩,我来问你一个问题。
富弼知道来者不善,却又不能不理睬,只好让他说。
秀才问: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样?富弼答:我会装作没有听见。
秀才鄙夷地看着他:枉你熟读四书五经,原来不过是个缩头乌龟!
富弼却不恼不怒,当真不理会秀才的辱骂。
秀才深感无趣,拂袖离开了。
富弼的仆人很生气:这人如此无礼,您为何不开口反驳他呢?
富弼答:此人明显带着怒气而来。我若与他争论,必定吵得面红耳赤。
即便吵赢了他,也是口服心不服。如此徒劳无益,我又何必与他相争呢?
凡成大事者,不能一味逞强斗狠,而是要权衡利弊,把握轻重。
盛怒之下,情绪直冲脑际,你疾言厉色,我唇枪舌剑,虽然一时痛快,但往往伤了别人,也气着了自己。
如果有人故意惹你、气你,你大可以把他当成空气,对他置之不理。
带着怒意起争执,通常会越吵越僵,事情也会越闹越大。最后,既不能够改善心情,也不能够解决问题。
怒时不争,待抚平情绪,心平气和,再从容应对,这是为人处世的智慧。
哀时不语
《景德传灯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人与人的出身、经历千差万别,所以很难感同身受
碰到点困难,遇到点麻烦,不要一味抱怨,到处诉苦。
别人不会因为你哭诉,而对你格外关照;生活也不会因为你抱怨,就对你手下留情。
曾国藩说: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徐图自强。
他的一生,就是在挫折中越挫越强。
先后经历了江西官场的排挤、湖南官场的指责,又有皇帝的不信任、友军的不配合,中间还被朝廷冷落了一年多。
其中的辛苦,曾国藩却从不与人说。
只默默地在诗中写道: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眼前的困境不能改变,那就先改变自己的态度。
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妄自菲薄,做好准备,等待时机,终有证明自己的机会。
倦时不怠
《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意思是,人们做事大都有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最后。
《道德经》里讲: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说起来很简单,很多人却做不到。假使人人都能做到善始善终,那么天底下就再没有失败这回事了。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然而,随着事情的进展,心理和生理的疲倦也会随之而来,那怕做的是自己的喜欢的事,这种情绪也难以避免。
此时,能否克服心中的倦怠感,才是决定结果成功与否的的关键。
成功不过是在人困马乏时,多了一点点坚持;失败往往是在该坚持时,少了一丝丝韧性。
慎终如始,则安常履顺,虎头蛇尾,往往劳而无功。
说到底,人生就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坚持到底,才有春暖花开。
情绪就像水,人就像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不要在高兴时,随意许诺;不要在大怒时,争长论短;不要在失意时,怨天尤人;不要在疲倦时,有始无终。
不困于情,不乱于心,保持理性克制,不因情绪的裹挟,而肆意妄为,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的从容,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