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解析
《钢琴家》上映于2002年,是一部二战集中营题材的反战片,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这部影片由波兰裔法国导演波兰斯基执导,改编自波兰钢琴家席皮尔曼的同名回忆录。讲述了犹太钢琴家席皮尔曼,在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后,艰难的求生之路。
该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客观、真实,导演波兰斯基和席皮尔曼一样,都是纳粹集中营的亲历者。波兰斯基的母亲死于集中营,父亲幸存,而当时年仅八岁的他,靠着铁丝网上的一处漏洞才得以逃出。
我认为,正是由于这段经历,才让波兰斯基决心使这部影片尽可能地接近事实,而非那种典型的好莱坞大片的风格。
由于许多观影者不了解这部影片背后的真实事件,以及导演波兰斯基的意图,而是带着意识形态的眼镜去观看这部影片,从而对《钢琴家》产生了一些误读。
因此我将结合二战历史,从叙事方式、主题呈现、音乐表现三个维度去解读这部影片。在文章末尾,我会结合自己的人生态度谈谈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
叙事方式:导演采取顺叙手法和全知式视角,冷静、客观的叙述故事、描述人物、安排结局,没有过度的故事渲染。
《钢琴家》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全程从席皮尔曼的视角进行讲述。借助钢琴家的眼睛,观众目睹了纳粹德国对犹太人所展开的灭绝性屠杀。
电影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从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开始,至1945年德国投降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真实地记录了钢琴家席皮尔曼在二战中的悲惨生活。本片对白很少,但却引人沉思,下面我们看看导演是如何把故事平静地叙述出来的。
①严格按照时间线展开情节,使电影真实而自然。
电影在几个特殊的时间点都予以了交代。首先是在影片开始时,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华沙&1939年。此时,纳粹德国正在疯狂进攻波兰,而席皮尔曼以一名钢琴家的身份,就职于华沙电台。
接下来是1940年10月31日,华沙的犹太人被迫迁往指定的犹太人特区居住。
1942年8月16日,犹太人再一次被迫迁徙,只不过这一次迎接他们的,是奥斯维辛。
在登上通向集中营的火车的前几分钟里,席皮尔曼被一名担任了犹太警察的熟人从队伍里拉了出去。幸存下来的他开始了流亡之路,而在友人的帮助下,他活着等到了苏军来临。
这样严格遵守时间线的安排,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情景,节奏紧凑而自然。
②电影里的对白并不多,但平淡、冷静的叙述却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电影里有三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这三个场景冷静地可怕、真实地可怕,导演用用极其内敛的方式表现出了犹太人在二战中的悲惨遭遇。
第一个场景是:当席皮尔曼返回住处时,几个孩子通过犹太区围墙下的排水口,往里面偷运食物。而墙外突然传来了纳粹的喊叫声,一名来不及钻过排水口的小孩发出了一声尖叫,同时还有棍棒打在身体上的声音。席皮尔曼跑过去想把这名小孩拽进来,可惜为时已晚。
虽然没有一句对纳粹暴行的控诉,但是当小孩的身体因为脊柱被打折而瘫软下去的时候,我想此处无声胜有声。
第二个场景是:夜晚,一车德国兵闯入席皮尔曼对面的一户人家,其中一名残疾人因为不能起身,便被德国兵连带轮椅从楼上扔了下去。
接下来这一家人被赶下楼,德国人逼迫他们在空阔的大街上跑起来,随后从背后肆意射杀。
席皮尔曼站在窗口,目睹了这一切,远景的视角,没有任何镜头推进,就这样静静地植入到席皮尔曼和观影者的脑海中。
第三个场景是:一名有点疯癫的红发女人,逢人就问“你见过我的丈夫吗?他叫伊沙克·沙曼”,但是没有人可以回答她,甚至可以说没有人愿意搭理她,但她还是反反复复地逢人就问。
我的理解是,这是一种隐喻。那个红发女人代表着整个犹太民族,她失去了丈夫后的不安全感,正如整个犹太民族被他们的神抛弃后产生的不安全感。而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她,也隐喻着二战期间,当欧洲的犹太人被纳粹排挤时,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给犹太人伸以援手。
主题呈现:许多观影者误读了这部电影,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题不是控诉罪行,而是注重展现人和人之间的怜悯之情。
二战胜利后,幸存下来的席皮尔曼开始撰写自己的回忆录。
2000年的一天,风烛残年的席皮尔曼本人,在媒体前道出他多年不肯触及的伤痛:“每天清晨醒来,我都想起与家人永诀的那个火车站。我想念他们,如今他们在哪儿?他们是怎么死的?他们最后的时刻是怎样度过的?”
而有着相似经历的导演波兰斯基,也是竭力想要还原作者笔触下叙述的那段时期。因此,我们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应该去挖掘钢琴家和导演隐藏在故事里的主题。
导演波兰斯基和主演阿德里安
①亲情虽然只占据了电影1/3的篇幅,但却是描写最细腻的一部分。
电影时长约150分钟,而在第52分钟的时候,席皮尔曼的家人就被送上了火车,席皮尔曼再也没能见到他们。
这部电影对亲情的表达是十分自然而又让人动容的,从战争一开始,他们一家人就始终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在上火车前的等待时间里,父亲从一名卖奶糖的小孩手里,以20元波币的高价买了一块牛奶糖,并小心翼翼地将它分成了六份,全家人无声地接过了自己的一份,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他们全家人在一起的最后一餐。
在排队上火车的时候,席皮尔曼被犹太警察伊扎克从队列里拉出去的时候,他大声地呼喊着爸爸,爸爸已经感觉到这辆列车的终点站将是死亡,于是看到被拉出队列的儿子时,他跟儿子挥手告别。
我无法用言语形容出此时爸爸脸上的表情,但是我依然可以从他的眼神中看到爱,他一定希望儿子可以活下去。这些聚焦在席皮尔曼家人身上的镜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没有一句对白,却给了观影者深深的代入感。
②席皮尔曼得以从这场灾难中活下来,更多地是因为那些愿意冒风险帮助他的朋友。
第一个帮助了他的人,是将他从死亡队列里拉了出来的犹太人警察伊扎克。
接着是好友嘉琳娜夫妇以及曾经的追求者多萝塔和她的丈夫等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地将席皮尔曼转移到安全的住所。
而这也是这部电影的另一个耐人寻味之处,即帮助了席皮尔曼的也不都是好人。首先就是那名犹太人警察,他的身份本身就是一个“波奸”的存在;而之后帮助了席皮尔曼的人里,也有打着他的幌子募捐,但却并没有用这笔钱为他买食物的人。
我认为理解这些独特人设的关键之处,在于了解导演波兰斯基的想法。当波兰斯基拿到了钢琴家的回忆录后,就很吃惊地说道:“书中的波兰人有好有坏,犹太人有好有坏,德国人也有好有坏”,因此他抛弃了以往的好莱坞风格,竭力地想表达出这种真实感。
③人性最耀眼的光辉,是面对邪恶时的不屈。
战争片里最容易观察到的就是人性,因为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显得那么的无助与渺小,但正是这些渺小的个体,用血肉之躯诠释着一个民族的尊严。
嘉琳娜的丈夫为席皮尔曼安排的住处正好在犹太区的对面,在这期间,正好爆发了著名的华沙犹太人起义。导演同样是借助席皮尔曼的双眼,记录下了这一切。
从1942年8月16日起,纳粹开始将犹太人从犹太区运往集中营。1943年1月19日,纳粹如往常一样,进入犹太区集合了一批犹太人准备运走的时候,遭到了犹太区游击队的反抗,双方展开了巷战,最终德国人留下五十多具尸体后撤出了犹太区。
犹太区
1943年4月19日,在希姆莱的指示下,2000多名党卫军士兵带着坦克和火炮进入了犹太区,1500多名犹太游击队员进行了殊死抵抗,经过28天的战斗,德军死伤几百人,而犹太游击队死伤殆尽。随后,剩余的6万余名犹太平民,全部被送进了集中营。
导演借助前去看望席皮尔曼的嘉琳娜之口,表达了对这些英勇不屈的犹太人最高的赞美:“真没想到他们能坚持这么久。”
音乐表现: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战争和音乐,战争象征着罪恶,音乐象征着美好,但《钢琴家》却将战争和音乐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
该片运用最多的是波兰钢琴家肖邦的钢琴曲,肖邦忧郁和抒情的风格极好地与影片交融在了一起。
肖邦的经历和席皮尔曼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在波兰沦陷后,肖邦承受着内心的孤独和巨大的亡国之痛,独自在巴黎的街头流亡,丧失了所有的尊严,四处流浪,是那么的凄惨;与亲人分离后,独自痛哭,是那么的无助,被俘做苦力时,又是那么的唯唯诺诺。在这部分,我将对影片中出现的三首肖邦的钢琴曲进行解读。
①略显沉重的《升C小调夜曲》拉开了席皮尔曼的逃亡之路。
在电影开头的时候,是一组1939年波兰社会的黑白记录。随后,《升C小调夜曲》响起,画面切换到波兰电台录音室里,席皮尔曼正在聚精会神地演奏这首曲子。
《升C小调夜曲》情感充沛,在平静的曲调之中包含着深情,随着乐曲的逐步推进,德国飞机的轰炸也随之而来。
我认为,这首略显沉重的夜曲,预示了战争带给这片土地的灾难,也拉开了席皮尔曼的逃亡之路。
这首夜曲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另一次是在结尾,战争结束后,席皮尔曼终于等来了自由,同样是在录音室,他演奏着这首被战火打断着旋律,这也很好地呼应了开头。
②《降E大调辉煌的大波兰舞曲》寄托着钢琴家对美好未来的希冀。
这首曲子富含激情、气势磅礴,充满了乐观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当席皮尔曼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了一处安全房时,他看到了屋子里的钢琴。
但为了避免钢琴声引来德军的搜查,席皮尔曼只能将手悬在琴键之上,在脑海里演奏着《降E大调辉煌的大波兰舞曲》。
在这首充满希望的舞曲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钢琴家对美好未来的希冀和对生存的渴望。这个片段虽然很短,但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影片更加丰满。
③《g小调叙事曲》的出现是影片的高潮部分,进一步升华了影片的感情基调。
在安全屋所在的大楼被德军摧毁后,饥寒交迫的钢琴家开始在废墟中东躲西藏。但不幸的是,他被一名德国国防军上校发现了,这名德国军官经过询问,得知了他是一名钢琴家,于是要求席皮尔曼为他弹奏一首钢琴曲。
席皮尔曼选择了这首《g小调叙事曲》,这首曲子是肖邦在华沙起义失败,波兰亡国之际创作的,舒缓的旋律中包含着肖邦对侵略者的控诉。对于席皮尔曼为什么会选择这首曲子,我的理解是,他是用音乐捍卫他作为波兰人的尊严。
最终这名德国军官被席皮尔曼的演奏打动,他允许席皮尔曼继续藏身在阁楼,并经常为他带去食物,一直到苏军来临。
(注:这名德国军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名叫威尔姆·欧森菲德,身为国防军的他不像党卫军那么丧心病狂,未泯的良心让他选择了救下钢琴家。)
在我看来,导演之所以选择肖邦的乐曲,不仅仅是因为钢琴家和肖邦都是波兰人,更重要的是,钢琴家和肖邦都是波兰沦陷后的受害者,他们都是通过音乐艺术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绪。
音乐在影片中起到了非常巧妙的作用,战争像瘟疫一样带给人们绝望和恐慌,而音乐却给了人们活下去的信心与勇气,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人们心中的痛苦与创伤。
影片的现实意义:我想基于电影并结合历史,谈谈我的一些反思
①要常怀感恩之心,去热爱并珍惜你的朋友和家人。
《钢琴家》选取的是一个催人泪下的题材,但是观影者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更多的是沉思,而非泪目。
这是导演波兰斯基的高明之处,他竭力地避免了煽情的画面,在台词上很克制,他不像斯皮尔伯格那样注重展现纳粹的暴行,而是注重展现人和人的怜悯之情。
宽容是《钢琴家》的隐性主题,影片带我们回到了七十多年前那场浩劫中,在泯灭人性的年代里寻找人性的光辉。
我们看到了纳粹的暴行,但更多的是席皮尔曼和家人在一起的温馨画面、朋友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他的义气以及那名纳粹军官心中尚存的良知。
②好好活着,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钢琴家》中没有英雄主义,主角席皮尔曼不像《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主角一样,靠着自己的壮举成为受人敬仰的英雄。
相反,席皮尔曼的眼神里总是充满着无助和恐惧,不但没有能力挽救他人,甚至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为了生存,他跪倒在纳粹的脚边;为了生存,他流窜在华沙的废城里,消瘦的没有人型。
但席皮尔曼选择生存下去,真的是一件苟且的事吗?不然,影片中一位地下党人说道:“活着,要比死更难。”
战争年代,死亡是最简单的事,一颗子弹,就能永久地解脱。而活着,却不得不在无数个日夜里直面孤独,怀念着已经逝去的人。
但是,我想说的是,活着远比死更伟大。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只有活着,才能洗清耻辱;也只有活着,才能永远铭记这段历史。