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过年的味道

过年的味道

转眼间,鼠年走了,牛年的春节又要来了。每当春节来临之际,总会勾起对过去年味的回忆。

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童年时代的生活虽然贫穷,但过年总感觉到是幸福的、快乐的、难忘的。

记得每到农历的十二月初头,母亲就开始忙乎起来:办年货、掸尘、磨糕粉捣年糕、磨团粉做团、磨豆浆做豆腐。待到一切就绪后接着就开始谢年、做夜羹饭等一系列供佛拜神活动。在这段日子里,我也被母亲催着不停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母亲是一个善良能干的家庭妇女,她会把磨好的米粉做成很多种好吃的点心,如红豆团、萝卜团、灰汁团等等。但那个时候我家兄弟姐妹多,而且年龄都还小,吃饭的人多,争工分的人少,生活总比别人家要贫穷。在大人们干一工(一天10分)只有八角钱的生产队里,一年下来我家还要欠社(欠生产队的债,当时叫“欠社”),只能在年终的时候,把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大肥猪卖掉,来顶欠生产队的债务。所以过年的时候,我家最多也就是捣一些少量的年糕,做几笼红豆团和一些豆腐。

红豆团是必须要做的,这是象山人过年的标配,好像不吃红团团就不算过年似的。红豆团由糯米粉揉成团,裹上红豆沙为馅,再在外面粘上一层糯米粒,通体雪白。蒸熟后,皮子脆糯,不黏蒸笼,馅子清甜爽口。那个时候能吃上几只红豆团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母亲把刚刚蒸熟的红豆团放在松孔里(用毛竹刨成薄片,编织成一个比较大的能晒粮食的竹品),我就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吃了两只红豆团,被母亲发现后很很地揍了我一顿屁股说:“没有供过菩萨,谁叫你先吃的?”母亲只好等到下一锅出笼后再供菩萨(我们这里有个习惯,凡是要供菩萨的东西,人是不能先吃的,吃过的东西就不干净了)。我尽管受到母亲的挨揍和责备,但心里还是觉得美滋滋的,那种又香又甜的红豆团味道至今还忘记不了。

现在尽管是手机、电脑、微信、微博时代的童年生活,但并不比在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供应的六十年代里的童年生活来得快乐。那个年代的童年,一只铁圈一根小铁棍,二只玻璃球,就可以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候玩得废寝忘食,连母亲叫吃饭都顾不上。

那个年代童年的玩具虽然简单,但童年时的很多玩趣,回忆起来也是有滋有味记忆犹新。小时候我最感兴趣的是和大哥二哥围在一起做“抛三糊”赢豆子的游戏了,想起来至今也会乐出声来。那时候我们不像别人家的孩子在过年时父母还能给五分钱的压岁钱,而我们每到过年时母亲给每人炒上一升大豆算是过年的零食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感到很高兴很满足了。分到豆子后,大哥二哥和我兄弟仨,就开始经常围在一起做起“抛三糊”赢大豆的游戏来。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每个人拿出四粒豆子,把每粒大豆的一面挖去一小块豆壳,露出一块白色的豆肉,白的一面叫“白马”,有豆壳黑的一面叫“黑马”。向桌面上抛,抛下去后如果四粒大豆都露出白的一面,这叫“白马”是最大的,如果抛下去都是黑的一面,这叫“黑马”,为第二大,除此之外就看白色谁最多。白马通吃,黑马吃三粒白的,三粒白色吃二粒白的,依此类推。开始时我和二哥怎么也赢不了大哥,大哥一出手次次都是白马,把我们输得很惨,我总感觉很奇怪。

有一次我想把输掉的豆子偷回来,就趁大哥不在家的机会,把大哥藏在小坛子里的大豆捞上一大把,竟然发现大哥放在坛子里做游戏的四粒豆子两面都是白的,怪不得我和二哥老输给大哥呢!此事我并没有告诉二哥,我也偷偷的学着大哥样子,结果把二哥输得直跺脚。后来被二哥知道后,二哥拿起小木棍拼命的追打我和大哥。

虽然五十多年过去了,但一旦回忆起那个时代兄弟姐妹其乐融融的日子。心里总会荡漾起暖暖的幸福感。

自从改革开放后,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走进市场、大小超市,商品繁多应有尽有,天天跟过年一样的日子。春节不再是让孩子们欣喜若狂的节日,而成了一家老小聚一聚、玩一玩、乐一乐的日子。这也难怪,伴随着时代发展带来的气息,一些新的过年习惯悄然兴起,冲淡了传统的过年习俗。

有人说:“年味淡了,归根结底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活富裕的生动体现。”仔细想想这话也不无道理,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与新中国差不多同年龄的人,体会更为深刻,深深地体会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年也有不同的味道。

五十年代的年味,有着翻身年的味道。年夜饭没什么荤腥,但终于翻身做主人了,大家都由衷地高兴,吃得也很开心。最大的乐子是逛庙会, 当年的庙会简单却是人山人海,各种传统节目很多,不像现在,基本已经见不到了。

六十年代的年味,有着集体年的味道。年夜饭在公共食堂吃,集体吃饭虽然无法顾及所有人的胃口,但集体吃饭也很有趣热闹。

七十年代的年味,有着革命年的味道。因为倡导革命化,年夜饭简单但很纯朴,娱乐节目虽然都是样板戏、革命歌曲、革命舞剧、革命电影、纪录片等等,形式简单了一点,却也过得很热闹,也有一番滋味。村里很多知识青年,在大队部排队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那个年代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城里的家庭大多骨肉分离,因此这个电话尤为珍贵,有着浓浓的无产阶级感情的味道。

八十年代的年味,有着改革年的味道。83年取消了凭票采购,家家户户自己选购想吃的菜,终于不再单调,可以吃一回丰盛的年夜饭了。新年也开始有了春晚,谁也舍不得错过一秒镜头,毕竟头一回。

九十年代的年味,就有了开放年的味道。大江南北新鲜的菜都能摆上桌了,有了新时代的年味。

零零年的年味,开始有了个性年的味道。生活富裕了,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在家过年的习惯了,开始旅游过年。从此过年才真正进入了新的开放时代。年夜饭也喜欢外面吃了。在外面吃,不必亲自动手,也蛮热闹的。

而现在的年味,却成了回忆年的味道了。千辛万苦春运回家,好不容易和父母团圆,却与父母的话就少了,总是拿着手机刷起朋友圈、微信、微博,一边享受着科技发展的便捷,一边还津津乐道地说:“这新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

  • 过年“蒸”好

    过年"蒸"好 □刘水芹 蒸馒头是过年的事情,平时一般人家不蒸馒头,费事耗草.腊月二十四是祭灶,也有过二十三,俗话说:官三民四.祭灶后,家家蒸馒头,一笼两笼,实心馒头,酸菜馅.萝卜馅 ...

  • 我家的年味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我家的年味 作者:段修妍 1983年春节,我刚满七岁,还是个刚上一年级的懵懂女孩.这一年的春节 ...

  • 【笔叙挚爱】李兴泽||妈做的饭香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活动征稿  主题:年. 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017年2月18日. 形式: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绘画摄影.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还将 ...

  • 这种粽子,我一口气能吃七八个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 粽子勾起了我的那段团圆回忆.』 每年初夏,龙泉驿金黄的枇杷快下市时,端午节就到了,城里乡下飘起了粽子香.往往等不及端午节的到来,各类粽子就出现在各大超市.五芳斋粽子. ...

  • 大哥,二哥,三哥

    大哥,二哥,三哥

  • 年味阵阵是清欢

    年味阵阵是清欢 文/孙鹏昌 日历一页页撕去,农历新年的脚步也近了. 这身边的苏北市场里,采买货品的人流量也增大了,城区主干道淮海北路与北京路车流更加缓慢拥挤.年的气息渐渐在老城不留缝隙地蔓延开来--准 ...

  • 雷池诗社 ||【散家随笔】儿时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 胡孝清 我虽是个七尺男儿,但却有着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特别是喜欢怀旧.这不,光阴荏苒,物转星移,转眼间年末已到,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儿时的年味,像一股甘甜的清泉,浸入心扉: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王洁《回娘家的路,弯弯曲曲》

    [阅读悦读丨散文]王洁<裹在童年旧梦里苹果的甜暖> 文/王洁 [作者简介]王洁,笔名夕耕,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人,喜欢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性格开朗. ---------------- [本文 ...

  • 【散文诗刊】文/董颖 诵/含蓄‖《过年的味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江文学散文诗刊 三江文学 散文诗刊第230期 陪伴您每一天 过 年 的 味 道 文/董颖 诵/含蓄 编/紫衣云梦 城市空了 公交 地铁不再拥挤 大街上 三三 二二的行人 不再有往日的 ...

  •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征文陕西038】马忠孝:【 异地过年的味道】(散文)

    不忘初心.梦在三秦,2021我们再出发.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全国征文大赛启事 本期编辑:裴 雄 文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异地过年的味道 文/马忠孝 从2017年春节我就在杭 ...

  • 散文天地‖ 过年的味道 文/杨瑞雪

    过年的味道 文/杨瑞雪 作者简介:杨瑞雪,女,山东莒南县人,1963年5月出生,大专文化,现退休在家.本人爱好写作多次在相关杂志发表文章,平时以阅读写作为乐趣,偶尔也游览一下大江大河,名山大川. 童年 ...

  • 过年的味道(散文)

    现在过年为什么年味会越来越淡了呢?这个疑问一直在我心中缭绕. 不让放鞭炮了?条件好了,天天象过年.现在想穿新衣就买,想吃啥就做.年不年的有啥区别? 年味浓淡这是一方面的原因,我觉得之所以现在年味淡了,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过年的味道/刘建勋

    这几年,父母亲的年龄越大了.父亲身体也不好,他们都还在我和姐姐从小长大的老宅子住着,不过房子是早已翻新了.前些年父母在新疆还和我们在一起住过一阵,实在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方式,就又回到了老家.所以这些年过 ...

  • 几道创新菜,高端大气上档次,让您的年夜饭增添几分过年的味道

    一.富贵南非鲍 原料:干鲍鱼.西兰花.胡萝卜 配料:鲍汁.淀粉.色拉油 制作方法: 1. 取锅上火,放入水烧开,加少许色拉油,将胡萝卜.西兰花分别焯水,放置盘中摆好,备用. 2. 起锅烧水放入老母鸡. ...

  • 散文||徐闻的味道

    徐闻的味道 在人生的打拼中,我南来北往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最终还是认为自已的家乡好.好在她与其他地方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耐人寻味独特鲜活的味道. 蓝天白云阳光的味道.这是奢侈品的味道.也是在其他地方千金 ...

  • 散文朗诵《味道》 | 朗诵网

    散文朗诵<味道> 由 荔非苔 · 2020年1月25日 作者:董卿 朗诵:李进 味道,当然不仅是舌尖上能够感受到的那些味道,我们常说人生百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 ...

  • 过年的味道

    腊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夜,年味也越来越浓了.支付宝开始集五福了,朋友圈需要抢车票加速了,爸妈开始操办年货,老人们等了一年,终于能和后辈们有开心却短暂的相聚. 回家过年,家人团聚,应该是一年中最温暖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