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寒症的主要表现举例
第一种是卫阳不足,主要表现为身体怕冷,怕风,四肢怕冷,甚至腰背怕冷等一系列寒的现象。
我诊断过一位女同志,今年65岁,身体各方面都还不错,每年到医院体检也没什么不好的,各项指标都挺正常。但就是全身怕冷得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厉害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夏天的时候我们穿短袖,穿裙子,穿短裤,她穿什么?穿了七件衣服,从内到外秋衣两件、毛背心一件、毛衣两件、外衣一件、羽绒服一件,脚上还穿着棉鞋、棉袜。还怕风,怕空调吹,裹得严严实实的。
还有一位女干部,今年46岁。在事业上那是如鱼得水,生活也很幸福,安逸。可她一直都很苦恼,为什么呢?因为她手脚怕冷,一年四季手脚总是冷冰冰的,不能摸凉水。作为干部的她,总是有很多应酬、礼节。伸出手来和别人一握手,都让别人不敢相信她的手是如此的冰冷。这样就弄得她缩手缩脚的。为此她非常苦恼。
一位公安干警,今年34岁。重点大学毕业后,又上了研究生,30岁出头,本应该是事业的发展期,正是干事业的时候。但他和我说他很郁闷,不是单位领导不重视,而是他身体老觉得不舒服,所以干不了什么重要的活,比如晚上执勤、或是办案。为什么?因为他肩部那个地方老怕冷,怕风吹。吹风一受寒晚上肩部就酸痛难忍。按他的话说是生不如死啊。这个事情对他的工作,乃至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这些都是典型的阳虚体质,主要表现在阳气卫外功能不足,也就是卫阳不足。
第二种呢,是中焦虚寒,胃部怕冷,不能吃寒凉的东西,一吃就腹泻。
中焦虚寒也比较常见,有位53岁的王女士,从记事开始到现在,几十年如一日,从来都不敢吃凉的东西,也许这位王女士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凉菜是啥滋味,还是小女孩时,她就羡慕别的小女孩能吃冰激凌。她的胃部老是怕冷,更别说吃寒冷的东西,一吃寒冷的东西马上就拉肚子。她还不能吸凉气,打开冰箱门马上就觉得胃部不舒服,难受。所以现在生活几十年了,基本上都是父母、丈夫在做饭,在开冰箱拿东西。
还有位76岁的老大娘,原来是研究院搞科研的,很精神的一位老人。家庭条件一直都很好,经济上也很富足。但就是不能吃水果,特别是西瓜。不是她不想吃,而是一吃马上就拉肚子,这让老人家苦不堪言。多少年了,现在已经忘记了水果是啥味道。
第三种是下焦虚寒,主要表现在腰部怕冷,屁股怕冷,生殖器怕冷等,还有小肚子一吹风,马上就疼痛不舒服。
有位刚生产不久的年轻妈妈,今年26岁,刚喜得贵子,一家人都其乐融融的,很开心。但生产以后,在月子里不注意吹到冷风了,现在是什么情况?腰部、屁股怕冷得厉害,不能直接坐在板凳上,所以走到哪都得带个棉垫,弄得老态龙钟似的。要是哪天不注意直接坐在板凳上,马上腰部、屁股就痛得厉害。
严某,男,51岁,正处在男性更年期阶段。平时身体还不错,年轻的时候还是足球运动员。他爱人说他现在脾气特别不好,老爱发脾气,不是因为心情不舒畅,而是他双足、双膝、双肩凉,怕冷得厉害。冬天的时候,在室内有暖气,但仍然要穿棉袜、棉鞋。膝盖冷得就像他自己说的好像不是自己的膝
通过上面的讲解分析,我们对虚寒症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虚寒症应该怎么改善呢?总的来说,阳虚体质的人,食要温阳忌寒凉,起居要保暖,运动要避风寒。
虚寒症,性格一般是沉静的,内向的,不爱说话的,情绪常常不好,低落,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阳光。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调节好自己的情感,调节喜怒,尽量避免和减少悲伤,还要防止惊恐、大喜大悲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听听音乐,选择一些轻松、喜庆的音乐,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畅快的旋律、轻音乐。
多交朋友,要多与人接触、沟通,甚至玩耍,尤其老年人,更应不断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转移忧郁虚弱的心理。要善于自我排遣或与别人倾诉,心胸要宽阔,做人要宽宏大量,用愉悦的心情代替悲哀、低落的心情。
我们知道,肾在机体组织中是最重要的一个器官,所以,肾阳是我们一身阳气之根本。其次就是我们的脾阳。
俗话说男人不可百日无姜,我们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之后,一般马上会喝一碗姜汤,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生姜可以温阳,促进血液运行,驱散寒邪。
中医里面讲生姜是助阳之品,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说的意思就是,生姜温阳作用明显,经常吃姜,百益无一害,养生保健离不开姜。还有传说故事中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医家和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也正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吃生姜呢?我们可以在做菜的时候放姜,还可以口嚼生姜,甚至还可以把生姜切片以后放在肚脐上。
同时,脾是我们重要的消化器官。阳虚体质的人,还可以适当多吃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选羊肉、狗肉、牛肉、牛奶、童子鸡、鹅肉、虾、鱼鳔、辣椒、韭菜、大蒜、生姜、糯米、黑米、甘薯、山药、芡实、扁豆、麦芽糖、桂圆、红枣、栗子、银杏、荔枝、菠萝、桃、杏、樱桃、杨梅、黑砂糖、桂皮等,平时应少食生冷黏腻的东西,即便是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比如冰水、冰激凌、冰西瓜等。
这些方法,对于阳虚体质偏于卫阳不足和中焦虚寒的人比较适合。
大家应该都知道枸杞子吧。枸杞子也是古今养生的一大选择,有延年益寿之功。大诗人陆游到老年,因两目昏花,视物模糊,常吃枸杞子来治疗和养生,为此而写下了“雪霁茅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的诗句。
我国民间流传一句话:君行千里,莫食枸杞。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讲枸杞具有很强的温阳作用,对于离家远行的青年男女则不宜。现代研究也表明,枸杞子里含有人体能量代谢需要的氨基酸、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1、B2、C和钙、磷、铁等成分。因此,枸杞子无疑是最受欢迎的美味与妙药,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养生保健品。
可是,枸杞子我们怎么食用呢?我们可以生食,可以煎汤,可以熬膏,可以泡酒。不过,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来泡水,代替茶饮。在古书里就有枸杞子泡水代茶饮的记载——取枸杞子补益肝肾,五味子益气生津、敛汗的作用,用枸杞子、五味子各等份,研为粗末,每次9~15g,沸水浸泡,代茶饮。
食用枸杞子的方法,对阳虚体质偏于下焦虚寒型的人更为适用。
阳虚体质的人,由于机体阳气不足了,在四季变化中就有耐受得了春夏,但不耐受秋冬的表现,觉得秋冬天特别难熬,特别不喜欢秋冬季节。所以,每到此时呢,我们就要适当多穿点衣服,吃东西尽量吃温热的食物,用这个方法来养护我们的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的保暖。
同样道理,夏季炎热,甚至酷暑难耐,此时我们的机体降温主要就是依靠出汗,汗出得多了,阳气自然也就外泄了,这样体内的阳气就少了,不足了,所以在夏季的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和体力劳作,也不可贪凉饮冷,吃很多冰激凌,吃很多寒凉的东西。
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进行户外活动,但不能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生活和学习。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那么,阳虚体质可以通过运动来调养吗?当然可以。
在运动方面,阳虚体质的人要以振奋、提升阳气的锻炼方法为主。
我们讲到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一个脏器,阳气也主要在肾脏中闭藏着,所以阳虚要补肾阳。比如“五禽戏”中的虎戏,有益肾阳强腰骨的作用;按摩疗法中的捏脊法,是改善小儿阳虚的好方法。
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可以补肾助阳,改善阳虚体质。
气海,气就是气态,海就是大的意思。气海如同气之海洋。气海这个穴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10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按摩方法为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该穴1次,每次按压15分钟,每分钟按压15次。
足三里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简单取穴,从下往上触摸小腿外侧、左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接,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摩足三里很简单。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压10分钟,每分钟按压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2次,每次灸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涌泉穴位于人体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的交点上。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该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常用艾条灸脊背也是一种好方法,脊背为督脉经循行之处,而督脉为诸阳之会,所以艾灸会生发阳气。
现代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卧功可以使脊神经得到锻炼和强化,巧妙而恰当地调整植物神经系统,还可以施功于性腺,促进性激素的分泌,保证内脏器官的健康和发挥最佳功能,以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
阳虚体质的人怕寒,比较容易受风和寒的侵袭,锻炼时应注意保暖避寒。阳虚体质者要选择暖和的天气,进行户外运动锻炼,不宜在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处锻炼身体,比如在水中游泳易受寒气和湿气,一般就不太适合阳虚体质的人。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阳虚体质的人锻炼时间最好选择春夏,一天中又以阳光充足的上午为最好时机,其他时间锻炼则应当在室内进行。冬季要避寒就温,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做到“无厌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
此外,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脸,也可使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逐渐增强。对于年老及体弱之人,夏季不要在外露宿,不要让电扇直吹。运动量不能过大,尤其注意不可大量出汗,以防汗出伤阳。中国传统体育中的一些功法、适当的短距离跑和跳跃运动,如跳绳等,可以振奋阳气,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
这些方法,都有助于阳虚体质的人调养。
对于卫阳不足的,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这是我国中医四大经典《金匮要略》里面记载的,由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它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温暖我们的机体,补充我们身体的阳气。同时,驱除寒气,还可以补血,特别适合冬天食用。
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可以取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当归、生姜冲洗干净以后,用清水浸软,切成一片一片的,羊肉呢,把筋膜剔了,放入开水锅中微微烫一下,除去血水以后捞出来,也是切片。然后把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料酒、食盐,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就可以了。这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适合阳虚体质的人食用的一道菜。
对于中焦虚寒的人,可用附子粥。附子粥是来源于《圣惠方》的一个药膳。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要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附子粥主要以附子达到温里散寒、止痛,炮姜温中散寒、止泻的作用,用于里寒腹痛、腹泻、大便稀的情况。
附子温里散寒的作用比较强,但我们知道附子有毒,会因为炮制或煎法不当,或用量过大,而引起中毒。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腔灼热,发麻(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可能呕吐,疲倦,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弱而缓),皮肤冷而黏,面色发白。所以,用量不能多。
一般用制附子10克,要先水煮一小时,再加炮姜15克,粳米100克加水煮粥。也可以附子药量减半,煎水取汁,再用汁和粳米一起煮粥,或用附子和羊肉一起煨汤等。
对于下焦虚寒的人,还可以用胡桃仁炒韭菜做菜,这道菜特别适合腰部、膝盖怕冷怕风的人。用胡桃仁50克、韭菜200克煎炒,还可以熬粥。用菟丝子和薏苡仁熬粥,可以补阳、还可以去除湿气,在夏天的时候特别好,因为它还可以解暑。一般我们用菟丝子3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为了口感好一些,还可以加一些冰糖。
阳虚体质的人平时还可以适当多吃面粉、豆油、醋、糯米、粳米、玉米、黄豆、豌豆等;蔬菜类可以吃生姜、大葱、大蒜、韭菜、芥子、胡萝卜、香菜等;果实类可以适当吃些龙眼、荔枝、莲子、核桃、花生、栗子、樱桃、石榴、橄榄、李子、橘子、桃等;肉类可以吃羊肉、狗肉;水产类可以吃黄鳝、虾、草鱼、银鱼、大黄鱼等。
前面我们讲到阳虚体质的人,怕冷的位置、程度、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阳虚体质卫阳不足的人,我们可以选择晒太阳的方法,有时间就多晒太阳,让人体的阳气与天地之阳气相通。晒太阳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晒太阳,一般在中午时间,中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尤其是冬天的中午,是晒太阳最宝贵的时间。
晒太阳的时候,不要戴帽子,因为头顶有一个百会穴,它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通过百会穴,机体可以把阳气吸进去。我们还可以一边晒太阳,一边手握半拳,叩击我们的肾。通过这种最简单的晒太阳的方法,也可以养我们的阳气。
对于阳虚体质中焦虚寒的,我们可以用捏督脉的方法调养。
中医里面讲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所以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
督脉主要行走于腰背正中,也就是人体的后正中线上,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督脉上面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大椎、哑门、风府、后顶、百会、前顶、囟会等28个穴位。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在床上以俯卧式赤身的方式捏脊,也就是捏督脉。在后背正中线,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到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到5遍,以皮肤微发红为适,在捏最后一遍时,捏3下,向上提一次,在中医里叫“捏三提一”,目的在于加大刺激量,提升阳气。
这种捏督脉的方法,对于阳虚体质中焦虚寒症特别适用,因为它除了有提升阳气的作用外,对脾胃,也就是对人体消化系统还有保健作用。
对于阳虚体质下焦虚寒的,足疗是比较实用的护阳方法。
足疗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保健方法,它也适用于阳虚体质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人有脚,就像树有根一样。树要是枯了、死了肯定首先就是根先死了。同样人老肯定是脚先衰。脚对人体起着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
中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足部的保健与治疗。古代《素女真经》里说到的有观趾法。托名汉代神医华佗著的《华佗秘籍》里提到的有“足心道”。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12条经脉,其中有6条就起于足部,人们双脚还分布有60多个穴位。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如果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或刺激足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就可以驱除寒气,舒通全身经络,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呵护阳气、强身健体的功效。
我们在洗脚时,用40~50摄氏度的水洗脚,水量以淹没脚的踝部为好,双脚浸泡15分钟。同时,用手缓慢、连贯地按摩双脚,直至我们自己感觉双脚微微有发热感为止。如在水中再加入一些温阳的药物,比如阳起石、杜仲、续断、菟丝子等,效果会更好。
阳虚体质卫阳不足的人,有的主要表现就是怕风,一吹风就头痛,全身关节怕冷得厉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吃玉屏风散,可以益气固表。
中焦虚寒者,主要表现在脾胃阳虚上,出现肚子怕冷,一吃凉的就腹泻、拉肚子,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吃理中丸。理中丸除了温中祛寒外,还可以补气健脾。
对于下焦虚寒者,表现为腰部、膝盖怕冷怕风的,生殖机能减退的,可用大家都知道的一种药——金匮肾气丸。
【定义】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成因】先天不足,或病后阳亏。如家族中均有虚寒表现,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平素偏嗜寒凉损伤阳气,或久病阳亏,或年老阳衰等。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
常见表现:
(主项)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舌润,脉象沉迟而弱。
(副项)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寒证,或易从寒化,易病痰饮。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平素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阳虚基础方】金匮肾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