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秋夜晚
中秋夜晚
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啊,节日是给有记忆的人说的,团圆是给有家的人准备的。而对团圆的思念就像诗中说的一样“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是啊!长年离家在外,得不到一点故乡的音信,不知故乡情况如何?家人是否安好?因此越走近故乡,内心就越发恐慌。即使在路上遇见来自故乡的人,内心虽迫切想知道故乡的情形,却反而犹豫踌躇不敢发问,内心复杂的情绪。
宋代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啊,如果生死两个世界愿你们在你们的世界里团圆,而我们在我们的世界里相聚。
到阴历的九月初五,父亲离开我们姐弟十三年了,占我活到现在时间的三分之一还要多,抛除我不记事的年月,抛除我离开家的岁月,抛除父亲外出打工的岁月,真正和他相处的日子,最多也不过十三年,中秋团圆的日子似乎屈指可数。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我八九岁时,快八月十五时,因为我从小极不爱吃饭,父亲和母亲商量着把家里养的一只跟上节奏的瘦小的小羊杀掉过八月十五,让孩子们吃一顿肉。
那时的我极不愿意杀生。所以一直护着不让父亲杀掉。母亲哄着我去了地里。回家后,我哭了好久。当然肉也吃不几口,因为我本身吃不管那个羊肉味。但是父亲那种不善于表达的爱却在我的记忆深处。
到阴历的十一月二十一日,母亲离开我们六年了。陪母亲过中秋的日子更是少之又少。如今想来,多想跟十八岁的自己说,亲爱的宝华,不是所的亲情都有明天,不是所有的爱都能等待,拥抱一下父母吧,未来你会后悔的,非常的后悔。
母亲为了让我吃饭想尽了办法,各种土方法都试试,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用早晨新开的牵牛花煎鸡蛋吃。虽然没有什么怪味,可是我对鸡蛋有很深的抵触。以至于后来很多年都不喜欢吃鸡蛋。
母亲很喜欢那种爱吃饭的孩子。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吃什么爱吃,就会想尽办法给我去做。
听说邻居的孩子特别爱吃新做的豆腐,春天母亲便在自家的墙边地头种上豆子,也在这个秋天的季节里开始收获。一捆捆的背回家,一棵棵的摘掉叶子,扔到屋顶上,晾晒大半个月,瞅一个极好的中午把屋顶晾晒的豆芥楼下来,捶打,天越热越好,母亲常常是汗流浃背。筛选颗粒饱满的,浸泡到水里,去机器房磨。在深秋的早晨便开始做豆腐,不说十里飘香,前后几家邻居都会闻到,在那个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母亲无疑对我是最豁得出去的。可是我吃几口就不会再动筷子了。
多年过去了,已经没有关心我是不是爱吃饭了,是不是挑食了,一日三餐我却不曾忘记。只是从来吃不到家乡的味道,从来吃不到母亲做的饭的滋味。
我在努力回忆,我在努力表达,却发现我离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越来越远。对父亲母亲的记忆越来越远。对于爱的记忆却越来越渴望,越来越得不到满足。
拥抱一下你们是一种奢侈,一种极度奢求。
回首已是来生!
愿有来生,愿来生能再相遇,把此生的爱有所偿还。
愿有来生,愿来生能再相遇,把此生的情有所偿还。
愿有来生,愿来生能再相遇,把此生的不舍有所拥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亲爱的父亲母亲啊,你们在你们的世界里团圆了。我们姐弟几个在这个世界里团圆了。此生与你们的距离是阴阳两隔。
勿忘我,我也不会忘记你们的!
插图/陈颖
作 者 简 介
王宝华,生于80年代,网名学习,中级职称,热爱写作,尤其是散文的创作。喜欢写情感、景色、乡愁,作品大多发表于微信公众平台。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琅 琅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