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中留抵退税政策的探究
董颖
摘 要:增值税作为环环抵扣的一种流转税,留抵税额的存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当前现金流和实际增值税负担。在减税降费大规模实施的环境下,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深化增值税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留抵退税政策的内容特点,研究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效用,探寻其在税款入库主体和负担主体不一致、税收征管风险加大、企业后期缴纳税款压力增大等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并从统筹财政分配、加强日常监管、积极引导企业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政策的精准落地提供保障。
关键词:深化增值税;改革;留抵退税
增值税留抵税额是由于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并持续结转累积,形成的大量不能及时抵扣的税款,留抵退税政策是国家为减轻企业新建项目资金压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留抵税额的退回对企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激励引导作用,是经济改革的核心政策之一,对促进企业优化转型和新动能加速形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简介
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是对于企业现在不能抵扣、留待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税予以提前退还,根据对部分留抵税额企业开展典型调查分析,留抵形成主要由企业建设周期较长,只有投入没有收入,只有进项没有销项;企业降低价格利润减少,消化前期留抵缓慢等筹建期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特点方面的原因造成。此次深化增值税改革中留抵税额的退税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对于增量留抵进行退税。此项政策明确自政策执行起对于符合条件的增量留抵的处理进行说明,即自政策实施之日起,连续6个月的增量留抵数额需均为正数,且第6个月的增量留抵额不得少于50万,与以往的留抵退税政策相比并未对存量留抵如何退税进行说明。二是退税范围扩展为所有行业。与过去我国实行的留抵退税政策相比,此次针对的行业是普遍性的。过去主要是针对电网企业、科技企业等特定行业的退税,覆盖的范围较窄,惠及企业较少,本次退税将范围扩大至全行业,可以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更广,减税幅度更大。三是将纳税信用与退稅制度捆绑。此项政策增加纳税人是否享受优惠政策需建立在良好的信用等级之上,无形中增加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意识。
二、留抵税额退回意义
留抵退税政策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企业不用等到出产品,而是随交随退,给企业发展带来一系列积极效应,催生新动能增长点。一是增加研发支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利用充足的资金可以加大企业研发平台的建设,持续科技创新。企业可通过加快分离或整合原有的研发部门,建立具有完善职能的独立研发基地,加大研发硬件的投入,运用先进的研发设备,着力于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质量,形成创新引领发展的全新格局,释放企业创新活力。二是解决融资问题,助力企业更快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企业最大的障碍是资金短缺,但目前金融部门从风险角度出发,考虑到房地产企业有块地在手里,贷款风险相应变小,就把主要贷款面向房地产企业,对于其他企业贷款相对较难。房地产绑架太多的金融资源,导致金融贷款难以进入实体经济,不少具有新动能转换潜力的企业陷入转不动的境地,实行留抵退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三是减少财务费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企业融资带来的财务费用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占比较高,若将留抵税额退回可大大缓解企业资金占用压力。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尤其是在初期投入较多的企业,产业结构的筹建和升级需要大量建设资金,贷款融资支出如能取得可抵扣进项税,可给企业带来税收负担最低化、企业利益最大化,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需关注的问题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全面深化增值税改革的重要一项,对减少企业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发挥政策凹地效应,吸引外埠投资和总部经济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一)税款入库主体和税款负担主体不一致
由于留抵税额形成的特点,会造成税款入库方和税款负担方不一致情况的发生,在没有实现税收的情况下,再退还留抵税额,对地方财力是个考验。一方面预算级次发生变化,留抵税额的形成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税款形成的过程中,预算级次从中央75%、地方25%调整为中央、地方各50%,以75%、25%入库的税款再以50%、50%的比例退回,会导致地方为中央负担部分财政,形成地方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企业注册地和实际税款缴纳地不一致。目前财政分配核算具体到乡镇,企业留抵税额对应的外购项目,有的来自本地,有的来自外地,对于来自外地的设备等,税款缴纳地为外地,但税款退回由注册地政府负担,造成财政压力大,对负担退税的地方财政来说较不公平。
(二)隐瞒收入和虚开发票风险增加
增值税留抵税额的退回会带来增值税发票风险的问题,影响增值税链条的延续和完整。一方面增加企业隐瞒收入风险。在存在进项税额的情况下,企业开具发票对企业现有资金的占用压力不大,企业大多会根据实际业务的发生开具发票,如果进项税额全部退回,企业为减少税款的缴纳,很可能会隐瞒部分经营收入。另一方面增加虚开发票的风险。留抵税额退回给不法企业带来虚开发票的良机,在能取得留抵税额的情况下,发票需求方虚开发票的成本大大降低,发票虚开方将发票开具后故意走逃,发票需求方再根据政策申请留抵税额的退回,进一步扰乱税收秩序,增加税务机关风险防控压力。
(三)企业后期缴纳税款压力增大
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部退回会造成进项税额抵扣减少,后期增加税款入库压力。一方面受企业管理层影响,留抵税额退税的主要目的是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部分企业管理层更加注重资金的短期效益,对资金运用的规划不明晰,退税资金不能发挥最大效能。另一方面受行业生产特点影响,一般企业从投资到实现收入需要很长一个过程,特别是工程类和化工等深加工企业,在生产初期需要投资厂房、设备等,筹建周期长,在形成收入时,收入金额一次性较大,由于可抵扣进项不足,会形成大量应纳税额,企业后续按期入库压力增大。
四、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建议
为全面深化增值税改革,推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精准落地,切实发挥好税收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筹分配问题,减轻财政负担
如何让当地政府拿钱退给未在本地实现税款的经营地企业,需要顶层特别是财税部门予以统筹综合考虑。一是提高退税级次,避免主体不清。退税级次越高越利于解决退税负担主体不明确问题,对于增值税留抵退税金额可由中央财政制定退税计划,先由中央预算收入退付,年终后,根据退税企业注册地、税款入库级次,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协调分摊,减少退税主体不明确、地方财政不公平等问题。二是实行条件退税,缓解财政压力。由财税部门统筹考虑中央、地方、企业各方面情况条件,实行有条件地退税,逐步推进留抵税款的退回。对超过一定期限、数额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一定比例的留抵税款优先退回。对于存量增值税留抵税款暂且搁置,先解决增量的留抵税额,有效缓解财政压力。三是地方积极申请,增加财政拨款。建议省级财政部门积极向中央争取支持,阐明留抵退税政策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在不能执行留抵退税政策前,及时对当地增加财政拨款,以应对地区间利益分配问题。
(二)加强日常监管,防范税收风险
针对留抵税额存在的管理风险,应统筹优化税收风险应对方式。一是建立典型企業调查制度。在对企业实施留抵税额退税前,深入企业调研,全面掌握企业经营状况、留抵形成、纳税信用等情况,将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作为是否对企业退税的重要依据,对符合行业要求但长期不经营拟注销或僵尸企业的留抵税额暂不退回,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大互联网+税务力度。发挥信息化管理在风险应对中的作用,构建综合治税平台,充分利用银行、住建局、交通等部门的涉税信息数据,分析行业信息、行业特点、经济运行态势等,制定并监控留抵税额的增长变动率、进项税额的抵扣变动率等标志性指标,及时发现涉税风险,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三是制定统一规范。参考以往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办理流程,明确纳税人报送资料、基本办税流程、各部门审核内容和要求等,形成工作统一规范,严格将退税制度与纳税信用等级进行捆绑,将企业是否受到过税收处罚以及纳税信用等级等情况作为是否退税的审核条件,确保退税质量。
(三)加大引导力度,促进转型升级
多渠道广泛征集纳税人服务需求,按需提供辅导,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一是立足地方产业,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力度。根据纳税人的特点,细分行业规模类型,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留抵退税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引导企业抓住新旧动能转换契机,成功转型升级。二是明确政策要求,规范纳税人核算和申报。针对留抵税额退税后的进项税额转出,税务机关应提前明确相应的会计分录处理方法和相应的纳税申报栏次,规范纳税人的核算和申报。切实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深化增值税发票新系统的应用,强化对企业经营情况的跟踪和监控,积极防范并严厉打击企业虚抵进项税、漏记收入等涉税违规问题。三是开展企业走访,做好面对面业务指导。开展点对点服务,做好动态化无缝服务,只要企业需要,第一时间解答并做好相关纳税辅导,通过政策解读、业务培训等方式,帮助纳税人准确理解政策规定,快速提升纳税人申报、开票等业务知识,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改革红利,加快企业发展。
五、结语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以及增加企业当期现金流,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而加速转型升级,此项政策在企业价值提升方面带来较强的影响,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相对较强的激励作用。但是,税收政策在实际执行中较为复杂,需要将国家宏观层面的粗线条细化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细则,税务各级部门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时制定并严格遵循新的管理办法和征收管理程序,尽可能做到应退尽退,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带来的好处,确保企业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