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赏析:雨中犹爱,梧叶舞秋风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立秋后的第一场雨,降了几分暑气,也敲落了绿意尚浓的梧桐叶。
后主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周紫芝说: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我没有家国愁恨,亦无有离情别绪,寂寞是不曾省得,但却不得不承认,秋真的来了。
从音乐盒里找出吴景略先生弹奏的《梧叶舞秋风》,设置了单曲循环,在淅沥的小雨中,闭目聆听。
世界归于宁静。
我只看到善舞的梧叶,乘习习轻风,旋转着,舞出只属于她的灵动。
《醒心琴谱》中《梧叶舞秋风》之题解曰:“清庄臻凤蝶庵所作,其曲取意天地秋声。静落阶前叶,清传月下砧。其气萧然,其风古淡,音韵纯正,清妙淳朴。秋凉飒飒,于指下流出,妙曲也。”
好一个于指下流出。没错,这声音,恰如水之潺潺,泠泠淙淙。从第一个泛音响起的那一刻,那如粼粼秋波一般的律动,便宣告了秋之将至。于是梧叶御风而行,凌空飞舞。风起之声,便在琴师的指间流淌了。
顾梅羹先生在他的《琴学备要》中又如此说:“首段泛音,清泠凄切,大有欧阳修《秋声赋》所说的'其色惨淡,其容清明,其气凛冽,其意萧条’的秋天镜框。二段为秋风初至,忽上忽下,也就是《秋声赋》所谓'闻有声自西南来者’的神气。三、四、五段则'淅沥萧瑟,声在树间’,进入本曲梧叶舞风的主题。六段以后,咏物抒情,写因落叶惊秋,因物及人之感,也有'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之怀。”
这样的解析,于我而言凄厉了些。我还是喜欢吴先生这样的演绎,轻盈灵动,一扫悲秋之气,更多的是秋凉怡人,欣喜愉悦的心境。
谁说秋天一定就是孤寂清冷的呢?即便到了六至九段的“无边落木”,我看到的,也还是一地金黄。那又是怎样的一种绚烂与热闹啊。何况还有此时的点点细雨,滴滴答答,却无关空阶滴到明的孤寂。
由一叶轻舞,到群叶纷飞,结尾处,却又复归一叶飘落。那样的从容,优雅,与枝与干,全无丝毫的纠缠。似乎在告诉人们,她是怎样干干净净地来,又是怎样干干净净地去,末了,却不忘化作春泥,涅槃重生。
雨犹未停,乐声亦未歇。我却浑然忘了,我究竟是听曲人,还是看叶人?只是爱极了这一刻的平和,宁静。
《梧叶舞秋风》后记
《春草堂琴谱》:庄蝶庵所制新曲十余操,惟此为最。音韵纯正,不杂繁声,初学按谱鼓音,易得其节,诚为入手之门径也。
《琴谱谐声》:此庄蝶庵原制。曲意萧疏,苏琴山为之句读,幽韵益胜。吾琴隐复斟酌数点。今兼取其长,觉清妙蔑以加矣。
《二香琴谱》:庄蝶庵自制新谱十四曲,惟此曲盛传达室於世,亦惟此最佳,故集谱者多收之。时下或呼之为“秋风”或呼之谓“金风落叶”。节呼无不可,然杨西峰圣贤名录载“宋玉作西风落叶”,乃另是一曲,久已失传;琴谱正传有“秋风”一曲,亦判然各别。
《蕉庵琴谱》:秋风一操,洵古调也。冲和恬淡,与白雪相仿佛。神明於古法之外,而亦不失乎作者之旨。因思古人作操,音与词章并美,今词章多有失传,但指法古今不异耳。
《以六正五之斋琴谱》:与《琴谱谐声》同。
《琴学初津》:是操节奏,平顺和缓,琴山先生云,梧叶与挟仙游,可为入手之梯阶,桐君先生云,庄蝶庵所制新曲十余操,惟此最稍简静,可为初学门径,有云用纵指弹,而得飞舞之气,可笑。千里识。
《鸣盛阁琴谱》:曲意萧瑟,取韵宜幽。俗论此曲需用纵指弹,要得舞态风声,可笑。
《诗梦斋琴谱》:此曲乃庄蝶庵原制古本,无吟猱,春草堂增之。今由孙晋齐先生得之。音韵更觉古淡。腐翁手抄癸丑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