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明知道诉讼会赢,丁元英为何不劝阻,眼睁睁看着三兄弟退股
@今晚读书评《遥远的救世主》之二:井沿三兄弟的“救世主”是谁?
你可能不知道,
《遥远的救世主》里,最能体现故事主旨的人不是丁元英,
而是井沿三人组。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个人,为什么才是最能体现主旨的人?
您听我慢慢道来。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兄弟,被丁元英戏称“从井底爬到井沿,看了一眼世界又掉下去了。”所以得名“井沿三人组”,虽然结局不好,但这三个人的人气不低,颇受观众们的喜爱。
井沿三兄弟:冯世杰、刘冰、叶晓明
乐圣公司决定起诉格律诗公司之后,这三兄弟的反应最激烈,一致认为格律诗的前途走到头了,为了不承担败诉后的债务,他们三个人迅速行动,在半个小时之内就退出了公司股份。
退股事件发生时,丁元英稳坐钓鱼台。在他的提前布局下,格律诗公司采用农户成产的模式获取成本优势。这个优势可以在竞争中,把乐圣公司一招击毙。
但他为什么不告诉叶晓明、冯世杰、刘冰,给他们一颗定心丸呢?
这里的原因有三个,我们逐一展开。
01
三人组的“弱势文化”,导致认知、格局较低,看不清局势的人扶起来也没用
关于弱势文化,我们在上期肖亚文的分析里就提到过。
-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兄弟的思维是古代的“青天大老爷思维”,这种思维对事物的判断不以法律为基础,而以“你告我,我就有错”为主。
- 弱势文化的生存思维是“等靠要”,即等别人扶、靠别人给、向别人要的思维。他们潜意识里苛求的是丁元英直接给他们发财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建立在等靠要上面的关系,是不牢固的,经不起任何风雨。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当诉讼书送到叶晓明手里的时候,他的第一计划就是带着欧阳雪飞到深圳,找乐圣公司求和、赔钱(对应上面的1)。第一计划失败后,他们仨连想都没想,当场就退了股(对应上面的2)。
关于这一点,乐圣公司董事长林雨峰,已经把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个人分析得透透的。
乐圣公司初见败诉的迹象之后,心情郁闷的林雨峰和乐圣公司总裁赵青喝酒。期间赵青问林雨峰:
“既然丁元英早就把诉讼算计在内,知道必赢,为什么不提前告诉三人组呢?如果把结果告诉了他们,他们就不会退股。现在丁元英眼睁睁地看着三个人退股,这还算是扶贫吗?”
林雨峰答:“如果是你,你会承诺吗?靠着封官许愿、谄媚讨好捏在一起的团队,是不能够攻城拔寨的,没有任何意义。这三个人如果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硬扶只会摔得更惨。”
林雨峰的回答意思很明白,他说的就是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个人是“弱势文化”,只想着要最好的结果,不能经历最差的过程。
连林雨峰都明白的道理,丁元英看得更透彻,于是他冷漠地看着三人组自作聪明,把即将到手的荣华富贵扔掉了。
刘冰
总结第一个原因:三个人认知不够,强留无用。这个原因是从三人组的角度分析得出的。
02
丁元英的一个顾虑和一个布局
其实,丁元英虽然知道格律诗公司会赢下这场诉讼,但也没达到100%必胜的程度。
所以,他有一个顾虑,和一手准备。
- 一个顾虑:导致败诉的主观因素太多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人组退出格律诗公司的时候,是公司生死攸关的时刻。虽然从客观规律上来说公司肯定能赢下诉讼,但大家不要忘了还有很多主观因素在影响大局。
什么主观因素呢?比如:
- 三人退股后,备受打击的欧阳雪还能主持好这场诉讼吗?如果不能,就是输。
- 把必赢的筹码告诉三人组后,刘冰会不会立马倒戈,把筹码(公司成本)透露给乐圣公司,以换取更多的筹码?
- 肖亚文会不会辜负了丁元英的信任,做不好诉讼工作?
以上这些都是会导致败诉的主观因素,丁元英有这个顾虑在,也就不敢轻易地向三人组许诺必胜。既然许诺不了必胜,三人组还是会恐慌,那你再怎么挽留人家还是会走。
井沿三兄弟
- 一手准备:顺势而为,把三人组的退股当成迷惑敌人的假象
这一招可谓是一石二鸟。
三人组退出公司,对丁元英来说有两个好处:第一,不稳定因素退出公司,更利于他以后的布局;第二,诉讼之前四个股东退了仨,可以迷惑对手。
格律诗公司是两头讨巧。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个股东在两家公司求和失败之后,立马退出公司。这给外人和乐圣公司透露一个信号:格律诗的三个股东对诉讼没信心,已经从内部乱了阵脚。他们自己人都倒戈了,乐圣公司赢下官司还不是轻轻松松?
当乐圣公司被表象蒙蔽,丁元英是最开心的时候。他要的就是制造一种格律诗不堪一击的假象,让乐圣公司放松警惕,然后一招制敌。
丁元英把所有能利用的条件全部充分利用,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必置敌人于死地。
所以从这点来说,他也不会挽留三人组。
大家可以回想下,当看到伯爵公司的人送来650万的收购协议,刘冰看到后,猜到丁元英是故意放走他们,他是不是幡然醒悟,有一种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无力感?
叶晓明
总结第二个原因:三个人的退股,是丁元英至关重要的一步计划,所以不会挽留。
03
丁元英随性洒脱的性格,导致他不会在意任何人的去留
大家是否还记得,丁元英的父亲在北京住院,他询问医生是否还有救下去的必要,如果没有他会亲手拔了氧气管。
丁元英是个理性到冷血的人,他冷起来连父亲都能亲手送走。
这和他的工作有关。他以前做私募基金,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从股市狂卷2个亿,非冷血之人是做不到的。
他常说的一句话“文化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意思是做事情要遵守客观规律,人力干预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
回到问题上,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三个人的退股,其实就是客观规律。他早就算到,三个弱势思维的人面临一场诉讼,会第一时间拔旗就跑。
冯世杰
说好听点叫遵守客观规律,说难听点就是放任自由,不以人为干预。不仅仅是对三个人的退股,丁元英对很多事都是以放任自由为主,懒得解释,怎么轻松怎么来(比如过年买了两箱泡面)。
总结第三个原因:丁元英做事情随性洒脱,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哪怕是判断有误也绝不强加。
03
最现实的一点:丁元英不是热脸贴冷屁股的人,他明白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在我们第一个原因里面,已经分析得知井沿三人组的认知属性是弱势文化属性。稍微有一点等不到、靠不住、要不着的势头出现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丁点,他们也会迅速翻脸,以保全自己现有的一亩三分地为主。
他们要的是跳出井沿后的整片天空;靠的是格律诗公司。而现有的一亩三分地,就是井底的世界。
现在格律诗公司出问题了,用叶晓明的话说:“我们不能让丁元英牵着鼻子走了,他站着说话不腰疼,崽卖爷田心不疼。”
解读一下叶晓明的话,他对丁元英失去信任了。
为什么?
诉讼一旦失败,他们三人就会面临600万的债务,但公司的一切都和丁元英无关,官司输赢丁元英都不用出一分钱。丁元英在幕后说一声这官司要打,我们三个人就得押上身家性命陪他玩,凭什么?
人心中的神话一旦崩塌,是补救不回来的。丁元英过去是三人组心里的神话,现在不是了。
冯世杰
所以就算丁元英跟他们说:“兄弟们别着急,这个官司都在我的算计之内,我们一定能赢的!”你觉得他们会信吗?他们已经产生了倒戈的心思,说再多他们也只会觉得丁元英是想拉几个垫背的。
丁元英能在股市翻云覆雨,对人性文化洞悉如此透彻,他会不明白这点人际之间的规则?
他明白,所以他不劝。
总结第四个原因:人在社会的基本规则不允许丁元英留人,留也留不住。
归根结底,三个人出现最后一刻临阵脱逃的情况,是被自己的小聪明害了。
有人反驳说,纯粹是认知问题。其实让我来说,他们不全是因为认知不足。欧阳雪认知够吗?也不够。但是人家最起码清楚自己的底线,时刻提醒自己丁元英这个人值这个风险。
欧阳雪也是“等靠要”思维,但因为这份信任,她等到了,三人组没有信任,他就等不到。
总结
开头我们说最能体现故事主旨的人不是丁元英,而是井沿三人组,现在有了结论。
这本书的名字叫“遥远”的救世主,对三人组来说,救世主(丁元英)已经来了,近在眼前,为什么还遥远呢?
因为,叶晓明、冯世杰、刘冰的认知不足+自作聪明,让他们和救世主失之交臂。三个人跟着丁元英干了两年多,在即将迎来荣华富贵的前几天,退股了。
救世主已经来了,而且已经把他们救到了井沿,只要自己争点气,一跳就跳出水井,海阔天空。但是他们不争气,在最后一跳的时候放弃了。
所以,他们的救世主不是丁元英。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的救世主,其实是他们自己,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的认知和思维。
正是因为自我救赎是最难的,所以这救世主才显得那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